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再次肝移植術后并發高鈉血癥和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護理

時間:2023-08-26 16:55:03 來源:網友投稿

傅 潔,沈鳴雁,魯建芳,韓琳秋,蔣夢怡

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附屬樹蘭(杭州)醫院,浙江杭州 310006

隨著移植外科的快速發展,肝移植已成為終末期肝病的標準治療方法。部分肝移植受者由于發生嚴重并發癥、原發病復發等原因導致移植物丟失,行再次肝移植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1]。肝移植術后由于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機會性病原體感染引起的相關疾病明顯增多,其中,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B19)是一種無包膜單鏈小DNA病毒,與人類多種疾病相關,免疫力正常者感染后一般不會表現臨床癥狀,而肝移植受者感染HPV-B19會導致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2-3],增加治療和護理難度。2022年1月,樹蘭(杭州)醫院肝移植中心收治1例移植肝功能衰竭患者,入院時病情危重、心功能不全,再次肝移植術中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移植后并發高鈉血癥、PRCA、門靜脈狹窄等并發癥,經醫護團隊的救治和護理,患者最終康復出院,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患者,女,32歲,因“肝移植后3年移植肝功能衰竭”于2022年1月12日急診入院。查體結果:體溫37℃,脈搏8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壓100/49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意識清楚,精神疲軟,皮膚、鞏膜黃染,肺部聽診雙下肺呼吸音低,未及干濕啰音,心臟聽診未及病理性雜音,腹壁柔軟,無壓痛、反跳痛,肋下肝脾未觸及,雙下肢無明顯凹陷性水腫,神經系統檢查陰性。實驗室檢查:白細胞2.1×109/L,紅細胞1.68×109/L,血紅蛋白50 g/L,血小板9×109/L,總膽紅素361 μmol/L,直接膽紅素260 μmol/L,間接膽紅素101 μmol/L,白蛋白37.2 g/L,凝血酶原時間19.4 s,國際標準化比值1.68,N-端腦利鈉肽前體8 181 pg/mL。肺部CT檢查示:兩肺下葉炎癥,兩側胸腔積液伴兩肺下葉膨脹不全;B超檢查示:肝內膽管擴張,腹水;超聲心動圖示:三尖瓣中度反流、二尖瓣輕度反流、肺動脈高壓(輕度)。入院當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再次肝移植術(改良背馱式)。術中行CRRT改善內環境。術后轉入ICU,繼續行CRRT 6 d,予重組抗CD25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麥考酚酯、甲潑尼龍、他克莫司抗排異治療,予抗感染、強心利尿、護肝、營養支持治療。術后第10天,患者血清鈉167 mmol/L,再次行CRRT治療后血清鈉逐漸降至正常水平。術后第26天,微小病毒檢測5.6×109cps/mL,血紅蛋白43 g/L、白細胞1.3×109/L、紅細胞1.37×1012/L、血小板54×109/L、網織紅細胞百分比4.3%,予輸注紅細胞懸液、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術后第29天,B超檢查示:門靜脈吻合口狹窄,予行門靜脈支架置入術+門靜脈球囊擴張成形術,術后門靜脈主干壓力降至16 mmHg。術后第35天,骨髓細胞學檢查示PRCA,予人免疫球蛋白、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重組人粒細胞治療后好轉。患者術后第111天步行出院。隨訪6個月,患者恢復良好。

2.1 肝移植圍手術期分階段做好CRRT護理

2.1.1肝移植術中CRRT護理要點

患者術前超聲心動圖示全心擴大、三尖瓣中度反流、肺動脈高壓(輕度),N-端腦利鈉肽前體8 181 pg/mL,提示患者容量過多。研究[4-5]表明,肝移植圍手術期液體過多會造成預后不良,術中實施CRRT對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液體和電解質平衡具有顯著作用。協助醫生選擇13.5 mm管徑的血液透析導管置入中心靜脈,上機前與醫生共同確認導管的通暢性;護士積極配合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根據患者的中心靜脈壓實時調整脫水量,維持患者內環境穩定;密切監測跨膜壓、靜脈壓與動脈壓等參數,合理設置報警范圍,及時處理高壓報警,避免影響肝移植手術進程;術后轉運患有至ICU途中妥善保護好導管,防止牽拉導致滑脫,并與ICU護士做好交接班。該例患者術中CRRT過程順利,術后即刻復查N-端腦利鈉肽前體3 625 pg/mL,中心靜脈壓維持在7~14 cmH2O(1 mmH2O=0.098 kPa)。

2.1.2肝移植術后CRRT護理要點

肝移植術后患者持續行CRRT治療,及時清除體內多余的容量負荷。ICU護士精準管理容量:通過輸注泵和微量泵控制液體輸注速度,每小時統計出入量,和醫生通過患者中心靜脈壓變化曲線和B超監測下腔靜脈寬度等方法綜合評估患者容量狀態,維持每日出量>入量500 mL。因患者術前血小板低至10×109/L,出血風險大,CRRT期間未使用抗凝劑。下機后,嚴格按照導管標記的管腔容量精準推注封管溶液。防范低體溫:將室溫保持在22~24℃,做好保暖措施,動態監測患者體溫變化。移植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做好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預防。基于最佳證據[6]預防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RRT治療前后、連接和斷開導管時,使用氯己定反復規范消毒導管接頭和螺紋銜接口處;采用0.5%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制劑進行穿刺處皮膚的消毒和維護;避免中心靜脈導管用于非血液凈化用途。患者CRRT期間未發生出血、感染、低體溫、非計劃下機等不良事件;術后第6天,N-端腦利鈉肽前體176 pg/mL,予停CRRT;術后第15天,超聲心動圖示左室舒張減退、二尖瓣和三尖瓣輕度反流、心包少量積液。

2.1.3高鈉血癥期間CRRT護理要點

肝移植術后第7天,患者血清鈉149 mmol/L,術后第10天升至167 mmol/L。遵醫囑行CRRT降鈉治療,通過有計劃地改變置換液中離子濃度,達到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避免發生腦水腫的目的。設置參數時,采用前稀釋法使血鈉下降率受置換液流量與血流量比值調控。治療期間每2 h監測血鈉濃度,計算血鈉糾正速率,避免血鈉糾正過快或過慢,引起顱腦脫髓鞘[7]。本例患者血鈉糾正速率不超過每小時0.5 mmol/L,每天血鈉濃度降低不超過10 mmol/L。CRRT治療后12 h,患者血鈉逐漸下降,術后第14天降至146 mmol/L。

2.2 術后早期停止機械通氣并做好肺部護理

患者再次肝移植術前真菌涂片檢查示煙曲霉菌感染,術后第2天痰培養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亞種。遵醫囑予抗感染治療,護士落實肺部護理措施:密切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變化;配合醫生在床邊行右側胸腔穿刺置管術,首次放液600 mL后予夾管,防止放液過多、過快使胸腔內壓驟然下降;遵醫囑使用西維來司他鈉10 mg/h,24 h持續靜脈給藥改善肺泡滲出。術后第2天拔除氣管插管后予行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通過吸入高流量氣體產生一定水平的呼氣末正壓,減少死腔量,促進肺泡開放,使氧濃度恒定,有較好舒適性和耐受性[8]。設置溫度為35℃,FiO250%,流量40 L/min。每2 h協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導呼吸訓練。落實上述措施,患者成功脫離呼吸機,氧飽和度指標正常,術后第10天復查真菌涂片未找到真菌孢子及菌絲,痰培養(-)、C反應蛋白<5.0 mg/L,肺部感染得到控制。

2.3 微小病毒感染后繼發PRCA的護理

肝移植術后第35天,患者血紅蛋白43 g/L、紅細胞計數1.37×1012/L、網織紅細胞百分比4.3%,骨髓細胞學檢查提示PRCA。器官移植后受者感染微小病毒B19后繼發PRCA情況較少,易延誤診斷[9]。肝移植術后免疫功能低下受者感染HPV-B19的臨床表現為PRCA,特征是嚴重的紅細胞貧血并伴有網織紅細胞減少[10]。研究[2,11]顯示,免疫抑制劑如他克莫司和嗎替麥考酚酯,是移植術后導致PRCA的原因之一,停用抗細胞增殖類藥物,將嗎替麥考酚酯改用為環孢素,有助于HPV-B19的清除和改善貧血。動態監測患者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百分比的變化。血紅蛋白過低時,遵醫囑輸注紅細胞混懸液,觀察有無輸血反應。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易出現一過性頭痛、心慌、惡心等癥狀。首次輸注速率為15 gtt/min,若無不良反應調節至50 gtt/min;向患者解釋調整免疫抑制劑的目的,指導環孢素的正確服用方法。使用環孢素初期密切防范急性排斥反應[12]。由于藥物動力學個體差異較大,血藥濃度受合并用藥、用藥劑量、飲食等多種因素影響的特點[13],兩次服藥間隔12 h,指導患者空腹服用,整粒吞服,協助用溫牛奶送服環孢素,既有利于藥物的吸收,還能緩解消化道癥狀,及時觀察轉氨酶、膽紅素、體溫、血藥濃度的動態變化。貧血會導致頭暈,指導患者起床做到“三部曲”,下床活動時予以協助,防范跌倒。落實以上護理措施后,術后第50天患者血紅蛋白75 g/L、紅細胞計數2.25×1012/L、網織紅細胞百分比4.3%,機會性感染病毒熒光測定提示無微小病毒感染,環孢素藥物濃度63.4 μg/L。

2.4 門靜脈狹窄行介入治療的護理

肝移植術后門靜脈狹窄發生率約4%~13%[14]。術后第29天,患者移植肝檢查示門靜脈吻合口狹窄,予行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術。術后體表穿刺點局部敷貼粘貼后用兩條寬膠布十字交叉法加壓固定,使用沙袋壓迫止血6 h,臥床休息24 h期間,每小時評估患者有無腹部不適,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血腫,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排除出血風險后,遵醫囑予低分子肝素鈉抗凝治療,用藥期間觀察皮膚、黏膜、手術切口、消化道情況,未發生出血傾向。

該例再次肝移植患者入院時病情危重,術后相繼出現多種并發癥,護理難度大。在血液透析專科護士、重癥專科護士、器官移植專科護士團隊通力合作下,制定并實施針對性護理方案,獲得了理想的效果。總結經驗:分階段做好CRRT護理,改善患者的容量和血鈉水平;術后早期停止機械勇氣并落實肺部感染的護理;并發PRCA期間遵醫囑輸血和更換抗排異藥物,嚴密防范排異反應;門靜脈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術后做好出血和血栓防范護理。

猜你喜歡肝移植門靜脈紅細胞紅細胞的奇妙旅行家教世界(2022年34期)2023-01-083.0T MR NATIVE True-FISP與VIBE序列在肝臟門靜脈成像中的對比研究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9年6期)2019-08-27基于W-Net的肝靜脈和肝門靜脈全自動分割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2019年5期)2019-07-16豬附紅細胞體病的發生及防治獸醫導刊(2016年6期)2016-05-17肝臟門靜脈積氣1例西南軍醫(2015年3期)2015-04-23肝移植術后膽道并發癥的研究現狀肝膽胰外科雜志(2015年5期)2015-02-27肝移植術后患者的健康之路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羊附紅細胞體病的診療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年12期)2014-02-27一例與附紅細胞體相關的犬脾臟腫大的診治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年11期)2014-02-27肝癌合并肝動脈-門靜脈瘺的DSA 表現及介入方法的探討中華介入放射學電子雜志(2014年1期)2014-02-02

推薦訪問:紅細胞 術后 并發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