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民族一家親》教學設計(全文完整),供大家參考。
7、中華民族一家親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民族分布的特點。正確認識我國的民族關系,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知道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和實行的民族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搜集、展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例子,了解各民族團結互助,共同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發維護民族團結的使命感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我國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發 維護民族團結的使命感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步入高年級。經過前四年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在道 德認知和情感上有所發展。他們對自己的祖國有了一些了解,知道我國有 56 個民族和少數幾個民族的特點。但對我國民族狀況及各民族的關系認識不多。他們只知道漢族對少數民族的幫助,而不了解少數民族在我國經濟、文化發展中所作的貢獻。學生已具備查找資料,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可以根據老師的導學案完成課前準備。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七課。本課包括《中華民 族大家庭》、《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三部分內容, 分兩課時教學。教材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了閱讀材料談啟發,查找各民族對中華文化貢獻的例子。開展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展示會,班會策劃建議等活動。安排了閱讀角和知識鏈接。通過這些環節,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和民族關系。使學生懂得各民族共同為中華騰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學生民族團結互助的情感。
【學生準備】
1、請班上一位少數名族學生介紹自己的民族。
2、請一個小組完成五年級學生的民族構成調查表。
3、分小組查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例子。
4、找一找家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套人民幣。
【教學平臺】希沃白板,PPT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第一課時 1、聽歌曲——《愛我中華》片段。
2、你們知道歌詞中提到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指的是什么嗎?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中華民族大家庭。板書課題。
【活動一】走進民族大家庭 1、請少數民族學生為大家介紹她的民族。
(萌萌同學穿著土家族的服飾,介紹自己民族的特點。并說一句土家話讓同學猜,活躍課堂氣氛。)
2、你們還知道哪些民族?是怎么了解到的? 3、推薦歌曲《中華民族唱起來》,看視頻片段,了解我們國家的民族。
4、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課前,我請一組同學對咱們五年級學生的民族構成進行了調查,下面請組長匯報調查結果。課件出示調查表格。
5、課件出示書上的餅狀圖,你們又有什么發現?(漢族人口與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
我們國家漢族人口最多,其它 55 個民族因人口數量相對較少,因此被稱為 ——(學生齊答)少數民族。
(這兩個環節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的民族,感受到少數民族就在我們身邊,為后面了解少數民族的分布作鋪墊。)
6、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呢? (1)
學生回答。
(2)
師小結:全國各地都有少數民族,非常分散,但主要集中在西北、東北、西南。課件出示民族分布圖。
(3)
課件出示湖北地圖,聽錄音介紹湖北的民族分布。
(4)
湖北各地都有少數民族,你們知道他們主要集中在哪里嗎? (5)
小結:恩施就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那里還有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12 個民族鄉和 37 個民族村。課件出示具體介紹。
7、總結民族分布特點。課件出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通過了解家鄉湖北的民族分布情況,啟發學生自主思考、發現,總結全國民族分布特點,進行活動深加工。)
8、自讀 55 頁活動園,從數字的變化中,你有什么發現?完成填空。
(1)
學生獨立完成。
(2)
同位討論。
(3)
指生交流。
(4)
小結回答,課件出示。
我發現各民族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了,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了,這樣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國家的發展和進步。
(學生先獨立觀察、思考,完成活動園中的填空,再小組交流,合作學習, 選擇代表發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活動二】民族平等做主人 1、雖然少數民族人口較少,但我國一貫實行民族平等團結的政策,課件出示第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合影,你有什么發現? (從服飾上可以發現有許多少數民族代表)
2、指生讀少數民族代表資料。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總人數為 2795,約有 360 名少數民族代表, 約占代表總人數的 13%。
3、小結:各民族無論大小,一律平等,共同參政議政,都是國家的主人。板書:民族平等做主人 (讓學生從照片和數字中直觀地感受到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是國家的主人。)
4、同學們還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了這一點? 5、學生自由發言,相機了解:
(一)自治區:
(1)
學生介紹自治區。課件出示自治區介紹。
自治區是指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行使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2)
你知道我國有哪幾個自治區嗎?課件出示自治區的位置。
(3)
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呢? (4)
聽錄音小結。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政府解決民族問題采取的一項基本政策,它保證了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權力,體現了國家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學生在語文書上學習過自治區,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好處和民族平等的政策。)
(二)第四套人民幣:
(1)
小組觀察人民幣,看看哪里體現了民族平等。
(2)
小組交流。
(3)
看微課了解第四套人民幣上少數民族的文字和頭像。
這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7 年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它第一次在票面上采用多民族頭像為主景。全套票券繼續采用蒙、藏、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其它紋飾也取材于各民族的生活圖案,以方便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使用。
1 角正面是高山族和滿族男子頭像;2 角是土家族和朝鮮族姑娘;5 角是苗族和壯族婦女;1 元是侗族和瑤族婦女;2 元是彝族和維吾爾族婦女;5 元是回族男子和藏族女子;10 元是蒙古族和漢族男子。這些民族人物頭像是多民族國家的象征,不僅反映了中國各民族的大團結,而且體現了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主人翁精神。
6、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齊讀。
(啟發學生在觀察和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到我國實行民族平等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活動三】民族團結共繁榮 1、正是因為我們國家重視民族平等,各民族才能團結一心,祖國今天的繁榮, 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56 頁活動園介紹的茶馬古道就是最好的見證。自讀。
2、聽弦子演奏。
3、小結茶馬古道的歷史意義。
4、小組上臺交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例子。
(一)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組:
(1)
看視頻了解故事。
(2)
學生介紹文成公主進藏的意義。
(二)張騫出使西域組:
(1)
學生介紹張騫出使西域的過程和作用。
(2)
剛才他們提到了一個關鍵詞——“絲綢之路”,大家猜猜這條路現在還在發揮作用嗎? (3)2013 年,*****賦予了這條路新的涵義。看視頻了解“一帶一路”。
(4)小結“一帶一路”對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作用。
“一帶一路”戰略將給沿線的少數民族地區帶來難得的開放和發展機遇,對我國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2014 年*****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建設“一帶一路”對民族地區特別是邊疆地區是個大利好,要加快邊疆開放開發步伐,拓展支撐國家發展的新空間。
(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了解民族政策。)
(三)旅游紀念品組:
(1)
學生展示、介紹旅游帶回來的少數民族紀念品。
(請同學品嘗**的葡萄干、學生介紹回族的“禮拜帽”、學生表演藏族同胞敬獻“哈達”、學生表演維吾爾族的手鼓……)
(學生述說自己的親身經歷,共同了解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感受民族團結。)
(2)
小結:每年假期,**、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都是旅游的大熱門。我們走進他們,他們也融入我們。各民族團結起來,共同繁榮。板書:民族團結共繁榮 (學生分組查找資料,深入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例子。使學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從古至今,我國各民族之間都是平等互助的,共同為我國的經濟、文化等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結】
(課件出示)*****說:“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 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要想實現這個心愿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讓我們手挽手,肩并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努力奮斗吧!
【教學評價與反思】
1、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整合。
這節課教師先請少數民族學生介紹自己的民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到少數民族就在我們身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后面了解民族分布的特點做鋪墊。再把學習到的知識重新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 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課堂活動豐富多彩,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教師確立以核心素養為目標,涵蓋知識、實踐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統一的學生發展目標。這節課,教師進行了精心設計,課堂活動豐富,有聽歌曲、調查匯報、小組交流、觀察人民幣、搜集資料展示等;教學形式多樣,聽錄音、看視頻、表演。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啟發學生自主發現、思考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還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教學方式重在學生的自主體驗和對他們的實踐指引。老師不是枯燥地講解,而是像個主持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信地表演、展示,在主動地觀察探究中學習知識,引導學生將學習思考、實踐活動、問題解決、觀念提升結合起來學習。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開發教學資源。
課本列舉了茶馬古道的例子,讓學生了解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維護了政治穩定和民族團結。我引導學生小組查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例子,既涵蓋了古代的文成公主進藏和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通過“絲綢之路”又延伸到現代的“一帶一路”,還有學生旅游的親身感受。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和民族關系,關心時事政治。培養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發維護民族團結的使命感及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立足學生、國情、時代發展實際, 構建了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學生發展密切關聯的綜合性、實踐性內容體系。用活教材,教活學生。
推薦訪問:《中華民族一家親》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中華民族 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