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六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優秀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敘述順序。2、體會爸爸對子女的關懷和期望,引導學生熱愛書籍、熱愛學習。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第六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優秀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第六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優秀篇1
教學目標
1、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敘述順序。
2、 體會爸爸對子女的關懷和期望,引導學生熱愛書籍、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體會父親對子女的深情,懂得書的來之不易和讀書的樂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質疑問難。
1、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閱讀提示”。
2、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1)你讀懂可什么?請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2)還有哪些地方你沒讀懂?請同學們一起探討。
3、 質疑問題歸納如下。(用幻燈出示)
(1)爸爸的公司倒閉了,我們家的生活艱難,為什么爸爸還要帶“我”去買書?
(2)為什么“我”捧著這本剛買的童話集就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
(3)爸爸問“我”:“怎么樣,乘汽車比坐汽車強!”這舉話怎么理解?
(4)“我”大聲回答:“買書比坐汽車強!”這時,“我”心里想些什么?
(5)這本薄薄的童話集為什么“我”纏著爸爸讀了一遍又一遍?
(6)為什么許多年過去了,對“我”來說,這本薄薄的童話集比任何一本書都珍貴?
三、再讀課文,演劇激趣。
1、學生自讀課文。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2、表演課本劇。
一、 合作探究,自學感悟。
1、 討論。
2、 分析。
(1)同學們朗讀有關句子。
(2)找出表示動作的詞。
(3)思考討論。
①“我”和爸爸是在哪里挑中了這本童話集的/
②如果把“挑”換成“買”好嗎?
小結:同學們在表演時,要演好爸爸“挑”書的動作。
(4) 思考討論。
A、書買下了,此時,“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我”捧著就像捧著珍寶似的
B、那么,該怎樣表演好這個“捧”的動作呢?誰來試一試?
3、 討論。
對剛才同學的表演,你還有什么看法呢?
4、 分析。
思考討論:對“冷”的表演重要嗎?為什么?
A、因為路遠天冷,“我”實在走不動了?!鞍职謫栁遥骸趺礃?,成汽車比買書強吧?’”在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B、 是寒風呼嘯,“我”冷得直發抖,“我”卻大聲說“買書比坐車強!”這是為什么?
5、 討論。
“我仿佛覺得爸爸是含著熱淚在說這番話的 ?!蹦憷斫饬藛??誰能體會爸爸當時的心情?請發表你的看法。
6、 請同學們再表演三至十二自然段課本劇,同時給予較高的評價。
五、總結。
板書
6 爸爸和書
爸爸 和 書
希望我們熱愛學習 節衣縮食 買一百多本
小學語文第六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優秀篇2
教學目標:
1、閱讀中自主識字若干個,積累“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異口同聲”等詞。
2、通過學習,懂得《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珍貴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父子間的`對話,體會父親對子女的深切關懷。
4、了解爸爸對孩子的希望,引導學生喜愛讀書,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學習,懂得《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珍貴的原因
2、從父子間的對話,體會父親對子女的深切關懷。
課前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板書:書)每學期爸爸媽媽都會為我們買許多書,最近,他們給你買了什么書呢?
2、這些書得來似乎是輕而易舉的,然而作者的家里也有一百多本書,都是爸爸買的(板書:爸爸),但他們與爸爸之間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若想知道,就讓我們一同學習第5課。(補全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檢查初讀情況。
明確課文主要講了當年爸爸給我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他希望我和姐姐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三、深入課文,理解重點段。
1、《黃帝的悲哀》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板書:《黃帝的悲哀》)
2、就這么一本破舊不堪,連伙伴都不愿翻閱的書卻為什么是我最珍貴的呢?默讀第3——13節,邊讀邊思考:爸爸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給我買這本書的?
3、交流:爸爸是在公司倒閉,媽媽干零活,家中的生活十分貧困的情況下給我買書的,而且是省下了乘車的錢。(板書:生活貧困)
4、那天路過舊書店,我寧可買書,也不乘車回家,然而事實沒有我想象的那樣輕松,文中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組討論)
5、反饋(出示第7——12節)
理解重點句子:
(1)“怎么樣乘汽車比買書強吧?”
……“不,買書比坐車強!”
體會在路遠天寒的情況下,爸爸用反語激勵“我”,使我產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引號在這里表示引用。
分角色讀 男女齊讀 齊讀第8、9節
(2)“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這樣做的話,爸爸就沒法給你買這本書了!”
體會爸爸的話包含了他對孩子的理解,及他這么做是迫不得已的。
個別讀 小組讀
(3)盡管這本書很薄很薄,我捧著它還是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
體會爸爸那樸實的話語,溝通了父子間的心靈。爸爸含著熱淚的一番話,使我倍感書的來之不易,所以視書為珍寶一般。
個別讀 齊讀
6、觀察插圖,從爸爸和我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當時爸爸和我即使再冷再累,只要能有書讀,心里始終是熱乎乎的,很高興。
7、現在能說說為何對我來說,這本《皇帝的悲哀》是最珍貴的?
因為在家里生活貧困的情況下,我和爸爸頂著呼嘯的寒風,走了很遠的路,省下
乘車的錢買了這本書,同時,是它讓我懂得了讀書的樂趣,所以我覺得它最珍貴。
8、齊讀第3——13節,體會這本書背后那耐人尋味的意義。
9、后來爸爸病了,我們的生活更貧困了,那它還堅持買書嗎?自由讀第14——16節,其中哪些語句也讓你感動?
(1)理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和爸爸一同開心地笑起來。”
因為我們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在讀書中獲得了知識,即使省吃儉用也開心。雖然我們物質貧乏,但精神富有。
(2)理解最后一節。板書:一心希望我們熱愛學習。
四、總結全文
1、在學生朗讀全文的基礎上,根據板書總結:課文寫了我回憶爸爸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的經過。在生活貧困的情況下省吃儉用,為我們買了一百來本書,給全家帶來歡樂,包含了爸爸對“我們“的希望,使我懂得了讀書的樂趣,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2、學了課文,你覺得讀書有哪些樂趣?
3、“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愿大家心中始終充滿陽光,讓書成為我們的朋友,在知識的天空里盡情翱翔。
板書設計:
爸爸 和 書
買
生活貧困 ———— 《皇帝的悲哀》
省吃儉用
一心希望我們熱愛學習
教學反饋: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通過學習,了解《皇帝的悲哀》這本書珍貴的原因,使學生更加喜歡讀書,熱愛學習;了解爸爸對子女的關懷和期望,立志做個熱愛學習的人;并有感情地讀出人物的對話。而這三者在實際教學中是相輔相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樣,就把課堂有限的時空集中在一個點上,保證了學習的高效。本課教學我緊扣“珍貴”、“父愛”,讓學生自學課文,尋找表現書珍貴的語句,感悟珍貴的深層次原因并領會其中蘊含的深層的父愛,效果不錯。課后作業是搜集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學生完成得不錯。
小學語文第六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優秀篇3
教學目標:
1.在預習中能讀準文中生字的字音,同過理解“珍寶”的意思。
2.聯系上下文了解“我”將那本又薄又破舊的書視為“珍寶”的原因,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子。
3.通過想象說話理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的意思,體會“我們”的愛書之情。
4.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并激發學生與書交上朋友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聯系上下文了解“我”將那本又薄又破舊的書視為“珍寶”的原因,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子。
2.通過想象說話理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的意思,體會“我們”的愛書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爸爸說“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的這番話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課題引入
師:英國大作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是最好的營養品?!蓖瑢W們,你們覺得讀書有哪些樂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篇與讀書有關的閱讀課文《爸爸和書》。板書課題:5爸爸和書
2.出示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理解不懂的詞語。
(3)在不懂的問題旁做上記號“?”,聯系上下文進行思考解答。
二、指導閱讀,引導質疑。
1.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的第幾小節寫了這件事的經過?
爸爸很喜歡給我和姐姐買書,但《皇帝的悲哀》這本書卻比任何一本都珍貴。(3—13小節)
2.根據學生質疑總結出示問題。
一本又薄又破舊的書,為什么小作者卻覺得它是“珍寶”?
三、研讀課文,領悟方法
1.出示問題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尋找答案。
(1)尋找重點句
盡管這本書很薄很薄,我捧著它還是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
(2)理解關鍵詞
1)“珍寶”是什么意思?(珍貴的寶貝,泛指有價值的東西。)你覺得那些東西可以稱得上珍寶?
2)又破又薄的書怎么會成為作者心中的珍寶呢?讓我們聯系上下文,邊讀邊想,體會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3)體會句子含意。
爸爸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給我買這本書的?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1)出示句子A.
那時候我還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閉了。爸爸只好去做臨時工,媽媽也要出去干零活。
品讀理解:
臨時工的活是很辛苦也很不穩定的,隨時都有被解雇的可能,因而爸爸不可能有穩定的收入。而媽媽干零活也只能賺取微薄的收入。由此可見小作者家的時的生活是很貧窮、困苦的。對勉強維持生計的一家來說,書實在是一件奢侈品。
板書:生活窘迫
2)出示句子B.
“不過,給你買一本書,今天就不能乘汽車回家了。你愿意走路,就給你買。”
品讀理解:
當時小作者家的生活實在太艱苦了,拿不出多余的錢來買書,要買書,就得省下坐車的車錢,買這本書真是不容易?。。?/p>
板書:省下車錢
3)出示句子C.
我跟著爸爸往回走。路真遠?。∥矣行┳卟粍恿?,爸爸把我背了起來。過荒山大橋時,寒風呼嘯,我冷得直發抖。
品讀理解:這一段是環境描寫,不坐車的代價就是受累,挨冷,從側面寫出了這本又薄又破舊的書來之不易。
4)出示句子D.
“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這樣做,爸爸就沒法給你買這本書了!”
品讀理解:看著孩子走這么長的路,收這么多的累,父親也不忍心,可是為了讓孩子有書看,為了孩子能成為愛讀書,有知識的人,父親又不得不這么做。所以這本書更顯珍貴。
(4)體會人物情感
出示:我仿佛覺得爸爸是含著熱淚說這番話的。
含著熱淚說明爸爸的自責和無奈,這里體現了一位父親的良苦用心和對子女的殷殷希望。
2.分角色朗讀3—13節,加深體會這本書的珍貴。
四、拓展說話,揭示中心
爸爸給我們買的一本舊書都是如此不易,那么我們書架上的100多本書又是怎么來的?請你用文中的兩個詞語來概括。
板書:節衣縮食,省吃儉用
1.為了買書,我們可能還會省下那些錢呢?請大家展開想象,說一說。
我們可能省下了()的錢去買書;省下()的錢去買書;省下()的錢去買書。聽著爸爸念書,我們漸漸懂得了讀書的樂趣,讀書可以(),可以(),可以()。
在爸爸的引領下,我們一家人都愛上了讀書。雖然我們家的物質生活是貧窮的,可我們在精神上卻是富有者。
五、課外拓展,積累名言。
學了這篇課文,你對書一定又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有一些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p>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郀柣?/p>
讀書如吃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學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板書:
5 爸爸和書
視為珍寶
生活窘迫
節衣縮食 節省車錢 省吃儉用
受累挨凍
流著熱淚
(熱愛學習)
小學語文第六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優秀篇4
教材分析:
在這篇閱讀課文中,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回憶了我的爸爸在生活困苦的情況下,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為我們買書,給全家人帶來的歡樂,表達了爸爸對我們的深切關懷和殷切希望,說明了這件事對我的童年生活有深刻的影響,使我懂得了讀書的樂趣,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文章一、二自然段主要講《皇帝的悲哀》這本書對我來講是最珍貴的。為什么這本不引人注目的書對我來說這樣珍貴呢?一……就……告訴了讀者和當年買書的情景有關。
第三至十二自然段主要講述了爸爸給我買書的經過。通過父子間的對話,一個慈祥而又善于教育子女的父親的形象躍然紙上。
第十三自然段至十五自然段講爸爸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繼續給我們買書以后買書給全家帶來的快樂。
最后一段概括地講我和姐姐的一百來本書是怎樣買的,指出爸爸買書的目的是希望我們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
牢記爸爸的希望,即生活再苦也要想辦法買書、讀,使自己成為愛學習的人,從學習中獲取知識,得到樂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知識目標:
1、自學字詞,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什么對我來說,一本薄薄的童話集比任何一本書都要珍貴的意義。
3、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法目標:
1、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2、學習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來體會爸爸的希望。
三、教學重點:爸爸給我買童話集的經過是本課的閱讀重點。
四、教學難點:理解這本童話集為什么珍貴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五、教法建議
這篇閱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為主。引導學生探究思考題:“這本書為何珍貴”,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并設計好探究性拓展練習,讓學生談談自己在讀書實踐活動中的收獲與體會,激發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六、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激趣。
1、板書課題,齊讀思考:課文為什么以爸爸和書為題?爸爸和書之間有什么關系?
2、自讀閱讀提示,明確自學要求。
(二)、學生自學,完成預習任務。
1、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你讀懂了什么?講給同桌聽一聽。
3、什么地方你沒有讀懂?做上記號,并和同桌討論。
(鼓勵學生自學,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三)、合作探究,討論質疑。
1、請小組內的優秀學員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生自由述說。
3、質疑,說說你什么地方沒有讀懂?把它變成問題問出來。
4、歸納整理,提出學生下一步討論的重點問題。
(1、在那么多的書中,為什么《皇帝的悲哀》這本薄薄的童話集那么珍貴?
2、為什么我捧著這本書就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
3、為什么明明是“寒風呼嘯”“冷得發抖”,而我卻大聲說“買書比坐車強”?
4、為什么“我”仿佛覺得爸爸是含著熱淚說這番話的?)
5、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
第1題,讓同學動筆劃出有關的語句。(如爸爸所在的公司倒閉了。爸爸只好去做臨時工,媽媽也要出去干零活。一家舊書店給你買一本書,今天就不能乘汽車回家了。)
理解倒閉的含意。
第2題,找出買書回來的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克服困難的詞語。(表示困難的詞語:路真遠??!我有些走不動了寒風呼嘯冷得直發抖;克服困難的詞語:緊緊伏在忍受刺骨的寒冷大聲說:"不,買書比坐汽車強!")
說說為什么我冷得直發抖,卻大聲說買書比坐車強。(教師引導體會作者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的迫切心情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勇氣。)
第3題,找出爸爸含著熱淚說的話,讀一讀。
結合上下文說說爸爸當時說這句話的的意思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這句話看出爸爸多么的慈祥,多么疼愛子女。為了滿足子女喜歡讀書的愿望,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也心甘情愿,從而也看出爸爸對孩子的期望:做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人。)
另外還要通過作者老纏著爸爸念書,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熱愛讀書,為什么這本書比任何一本書都要珍貴,從中體會讀書的樂趣。
(帶領學生自主確立學習目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鼓勵每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精讀課文,激發感受。
1、同學們通過讀書,自覺的學到了許多知識,感受也特別深刻,這篇課文中讓你最受感動的是什么呢?你從哪里知道的?把課文深情地讀一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最受感動的地方。
3、請生先讀課文,再說說體會。
(五)、感情朗讀,體驗深情。
1、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體現出爸爸的深切希望?
2、生讀后評一評。再指導朗讀。
(六)、綜合實踐活動。
回憶自己童年生活中最難忘的事,和同學交流。
小學語文第六冊《爸爸和書》教學設計優秀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爸爸靠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給我買書的事。
3、體會爸爸買書的艱辛及希望我們成為熱愛學習的人,感受一家人對書的熱愛。
二、重點和難點
1、理解“盡管這本書很薄很薄,我捧著它還是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和“我仿佛覺得爸爸是含著熱淚在說這番話的”這兩句句子的意思。
2、了解爸爸靠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給我買書的事,從而體會爸爸買書的艱辛及希望我們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1、在座的很多同學都很喜歡看書,因為看書能讓我們視野開闊,懂得很多知識,讓我們變得更聰明。通常你提出要買書時,爸爸媽媽會不會向你提要求?
2、可是你們知道嗎?有這樣一位小朋友為了買書卻不得不放棄乘車而要走很長的一段路回家?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講述這樣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媒體出示課題:
5、爸爸和書
二、感知課文
1、媒體出示:預習提示。
(1)默讀課文,用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想想、說說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說明:
這一設計主要體現:一是通過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字詞,引發學生閱讀的強烈興趣;二是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通過說說文章講了件什么事,讓學生對文章的基本內容有一個粗略的感知。
2、檢查初讀情況
(1)分自然段讀,糾正或強調容易讀錯的字或多音字、輕聲字的字音。
注意“纏”是翹舌音,“珍寶似的”中“似”是翹舌音。
(2)(媒體出示)多音字組詞:
?。╞ó)()似(sì)()樂(lè)()
(báo)()(shì)()(yuè)()
(bò)()
(3)討論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事?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寫了我家很窮,為了省錢買《皇帝的悲哀》這本書,“我”和爸爸寧愿不坐汽車,冒著呼嘯的寒風,走了好遠好遠的路,步行回家的事。)
過渡:《皇帝的悲哀》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呢?課文的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板書:《皇帝的悲哀》
三、研讀課文
1、默讀第
1、2節,討論交流
(1)《皇帝的悲哀》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呢?
舊的、很薄很薄。
(2)和書架上一百來本、童話、故事、作文相比這是一本毫不起眼的書,小伙伴們從來不會去翻一翻??晌业目捶▍s完全不一樣,快速找到這句句子。
出示媒體:但是對我來說,這本書卻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貴。
讀句子,質疑
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到問題,找出矛盾之處,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通過理清課文的條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爸爸是靠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給我買書,從而更加體會這本書來得不易。
過渡:“薄薄的童話書對我來說,為什么比任何一本書都珍貴?”
2、指讀第3—13節,找到具體的詞語體會。
(1)板書:工廠倒閉只好做臨時工
當時我們家的條件已經到了吃飯生活都成了問題,可是爸爸路過舊書店(板書:還是決定幫我買書)。
(2)板書:不能乘車,要走回家;
因為家里窮,買書,坐車兩者只能選擇一個,買書就必須走回家。
(3)板書:路遠,寒風刺骨。
家里很遠,后來爸爸把我背回家,而且寒風呼嘯,冷得我們直發抖。
通過體會,進一步體會“薄薄的童話書對我來說,為什么比任何一本書都珍貴?”的原因,因此我把它看作“珍寶”。
板書:珍寶
(4)體會句子“我仿佛覺得爸爸是含著熱淚在說這番話的。”
體會到在困境中的爸爸希望孩子成材的熱切期望,以及面對懂事的孩子一份深深的感動。
理解句子的含義,對一般的同學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通過對句子的句子分析,學生就能夠恰如其分地理解句子所要表達豐富的思想內容。所以在這里,教師的點撥非常重要,通過聯系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圖,聯系人物的品格,事件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言之有據,言之有理,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深入理解課文。
5、媒體出示圖片:
盡管家里這么窮,但是從爸爸和我的神情中你讀到了什么?
總結:是啊!從爸爸和我愉快的神情中,我體會到了爸爸和我即使再冷再累,只要能有書讀,心里也是熱乎乎的,高興的,也不覺得苦。正是因為這本書來得不容易,讓我懂得了讀書的樂趣,所以我覺得這本書比任何一本書都來得寶貴的。
其實我們的每一本書都是來得不容易的。
6、自由讀
14、15、16自然段。
(1)理解句子(媒體出示):“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和爸爸一同開心地笑起來。(板書:節衣縮食、省吃儉用)
(2)討論:爸爸為什么要給我們買書?(板書:成為熱愛學習的人)
四、復習鞏固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本文為什么用《爸爸和書》為題?
3、工整地抄寫名言:媒體出示。
不要追求物質享受,知識才是真正的財富,做一個精神上的富有者。
五、拓展作業
1、閱讀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
2、抄寫詞語
清晰浮現珍寶寒風呼嘯嚴嚴實實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異口同聲
3、介紹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寫一寫書的來歷。
在課外作業中引入閱讀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介紹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寫一寫書的來歷,不僅擴大了閱讀教學的容量,也是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補充、擴展與延伸,使學生能把在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并有效地幫助他們深化知識、提高能力,并引發學生閱讀的強烈興趣。
附板書:
6爸爸和書
一百來本、童話、故事、作文
只好做臨時工(節衣縮食、省吃儉用)
不能乘車,要走回家《皇帝的悲哀》(舊的、很薄很?。?/p>
路遠、寒風呼嘯、背著我珍寶
成為熱愛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