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媛
(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農業農村局,貴州貴陽 551100)
母豬飼養時,配種、產后護理、營養、應激等諸多因素可增加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發病率。臨床上,患病豬主要表現為厭食、便秘、乳房紅腫堅硬、泌乳量少或停止泌乳等,因泌乳不足,則無法滿足仔豬哺乳需求,導致初生仔豬死亡率升高,同時也影響產后母豬恢復。傳統單一西獸醫治療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效果不理想,推廣中西獸醫聯合治療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1 母豬因素
后備母豬選育時,若沒有對其乳腺發育情況進行檢查,導致所選育的母豬乳腺發育不良,泌乳性能差,后期會增加泌乳障礙的可能性。同時,母豬經過多胎繁殖后,胎齡過高,年老衰弱,和青年母豬相比較而言其泌乳能力明顯下降,年齡越大的母豬產后出現泌乳障礙的概率更高。后備母豬配種時間過早,乳腺發育不成熟,亦會對后期泌乳產生不利影響。
1.2 仔豬因素
母豬泌乳離不開仔豬的吮乳刺激,尤其是初產母豬,得到的吮乳刺激越強烈,則泌乳量越多。但若母豬產下的仔豬數量少,則無法產生強烈的吮乳刺激不足,不利于母豬產后泌乳。同時,未斷齒的仔豬在吮乳時將母豬的乳頭咬傷,致使乳房感染致病菌,再加上疼痛反應,往往就會出現泌乳障礙的現象。
1.3 氣候因素
受到氣候因素的影響,亦可引發泌乳障礙綜合征。尤其是在超過28℃的高溫環境下,母豬的采食量降低,泌乳量也隨之降低。因此夏季是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高發季節,高溫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及乳腺發育,則母豬泌乳性能下降,產后易發生泌乳障礙綜合征。
1.4 環境因素
妊娠母豬及產后母豬飼養時,豬舍采光通風差,噪音大,刺激性氣體多,地面潮濕,糞污堆積,尿液遍布,忽視產房清潔消毒,導致豬舍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當豬抵抗力下降,或體表出現傷口,此時病菌就極易入侵乳頭誘發乳房炎,進而導致產后母豬出現泌乳障礙的現象。
1.5 應激因素
遭遇不良應激的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豬。母豬產前突然轉入產房,面對新環境會產生緊張感,再加上分娩時會消耗大量的體力,產后就會出現不泌乳或泌乳少的現象。母豬分娩時飼養人員粗暴助產,環境中噪音大,消毒不規范,導致母豬抗病力下降,病菌侵入產道后,及極易引發子宮內膜炎,進而造成泌乳障礙。泌乳時突然換欄,強行驅打母豬,導致母豬遭遇驚嚇刺激,引發泌乳障礙。突然更換飼料,導致母豬不適應。注射疫苗后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亦可出現母豬泌乳減少甚至停止泌乳的現象。
1.6 營養因素
營養因素是導致母豬產后泌乳障礙最為常見、最重要的一類因素。母豬妊娠期營養不良,日糧配制不合理,飼料單一不豐富,導致母豬過度瘦弱,產后易因營養不良引發泌乳障礙。相反的,妊娠中后期母豬營養過于充足,導致母豬過度肥胖,大量脂肪沉積在乳腺影響乳腺腺泡發育,后期就會導致泌乳異常;
妊娠母豬飼喂時喂食霉變冰凍飼料,大量毒素積聚在豬的體內,對母豬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造成損害,乳腺發育異常,后期易出現泌乳障礙的現象。日糧中缺少微量元素、氨基酸、維生素,會增加患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可能性;
飼料過粗或過細,水分供應不及時,影響母豬采食量,導致體質下降,增加患病率。
1.7 疾病因素
受到其他疾病的影響,母豬產后亦會出現泌乳障礙的現象,常見的可誘發泌乳障礙綜合征的疾病主要如下:便秘,便秘母豬會出現食欲不足、糞便干結以及泌乳減少等現象;
乳房炎,患乳房炎的母豬乳房出現明顯的腫脹和疼痛感,拒絕仔豬吸乳,若乳房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反復發生,就會導致泌乳量減少,嚴重的甚至會喪失泌乳功能;
急性子宮內膜炎,妊娠母豬受到環境、消毒、粗暴助產、配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就極易導致發生子宮內膜炎,患病母豬主要表現為泌乳量減少或停止泌乳、食欲下降、體溫升高等癥狀;
繁殖障礙性傳染性,常見的有豬圓環病毒病、豬偽狂犬病毒病、豬瘟、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病等等,均極易引發子宮內膜炎、乳腺炎,進而造成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
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豬患病毒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亦可出現泌乳障礙的現象;
妊娠母豬生產時若感染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引發產后敗血癥,泌乳障礙就是其中主要癥狀表現之一,嚴重的會中毒死亡;
感染寄生蟲的母豬,蟲體會和母豬爭奪養分,導致母豬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進而對母豬的正常生產及產后泌乳造成不利影響。
患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母豬,其食欲明顯下降,嚴重的甚至食欲廢絕,精神狀態差,體溫偏高,一般為40 ℃左右;
便秘,糞便干燥,顏色為黑褐色,呈算盤珠狀,糞便表面有一些黃白色的黏液;
觸摸乳房發覺較堅硬,有明顯的熱感,同時也會出現痛感,因疼痛拒絕給仔豬哺乳;
病豬泌乳量明顯減少,有的停止泌乳,乳質降低,乳汁當中夾雜著一些絮狀物,嚴重的乳房腫脹、潰爛、壞疽,此時病豬乳房變為青紫色,乳汁當中有血樣狀物質;
個別母豬會引發子宮內膜炎,生殖道流出膿性分泌物,顏色為黃白色,陰門及尾巴等部位有痂垢;
初生仔豬因母豬拒絕哺乳或吃不到母乳,會異常饑餓消瘦,抵抗力差,成活率低,后期極易死亡;
患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母豬,后期發情出現異常,如延遲發情、不發情等,同時也會出現屢配不孕、受胎率少等現象,仔豬生長發育不良。臨床上,初產母豬、肥胖母豬、年邁母豬、瘦弱母豬患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概率更高。患病母豬的生產性能下降,利用年限縮短,失去種用價值,進而對養殖場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不利于規模化豬場及養豬業良性發展。
3.1 西醫療法
3.1.1 抗菌消炎
靜脈注射葡萄糖注射液60 mL/次+鹽酸林可霉素180 萬IU/次,用藥后30 min 左右即可泌乳;
或肌注卡那霉素2 g/頭,或肌注阿莫西林2 g/頭,用藥1 次即可見效;
針對子宮內膜炎所引發的泌乳障礙綜合征,往往伴有體溫升高等癥狀,治療時需先用高錳酸鉀或新潔爾滅灌注沖洗子宮,在肌注青霉素500 萬IU+鏈霉素300萬IU,早中晚各1 次,連用3 ~5 d;
針對乳腺炎所引發的泌乳障礙綜合征,可先冷敷病豬乳房,再涂抹10%魚石脂軟膏,同時靜脈注射阿莫西林5 g+魚腥草20 mL+5%葡萄糖500 mL,用藥后24 h 左右即可恢復泌乳。
3.1.2 激素療法
母豬泌乳量少時,可靜脈滴注縮宮素4 mL,早中晚各1 次,連用3 d;
針對乳房小缺乳的母豬,可皮下注射皮質固醇6 mL,早晚各1 次,一般用藥后2 ~3 d 即可正常泌乳;
母豬泌乳不暢的情況下,可肌注已烯雌酚聯合縮宮素5 mL,早晚各1 次,連用1 周即可;
因過度肥胖導致泌乳困難的母豬,可肌注催產素30 ~50 IU,每天1 次,一般2 d 即可見效。
3.1.3 抗菌消炎+激素療法
肌注慶大霉素0.1 mL/kg+催產素30 ~50 IU+安乃近10 mg/kg,早晚各1 次,連用3 d;
或靜脈注射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維生素C 20 mL+維生素B 120 mL+林可霉素7 g,同時肌注催產素50 IU,可起到顯著治療效果。
3.2 中醫療法
中獸醫認為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主要是因產后氣血雙虧、血瘀氣滯所引發的,因此在治療時主張遵循氣血雙補、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理氣健脾等原則及要求,具體可用下述方劑治療。
方一:川芎15 g,熟地25 g,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通草、花粉、瞿麥、當歸各35 g,將上述中草藥烘干后研磨成粉末狀,加入開水800 mL 沖調候溫服用,每天1 劑,連用3 ~5 d。
方二:白芷15 g,白芍、甘草各20 g,當歸、白術、茯苓、地黃、川芎、肉桂各25 g,黨參、黃芪、茴香、木通各30 g,將上述中草藥加水3000 mL 浸泡半小時,文火煎熬成藥液1 000 mL,然后加入適量黃酒為引,分早晚2 次服用,連用3 ~5 d。
方三:通草40 g,生神曲50 g,生黃芪、當歸各75 g,炙麥芽、王不留行各100 g,將上述中草藥加水3 000 mL 浸泡半小時,文火煎熬成藥液600 mL 去渣候溫服用,每天1 次,連用3 ~5 d。
方四:生姜10 g,甘草、白芷、通草、桔梗、樓蘆、川芎各15 g,青皮20 g,炮山甲、花粉、白芍、柴胡、生地各25 g,當歸30 g,王不留行60 g,將上述中草藥烘干后研磨成粉末狀過篩,加入開水1 000 mL 候溫服用,每天1 次,連用3 ~5 d。
方五:升麻、五味子各15 g,白術20 g,麥冬、蘆葦、黨參、當歸各30 g,黃芪40 g,王不留行50 g,將上述中草藥加水3 000 mL浸泡半小時,文火煎熬成藥液800 mL 去渣,然后加入紅糖100 g、黃酒120 g 調勻后一次服用,每天1 劑,連用3 ~5 劑。
4.1 加強母豬選育工作
母豬選育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后備母豬選育時應當優先選留乳房發育正常、泌乳性能良好的母豬,并通過雜交改良的方式,提升母豬的泌乳能力。要合理控制母豬的配種時間,尤其是初配母豬,配種時間不可過早,防止母豬發育不完全影響泌乳能力。要做好繁殖母豬更新換代工作,及時將高齡母豬淘汰處理,針對存在泌乳功能障礙的母豬和應激反應過度敏感的母豬,也應一并淘汰掉,始終維持合理的胎齡結構,保持理想的泌乳能力及水平。
4.2 保持均衡營養
妊娠母豬應當保持均衡的營養,結合妊娠階段科學配制日糧,保證營養全面且適口性好,而且飼料新鮮度要高,禁止飼喂霉變及冰凍飼料。妊娠母豬應當保持合理的營養水平,前期營養要低,中期營養要高,后期營養要低,讓母豬始終保持良好的膘情,防止營養過足導致肥胖引發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同時也避免營養不足導致瘦弱影響泌乳量。分娩當天每頭豬飼喂量應當控制在500 g 以內,確保母豬正常分娩。此時若發現母豬存在便秘現象,可將麩皮加入飼料當中,可起到一定的緩瀉作用。母豬分娩后,應逐步恢復采食量,每天飲用一次紅糖麥麩水,有助于加快機能恢復,同時也確保正常泌乳。
4.3 調整飼喂策略
夏季是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高發期,此時應當制定科學的飼喂策略,靈活調整飼喂時間,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段,利用造成、傍晚等時間段飼喂,晚上再適當補充飼料。要增加日糧營養濃度,可在飼料當中添加油脂、優質魚粉,促進粗蛋白質吸收,確保母豬能夠正常泌乳。妊娠后期母豬及哺乳母豬,其日糧當中應當添加適量的1%碳酸氫鈉,增加母豬食欲,加快母豬泌乳,預防泌乳障礙。改變傳統飼喂方式,夏季建議喂水拌料,水和料兩者的比例為1.5:1,防止母豬因缺水導致泌乳不足。要做好產房小氣候環境的調節工作,為母豬營造舒適的環境,確保母豬產后能夠正常泌乳。
4.4 供給清潔飲水
水母豬乳汁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提供充足飲水有助于維持母豬正常泌乳。妊娠期母豬及哺乳母豬對水的需求量較大,每進食飼料1 kg 需飲水2 ~5 L,因此必須要為其提供充足清潔飲水,尤其是在夏季,氣溫高,母豬的飲水量更大,此時要增加飲水量,并且要控制好水溫,以15 ~20 ℃為宜。要定期做好水質檢測工作,禁止飲用被污染的水及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水,避免對母豬健康造成威脅影響泌乳。冬季要將飲水適當加溫后再飲用,避免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導致出現泌乳障礙的現象。
4.5 防止母豬便秘
便秘是導致母豬泌乳量減少,嚴重的會停止泌乳,所以養殖人員應當做好對便秘的防范意識,產前將硫酸鎂拌料,可預防便秘。若發現母豬排干硬的糞球,可飼喂人工鹽緩解便秘癥狀。要增加青綠飼料飼喂量及麩皮飼喂量,防止母豬便秘。要人能夠母豬保持適當的運動,增強體質,降低便秘的可能性,預防母豬產后泌乳障礙。
4.6 預防繁殖障礙性傳染病
要提高對繁殖障礙性傳染病的防控意識,包括:豬瘟、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偽狂犬病等,完善免疫制度,規范免疫程序,及時接種疫苗,防范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生,避免對母豬泌乳性能產生不利影響。要定期做好疫病檢測工作,及時發現免疫抗體不達標的豬,及時組織進行復免,確保免疫密度達到100%,提升疫病防控效果,避免母豬因感染繁殖障礙性疾病引發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
4.7 提供舒適分娩環境
要做好母豬產房環境管理工作,確保有良好的采光條件和通風條件,夏季增加通風量,并設置水簾降溫,避免豬中暑導致泌乳障礙。要保持產房空氣清新,夏季及時通風降溫,冬季及時防寒保暖,確保母豬健康成長。分娩前后做好產房衛生清潔及消毒工作,預防疾病的發生。產房要保持安靜,減少噪音刺激。要做好濕度調控工作,避免過于潮濕滋生大量細菌引發病害造成母豬泌乳障礙。
綜上所述,豬場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高發背景下,養殖人員應當提高預防意識,結合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病因病原,制定完善的預防措施,有效降低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發病率。針對患病母豬,應當及早隔離治療,將中西獸醫診療方法應用于母豬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的治療中,結合病豬病情制定行之有效的中西獸醫治療方案,幫助患病母豬盡快恢復正常泌乳及健康體況,降低對后期發情配種的影響,同時也提升仔豬的成活率,保證養殖經濟效益,確保豬場穩定有序發展,助力畜牧經濟穩步增長。
猜你喜歡 泌乳母豬障礙 能繁母豬存欄半年減少235萬頭今日農業(2022年4期)2022-11-16母豬補血的必要性豬業科學(2021年3期)2021-05-21母豬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現代畜牧科技(2021年2期)2021-03-19不來月經加上泌乳,說不定是腦子長瘤了中國生殖健康(2020年2期)2021-01-18如何防治母豬乳房炎今日農業(2020年24期)2020-12-15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基層中醫藥(2020年5期)2020-09-11不來月經加上泌乳,說不定是腦子長瘤了中國生殖健康(2018年2期)2018-11-06不同泌乳階段駝乳理化指標和體細胞數的測定分析農民致富之友(2018年18期)2018-07-14跨越障礙軍營文化天地(2017年4期)2017-06-15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現代電生理學雜志(2016年1期)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