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 李步社 宋團偉 張和軍 韓雪峻 黃永飛 姜紅菊 嚴敏鳴 瞿文學
摘? 要: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RRRSV)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對豬群的影響主要是降低分娩率,減少產仔數和窩均斷奶仔豬數,以及仔豬、生長育肥豬的呼吸道問題。我國的RRRSV以北美型為主,臨床上以妊娠母豬流產,產死胎、弱胎、木乃伊以及仔豬的呼吸困難和高死亡率為特征,病理學上以局灶型間質性肺炎為特征。2006年之后,該病在全國范圍內流行,對我國養豬業影響很大。RRRSV容易變異、毒株多樣、感染時間、防控難度大。豬感染PRRS后會造成免疫抑制,易出現各種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這增加了防控難度。本文闡述了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相關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流行病學;
臨床癥狀;
病理變化;
防控措施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稱“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表現是妊娠母豬的分娩率降低,窩產仔數、窩斷奶仔豬數減少,仔豬和生長育肥豬出現呼吸道問題。我國豬群感染的PRRSV以北美型為主,臨床上以妊娠母豬流產,產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仔豬呼吸困難和高死亡率為特征,病理學上以局灶型間質性肺炎為特征。PRRSV易變異,毒株多樣,防控難度大。豬感染PRRSV后會造成免疫抑制,易出現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增加防控難度。2006年之后,PRRS在全國各地的豬場流行,對我國養豬業影響很大。本文闡述了PRRSV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相關的防控措施,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1? 病原學
PRRSV屬于動脈炎病毒屬,是一種有囊膜的RNA病毒。該病毒具有嚴格的細胞侵襲性,目前發現其主要在豬肺泡巨噬細胞中復制。PRRSV的病原體存在于發病豬的細支氣管上皮、肺泡上皮、肺泡巨噬細胞、脾臟紅髓及邊緣區巨噬細胞,也可以從死胎、豬腹水、肺和脾中分離到PRRSV。PRRSV分美洲株(型)和歐洲株(型),我國豬群感染的PRRSV以美洲株(型)為主。該病毒會產生很強的免疫抑制作用,使感染豬出現急性癥狀,或暴發繼發感染,形成慢性疾病。
2? 流行病學
各年齡段和品種的豬均可感染PRRSV,以妊娠母豬和幼齡仔豬最易感,并表現出典型的臨床癥狀。
發病豬和帶毒豬是PRRSV的傳染源。該病毒既可以水平傳播,又可以垂直傳播。除了豬與豬之間的直接傳播之外,病毒還可以通過物品或蚊蟲引發間接傳播,包括設備、工作服、工作靴、水、飼料、活載體(蒼蠅、蚊子等帶毒者)、懸浮微粒等,其中PRRSV可通過空氣塵埃傳播至數公里外。
PRRS在豬群中的流行與豬場的飼養模式有關,尤其是單點式飼養模式更易造成PRRS的流行。PRRSV可以通過公豬的精液傳給母豬,也能突破母豬的胎盤屏障感染胎兒;
在哺乳、保育、生長、育肥的各個生產階段,PRRSV可以通過轉群、注射器的針頭、排泄物以及蒼蠅、蚊子等媒介傳播,并在豬場內流行;
后備種豬的引入也是PRRSV傳入種豬群的常見途徑。PRRSV野毒株陰性豬場易感豬群遭到病毒入侵4~5個月后,90%的母豬會呈血清學陽性,即使1~2年后,仍有不少于20%的母豬呈陽性。PRRSV的主要易感豬為妊娠中后期的母豬和2~28日齡的新生仔豬。PRRSV感染性特別強,極少量的病毒顆粒即可引起感染,且常為隱性感染,長時間內不易根除,易繼發感染其他疾病,特別是地方性呼吸系統疾病(如豬流感、豬胸膜性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和豬鏈球菌病)。
3? 臨床癥狀
豬感染PRRSV后潛伏期一般為4~7 d,最長可達數周。同時由于PRRSV在遺傳變異上呈多樣性,出現了毒力增強或減弱的新毒株,使感染豬的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加上PRRSV會損傷豬的免疫系統,使多種細菌和其他病毒有機可乘,導致癥狀更加多樣化。根據豬感染PRRSV后的臨床表現,可以將PRRS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
3.1 急性型PRRS
發病初期,感染母豬反復出現食欲不振、體溫升高(39.6~40 ℃)、呼吸困難、咳嗽、倦怠等癥狀。部分母豬的雙耳、腹部、尾部及外陰皮膚出現青紫色或藍紫色斑塊,故稱“藍耳病”;
部分豬出現結膜炎(所謂的淚斑)癥狀。妊娠母豬感染后會發生早產、后期流產、死產、胎兒木乃伊化、產弱仔等,概率達25%。少數母豬表現為產后無乳、胎衣停滯和陰道分泌物增多。公豬感染后精液品質下降,性欲減弱,一般無發熱現象,極少數公豬會出現雙耳皮膚變色。新生仔豬發病后出現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及輕癱等癥狀,出生后1周的死亡率可達40%~80%;
1月齡內的仔豬和斷奶仔豬最易感,感染豬的體溫升高到40 ℃以上,雙耳背面、邊緣皮膚呈青紫色,腹式呼吸,食欲減退或廢絕,腹瀉,被毛粗亂,后退及肌肉震顫,共濟失調,漸進性消瘦,眼瞼水腫;
耐過的仔豬長期消瘦,生長緩慢。育肥豬表現輕度的類似流感癥狀,呈現暫時性的厭食及輕度呼吸困難。有的病例表現為咳嗽,雙耳背面、邊緣及尾部皮膚出現青紫色斑塊。PRRS陰性場急性暴發PRRS時,發病率可接近100%,死亡率為50%以上,育肥豬急性感染時的發病率可達60%,死亡率為10%~30%。
3.2 慢性型PRRS
發生慢性型PRRS時,母豬主要表現為繁殖性能下降,泌乳量減少,甚至無乳;
仔豬往往出現體質差,生產性能下降,個體生長緩慢,群體的免疫力下降,對其他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抵抗力較弱,特別是呼吸系統疾病出現較高的發病率。慢性型PRRS是規模化豬場“藍耳病”的主要發病形式。
4? 病理變化
豬感染PRRSV后,不同日齡的豬會表現出相似的病理變化,但因所感染病毒毒力和豬群健康水平的不同,造成的病理變化和病變范圍也有所區別。病理變化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統和淋巴系統上。剖檢可見的病變主要為病死豬皮下充血、出血;
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個別病例有大理石樣病變;
胸腔、腹腔有大量積液;
肺部發生黏連,肺腫大,大面積充血、出血,間質明顯增寬,充滿纖維漿液,發病后期肺臟發生實變,氣管和支氣管內有大量泡沫樣分泌物;
心臟表面粗糙,心包增厚,心包內有清涼或渾濁積液;
肝臟腫大、黃染,呈土黃色,表面有出血點和斑狀壞死塊,膽囊壁出血,膽囊極度腫大,充滿濃稠或晶狀的膽汁;
腎腫大、淤血、黃染,腎皮質見針尖大小點狀出血點;
胃腸黏膜彌漫性充血、出血,個別發病豬胃內有潰瘍灶,結腸黏膜增厚;
膀胱黏膜充血、出血。
各年齡段豬發病后的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哺乳仔豬肺臟呈紅褐色斑駁狀,水腫,指壓不塌陷,輕微的間質性肺炎;
全身各處淋巴結發生水腫、周圍黃染或褐色腫大;
可見腹腔、胸腔和心包內有清亮積液,少數仔豬出現腹瀉。
保育豬肺臟發生間質性肺炎,觸摸有彈性但不易塌陷;
全身淋巴結水腫,嚴重時呈紅褐色。
生長育肥豬肺臟呈暗紅或紅褐色。心臟出現輕度至中度的多灶性淋巴組織脈管炎和血管周心肌炎,個別病例可見輕度的心肌纖維壞死。
流產母豬出現輕度到中度的子宮內膜炎和子宮肌炎;
公豬精液品質下降,如精子畸形率上升,活力下降,濃度降低等。
5? 防控措施
目前,PRRS無特效藥物治療,使用干擾素、免疫球蛋白等生物藥品會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現在主要采取綜合防治及免疫預防。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建立穩定的豬群,堅持自繁自養。如必須引種,要了解供種豬場的疫情,要進行血清學檢測,合乎本場要求的豬方可引入。要避免一次性從多個地方同時引進后備母豬(或后備公豬)。引種后需要建立隔離區,做好監測工作,一般需要隔離檢疫3~4周,PRRSV陰性且健康的豬方可與本場的豬混群飼養。
建立健全的規模化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實行封閉式管理,生產流程實行全進全出制,特別是哺乳期(產房)和保育期(保育舍)。
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做好飼養管理、環境控制、衛生防疫(因場而異,建立科學合理的免疫方案)。選擇PRRS疫苗的原則是安全和有效。疫苗注射后豬群沒有不良反應,如流產等。使用前最好先小群體試驗,安全后再大范圍接種。做好各生產階段豬群的飼養管理,提供優質的飼料,以保證豬生長所需的營養。最大限度地減少應激反應,以提高豬對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從而降低繼發感染的發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損失。保證向各生產階段的豬提供所需的溫度和濕度,特別是斷奶保育舍的溫度和濕度。
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種,特別是豬瘟、豬偽狂犬病和豬氣喘病,防止以上疫病的發生。在PRRS陽性豬場,應做好豬瘟預防,否則會導致豬群出現高死亡率;
做好豬氣喘病疫苗的接種工作,以減輕豬肺炎支原體對肺臟的侵害,提高豬的抵抗力。
定期對豬舍和環境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飼養管理用具及環境的清潔,一方面可防止外來疫病的傳入,另一方面可以將豬場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到最低水平,能夠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豬群的繼發感染機會。
科學使用藥物,做好細菌性繼發感染敏感階段的疫病防控。PRRS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感染豬的繼發感染。PRRSV會損害豬的免疫器官,易引起一些細菌性繼發感染,因此,建議在妊娠母豬產前和產后、哺乳仔豬斷奶前后、轉群等階段,按預防劑量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一些抗菌藥物(如泰妙菌素、金霉素、利高霉素、阿莫西林等),以防止豬發生細菌性繼發感染,如肺炎支原體、鏈球菌、巴氏桿菌、副豬嗜血桿菌、附紅細胞體等。
定期監測豬群的PRRSV感染狀況,了解該病毒在豬場的活躍情況。通常情況下,每季度監測一次,對各個生產階段的豬群進行采樣,用PRRSV ELISA試劑盒檢測抗體。如連續一年以上抗體陽性率沒有變化,表明PRRS在豬場呈穩定狀態。相反,如果某一季度陽性率突然升高,說明豬場的管理與衛生消毒存在問題,應加以改善。
發病豬場應進行封閉式管理。發病豬場周圍的豬場也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避免疾病傳入。對病死豬及污染物要做好無害化處理,徹底清洗和消毒欄舍,隔離病豬,對癥治療。
自繁自養的豬場發病,應重點關注源頭的母豬群。如果豬場在仔豬斷奶前后暴發PRRS,表明種豬群已感染了PRRSV,母豬群和其他各生產階段要同時進行防控治療,以獲得良好的效果。母豬群用藥建議:泰萬菌素連續飼喂 10 d,隔15 d后再連續飼喂10 d。對于保育豬,飼料中添加泰萬菌素連續飼喂15 d,可以大大降低豬的死亡率,能在較短的時間里提高豬場的生產性能,減少豬場因PRRS造成的損失。
6? 總結
PRRS是除非洲豬瘟以外影響我國養豬業的最重要疾病。接種疫苗可對該病起到部分保護作用,但不同毒株的交叉保護效果存在爭議,有些疫苗的安全性還未完全達標,甚至可能會出現毒力返強。所以,PRRS的防控需要通過科學的生物安全、精細化的管理、高效的疫苗以及合理的藥物保健,進行綜合防控。部分藥物可抑制PRRSV的復制,在PRRSV活躍期可選擇性使用。但從健康管理的原則和治本的角度出發,凈化PRRSV是豬場的最優選擇。
猜你喜歡病理變化防控措施臨床癥狀羊傳染性膿皰病的病原、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及防治現代畜牧科技(2021年9期)2021-10-13《中藥皮炎片對變應性接觸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圖版中國獸醫雜志(2018年12期)2018-04-25系列犯罪的地域化問題研究犯罪研究(2016年5期)2016-12-01恙蟲病60例臨床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6年26期)2016-11-30丙種球蛋白無反應性川崎病藥物治療臨床分析中國現代醫生(2016年23期)2016-11-15預付賬款的管理及風險防控措施探究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冠癭病在阿勒泰地區發生規律及防控措施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高原紅細胞增多癥胃黏膜組織病理變化及CD45、CD72表達分析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圓環病毒2型感染豬組織病理變化觀察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年8期)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