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探討

時間:2023-07-16 15:05:03 來源:網友投稿

劉曉琳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國有企業要想提高多元化的市場競爭水平,應當順應新時代新形勢的發展,進一步深化混改下的改革工作,推進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民營企業中的一些先進的管理觀念融入國有企業管理中,實現了公有制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的互補,優化了資金的利用,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盈利力。

混合所有制是指幾種所有制結合在一起而成的所有制形式,宏觀上指公有制以及非公有制的結合;
微觀上指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及外資資本等多元資本的混合。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有新建企業、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

混合所有制的提出,主要是解決國企一家獨大的問題,需要讓民企能積極加入國企給國企注入活力,打破國有企業的壟斷局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國有企業還存在管理思路僵化等一些不足,混改后民企加入有效改善了這些問題,推進生產力的發展。

我國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初步探索時期,在這一時期國有企業基本上是按照國家要求進行經營活動的開展,國家進行物資的調配;
第二階段是1993-2003 年國企改革戰略攻堅時期。在1992 年我國開始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國營企業”改名為“國有企業”使企業的經營權以及所有權有效分離,在1997 年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國企的改革重組,通過對國企開展戰略性整改,以改組、兼并、出售等形式提高小型國有企業發展腳步;
第三階段是2003 年至今,國有企業改革的推進時期。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強化公有制經濟,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保障投資的多元化發展,同時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推進國有企業資產的監督管理。

(一)有力保障國有企業資產價值

我國十分重視國有企業的改革,國有企業的混改不僅有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還能推進經濟的迅速增長,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通過國有企業混改促進國有企業的高效發展,將國有資產以及非國有資產有效融合,為國有企業提供更多的資源。同時,隨著國有企業產權多樣化發展,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能得到改善,有利于國有企業資產的安全性發展,保障企業的資產價值。

(二)有利于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國有企業加強財務管理轉型有利于完善企業的管理體系。國有企業在混合所有制下企業的內部經營控制權與所有權會進一步改進,對企業的管理組織架構以及企業的管理模式等起到重要促進完善作用。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轉型一方面是響應國家政策,推進企業的改革;
另一方面通過加強混改下的財務管理,能有效提高國有企業的發展活力,完善企業的治理體系,保障在混改下多方主體的協調合作。

(三)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在混合所有制下,國有企業通過完善現代化企業的管理制度以及市場化的運作機制管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以及創新活力,同時民營企業的加入,推進了企業的運營管理效率的提高,在混改背景下國有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優化運營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還可以激發全員的活力,共同承擔責任,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一)財務管理組織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國有企業需要對自身的治理結構進行調整以適應經濟的發展。但是目前部分國有企業受到傳統財務管理體系的影響,不利于企業的最新發展要求。

一是對于少數國有企業的發展來說,在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較為薄弱,企業管理者更加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在財務崗位上主要注重財務核算崗,忽視財務管理分析,沒有認識到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只保障企業財務核算的精確性,忽略了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

二是在財務管理體系及企業的組織機構上并不完善,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業的組織結構不適合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一些國有企業受傳統管理思維模式影響,特別是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由于新業務的發展使得現有的組織結構越來越復雜,這對國有企業組織結構的優化加大了難度。原有的國有企業組織結構的建立不符合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的需求,因人設崗、因事設部的情況普遍存在,加大了企業運營成本,阻礙了管理創新。

三是國企與民企的管理理念存在差異。在混合所有制管理中融合了不同類型的資本主體,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不同會產生各種摩擦,難以深度融合。國有企業在管理中的主要優勢是管理機制完善,管理規范化,管理人才較多,但是難免過于死板僵化、過程時間長;
民營企業管理機制較為靈活,強調執行迅速,但是管理人才的全面性較為薄弱,不講究管理決策的程序規則。國有企業的分權管理模式與民營企業的集權管理形式相互沖突,員工的價值觀與歸屬感相互沖突,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的碰撞,將會影響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二)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缺乏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財務人員應當以獨特的視覺帶著獨到的見地參與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風險以及漏洞,建設有競爭力、有特色的財務管理團隊,為企業的后期發展提供支撐。但是目前國有企業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

一方面,國有企業在財務轉型過程中對員工的培訓機制不夠健全,財務培訓方式傳統、財務培訓內容落后,財務人員在財務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等方面掌握度較為單一,影響財務管理工作提升。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內部員工的觀念老套,員工態度消極、墨守成規,不具備創新發展的理念與動力,企業內部的獎懲激勵制度形式重于實質,起不到激勵員工積極性的作用,制約了員工積極自主進步提高的興趣。

(三)財務風險監督體系不完善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生產經營方面的決策等都會受到財務監管工作的影響,因此企業需要健全財務管理的監督體系。目前在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督過程中并不完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性。

國有企業在監督工作中管理者的重視程度不足會影響監督效果,如管理者不重視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以及權威性,紀檢部門隸屬關系不清,導致紀檢監督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減弱了監督效果;
國有企業內部制度雖然較多,但缺乏責任追究制度,管理人員、企業員工犯錯成本較低甚至沒有,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如工程建設方面、高風險業務管理及物品采購等方面。

在監督管理體系上不夠完善,監督主體多元化,難以凝聚監督合力,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執行力度不足,同時企業也沒有充分利用外部監督發揮效用,影響企業的有效管理。

(一)采用相融型財務管理模式,完善治理體系

為了推進國有企業在混改制下的健康發展,企業應當從實際管理狀態出發,加快企業的管理模式改革,完善治理體系。

首先,企業在管理模式上,可以采用相融式財務管理體系。相融型財務管理模式指混合所有制企業在管理中對大股東財務管理模式優點,如充分考慮風險因素、避免短期行為,股東財富最大化便于量化考核等優點;
充分吸收,并進行融合的更為高效的財務管理模式,這種優勢互補的管理可以產生新的管理效果,形成新的財務文化。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建設中選擇相融型模式這種優勢互補的制度,使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提高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效力,在內部真正實現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造。

其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業要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規范企業的組織結構。明確規定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對具體部門的財務管理職責具體分析,各部門人員要各司其職,有序運行,發揮各層級財務人員的優勢,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例如,某企業為了精簡內部機構,避免人才冗余,根據人員精干,“633”工作要求進行精簡機構,在管理之前企業的總部人員定為60 人、區域定員30 人、5000T/D 生產線定300 人,管理者計劃實行“五步一中心”進行管理,在精簡機構后管理者將所有部門精準劃分為行政人事部、物流采購部、銷售部、生產部、財務審計部、混凝土管理部等,優化了企業的管理流程,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提高了信息的互聯互通能力。同時先后重組了300 多家企業。在精簡機構之后各個層及人員有明確的自身職責并發揮自身作用,各部門人員實現了協同發展,使得權責更加協同,監管更加有力,提高了企業管理的效率。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使得該企業成為資產規模、收入等綜合效益為全國第二的大型企業。

(二)進一步統一混改下的財務管理理念

在混合制度改革下,兩個有文化差異的企業在新環境中往往需要經過文化沖突、認同以及重塑,從而建立一個符合新企業發展趨勢的文化,企業應當保障財務管理理念的進一步統一。

在物質文化上要對企業的文化、管理方式、財務軟件系統等諸多方面進行判斷,看其是否與混改后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需求相融合。繼而,在財務管理制度上進行融合,建立適合新企業發展的財務制度體系,同時注重實現財務管服相分離的模式,明確企業的財務方向,緊跟業務動態并深入研讀相關的法律法規,注重服務對象反饋,提高財務的服務職能;
最后,企業應當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提高企業內部各部門員工的思想意識。同時企業應健全混改理念下的企業管理制度,保障財務管理理念的統一,保障企業財務風險抵抗的能力提高。

(三)培養適合混改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人才

混改后的國有企業對財務管理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對財務人員高綜合素質的要求凸顯,因此企業應當培養更高質量的財務管理人才,提高對人才管理的重視程度,推進企業的市場化發展。

一是樹立提高財務人員綜合能力素養的思想。積極學習新的財稅政策法規、職業道德要求、提高自身的財務專業知識、提高財務分析管理水平,使得財務管理的基礎更加扎實,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國有企業財務人員應當培養自身的管理眼光,加強自身的職能轉型,實現傳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目標。此外,樹立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精神。敢于打破常規力求發展,在管理上要緊隨時代發展潮流,加強對信息技術、數字化改革的認知度,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熟悉現代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二是企業應當積極引進高質量的人才,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注重對人才的考核,招聘專業素養以及綜合技能等素質過硬的管理人才。同時對企業內部的一些人才應采取措施保障人才的不流失,在人才的薪資或其他福利方面進行優化。例如浙江物產集團以及中糧集團等企業在人才吸引方面推進員工持股試點計劃,積極支持企業的核心技術人才、管理人員以及業務骨干等人員通過技術、現金、知識產權等各種方式入股企業,避免企業的人才流失,同時也推進了企業治理結構的優化,提高國有企業經營效率。

三是國有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考核激勵,在混改背景下企業要對經濟管理目標進行明確規定,并對經濟指標進行量化,根據各部門員工的目標完成度進行定期考核,保障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企業可以根據考核情況建立職業經理人的競選機制,從管理層方面提高效率,推進業績指標的完成。

(四)加強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監督力度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要想進一步發揮管理職能,應當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加強財務管理監督力度,防范財務風險。

企業可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企業的審計、紀檢部門職能,并發揮內部監督部門的獨立性與權威性。

另外,國有企業要想提高服務質量以及風險管控水平,企業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針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戰略、組織機構、財務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公開機制,同時保障公民的知情權,提高民眾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監督管理氛圍。反饋的監督信息能真實反映問題所在,提高監督效率及結果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的活力不斷增加,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要求更加細化,為解決企業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企業應當統一財務管理理念,優化財務管理體系架構,培養高質量的財務管理人才,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監管,提高國有企業整體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更有力地推進國有企業在混改下的長遠發展。

引用

[1]姜卓然.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國有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路徑分析[J].財經界,2022(10):125-127.

[2]周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探究[J].財會通訊,2022(04):103-107.

[3]張瑾瑜.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財務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7):204-205.

[4]赫福強.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財務管理研究[J].財經界,2020(35):124-125.

[5]文艷.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轉型和創新研究[J].納稅,2020,14(22):69-70.

[6]邱新花.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財務管理的轉型探索[J].納稅,2020,14(21):86-87.

猜你喜歡所有制混合國有企業混合宅現代裝飾(2022年5期)2022-10-13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商品與質量(2021年43期)2022-01-18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大眾投資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一起來學習“混合運算”數學小靈通(1-2年級)(2020年4期)2020-06-24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高句麗土地所有制演變淺探東北史地(學問)(2017年1期)2017-06-15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現代商貿工業(2016年35期)2016-04-09混合所有制中國衛生(2014年12期)2014-11-12混合所有制醫院:到底走多遠?中國衛生(2014年6期)2014-11-10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所有制政策的演變與我國所有制結構的變遷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7期)2010-04-27

推薦訪問:所有制 轉型 混合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