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初中數學常見錯題歸類及解題技巧研究

時間:2024-11-15 11:30:02 來源:網友投稿

賈龍才

【摘要】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出現的錯誤往往暴露出其學習能力不足.整理學生的錯題,并對錯題原因進行分析、歸類,有利于教師進一步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從而提高教學針對性,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文章立足于教學實踐,對代數、幾何、統計等類型的數學錯題進行整理,將其分類為知識型錯題、思維型錯題、態度型錯題,并給出具體案例.同時,文章剖析三類錯題成因,以期為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解題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錯題;
歸類;
教學技巧

引 言

數學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不斷犯錯、改錯的過程.合理歸類錯誤并辨明其原因,落實配套的改錯教學,可促進學生與教學內容的有效交互,使其在練習、糾錯、反思的過程中形成深刻認知.實際教學中,教師有必要認識到錯題教學的重要性,先對常見錯題進行歸類,之后結合典型錯誤案例說明錯誤原因,指導學生反思自身的解題情況,使其在觀察案例的過程中反思自身,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初中數學常見錯題歸類

初中數學常見題目類型有很多,如實數、整式、函數的計算,線段垂直、平行的判斷,三角形相似或全等的證明,概率計算,等等.圍繞數學知識點對錯題進行歸類,可將初中數學錯題分為數十類,極大地增加了錯題教學的復雜性.而從錯因角度出發對錯題進行歸類,則使錯題體系變得簡單得多.觀察學生的解題過程,發現造成其解題錯誤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知識遺忘或混淆導致解題錯誤,主觀判斷或慣性思維造成解題錯誤,審題時漏掉或錯看關鍵信息造成解題錯誤,解題計算時不認真導致結果錯誤,等等.根據解題錯因,可大致將初中數學錯題歸類為知識型錯題、思維型錯題、態度型錯題三類.

(一)知識型錯題

1.代數知識掌握不扎實導致錯題

代數知識以數的概念、算理、算法為主,包括實數的分類,單項式、多項式的概念及合并同類項的方法,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及解法,等等.筆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現,學生存在代數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的情況,導致其在解題時出現錯誤.以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有理數”的單元練習教學為例,有知識型錯題如下:

2.幾何知識掌握不扎實導致錯題

初中數學幾何內容由圖形的性質(點、線、面、角、相交線、平行線等)、圖形的變化(軸對稱、旋轉、平移、相似、投影等)、圖形與坐標(平面直角坐標系、圖形的運動與坐標等)三部分構成.各部分知識互有關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因理解不到位而出現知識遺忘、混淆等問題.以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相交線與平行線”的單元練習教學為例,有知識型錯題如下:

錯解 B選項或C選項.

解析 此題以平行線的性質為主要考點,包括:①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②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③若一個角的終邊與始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則這個角叫作平角,若兩個角的和等于180°,則稱這兩個角互為補角.分析錯題原因,發現選擇B選項的學生將平行線的性質錯記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互補”,之后構造平行線得出∠3=250°;
發現選擇C選項的學生混淆平行線性質,按照“兩直線平行,內錯角互余”,構造平行線得出∠3=70°.按照正確的知識點,應作平行線c平行于直線a,將∠3分為∠1與∠2的內錯角,之后按照“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性質計算,得出正確的是A選項.

(二)思維型錯題

1.思維定式類型錯題

思維定式是指在定向思維的影響下出現的思維趨向性、專注性狀態.思維定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是客觀存在的,具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正向作用在于思維定式可幫助學生快速回顧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原理、思想方法,從而遷移新知,解決類似問題.負面作用在于思維定式會限制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其局限于自身的知識體系,不能靈活變化角度分析并解答新問題.在初中數學解題過程中,常有學生因思維定式生搬硬套數學定理、公式來解決問題,導致答錯.以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全等三角形”的單元解題教學為例,有思維定式類型錯題如下:

例3 如圖2所示,點O表示港口,A,B分別表示的燈塔與港口距離相等.OA,OB表示海岸線,一艘貨輪從港口駛出,計劃沿∠AOB的平分線航行.航行過程中,有人測得貨輪距A,B兩個燈塔的距離相等,試著判斷貨輪是否偏離指定航線.

錯解 根據相關知識,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平分線上,但題中給出的是到A,B的距離,所以無法判斷.

解析 這一問題以角的平分線為主要考點,學生在解題時也考慮到應用此知識解答問題,但是,受思維定式的影響,直接將“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生搬硬套到解題過程中,并未想到角的平分線將一個角分成了兩個度數相等的角這一實質.解答這一問題,可從全等三角形的角度出發.如圖3所示.

結合題目給出的信息,可以發現OA=OB,AC=BC,OC=OC,由此判斷△AOC≌△BOC,得到∠AOC=∠BOC,即OC平分∠AOB,所以該貨輪并未偏離指定航線.

2.主觀判斷類型錯題

思維是對經驗的改組,是探索、發現新事物的心理過程,具有概括、間接認識客觀事物的功能.解決數學問題需要學生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的表象,挖掘其本質,并基于已掌握的數學概念、定理、思想方法找準解題切入點,按照確切的邏輯進行.但是,有的學生在解題時存在主觀思維過強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主觀臆斷題目考查內容,想當然地為題目添加新的解題條件,等等.其原因在于學生主觀意識過于強烈,不能從客觀角度出發分析并解決數學問題.以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勾股定理”的單元習題教學為例,有主觀判斷類型錯題如下:

(三)態度型錯題

1.審題不細致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學生只有認真審題,明確題目要求的是什么、給出了怎樣的關鍵信息、不同數量間的關系是什么,才有可能找對解題切入點,順利解題.但是,目前仍有學生在審題時不認真,導致解題出現紕漏.比如,一些學生過于自信,審題后未對題目給出的條件、信息進行深入思索,對照以往所解答的數學問題直接照搬解題套路;
再如,一些學生急于求成,粗略讀題,忽略題目給出的關鍵信息、題目中的隱藏信息,導致解題失敗等.以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相似”的單元習題教學為例,有審題不細致的錯題如下:

解析 這一問題以比例為考點,是一道非常簡單的習題,只需結合題目給出的信息計算比例即可.上述錯解中,學生在審題時不認真,漏看了兩條線段長度單位的差異,即線段AB的長度單位是毫米,線段CD的長度單位是厘米,在計算二者的比例時,應將二者轉換為相同的長度單位再求解.正解為:因為AB=2mm,CD=6cm=60mm,所以AB∶CD=2∶60=1∶30.

2.計算不認真

計算是得到問題正確答案的手段.學生只要準確掌握算理算法,即可解決基本的數學運算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的學生常出現代錯數值、忽略變號等問題,導致計算結果錯誤.原因是計算態度不認真,未能在計算時將正確數值代入算式,或未能在計算后采取正確檢驗方法檢驗結果.以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上冊“二次函數”的單元習題教學為例,有計算型錯題如下:

例6 如圖4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C的坐標分別為(-1,0),(0,-3),點B在x軸上.已知某二次函數的圖像經過A,B,C三點,且它的對稱軸為直線x=1.求該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二、教學反思

學生解題錯誤,其原因不外乎基礎不牢固、思維僵化、解題態度不嚴謹等.明確錯因,并對癥下藥,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犯錯.教師應專注課程教學,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為其進行點撥、解惑,從根本上促成其對數學概念、性質等理論知識,數學思想方法等程序性知識的內化吸收,確保其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靈活解決疑難問題.

結 語

錯題是一類不可忽視的重要教學資源,圍繞其展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可使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數學思維及解題能力的發展情況.教師應當明確數學錯題的育人價值,并關注學生在代數、幾何、統計學知識中的錯誤情況.收集錯題并對其進行分類整理,以便明確學生的錯誤原因,從而采取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思維訓練等針對性教學策略,為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游冬妮.初中數學典型易錯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2(35):25-27.

[2]戰文顏.初中數學解題策略的研究及應用[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23):69-71.

[3]高雁.有效教學理論下的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23):78-80.

[4]司淑萍.新時期初中數學解題策略與數學思維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1):38-40.

猜你喜歡 教學技巧歸類錯題 電表“對”與“錯”歸類巧掌握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2021年10期)2021-11-22『壓強』易錯題練習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2021年4期)2021-07-22笑笑的錯題數學小靈通·3-4年級(2020年12期)2021-01-14聚焦數列中的易錯題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數學)(2020年10期)2020-10-27“圓”易錯題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2020年11期)2020-01-01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瘋狂英語·新讀寫(2018年2期)2018-11-29分式方程應用題歸類解說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17年12期)2017-04-18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對太極拳雙語教學中教學技巧的研究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探討計算機網絡課程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學的方式科學與財富(2016年28期)2016-10-14

推薦訪問:解題 歸類 初中數學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