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云芳
【摘要】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探究性教學方式,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作為引導者,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索價值的項目,驅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這種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發展.為充分發揮項目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文章提出教師可以按照引入項目、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作品制作以及成果交流等流程來組織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通過項目化教學課堂的實踐,幫助學生發展各項能力,并掌握有效的合作學習方法.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
初中數學;
應用策略
引 言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將“核心素養”作為關鍵詞提出,明確指出課程目標的確定應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集中體現數學課程的育人價值.新課標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培養.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在限定時間內解決驅動性問題并完成完整的實踐性項目,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應在深入理解項目化教學特點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初中數學項目化教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知識不僅來源數學系統內部,也來源社會生活實際.在強調核心素養培育的大背景下,數學課程目標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具有以下價值:
首先,項目化教學能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對數學問題的深入思考和主動探索的意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學習能力的發展.項目化教學是基于數學核心素養對初中數學知識學習的進一步延伸、應用與再創造,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在項目化教學課堂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能更加凸顯其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在更自主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成長,最終提高學習能力.
其次,項目化教學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幫助他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標對核心素養的具體構成進行了詳細闡述,強調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組織教學活動.通過項目化教學的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符合其發展需求的實踐項目,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還能幫助他們在長期的探索中培養核心素養,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為高中階段數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最后,項目化教學能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幫助他們掌握與他人交流、溝通、合作的基本方式.合作是新時代背景下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在項目化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合理設計項目小組,引導學生構建學習共同體,參與合作學習并共同完成項目.在此過程中,學生將在合作中積累經驗,感受合作的價值,逐漸提高合作能力,并學習借鑒他人的優秀經驗,豐富自身文化視野.這將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濃厚,課堂教學質量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二、初中數學項目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依據教學目標,科學設計項目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具有統領作用.在項目化教學課堂中,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應依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設計教學目標.隨后,圍繞這些教學目標確定項目化教學的主題及相關內容,確保項目化教學與教學目標的緊密結合.這樣,學生通過完成項目,能夠順利達成學習目標,在和諧、開放的課堂中實現全面發展.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相交線與平行線”教學為例,本單元主要涵蓋了相交線、平行線及其判定以及平行線的性質三部分內容.通過學習,學生需要掌握平面內不重合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并深入理解相交以及平行的基本特征,同時學**移的相關知識.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在學**面圖形知識中的實際表現,教師對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具體內容如下:1.使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鄰補角以及對頂角的基本概念,掌握對頂角相等的性質,并理解垂線以及垂線段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2.幫助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概念,并熟悉平行公理及其判定方法.3.引導學生認識平移并了解平移的性質,能夠基于現實需求做出簡單的平面圖形,并利用平移等方法進行圖案設計.基于以上目標內容,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主題為“我愛我家”的主項目,并根據主項目依次補充以下子項目:1.“你有多少種繪制平行線的方法?———探索平行線的繪制技巧,依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等性質進行設計.”2.“設計美麗的圖案———結合所學的平移知識,嘗試設計圖形,并將圖形平移后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3.“實地考察與設計住房平面圖———搜集住房平面圖,從中尋找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應用實例,依據家中住房情況選擇適當的比例尺繪制平面圖,或自行設計戶型.”在項目化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項目.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首先對教學目標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然后根據這些目標要求精心選擇了合適的項目主題,并為學生分享了這些項目.這種方式能夠確保項目化教學與課內知識緊密銜接,有效避免脫節情況的發生,從而為學生明確指出學習的方向,提高后續教學活動的效益.
(二)圍繞項目內容,分點闡述項目化教學目標
數學項目化教學使學生“沉浸”于真實的項目中,通過引導,最終解決一個或多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問題.鑒于學生初次接觸項目化教學可能會感到困惑,為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對項目內容進行匯總,并分點為學生詳細闡述項目目標,從而為他們指明方向.這樣,在目標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投入任務實踐中,通過合作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整式的加減”教學為例,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主要分為代數式和整式加減這兩個部分.在活動開始前,教師首先需要對項目任務的設計框架進行搭建.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選擇了以“給遠方的朋友寫信”為主題,以實踐為主線,分別安排了“了解信件的組成”“設計信件”以及“郵寄信件”這三部分內容,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現教學目標.(如表1)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分層梳理了本次項目化教學的目標,這有助于學生輕松理解本次活動的重要內容,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充分發揮了項目化教學的最大價值.
(三)依托項目目標,設計項目化教學驅動問題
問題是驅動學生思考的有效手段.在項目化教學中,教師需要緊密圍繞項目內容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有邏輯、有條理地完成項目.這樣,學生不僅能夠通過成功解決問題提高體驗感,還能鍛煉思維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確保問題緊密圍繞項目,并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選擇難度適中的問題作為引導線索,以避免學生因無法順利解答而失去學習信心.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全等三角形”教學為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特點,并能在具體情況下完成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從而發展自身的空間思維能力.基于這些目標要求,教師設計了名為“風箏飛呀飛”的主題項目,該項目包括“了解風箏的組成”“探索風箏的設計方法”以及“制作專屬風箏”這三個子項目.在學生參與項目合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各個任務設計驅動性問題,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思考.例如,在“了解風箏的組成”項目實施期間,教師可以提出“什么是風箏?”“風箏中都包含了哪些圖形?”以及“生活中還有哪些全等三角形的實例?”等問題,以驅動小組成員自主搜集資料,了解風箏的基本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在“探索風箏的設計方法”項目實施期間,教師可以設計“風箏的角以及對角線具有哪些性質?”“如何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識來證明這些猜想?”等問題.這些問題將幫助學生在討論中整理三角形全等的三種判定方法,使他們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深化對本章定理知識的理解.
上述案例中,教師巧妙地借助風箏制作這一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項目,并在項目的不同階段為學生提供了思考性問題.這些問題能夠驅動學生思維的深度發展,促使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同時,在動手制作風箏的過程中,學生也能進一步感受到圖形的全等和對稱之美,從而充分發揮數學科目的育人價值.
(四)項目成果展示,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成果展示是項目化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指導各組成員完成項目任務后,應引導小組成員匯報成果,詳細介紹本組的作品以及制作緣由.這一環節不僅有助于完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他們通過聽取其他小組的項目報告,發現本組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及時查缺補漏,完善知識架構.同時,展示環節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發展.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勾股定理”教學為例,本單元的項目化教學主題為“紅旗飄飄”.在該項目中,學生需要在理解升旗臺構造的基礎上,探索除直接測量外測量旗桿高度的方法.項目式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邀請各組成員上臺分享本組的實踐心得,交流測量旗桿高度的不同方法.在成果展示期間,有的小組提出可以在旗桿的頂部系上繩子,測量繩子的長度后將其拉直,使地面、旗桿和繩子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然后,他們依據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a和b,斜邊長為c,則有a2+b2=c2”,輕松求出旗桿的高度.還有的小組提出可以根據日照情況,對旗桿的影子進行分析測量,通過多次實驗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在測量影子長度與地面距離后,他們同樣根據勾股定理求出旗桿長度.在匯報環節中,各組成員都能提出創新想法,并在分享的同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從而在班級內引發熱烈討論,將教學氛圍推向高潮.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在項目化教學后組織了成果交流與分享活動,這不僅能有效檢測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的成果,還能對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及時的輔導與提升.通過這一環節,學生能夠在長期探索中逐漸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新課標背景下倡導“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指導學生基于本組在項目學習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根據項目過程、完成指標等要素,實施科學評價,通過自我總結與多種總結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進行深刻反思.這樣不僅能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還能順利提高整體項目化教學的效益.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一元二次方程”教學為例,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探索三角點陣”的項目.在該項目中,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搜集關于三角點陣的組成形式,并運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嘗試計算前n行的點數.當基礎性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科學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指出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定理掌握不扎實、計算容易出現問題等相關情況,并指導學生在課后復習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同時,為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到自主評價與小組評價環節中.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回顧學習過程,整理自己在項目合作、實踐中掌握的知識以及尚存在的相關問題,并與教師進行分享.此外,學生還可以對小組其他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打分.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使評價的功能和效果實現最大化,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上述案例中,教師借助評價助教、導學的功能,對項目化教學成果進行了深入評價.這一做法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完善自我,為后續參與高中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結 語
綜上所述,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教學手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需要在深入理解這種教學方式特點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通過合作探究解決數學問題,經歷思考、討論等過程,逐步發展自身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朱敏彥.項目化學習背景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19):100-101.
[2]呂治成.項目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理科愛好者,2022(3):147-149.
[3]張信.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項目式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案例分析[J].華人時刊(校長),2022(6):68-69.
[4]高蕾.基于項目式學習模式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0(26):150-151.
猜你喜歡 項目化教學應用策略初中數學 高職《管理學》課程實行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策略知音勵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芻議項目化教學法在本科動漫實訓課程中的探索與應用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年10期)2016-11-04眾籌模式引入工業產品設計項目化教學的思考與探索文藝生活·中旬刊(2016年10期)2016-11-04《UG NX機械產品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研究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