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玲,盧全偉,韋洋洋,李鵬濤,彭仁海
(安陽工學院 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盡管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本科教育仍然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體和根基。教育部在“新時代高教40條”中提出“為本科生參與科研創造條件,推動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將最新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育教學內容,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本科人才培養。依托大學科技園、協同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研究基地和學校科技成果,搭建學生科學實踐和創新創業平臺,推動高質量師生共創,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1]本科生科研導師制作為一種以能力為導向的培養模式在高校不同專業得以探索與改革,逐步完善并推廣實施,促進了本科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2-4]。
安陽工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充分把握“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理念,針對辦學定位和方向,開展了“百千萬英才提升計劃”“十百千品牌提升計劃”項目,作為振興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科研與教學并重,以科研促教學蔚然成風。生物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畢業生的主要流向為基層就業和考研深造,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儲備理論基礎知識,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識和科研實施能力。因此,基于科研導師制,利用各級教學與科研實踐平臺,吸納本科學生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進行實踐鍛煉,是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的重要途徑[5]。
1.1 學生現狀
隨著高校擴招,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6],學生就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培養模式下,大部分學生缺乏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重視理論知識學習而不注重實踐創新。或者有某種科研創新的念頭萌生,但是覺得離自己很遙遠,沒有思路,不知道如何下手,缺乏自主性,在“望而卻步”的猶豫中萌生放棄的念頭。因此,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需要以“授之以漁”的方式被引導,需要置身于具有創新實踐氛圍的環境中被熏陶、被激發。
1.2專業師資
安陽工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具有一支學緣、年齡、職稱結構合理、高素質的專業師資隊伍。24名專任教師中,博士20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依托于省級工程實驗室、省級遺傳學重點學科、市級分子細胞遺傳學重點實驗室和微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校級植物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為科研導師制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儀器設備和場所保障。課題組成員承擔有各級科研項目,研究經費充足,可以保證學生的科研參與、課題完成,為本科生的實踐學習提供了師資保障和實踐條件。
1.3 學校氛圍
作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相比國家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言,培養創新人才存在著更多的機遇與困難。安陽工學院結合辦學定位,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鼓勵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對教師的教學、科研項目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軟硬件方面的支持。著力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注重實施“以賽促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科技創新和專業競賽為抓手,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與專業素養教育深度融合。為科研導師制的實施保駕護航。
在本科生培養過程中,把科研創新項目與導師制有機結合是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關鍵[7],所以,本科生、導師、科研是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基本要素。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實施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科研導師遴選
實施本科生科研導師制,首先從指導教師遴選入手。學術造詣是需要考量的一個重要方面。指導教師的科研能力一定程度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科研導師如果在專業領域執行力強、前瞻性強,有科研項目支撐,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潛移默化影響下提高對科研創新的追求和渴望。另一方面,生物工程專業的應用性很強,也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但是與企業、行業有很好的合作關系,善于解決生產實踐的復雜問題,也符合部分學生的培養需求,同樣可以是合適的導師人選。
2.2 雙向選擇
實施本科生科研導師制不可以硬性分配,雙向選擇是擇師擇生的基本原則。低年級的學生可能不是與所有專業教師有過深入接觸。所以,首選需要對候選導師的個人信息(包括學習經歷、科研業績、教學業績、研究方向、學生需求等)通過院系平臺進行展示,讓學生可以對導師有全面了解。對學生來說,學生正式接受指導,需要對專業加深認識—何去?何從?學生在對專業了解的基礎上,認真梳理自己的科研興趣、學涯規劃,聯系意愿導師,并接受導師的面試,雙方訴求契合,則可以確定指導與被指導關系。
2.3 分層次分階段指導
對學生來說,不同年級層次,儲備的專業知識、具備的科研實踐能力有差別,因此,導師在制定指導計劃的時候需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分層次分階段指導。
第一階段,科研意識和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該階段主要針對低年級學生,以及剛加入指導計劃的其他學生。導師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引導學生能夠通過文獻資料查閱對研究課題進行深入了解。另外,給學生推薦高年級學生或研究生,在其開展課題實驗的時候通過“打下手”的方式對研究課題進行直觀了解,熟悉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通過組織定期匯報,考核學生的科研認識和科研思維狀況,并做出針對性指導。
第二階段,通過科研參與,進行科研能力鍛煉。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傳幫帶”的方式讓學生參與科研實踐活動,讓學生承擔部分實驗任務。要求學生在該階段熟練掌握涉及的實驗技能,并且可以結合文獻資料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
第三階段,科研能力個性化培養。經過科研參與階段的鍛煉,一部分學生表現出較強科研能力,而且興趣濃厚。導師可以對該部分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參加學科的各級創新類競賽。要求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完成選題、文獻綜述、實驗設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夠帶領團隊成員完成目標任務,并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撰寫研究報告、科研論文。經過該階段的訓練,學生的科研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階段,畢業設計指導。畢業設計是專業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按照培養要求,專業負責與實習單位對接,導師結合實習單位情況引導學生預先查閱企業產品、生產工藝流程等,布置實習環節的目標達成要求,充分準備,以達到預期的實習效果。然后根據選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及論文答辯。
2.4 激勵機制的建立
有效的激勵機制是克服本科生科研導師制“有始無終”,確保能夠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學院對本科生科研導師制的實施保駕護航,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目前,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激勵細則。例如,給予一定的課時補助;
職稱評審時學生有發表論文、競賽獲獎情況時,給予導師雙倍積分;
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學院報銷版面費;
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學院負責報名費等。這些激勵措施對指導工作是極大的肯定,一定程度提高了導師的積極性,同時減輕了導師在經費支出方面的顧慮。
2018級學生大二開始嘗試科研導師制培養計劃,經過雙向選擇,有17名學生納入科研導師制計劃。在校期間,以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為基礎發表了10余篇學術研究論文;
學生主持或參與完成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10項;
在“挑戰杯”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三等獎2項;
參加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6項,其中獲國賽二等獎1項(證書編號CULSC2022CY0663)、國賽三等獎2項(證書編號CULSC2021CS0030,CULSC202003128),省賽二等獎1項(證書編號202011034)。2022年畢業之際,全班考取研究生13人,參與導師課題的學生占84.6%(11人),其中考取一流大學A類院校2人,一流學科建設院校5人。本科期間參與科研課題讓學生在科研思維、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歷練與進步,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對學生而言,引用1名學生在畢業論文致謝所言,“從加入實驗室起,您一直身體力行地教導著我們,不僅有學業,還有生活,不止是專業,更是人生。從科研小白到略懂一二,每一步都是老師在指引著我們,我珍惜這一份情誼,也感恩這一次相遇。”這段經歷也是本科生涯的寶貴積累。
2021年學校獲批河南省高校本科生學業導師制改革試點高校。本科生學業導師制的實施,激勵機制逐步完善,促進了專業科研導師制運行。目前,在校本科生大一開始接受指導,在科研導師引導和高年級學生的“傳幫帶”帶動下,對專業認識進一步深入,逐步明確了自己的生涯規劃,2021年,2020級本科生在校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獲二等獎2項。2019級本科生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挑戰杯”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賽事中獲得佳績。
教師團隊在本科生科研導師制實施過程中也不斷成長進步。2022年,全校學校獲批國家基金項目8項,其中本專業教師占3項(項目編號32272179、32272188、32201366);
在教學過程中,科教相長,把科研實踐寓于教學創新,本人主講的專業基礎課微生物學獲批省級一流課程;
基于項目實施本人已經申請到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一般課題(編號2021YB0283),校級“百千萬英才提升計劃”項目。
本科生創新能力和科研素養的提升是髙等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通過科研導師制的實施,引導本科生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在參與過程中加強了學生的專業認知,讓學生認識到“將來我能干什么”“我需要掌握哪些專業知識為將來做準備”,如此一來,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主動性得以提高。另外,在科研實踐,特別是學科競賽過程中,從項目選題到實施完成,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驗設計能力、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日俱增。因此,本科生科研導師制培養模式有助于學生的科研潛力的挖掘,團隊合作能力、社會責任感的建立。
(05)
猜你喜歡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執著創新 堅毅豁達——追憶我的導師郭景坤先生無機材料學報(2022年8期)2022-09-29踐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導師制——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專業導師制的實踐與探索承德醫學院學報(2022年2期)2022-05-23One Heath視角下昆明市高年級本科生抗生素認知與行為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1年10期)2021-12-02V eraW an g瘋狂英語·新讀寫(2018年2期)2018-09-07導師榜知識經濟·中國直銷(2018年1期)2018-01-31開放大學“導師制”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湖北開放大學學報(2016年5期)2016-06-05愛情導師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一主多輔的導師制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中國當代醫藥(2015年36期)2015-03-11行業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探討浙江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12期)2015-03-01基于項目導師制的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索浙江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6期)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