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烏魯木齊米東地區大棚生姜高效栽培技術

時間:2023-07-08 15:25:02 來源:網友投稿

●馬志燕(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長山子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 烏魯木齊 831402)

生姜生長發育對土壤、溫度、光照等條件要求較高,以往生姜在**地區規模栽培有限,尚未形成地方標準。近幾年,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科技局(科協)駐村工作隊、長山子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及種植戶的共同努力下,米東地區大棚生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攀升,為**地區種植生姜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1.1 選種催芽

1.1.1 選種在生姜播種前30 d左右,依據無病蟲危害、節間短、表皮光亮、塊莖肥大、頂芽飽滿、肉質新鮮、無機械損傷的原則,選擇健康生姜塊,避免選擇有水漬狀斑紋、肉質變色、表皮易脫落的姜塊。

1.1.2 曬種為了加快出芽速度,提高姜塊出芽整齊度,在播種前7~10 d,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將生姜塊攤開晾曬到平整的水泥地上,午間使用木锨均勻翻動,晾曬24~48 h,促使姜塊變干發白。

1.1.3 消毒晾曬后,將生姜塊浸泡到1份硫酸銅、1份生石灰、150份水混合而成的波爾多液內(或者草木灰溶液內)15~20 min,撈出后繼續晾曬控干水分,降低腐爛病發生概率。

1.1.4 催芽在22~25℃環境內,利用一塊木板在室內一角搭建苗床,苗床高度為45~55 cm。先將一張寬度、長度分別超出苗床4 cm、6 cm的塑料布平整鋪到苗床上,再將麥草均勻攤鋪到塑料布上,攤鋪厚度為5~15 cm,最后將生姜塊平整攤鋪到麥草上,姜塊頭朝向內側,逐層攤鋪,總體攤鋪厚度為50~60 cm,并插入1~2個把子(玉米稈扎制),便于排出下層生姜塊產生的熱量。進而將麥草均勻攤鋪到生姜塊上,攤鋪厚度為10 cm,覆蓋塑料布,必要時增設棉被,利用稻草保溫加濕。待生姜幼芽高度達到1 cm左右(催芽20~25 d)時,降低室內溫度,準備播種。

1.2 選芽

依據露白肥壯的原則,選擇帶壯芽的生姜塊,篩除細小芽、病弱芽或帶黑色小斑點的芽塊,并將每塊生姜塊均勻沾染草木灰。一般每塊生姜上應具有1~2個壯芽,重量在50~100 g。

2.1 選地整地

2.1.1 選地根據生姜作物根系短淺、分布范圍小的特點,選擇土層疏松、耕作層深厚、土質肥沃、干燥向陽、靠近水源、排水便捷、富含腐殖質、前茬非生姜的適栽地塊。一般生姜種植應與蔬菜類作物進行3年及以上的輪換栽培,降低生姜腐爛病發生概率。

2.1.2 整地入冬前,在選定的生長種植地進行深翻作業,破碎土塊,露出曬白,并在整地期間施加優質腐熟雞糞肥(或者腐熟牛圈肥、人畜糞水)15 000~125 000 kg/hm2。栽種當年3 月下旬至4月上旬,依據底墑充足、表墑適宜(干土層小于2 cm)、地表平整(無洼坑、高包)、邊線平齊、上虛下實無板結、表土細碎無土塊、田間清潔無草根雜物的原則進行整地。通過深層翻耕暴曬,獲得風化疏松的土壤,為生姜根系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

2.2 開溝施肥

2.2.1 開溝在平整嚴實的生姜栽種地,依據寬12 cm、深25 cm及以上的標準,開挖生姜栽種溝。相鄰生姜栽種溝之間的距離為50~60 cm。

2.2.2 施底肥4月,依據750 kg/hm2的標準,將足量氮磷鉀三元復合肥施加到生姜栽種溝內,同時將1500 kg/hm2腐熟油渣施加到生姜栽種溝內。淺層翻耕栽種溝內土壤,使原土體與氮磷鉀三元復合肥、腐熟油渣混合均勻。

2.3 生姜定植

施加底肥后,人工在生姜栽種溝內挖坑,坑的尺寸與生姜芽塊大小有關。挖坑后,沿生姜栽種溝東南方向,水平放入帶芽生姜塊,相鄰帶芽生姜塊之間的距離為19~20 cm,播種量為 2250~3750 kg/hm2, 作 物 密 度 為 82 500~90 000株/hm2。栽種時,生姜芽頭應朝上。播種后立即覆蓋土壤,覆蓋土壤厚度為3~5 cm,并均勻覆蓋一層地膜。

2.4 設施搭建

在帶芽生姜塊栽種完畢后,根據生姜喜涼爽濕潤環境的特點,利用直徑32 mm鋼管、12#細鐵絲和0.002 mm厚的無滴漏棚膜搭建塑料拱棚。

3.1 通風

當日間大棚內部溫度超出30℃時,適當掀開棚膜通風。夜間則覆蓋棚膜保溫,確保夜間棚室環境溫度在20℃左右。

3.2 遮光

生姜喜散射光、懼怕烈日直射。苗高達15 cm時,根據日間光照強度,依據遮光60%~70%的標準,確保姜苗處于半陰環境內。必要時可以額外搭建1 m左右高的棚架,架頂部覆蓋稀疏稻草,控制照射強度,避免高溫強光引發生姜植株矮小、生長延滯、葉片發黃;
進入秋季,外部光照強度減弱,生姜地下部根莖膨大,對光照需求量增加,可以撤除棚架,并揭開棚膜,為光合產物累積提供充足的光照[1]。

3.3 追肥

大棚生姜整個生育期需肥量較大。首次追肥在生姜幼苗期(苗高30 cm,出現1~2個分枝),此時生姜植株較小,需肥量較少,可以減少肥料施加量,一般均勻溝施300 kg/hm2的磷酸二銨和150 kg/hm2的硫酸鉀,施加后與溝內土體拌和均勻;
二次追肥在生姜生長高峰期(8月上旬),均勻溝施450 kg/hm2磷酸二銨和300 kg/hm2的硫酸鉀,施肥后在溝內均勻混合肥料;
最后一次追肥在生姜根莖膨大期(9月上旬,出現6~8個分枝),因生姜地下部姜塊膨大對肥料需求量較多,應均勻溝施375 kg/hm2磷酸二銨和225 kg/hm2的硫酸鉀,或者將0.5%的氮磷鉀復合肥添加到人畜糞稀釋液內,于晴天均勻撒施,施肥后在溝內適當拌和肥料、土體,便于生姜植株吸收肥料中的營養元素。

3.4 中耕

根據生姜地下部分向上生長的生物習性,在生姜生長期間定期中耕,營造透氣性較佳的疏松環境。在生姜整個生育期內,可以進行2~3次中耕,即覆蓋生長前期(幼苗期)、中期(生長高峰期)與后期(根莖膨大期)。在生姜生長前期,適當增加中耕深度,為生姜地下部分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在中耕的同時培厚土層,覆蓋生姜膨大的地下部分;
在生姜生長中、后期,適當減少中耕深度,避免損壞生長膨大的地下部分,同時,將溝背部的土體培在生姜植株基部,逐漸利用壟行代替溝植,過濾多余水分,排出多余氣體,為生姜地下部分膨大提供良好環境[2]。

3.5 灌溉

根據生姜喜濕怕澇特點,及時灌溉,確保生姜整個生育期均處于潮濕環境內。在生姜栽種后,立即采用小水漫流的方式灌溉,確保水體到達生姜塊所在位置。

在生姜出苗后到封壟前,利用溝灌的方式,每間隔5~7 d灌溉1次。從生姜封壟后到收獲前30 d,利用灌跑馬水的方式,每間隔10~15 d灌溉1次,并及時排出多余水分,確保生姜生長地土壤相對濕度在75%~85%。

3.6 病蟲草防治

3.6.1 病害防治姜瘟病,又稱生姜腐爛病,主要危害生姜根部、生姜地下膨大部分,感染病菌的生姜塊呈黃褐色,外表有水漬狀物體,內部逐漸軟化、腐爛,擠壓后會流出污白色帶臭味汁液。為降低姜瘟病發生概率,種植戶應在利用波爾多液浸泡生姜種塊的基礎上,選擇高畦栽培模式。在發現姜瘟病植株后,第一時間鏟除病株深埋,挖出周邊土體進行翻耕暴曬,同時均勻撒施生石灰,殺滅病菌。此外,還應均勻噴施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連續噴施3~4次,相鄰兩次噴藥間隔7~10 d。在單一藥劑無法發揮良好效果時,交替使用70%代森錳鋅1000倍液。

3.6.2 蟲害防治應選擇在地老虎幼蟲3齡前,均勻噴施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者在18:00左右向生姜植株周邊均勻撒施毒砂(2.5%敵百蟲1~2 kg與50 kg細砂混合物),毒殺老熟地老虎幼蟲。

3.6.3 草害防治生姜幼苗生長速度較慢、生長周期較長,且環境溫度較高,雜草萌生速度較快,因此,在生姜栽種后未出苗前,利用背負式噴霧器,全面噴施1次姜蒜專用除草劑“施田補”,噴施量為300~500 L/hm2,也可將施田補與莠去津混用,按33%施田補3.0 L/hm2+38%莠去津懸浮劑2.5 L/hm2的標準,混合后均勻噴施;
在生姜出苗后,則可以均勻噴施33%除草通乳油或40%撲草凈可濕性粉劑300~600 L/hm2,也可以將 980~1500 L/hm2藥劑與 300~450 kg/hm2濕潤細土拌和后均勻撒施到生姜種植行間,輪換用藥,有效滅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3]。

根據生姜在空氣溫度低于10℃時易出現冷害的特點,于初霜期到來(空氣溫度大于11℃)前,選擇晴朗天氣,在距離生姜植株莖稈基部2~3 cm位置(與地面平齊),削除地上根莖,挖出整塊生姜。一般8月初期采收的生姜為含水量多、肉質鮮嫩、不耐貯藏的嫩姜,需立即洗凈生姜表面泥土出售;
而10月20日至11月初期采收的生姜為辣味重、耐貯存的老姜,可以帶少量泥土,在溫度12~14℃、相對濕度80%~90%的環境下貯藏。

大棚設施為生姜創造了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可以有效避開**烏魯木齊市米東地區無霜期短的不利因素,延長生姜生長期,實現生姜高產。因此,根據烏魯木齊市米東地區氣候和土壤條件,種植戶應選擇適宜的生姜品種,在大棚設施內適時栽培,加強灌溉、施肥管理,提高大棚生姜的栽培效益。

猜你喜歡姜塊栽種中耕生姜貯藏主要影響因素及技術要點鄉村科技(2022年18期)2022-12-07北方落葉果樹最佳栽種時間及栽植技術要點河北果樹(2022年1期)2022-02-16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凍農技服務(2020年12期)2020-12-17“憑空”栽種的綠色寵兒動漫星空(興趣百科)(2020年9期)2020-09-28中耕深松蓄水保墑技術新農業(2019年11期)2019-11-23中耕深松蓄水保墑技術新農業(2019年21期)2019-11-19淺談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現代園藝(2018年2期)2018-03-15栽種了一個長在心尖尖上的花園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怎樣窖藏生姜科學種養(2014年8期)2014-08-22咖喱島(十)兒童時代(2009年10期)2009-11-05

推薦訪問:烏魯木齊 高效 栽培技術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