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投入等三個因子進行了對比分析,并由此說明其優化經濟結構、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郭丕斌等[18]基于社會-技術變遷理論,提出了能源轉型“影響因素-動力機制-治理政策”的研究框架,確定了中國能源轉型的各級參與者,并識別了能源技術、能源市場、能源愿景、能源政策、轉型主體等動力因子。
分析目前已有的相關研究,前輩們已獲得了富有洞見的結論,但現有研究成果因研究目標、研究范圍、研究方法和研究數據的不同存在差異,對于能源轉型驅動力的實現過程和制度績效的論斷無法達成一致。Bolwig 等[19]構建了一個分析能源轉型路徑分析的系統動力學概念模型(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CFSDM),將能源轉型的驅動力分為4類:技術支持(technical support)驅動因素、經濟指導(economic principle)驅動因素、制度保障(institutional guarantee)驅動因素以及行為協調(behavioral coordination)驅動因素。本文將在CFSDM的基礎上,深入分析4類驅動力的結構性特征,并用以研究中國能源轉型驅動力的交互作用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