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的里奧內格羅省,發現一具公雞大小的恐龍骨骼。從體形結構推斷,這種屬于奔龍類的恐龍有羽毛,但不會飛。此前,這種長有羽毛、體形小的恐龍只發現于北半球,如中國出土的四翼恐龍。古生物學家過去推測,它們是在地球陸塊分成南、北兩塊(約1.5億年前)之后才出現的,這一新發現意味著,這種恐龍其實更早之前就存在了。
阿根廷鷲龍有長似鳥喙的鼻子、小而間距寬的牙齒和長尾巴。由兩條修長的后腿,可推測阿根廷鷲龍跑得很快;它可能利用肌肉飽滿的肩膀和前腿第二腳趾上的大爪抓住獵物。這種恐龍不會飛,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一次可跳躍數米遠。
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系教授瑟雷諾相信,過去的化石證據和最近有關鳥類生物力學的研究,加上這次阿根廷鷲龍的發現證明,動物從走路到飛行不是一蹴而就,而要經歷一段過渡狀態,在此期間必然有很多差勁的飛行動物。“阿根廷鷲龍或許就是其中的一種。”瑟雷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