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問題驅動思維,讓學習走向“深度”

時間:2022-10-20 09:10:03 來源:網友投稿

體會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簡單地告知,而要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己去體驗。要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知識和新知識、過去的經驗和新經驗加以重組,運用遷移規律概括出新知識。

例如,筆者在教學復制幻燈片環節時,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學習復制這一操作,而是讓學生發現問題,聯系以前所學知識和操作經驗,自學嘗試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對知識更深一層次的概括,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中,能將知識活學活用。

復制幻燈片環節:

師:觀察一下,還少了什么幻燈片呢?

生:第二次小孩又騙村民,大叫“狼來了,狼來了?!边@兒還少了“第二次大叫”的幻燈片。

師:對!我們一起來把它補上去,怎么補呢?

生:可以插入新幻燈片后,再制作一張。

師:想一想,這張幻燈片和“第一次大叫”幻燈片有點兒類似,以前我們在WPS文字或畫圖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有沒有更便捷的方法呢?

生:是不是可以復制幻燈片后,再修改上面的文字?

師:是的,如果有些幻燈片類似,那我們只要用復制的方法做就可以了。我們先把第3張幻燈片復制到第5張后面,如何復制呢?請同學們拿出鍵盤下的學習材料,先自學復制幻燈片這部分內容,然后試一試。

指名學生演示,教師小結步驟。

4.不同學法,突破問題解決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仔細考慮解決問題時每一步需要什么知識和技能支持,哪些是重點和難點,教師要根據學情,給予學生不同的學法指導,鼓勵解決方法的多樣化和成果的創新性。

筆者在教學《調整幻燈片并設置背景》一課時,就根據知識的難易和充分考慮學情后,給予學生不同的學法指導。該課重點是學會移動、刪除、復制幻燈片和使用背景、設計模板美化幻燈片的方法。其中刪除和移動幻燈片最簡單,采用直接嘗試法。復制幻燈片稍難,教材中雖有清晰的步驟,但因內容不同,學生不易自學,因此教師自編學習材料,學生自學探究,從而讓學習更有針對性。“背景”對話框較復雜,是本課難點,但考慮到學生已有WPS文字中設置自選圖形填充顏色的經驗,所以教師演示找到“填充效果”對話框后,學生嘗試探究。設計模板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學生非常容易出錯,因此這部分采用教師指導法,并輔以微視頻逐步解決。

5.以疑啟思,不斷發現問題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人的思維是從質疑開始的。”“質”是激發思維的起點,“疑”是推動思維發展的開始。在新授環節解決問題時,所有問題不是一下子呈現出來的,而是通過情境創設、作品展示、故設障礙、課堂生成等引領學生不斷發現問題,持續點燃學生的思維之火。從問題分解到方法選用,完成的先后順序,如本案例中要先調整后美化幻燈片等,教師都不能簡單地直接告知,而要讓學生充分經歷發現—體驗— 感悟—概括—運用這一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實現對知識的自我建構,體驗信息技術的內在方法特征,發展信息技術的思想方法。如用“背景”對話框設置背景環節,筆者是這樣展開教學的。

用“背景”對話框設置背景環節:

學生解決“缺少幻燈片”問題后又發現新問題:復制過來的幻燈片沒有背景。

師:這張幻燈片應該設置什么背景呢?

生:天空可以設置從深藍色到淺藍色的漸變效果。

師:如何設置這種漸變色背景呢?教師演示右擊幻燈片后,單擊“背景”命令,找到“填充效果”對話框,引導學生先觀察“填充效果”對話框中各部分組成。“想一想這個對話框我們以前在哪兒見過?”

學生嘗試為第7張幻燈片設置漸變色背景。

指名學生演示。

引導學生比較“應用”和“全部應用”按鈕的區別,概括出不同之處。

師:完成的同學為第8張“狼來了”幻燈片也設計一個合適的背景吧。老師為它添加了好多種效果,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教師出示制作好的效果圖)

學生深入探究“填充效果”對話框的其他功能,為第8張幻燈片設計背景。

教師展示作品,師生評價作品。

● 遷移應用要“聯”——延伸深度實踐

國際教育技術協會和計算機科學教師協會指出,計算思維是一個用來解決問題的過程,其特點之一是要將該問題的求解過程進行推廣并移植到更廣泛的問題中。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還要設計更多的問題培養學生遷移應用的能力,這時的問題不只是新授環節問題的簡單重復,而要多方聯系來設計。這里的“聯”,不僅指與學生的生活相聯,學生還要聯系其他學科知識設計作品,不僅是課堂教學內容主題的延續,更是學習內容的進一步延伸。這一環節教師要提供支架式的學習工具,如范例作品,或學案、微視頻等,鼓勵學生尋求變異,勇于創新,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如綜合運用環節,筆者是這樣展開教學的。

綜合運用環節:

師:在“設計室”里還有幾部好看的連環畫,有濫竽充數、李廣射虎、哪吒鬧海,讓我們點擊一頁頁幻燈片,走進這些美好的故事里。不過這些作品還不夠完善,同學們可以選擇一部你最喜歡的連環畫,用我們所學的本領把它調整、美化好。注意幻燈片順序要正確,色彩搭配要協調哦。

學生制作,教師屏幕上播放成品供學生參考。

● 成果評價要“活”——啟迪深度智慧

解決問題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完成的作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在評價時學生是評價的主體,評價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碰撞的過程,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學會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審視和調整。教師要根據情況靈活地給予指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審視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筆者在展示環節,引導學生積極自評和互評,教師指導學生的關注點從技能層面走向設計層面。

用“背景”對話框設置背景環節:

教師展示個別學生“狼來了”幻燈片作品。

生:我運用了大紅色到深紅色的漸變效果。

師:你運用了“背景”對話框的哪個選項來實現的呢?

生:我用了“漸變”中的“從標題”底紋樣式。

師:你能大膽地去嘗試不同的功能,勇于探究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同學們看了后感覺如何?

生:看了讓人感覺有點兒怕怕的,好像感到狼真的來了。

師:這位同學用紅色作為背景,烘托出一種恐怖的氛圍,背景的設計能很好地表達主題。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更新是非??斓模鎸λ蚕⑷f變的信息社會,我們的信息技術課程關注的重點不再是信息技術本身,而是信息技術的學科思維。我們應讓學生在用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掌握技能,形成信息技術學科思維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在信息化社會中生存、創新與發展。

推薦訪問:深度 思維 走向 驅動 學習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