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XX縣委書記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報告(全文2597字)(范文推薦),供大家參考。
XX縣委書記基層D建工作述職報告(全文2597字)
一、履職工作特色和亮點
一是鍥而不舍抓整改,D建工作基礎更加厚實。堅持以最嚴肅的態度、最嚴實的標準、最嚴格的責任,全面完成省委組織部實地考核反饋問題和俞書記點評意見整改清零。堅決扛起抓基層D建主體責任,以目標具體化、措施精準化、操作規范化為要求,傳導責任壓力,加強跟蹤督查,嚴肅問責問效,推動基層D建工作邁上了新臺階,抓鄉促村、民事村辦、項目化管理等重點工作抓出了新亮點。二是精益求精促創建,D建品牌成色更加飽滿。始終將“D建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D建品牌創建作為重中之重,突出“XX”元素,下足“繡花”功夫,做好“傳情”文章,在深入調研中提出了“八鑄八共”創建思路,各級黨組織結合工作實際,創建了63個D建品牌,開展了近千次創建活動,D建品牌創建呈現出開展有聲有色、推進有風有畫、成效有型有質的良好局面。整合資金803萬元打造了XX鎮民族融合主題廣場D建品牌示范點,“五個基地”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三是強基固本筑堡壘,D建引領動力更加強勁。堅持以高質量D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項目31個,XX縣成功入選“2022美麗中國?深呼吸小鎮”。以基層組織引領鄉村振興,高起點打造桑科天境、甘加西科2個高端帳篷營地,高標準建成4個文化旅游標桿村,精心培育100家星級藏家樂和精品民宿,SXX線XX至XX(XX)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運營,XX鐵路、XX鐵路XX段全面開工建設。四是聞令而動打頭陣,中流砥柱作用更加凸顯。樹立干部能上能下的鮮明導向,面對多輪疫情沖擊、頻發自然災害和長期維穩壓力,6456名黨員干部沖鋒一線、逆行出征,挺起了同心戰疫的“主心骨”;
各部門單位主動請纓,廣大黨員干部投身一線、攻堅克難,奏響了守護家園的“最強音”;
5147名“兩代表一委員”、黨政干部和村“兩委”成員堅守一線、矢志不渝,扛起了和諧XX的“先鋒旗”,在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一線提拔重用干部17名,調整免職無法勝任現職的干部3名。五是民事村辦聚民心,服務群眾渠道更加順暢。堅持把民事村辦作為“民心D建”,依托“8+”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持續深化“民事村辦”試點工作,選配民事代辦員、陪辦員260名,民事收集員427名,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群眾幫辦實事2100余件,探索形成了“一線受理、一次調查、一個座談、一份公示、一次對比”的經驗做法,人心向黨、人心向我的基礎越筑越牢、越扎越深。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是基層干部中能力“差一截”和闖勁“缺一份”的問題兼而有之。面對群眾思想多元化和利益訴求多樣化的時代特征,面對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繁重任務,面對多變性環境和突發性事務的風險挑戰,一些黨員干部缺少未雨綢繆的思考、見微知著的行動和迅速有效的舉措,左支右絀維持著工作跟跑的現狀,映射出能力上的綆短汲深、學習上的不思進取、行動上的亦步亦趨、應對上的力不從心。特別是個別“躺平性”“佛系性”干部,渙散了干部隊伍整體干事創業的“精氣神”,隊伍整體水平與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二是產業發展中供給“低效化”和需求“高端化”的現實亟待解決。從XX縣產業發展整體現狀看,規模不夠、銷路不暢、效益不高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傳統產業“天花板”問題凸顯,轉型升級難度加大,新型產業尚處培育發展階段。特別是文化旅游業發展中多樣化、個性化和高品位、高質量的旅游供給嚴重不足,景區景點在“有名無實”和“有實無名”之間無法突圍,導致我縣文化旅游業始終處在“得勢不得分”“名氣和財氣”不相匹配的窘境,反映出基層黨組織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的能力還有限。三是民生事業中目標“可及性”和服務“有限性”的矛盾較為突出??h域發展水平難以滿足“多選擇、高匹配”的就業需求,就業壁壘突破時不我待;
教育事業現狀尚未實現“上好學、念好書”的群眾希望,教育質量提升刻不容緩;
醫療衛生資源無法企及“多元化、高品質”的健康期盼,醫療環境升級迫在眉睫,這些保障和改善民生最明顯的短板,反映出基層黨組織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用心還不夠細,用情還不夠深,用力還不夠大。
一是高素質干部缺少,無法適應發展新要求。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緊缺,既有長期以來教育、文化、環境等歷史因素的影響,也有干部教育管理中措施、力度、標準等主觀因素的制約,還有隊伍源頭收緊后渠道、供需、平臺等客觀因素的疊加,高素質干部缺乏成為影響工作執行力和群眾滿意度的主要成因。二是高效率統籌缺失,無暇兼顧形勢新變化。面對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迫切需要,部分基層黨組織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整體謀劃滯后,兼顧維護穩定和改革創新的全局觀念缺失,統籌環境資源和群眾需求的前瞻意識不足,“十個指頭彈鋼琴”的統籌協調能力不強成為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因。三是高標準服務缺位,無力滿足群眾新需求。部分基層黨組織適應新形勢的速度不快、創新求變的主動性不強、因地制宜的應對策不足,陳舊觀念、機械方法、過關思想仍然未能徹底改變,安排部署習慣于“上傳下達”,推進落實滿足于“不出問題”,**難題依賴于“點題反饋”,成為深入推進新時代D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舉措
一是常態常效抓學習,在知行合一中提智強能。始終把學習教育作為推進工作提質增效的動力源泉,持續創新方式方法,深化學習教育力度,增強學習教育的時代感、代入感,提升學用轉化效率。著眼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持續強化干部選育培養,通過思想淬煉、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努力鍛造一支推動XX高質量發展的干部隊伍。二是高舉旗幟抓引領,在創新求變中升級發展引擎。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把D建引領作為產業升級的紅色引擎,圍繞“牛羊乳草藥菌”六大高原特色產業,積極探索產業發展突圍新路徑。緊扣畜牧、文旅兩大首位產業,發揮資源聚集效應,扶持壯大集體經濟,強化縣域經濟支撐力。著眼生態最大價值,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轉型升級,提升縣域發展承載力。三是用心用情抓服務,在躬身為民中提升幸福指數。堅持“一線工作法”,持續統籌服務資源、優化服務舉措、延展服務觸角,推動問題在基層解決、民心在基層凝聚、黨旗在基層飄揚。始終把為民服務作為第一宗旨,著力深化民事村辦,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不斷完善“8+”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機制,不斷為群眾幸福生活“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