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關于現代醫院管理研討發言(完整),供大家參考。
政府對醫院運行管理的每一個制度體系和制度安排都與現代醫院管理運行息息相關。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大綱性的框架體系建設完成后,政府相關部門應作出相應的統籌安排,而醫院本身也要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去適應政府的要求。
一、外部需要全局規劃
醫院一方面代表政府履行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職責,另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運行,醫院無法忽視其置身醫療市場的現實情況。審計部門和監察部門在進行相關檢查時,如果采用與學校和政府文化部門完全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醫院就會出現很多不相一致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是我們沒有相應的立法。假如目前立法有困難,在現代醫院制度建立的過程中,至少應該出臺相關的部門條例,這是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可遵循的基本規則。
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繞不開區域衛生規劃的問題。目前有些地區三級醫院的比例太高,而缺少甚至完全沒有二級醫院,這勢必導致區域內醫院間患者轉診的困難,最終造成很多不需要長途轉運的患者進行了長途轉診。這就需要恢復到正常的區域衛生規劃,打造區域性醫療中心或者啟動“三級特等醫院”評價。
在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過程中,不管是建設國家級醫療中心,還是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都是解決分區域診療非常重要的手段。醫療中心的建設需要規劃,而不是將每個醫院都做成醫療中心,否則就會造成無序的競爭,而無序的競爭是醫生制造醫療需求和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要制定責權清單。清單是最容易執行的、非常明確的標準。清單也是制度的一個補充。清單是有了制度這個導向后,我們在一步一步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個具體目標。在清單的制定過程中還是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要解決難點問題,要解決我們基層醫療單位所解決不了的問題。
二、創新人力資源成本控制
院級領導干部的任命中央已有明確規定,建議從院級副職開始,就要按照中央要求從嚴掌握,因為院級副職將會是正職的后備軍,從長遠來看副職對學歷、專業素養要求更高,醫院的副職不能成為公務員轉崗的通道。關于中層干部的崗位設置,建議編制部門只對核心的職能部門的職崗進行管理,對業務部門及負有管理職能的業務科室的干部設置及任用交由醫療單位自行決定。
由于醫院之間存在競爭關系,醫院需要不斷地降低人力資源成本。這就造成現在很多醫務人員和院長都疲于奔命,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已經到了極限。這實際上是我們在制度設計上出了問題。目前醫院評審過程中有床護比和床醫比考核,但是這些不是強制性的規范。我們應該學習發達國家的做法,以在院患者數為依據,配備相應的醫護人數。
以美國加州為例,要求6名患者配1名護士,晚上15名患者配1名護士。這樣看似增加了醫院的人力資源成本,實際上這是在維護患者的安全和醫務人員的利益。這就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其強大的行政干預手段,制定醫療機構等相關部門需要共同遵守的規則。在這種機制下,物價、醫保等部門在價格調整方面也會跟進,從而避免因醫療機構自由競爭和人力資源成本控制而造成的醫務人員長期超負荷運行的問題,進而維護患者的安全和醫務人員的權益。
三、增強自主決策權限
目前醫院院長能夠決定醫院內某個科室某個醫生的收入分配,但是醫院院長被賦予的收入分配權有多大呢?******提出“兩個允許”: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
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員獎勵。這就需要我們在制度安排上,在國家層面進行協調。
在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中,要進行制度安排,增強用人單位在招錄時的自主決策權限。同時解決已招錄人員的相關待遇。目前編外人員的醫保、養老、提干都存在政策問題。以我院為例,有些編外職工已工作十多年,有些優秀的人員如果不進入管理崗位就有可能流失,但是組織部門有明確規定,編外人員不能提干。另外,編外人員的醫保、社保目前是按社會靈活就業人員進行管理,保障水平太低,導致了人才引進的困難。
四、建立合理考核指標
醫院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還要清晰地確定什么叫“現代醫院”,沒有清晰的定位就不能進行考核。比如,以我們自己醫院為例:有些員工是教授,有些員工是主任醫師,而另一些員工既是主任醫師又是教授,如何對他們進行評價才合理呢?醫院不是以論文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以大數據為依據,對手術量、CMI值、手術并發癥、住院時間、費用負擔等進行量化考核,這些才是臨床主任醫師需要考核的指標。還比如,一個醫院的質量考核體系是從上到下還是從下到上?醫院不能僅僅依靠管理層、靠院長來質量的提升。一個優秀的現代醫院應該是通過基層實踐者來進行質量自我管理的組織,每個崗位都應該在進行績效管理和質量控制。另外,現代醫院管理應該以數據管理為依據,無論是做決策還是做流程優化,還是政策的出臺都需要以數據為依據,而政策的出臺也要使數據得到優化。
**省腫瘤醫院黨委不斷探索“黨建+”工作模式,做實做深黨建,使之與醫院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有效促進了醫療質量、服務水平的提升。
+制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為發揮好公立醫院黨委的領導作用,醫院積極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建設。黨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以黨建工作為抓手,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黨委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凡屬重大問題,都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并按照分工抓好組織實施。
不斷健全和完善黨建工作制度。院黨委將黨建工作寫入醫院章程,制定了《中共**省腫瘤醫院委員會黨委會議事規則(試行)》《**省腫瘤醫院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試行)》《**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和院長定期溝通制度》等議事制度,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統一起來,從頂層設計、體制機制、運行模式上給予充分保障,逐步建立了權責清晰、管理科學、制度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使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更加凸顯。
建立醫院黨委委員聯系醫院基層黨支部制度。黨委委員定期到所聯系的黨支部講黨課,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動態督導。醫院黨委堅持對黨支部實施目標管理考評,促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20**年,在全省醫院中率先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進一步理順了黨建管理體制,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制度設計互相滲透,真正做到“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
+深度,推動黨建與管理融合發展
醫院創新舉措,建立黨委書記、院長行政查房制度。醫院黨委書記、院長以及其他黨委班子成員每月定期帶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到科室查房,摸實情、找問題、做指導。該制度在加強醫院領導干部與一線職工的溝通聯系、抓牢基層黨員干部思想建設的同時,強化了從患者角度思考問題,有助于醫療服務質量提升。
“黨建+服務”模式,提升患者滿意度。院黨委實施“門診培育年”行動,全面啟動以患者為中心、以信息網絡為手段、以優化門診就診流程為重點的就診全流程再造項目,緩解了患者排隊掛號“三長一短”問題;
開展深化文明服務窗口、規范職業行為、微笑服務等活動,優化窗口標識、門診指引、門診宣傳等,不斷改善患者的就醫感受。
醫院黨委以“黨建+MDT”診療模式為抓手,不斷完善信息化MDT工作流程,推廣MDT常態化門診,并將MDT工作納入新的績效考核方案等。這些舉措不僅讓患者避免了重復就診,贏得了治療時間,還為患者提供了個體化的最佳治療方案。
聚焦醫院服務行業、窗口單位的實際特點,深入推進“黨建+營商環境建設”,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醫院在省內率先組織開展醫療科室綜合實力排名現場評議活動,在考核科室業務水平的同時,將黨建工作作為重要指標納入考核體系,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溫度,鑄造醫院人文公益底色
發揮黨建力量,還在于傳承醫院精神。院黨委積極選樹先進典型,發揮榜樣作用。近年來,涌現出了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x、“**好人?最美護士”**x、全國“最美家庭”**x家庭等一大批先進典型。院黨委還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重要作用,將黨建融入對口幫扶、精準扶貧、醫聯體建設等工作中。
推動科普教育融入黨建服務陣地。醫院積極推動和助力科普服務下沉基層,以支部義診進社區、進學校、進企事業單位等多種形式,提升大眾健康水平。無論是20**年成功舉辦中國腫瘤學大會的萬人科普專場、黨員進社區活動,還是近年來持續開展的“大咖幫你抗腫瘤”市民公開課,成功舉辦“**希望馬拉松(**行)”為癌癥患者及癌癥防治研究募捐義跑活動都是醫院積極打造以黨建促健康中國、促科普惠民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