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市委廉政專題中心組學習會上發言,供大家參考。
在市委廉政專題中心組學習會上的發言
剛剛我們專題學習學習了省紀委通報的重點案件,這些重點地區、領域腐敗案件高發的背后,大都有各類官員與商人、親屬、情人、朋友等以利益為紐帶,結成錯綜復雜、盤根錯節的“共腐關系圈”,上下其手,互相提攜,官商勾結,共同斂財。一旦東窗事發,往往是“拔出蘿卜帶出泥”、一人牽出一窩人,出現駭人聽聞的區域性腐敗、家族式腐敗甚至塌方式腐敗。
由于牽涉面廣,腐敗領域寬,給一個地方或者部門帶來的危害巨大,尤其是對黨和政府的形象沖擊巨大,“共腐關系圈”已成為當前反腐面臨的突出問題,成為打擊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必須迎頭擊破的主要障礙。如何才能擊破看似牢不可破的“共腐關系圈”呢?
一、繼續保持雷霆萬鈞的打擊力度
首先,繼續保持雷霆萬鈞的打擊力度,不給腐敗分子以絲毫的僥幸心理和喘息機會。“共腐關系圈”的暴露,證明了中央一直以來關于當前反腐敗形勢的認識是客觀清醒的。當前,盡管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績,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總體上依然嚴峻復雜。小到“四風”問題,大到用人用權貪腐,病源還在、病根未除,有的官員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依然艱巨繁重,還遠遠未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
有的人放出反腐阻礙經濟發展、反腐導致為官不為、反腐影響黨的形象等種種“煙幕彈”,究其實質,是為了誤導中央放寬標準、放松要求、減小力度,為自己建立攻守同盟、掩蓋問題、全身而退創造機會、贏得時間。對于這些人,必須用最堅決、最嚴厲的懲治措施,徹底打消他們的妄想。發現什么問題,就處理什么問題;
牽涉到誰,就查處誰。不搞選擇執法,不搞法不責眾,做到監督檢查全覆蓋,執行紀律無例外。
從已查處的案例來看,邪不勝正。以利交者,利窮則散。“共腐關系圈”無論看起來多么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但終歸不是靠理想,而是憑利益交織在一起的,骨子里仍是個人的小算盤,經不起組織和法律的雷霆一擊。所以,要看清其紙老虎的本質,堅定嚴厲打擊、除惡必盡的信心。
二、扎緊“不能腐”的制度籠子
其次,要堅定不移推進制度建設,用制度建起“不能腐”的權力籠子。人的存在本身具有社會性,因為各種工作、生活、血緣、地緣、愛好等各種關系,結成形式多樣、松緊不一的人際交往圈子是正常的。之所以產生“共腐關系圈”,關鍵是用人制度、權力運行監督制度等還存在一些漏洞,被別有用心的人鉆了空子、得了特權,為了攫取自己的私利,不惜損害社會的公益。
因此,要堅定不移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一步完善權力運行監督的制度建設。比如,選好配強“一把手”,嚴格執行干部任用條例,推行干部選拔任用紀實制度,深化干部考察,完善政績考核,綜合運用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巡視、舉報、信訪、經濟責任審計等多種手段,把好廉政關口,確保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選準用好,盡最大可能杜絕“帶病提拔”;
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管理監督,建立完善談心制度、誡勉函詢制度等,與干部平時多交流,發現思想動態及時疏導,發現存在問題及時提醒,不讓小問題演化為大毛病;
要強化領導干部的自律意識,通過出臺規范領導干部家屬從業等制度,提醒領導干部,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對自己的家人、秘書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不能在提拔、待遇等方面開小灶、搞特殊,不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搞“一家兩制”、“前門當官,后門開店”,大搞權錢交易。
三、從根上鏟除“圈子”文化
最后,還要注意推動文化建設,讓靠自己努力拼搏實現人生夢想的“中國夢”落地生根。在傳統文化中,圈子文化根深蒂固、由來已久,如歷史上的門閥、朋黨等。這種文化囿于小利、難及大義,往往綁架公眾利益,帶來政局動蕩,損傷國家元氣,“君子群而不黨”。今天,圈子文化在一些地方仍然大行其道,歸根結底,還是對制度沒有信心,對公平沒有信心,喜歡耍小聰明,希望走捷徑、不費力就成功的社會心理作祟。
近日,一項媒體的在線調查顯示,參與在線調查的**×名受訪者中,有****%表示身邊存在“山頭”、“圈子”現象,**×%的受訪者坦言當前社會以“山頭”、“圈子”為代表的附庸思維普遍存在,****%的受訪者表示正因“山頭”、“圈子”或附庸問題而苦惱,**×%的受訪者認同,在當前社會環境下跟對人比個人努力更重要。
這提醒我們,必須通過艱苦的努力,嚴格執行法律和制度,真正樹立按規則競爭、靠實力拼搏的規矩意識。讓社會心理拒絕速成浮躁,漠視投機取巧,安心扎扎實實,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這是“中國夢”的真諦。只有全社會都相信實力、推崇勤勞、堅守法律,才能從根本上鏟除圈子文化這棵病樹滋生的土壤。
推薦訪問:在市委廉政專題中心組學習會上發言 會上 市委 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