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廣東省草地貪夜蛾種群周年動態及發生特征

時間:2023-07-24 14:45:04 來源:網友投稿

齊國君,鐘文東2,陳 婷,石慶型,陳 潔,黃德超2,張振飛

(1.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農村部華南果蔬綠色防控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植物保護新技術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640;
2.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廣州 510500)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跨境遷飛性害蟲(FAO,2018),已在美洲、非洲、亞洲及大洋洲等100多個國家快速擴張蔓延(Sparks,1979;
Goergenetal.,2016;
Sharanabasappaetal.,2018;
Maetal.,2019;
Lietal.,2019;
Qietal.,2021),并對全球農業及糧食生產構成嚴重威脅(Dayetal.,2017;
Stokstad,2017;
Earlyetal.,2018)。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我國云南省,憑借極強的遠距離遷飛能力在全國快速蔓延為害(姜玉英等,2019;
Lietal.,2019;
Wangetal.,2019;
陳輝等,2020),成為我國玉米上重大突發性、暴食性害蟲,被農業農村部列入《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并構成對國家糧食生產安全的長期性威脅(吳孔明,2020)。

草地貪夜蛾起源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無滯育現象,每年通過南北往返遷飛以躲避夏季高溫、冬季低溫以及食料缺乏等不良環境(Luginbill,1928;
Sparks,1979)。草地貪夜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無法越冬存活(陳輝等,2020),僅在熱帶和溫暖的亞熱帶地區周年繁殖(吳孔明,2020),周年繁殖區域主要分布在云南(趙雪晴等,2021)、廣東(齊國君等,2020)、海南(盧輝等,2021)、四川、廣西、福建(邱良妙等,2020)、貴州7省1月份平均溫度10℃等溫線以南地區(姜玉英等,2021;
Yangetal.,2021)。草地貪夜蛾最喜食玉米(姜玉英等,2019),其周年繁殖區范圍也與冬玉米種植區域密切相關,云南、廣東、海南冬玉米種植面積較大,占全國冬玉米種植面積80%以上,是草地貪夜蛾重要的周年繁殖區(姜玉英等,2021)。云南及華南地區是東南亞境外蟲源西線和東線遷入我國的首站(Lietal.,2019),境外蟲源的持續遷入和本地越冬蟲源的不斷繁殖,為草地貪夜蛾的持續北遷為害提供了充足的蟲源基數(齊國君等,2019;
姜玉英等,2021)。

根據草地貪夜蛾分區治理對策,周年繁殖區是遷飛過渡區和重點防控區的蟲源地(楊普云等,2019),做好周年繁殖區的監測和有效治理對實現草地貪夜蛾分區治理尤為重要(姜玉英等,2021)。廣東省是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的橋頭堡和北遷蟲源地之一(Lietal.,2019;
羅舉等,2020),也是最適棲息地和周年繁殖區(齊國君等,2020),目前已有針對珠三角及粵北地區入侵動態調查(廖永林等,2019)、蔗區種群為害普查(孫東磊等,2019)、高空燈誘種群動態(鐘景偉等,2022)、性誘種群動態(蘇湘寧等,2020)及冬季發生特征(齊國君等,2020)等方面的研究,然而草地貪夜蛾在廣東省不同生態區的種群周年動態及發生特征尚不明晰。

為了準確掌握廣東省草地貪夜蛾種群周年動態及發生特征,通過性誘監測草地貪夜蛾成蟲種群動態,通過田間調查監測草地貪夜蛾幼蟲發生數量及為害情況,以期明確廣東省不同生態區草地貪夜蛾的種群消長動態及發生特征,為該蟲的監測預警及精準防控提供參考。

1.1 數據來源

廣東省2020年和2021年草地貪夜蛾蟲情數據,包括草地貪夜蛾逐日性誘蛾量、幼蟲蟲口密度及玉米被害株率等,來源于廣東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

1.2 監測方法

參照農業行業標準“草地貪夜蛾測報技術規范”(NY/T 3866-2021),設置性誘捕器逐日監測草地貪夜蛾成蟲的誘集數量,監測時間從1月1日至12月31日;
在玉米主要種植區利用五點取樣法調查草地貪夜蛾幼蟲數量及植株受害情況,計算百株蟲量和植株受害率(%),調查時間從首次見蟲開始,每5 d調查一次,至作物成熟期結束(劉杰等,2019)。

1.3 分析方法

1.3.1草地貪夜蛾越冬種群動態

為進一步明確草地貪夜蛾在廣東省的周年繁殖區范圍和冬季發生特征,在2020年冬季聯合調查基礎上(齊國君等,2020),根據2020年1-2月和2021年1-2月草地貪夜蛾蟲情數據,以百株蟲量和為害率為指標,分析廣東省冬玉米種植區草地貪夜蛾越冬種群發生動態及為害情況,探討廣東省草地貪夜蛾周年繁殖區的分布范圍。

1.3.2草地貪夜蛾成蟲種群消長動態

根據廣東省不同生態區草地貪夜蛾的逐日性誘數據,選取化州、鶴山、白云、惠城4個地區代表周年繁殖區,英德和梅縣2個地區代表季節發生區(圖1),以誘集有蛾天數出現頻率、旬平均誘蛾量、年平均誘蛾量等指標,分析廣東省不同地區草地貪夜蛾成蟲性誘種群周年消長動態及高峰期。

圖1 廣東省不同生態區草地貪夜蛾監測地點Fig.1 Monitoring location of Spodoptera frugiperde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

1.3.3草地貪夜蛾幼蟲種群消長動態

根據廣東省不同生態區草地貪夜蛾的田間調查數據,選取高州、鶴山、白云、惠城4個地區代表周年繁殖區,英德和梅縣2個地區代表季節發生區(圖1),以百株幼蟲蟲量為指標,分析廣東省不同地區草地貪夜蛾的幼蟲種群周年消長動態及幼蟲為害高峰期。

2.1 草地貪夜蛾越冬種群動態

越冬調查結果表明,草地貪夜蛾在廣東省大部分冬種玉米區可以周年繁殖,僅在清遠、韶關、河源等地未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為害(圖2)。不同地區之間草地貪夜蛾的種群數量和為害情況差異較大,湛江、茂名、陽江地區草地貪夜蛾幼蟲種群數量較高,2020年、2021年平均百株蟲量為21.36頭、10.52頭,平均植株受害率為29.69%、12.48%;
而珠三角及粵東大部分地區草地貪夜蛾的發生蟲量和植株受害率顯著較低,2020年、2021年平均百株蟲量為5.04頭、1.68頭,平均植株受害率為8.11%、2.22%(圖2)。可見,草地貪夜蛾在廣東省大部分冬種玉米區可以周年繁殖,粵西茂名、陽江地區以南至雷州半島一帶草地貪夜蛾種群發生為害較重,越冬蟲源基數較大,而珠三角、粵東及其他地區發生相對較輕。

圖2 2020年和2021年廣東省冬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發生為害Fig.2 Prevalence and damage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winter corn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tween 2020 and 2021

2.2 草地貪夜蛾成蟲種群消長動態

草地貪夜蛾成蟲性誘監測結果表明,廣東省不同地區草地貪夜蛾種群動態及高峰期存在明顯差異(圖3)。周年繁殖區1至12月均可以誘集到草地貪夜蛾成蟲,化州、鶴山、白云、惠城4個地區誘集有蛾天數出現的頻率分別為75.07%、64.52%、57.53%、59.18%,年平均誘蛾量累計為1 099、855、1 080和751頭,種群消長動態呈現多峰型,1-2月誘蛾量較低,3月起蟲量逐漸增加,5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誘集高峰期,峰期明顯,10月之后誘蛾量減少,偶見小峰。季節發生區的草地貪夜蛾發生時間明顯較遲,一般于3月中下旬才零星誘集到草地貪夜蛾成蟲,英德和梅縣誘集有蛾天數出現的頻率分別為46.30%、44.79%,年平均誘蛾量累計為461頭、267頭,均明顯低于周年繁殖區,種群消長動態也呈現多峰型,高峰期集中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誘蛾量也明顯偏低。此外,不同地區草地貪夜蛾年度間種群動態也差異較大,2020年周年繁殖區和季節發生區草地貪夜蛾的年平均誘蛾量分別為1 275頭和581頭,明顯高于2021年的617頭和156頭,不論是周年繁殖區還是季節發生區,2020年性誘種群發生量均普遍高于2021年(圖3)。

圖3 2020年和2021年廣東草地貪夜蛾逐旬性誘種群動態Fig.3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by sex pheromone trap in every ten-day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tween 2020 and 2021

2.3 草地貪夜蛾幼蟲種群消長動態

草地貪夜蛾幼蟲種群調查結果表明,廣東省不同地區草地貪夜蛾幼蟲種群周年發生動態存在明顯差異(圖4)。周年繁殖區草地貪夜蛾幼蟲全年均可發生為害,高州、鶴山、白云、惠城的幼蟲種群動態呈多峰型,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期間出現多個大小不等的高峰。而季節發生區的草地貪夜蛾田間幼蟲發生為害明顯較遲,一般于3月底4月份見蟲,5月種群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6至7月出現幼蟲發生高峰,峰期明顯,英德和梅縣的高峰日百株蟲量可達13頭、16.5頭,10月之后幼蟲種群數量持續下降,偶見小蟲峰,在田間基本不造成為害。由此可見,周年繁殖區內草地貪夜蛾幼蟲全年均可發生為害,而梅縣和英德僅可在4-10月份發生危害,種群發生數量和為害程度發生也明顯低于周年繁殖區(圖4)。

圖4 2020年和2021年廣東草地貪夜蛾幼蟲種群動態Fig.4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arvae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tween 2020 and 2021

草地貪夜蛾沒有滯育習性(Luginbill,1928;
Sparks,1979),遠距離遷飛習性是其逃避夏季高溫、冬季低溫以及食料缺乏等不良環境的有效策略(Hoggetal.,1982;
Johnson,1987;
Westbrooketal.,2016)。在北美地區,草地貪夜蛾的安全越冬范圍位于佛羅里達州28°N以南地區(Garciaetal.,2018)及德克薩斯州南部地區(Nagoshietal.,2009)。在中國,草地貪夜蛾僅可以在云南、廣東、海南、四川、廣西、福建、貴州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周年繁殖(齊國君等,2020;
姜玉英等,2021;
盧輝等,2021;
趙雪晴等,2021;
Yangetal.,2021)。本研究根據2020年和2021年廣東省草地貪夜蛾蟲情數據,明確了廣東省草地貪夜蛾的周年繁殖區與冬玉米集中種植區高度重疊,粵西茂名、陽江地區以南至雷州半島一帶草地貪夜蛾種群發生為害較重,越冬蟲源基數較大,此外,周年繁殖區還與冬季溫度條件和冬玉米種植情況密切相關,這與姜玉英等(2019)和邱良妙等(2020)的分析結果相吻合。

廣東省是草地貪夜蛾的最適棲息地和周年繁殖區(Lietal.,2019;
齊國君等,2020),但并非所有的縣/市/區都適宜草地貪夜蛾周年繁殖,也存在清遠、韶關、河源等季節發生區。云南不同地區也存在類似情況,25°N以南的滇西、滇西南、滇南和滇東南部區大部區域,以及西部怒江和北部金沙江沿岸部分地區草地貪夜蛾可周年發生,而滇中以北大部地區冬春季未見草地貪夜蛾幼蟲為害,為季節發生區(趙雪晴等,2021)。本研究選擇高州/化州、鶴山、白云、惠城等地代表周年繁殖區,英德和梅縣代表季節發生區,明確了周年繁殖區全年草地貪夜蛾成蟲及幼蟲均可發生為害,發生高峰期主要集中于5-10月,期間出現多個大小不等的高峰,這與廣西春秋雙峰型的發生動態略有差別(覃武等,2021)。對于季節發生區,草地貪夜蛾成蟲誘集始見期和田間幼蟲為害期明顯較遲,一般于3-4月才零星發現草地貪夜蛾成蟲及幼蟲,6-8月會出現多個發生高峰,但種群發生數量和為害程度發生也明顯低于周年繁殖區。

周年繁殖區是我國草地貪夜蛾初次發生的重要蟲源地,也是境外草地貪夜蛾遷飛入侵我國的第一站(陸永躍等,2020)。云南及華南地區冬玉米種植面積大,是草地貪夜蛾重要的周年繁殖區(姜玉英等,2021),準確掌握該區域草地貪夜蛾種群發生特征是做好監測和治理的基礎(陸永躍等,2020)。海南高空誘蟲燈監測表明4-10月光熱及雨水充沛,燈誘種群數量相對較多(唐繼洪等,2022),云南草地貪夜蛾發生高峰期在6-8月,低谷期為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劉曉飛等,2021),這與本研究的種群發生高峰期也基本吻合。在周年繁殖區,雖然冬春季種群數量相對較低,但冬玉米田仍存在一定數量的越冬蟲源,特別是粵西地區蟲量超過20頭/百株,再加上境外遷入蟲源持續遷入(陳輝等,2020),可為北遷擴散提供充足的蟲源基數(楊普云等,2019)。

草地貪夜蛾的發生為害與其遷入蟲源的時間和規模、氣候因子、環境因素、作物布局與生育期、人工管理等因素密切相關(鐘景偉等,2022)。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周年繁殖區4個地區和季節發生區2個地區的草地貪夜蛾種群周年消長動態,結果表明不同區域草地貪夜蛾的種群消長動態和高峰期均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但由于地理環境、田間小氣候、作物物候期及防治管理措施等方面影響,不同生態區域的草地貪夜蛾發生情況復雜多樣。本研究僅利用廣東省6個站點草地貪夜蛾兩年的蟲情監測數據,尚不足以完全反映草地貪夜蛾在廣東全省的發生為害動態,有待今后長期監測數據的積累和進一步的系統研究,闡明廣東省不同生態區草地貪夜蛾的遷飛擴散的時空動態規律,為全國草地貪夜蛾的精準監測和源頭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猜你喜歡夜蛾幼蟲種群山西省發現刺五加種群分布今日農業(2022年15期)2022-09-20第七講 草地貪夜蛾的遷飛及監測預警云南農業(2021年11期)2021-11-12開展草地貪夜蛾監測員培訓會">忻府區:
開展草地貪夜蛾監測員培訓會今日農業(2021年9期)2021-07-28鉤臀蟻蛉幼蟲各齡期體征及筑穴習性研究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21年1期)2021-04-01五種環保型農藥防治楊干象幼蟲試驗林業科技(2020年3期)2021-01-21侯馬市 采取果斷措施開展對草地貪夜蛾統防統治今日農業(2020年17期)2020-12-15科學認知草地貪夜蛾 打贏防控攻堅戰今日農業(2020年13期)2020-12-15“最大持續產量”原理分析生物學教學(2018年3期)2018-08-08由種群增長率反向分析種群數量的變化中學生物學(2018年8期)2018-03-01柿樹夏季咋防柿蒂蟲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6年7期)2016-10-21

推薦訪問:夜蛾 種群 廣東省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