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墨”不僅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而且也形成了本民族獨特的美學思想、審美特征、造型方法?!八钡谋憩F特征體現在動畫美術設計的方方面面,對“水墨”類型化元素提煉,較容易形成動畫藝術風格的素材源,并對動畫美術設計的表達方式具有啟發作用。
關鍵詞:水墨;類型化元素;動畫美術設計
水墨藝術是中國特有的優秀藝術形式,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她滋養了華夏子孫特有的“水墨”氣質,并融入到我們的骨子與血脈,中國人對水墨的情懷歷經千年已揮之不去。水墨情結表現在現代藝術設計的各個領域:室內設計、服裝設計、廣告、書籍裝幀設計、動畫美術設計等專業領域。
動畫制作前期的美術設計階段,是形成最終動畫視覺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最終動畫美術風格的關鍵階段。一部動畫片的美術設計包括:角色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等,“水墨”對動畫可視形象中的“形、線、色、境”的藝術表達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一、形的簡約
水墨寫意畫的用筆用墨對形的高度洗練、概括、夸張。“以意立象”、“似與不似”、“下筆如有神”,這都是對“意象造型”獨特的造型方式的描述。“意象造型”中“意”對“象”起主導作用,以人的主觀意識、思想、感情、精神決定藝術形象與客觀物象之間“似”程度,不被復雜的客觀物象外象所束縛,也可以理解為主觀對客觀的藝術再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強化了物象的特征與本質,忽略掉次要的、復雜的、表面的干擾(包括色彩),用最簡練、夸張的筆墨表現出來。
這種特征體現在一個角色型體夸張比例的對比、及整部片中所有角色之間夸張比例的對比,讓圓的更圓、方的更方、強壯的更強壯等等外形比例特征,這必然突出了形象鮮明的個性特征;“意象造型”并不是為夸張而夸張,為簡練而簡練,而是要用最少的筆墨達到“空框納萬境”,是對這種極簡卻寓意更廣、更遠、更深的造型特征的很好說明,同樣動畫角色這個極簡的夸張的外形,卻要承擔角色全部的情感、思想、個性的任務。
在筆墨運用上,經歷代畫家繪畫實踐經驗積累,形成了章法程式化的范本。如《介子園畫譜》等。水墨類型化元素的提煉給了動畫美術設計很大的啟示,如體現動畫角色的喜怒哀樂的類型化畫法,正、反面角色眼睛的畫法等等也形成了固定的范本,動畫初學者也是先臨摹這些程式化范本的形象,之后才能逐步走向“下筆如有神”的自如狀態。動畫美術設計的風格化,可以從“水墨”的類型化元素中提煉和借鑒,也可以從歷代的優秀作品中借鑒,例如在繪畫表現場景中的樹,真實的樹葉是繁多復雜的,我們借鑒積墨用筆,用疏密大小濃淡不同的幾個“點”來表示樹葉,因千年的水墨情懷使觀眾順理成章的欣賞“水墨”類型化的視覺元素。“少即多”對形的提煉、特征的強化也正吻合了動畫美術設計風格化的“造型簡潔、個性鮮明”,為中期的制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線的提煉
線的提煉前提要對所描繪的物象做認真揣摩、觀察,長此以往形成了能抓住物象的本質、強化物象特征,用高度提煉的線對物象概括。中國繪畫線是造型基礎,“線是骨干,墨是從屬”。謝赫《六法論》中“骨法用筆”,包含著對用筆骨力、力量美的原則,這是對筆墨特殊的傳統繪畫工具的審美要求。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中國畫的工筆、寫意用線造型都要求“意在筆先”,寫意可意到筆不到,工筆則要筆筆送到。中國的“十八描”,雖然這也是很程式化的語言,但它們是畫者從客觀物象中分離出來的造型語言,蘊含著裝飾、哲理、意蘊和個人的情感因素。線有獨立的美感及塑造不同特征的角色形象,如老人可用頓挫的枯柴描,用游絲描表現衣物輕柔的質感等,發揮線的豐富表現力。動畫片《哪吒鬧?!分薪梃b中國傳統壁畫體現線的飄逸與遒勁。
三、色的寓意
傳統水墨寫意畫以不著色和少著色為特點。“少即多”同樣體現在水墨的著色觀上,因對最本質的形、神的感受與表達,其外在的“色”都忽略掉了。其“墨分五色”之說,即只用單一的墨色,以焦、濃、淡、干、濕的不同,可使畫面產生寓意物象豐富的色彩變化,“水墨”是對色的一種主觀抽象概括。傳統繪畫工筆重彩,裝飾性強、富于幻想性、寓意性的主觀用色。另外,從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剪紙、年畫、刺繡等用色中,也同樣領略到主觀用色的自由,不被物象客觀色彩所制約?,F代的色彩大師約翰內斯——伊頓說:“所有藝術努力的目的,都是要取得形狀和色彩上精神本質的解放,并從客觀物體世界的禁錮中解脫出來?!敝袊南日芾献铀浴拔迳钊四棵ぁ保m是道家不為紛繁事物所干擾、追求心靈自由、潔身處世哲學的思想,但對中國傳統繪畫“以墨即色”,固守黑白的“水墨”色彩觀的形成影響極大。動畫美術設計中夸張、主觀、設計性用色的寓意、裝飾性強,這種主觀設計性對劇情內容中氣氛起到重要的烘托作用,其中民間用色風格、傳統裝飾壁畫用色風格、宗教用色風格等主觀用色對動畫美術設計風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動畫美術設計的用色特點,不以客觀物象的色彩所左右、主觀的、寓意的、象征性的設計用色思維,這與“水墨”意象造型用色觀念從根源上是一致的。動畫片劇情的文學體裁多是來自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民間傳說、宗教故事、幻想系列的也很多,在用色上寫實風格的很少。
四、境的虛設
境的虛設是對更高、更美意境的追求。莊子的“天地有大美”是對宇宙自然的一種哲學觀,魏晉美學進一步對大自然萬物追求“意境美”發展、肯定,認為“初發芙蓉比之于鏤金錯采”?!巴形镅灾尽?、“托物移情”著重表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是中國文人畫重要特征,也是中國畫成熟藝術特征的標桿?!耙庀笤煨汀睂嶋H是主觀對客觀在形、色、線、境的“虛構” ,這種高境界的虛構是海納百川的,在山水畫中運用的“散點透視”法,多視點、多從此的構圖也是為達到一種“高遠、平、深遠的意境美。“以心造境”與動畫場景設計中意境美、夢幻美、虛構美的場景要求是如出一轍的。
對于現代數字藝術的動畫美術設計階段,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了解,即“水墨”理念,既要尊重傳統,同時也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對“水墨”的繼承與再創造,從其“形、線、色、境”啟發我們,使動畫美術設計呈現或民族風格、或時代風格、或宗教風格、或流派風格、或獨特的個人風格等,使藝術與技術得到完美的結合。
參考文獻:
[1]趙鑫珊《哲學是舵 藝術是帆》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7月,137頁.
[2]約翰內斯·伊頓 杜定宇譯《色彩藝術》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12月1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