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較傳統動畫,多媒體交互動畫作為一種獨特的動畫形式體現出了交互性和擴散性這兩大特點。這些特點也使得多媒體交互動畫可以廣泛應用于3D動畫教育,推動其進入新時代。
關鍵詞:多媒體交互動畫;交換性;擴散性
隨著人類進入數碼時代,數字媒體技術不斷革新和日新月異,多媒體交互技術也快速發展成其主流的形式之一,在各個方面得以廣泛應用,尤其是動畫制作中。由此產生的多媒體交互動畫也成為了獨特的動畫形式,將動畫的美學特征與高級的計算機交互技術充分結合,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動畫影片和交互產品。這些產品不但可以應用于電影和電視領域,在工業和商業等多個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當今的3D動畫教育中,多媒體交互技術也已經廣泛應用,例如應用最為廣泛的網絡互動領域,可以將3D動畫教學通過網絡和學生共享和互動,這種互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能更加快速的掌握各種技術,尤其是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技術。這種模式和傳統3D動畫教育模式不同之處就在于數字技術在交互的多媒體內部相互轉換,渾然一體,使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和引導性,而這些方面的特點也使多媒體交互動畫在3D動畫教學形式和內容產生了兩大特征:交互性和擴散性。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體交互動畫最根本和重要的特征,也可稱為互動性。而多媒體交互動畫的教學形式和傳統3D動畫教學的最主要區別就在于教學模式的不同。后者一般是由學生直接在教室里上課,被動的聽教師講述,而無法真正的參與到互動里,也無法真實體驗互動教學帶來的知識和感受。而多媒體交互動畫著重的就是主動參與性。換句話講,如果沒有學生和教師的同時互動, 多媒體交互動畫的教學模式就無法實現。正是因為不同的參與者在交互動畫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才使所有的教學模式形成互動的結果。多媒體交互動畫不再像以前的傳統教育模式必須提供合適的教室,必須有完備的教學裝置,而是通過網絡多媒體形式提供了一個自由學習的平臺。在這個平臺里,學生的數量可以不限,而教師也可以不再拘泥于一種固定的教學形式。學生可以隨時提問和教師互動,而教師也可以隨時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況,根據其學習的進度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結構。這在3D動畫教育中尤為重要。因為3D動畫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識課,更強調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這也需要學生大量實踐,而不只是上課聽老師講述。只有在大量的實踐中,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制作動畫的水平。例如3D動畫里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三維建模課程,教師講述建模的過程,學生需要隨時互動,隨時操作練習,跟著教師同步建模,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學習效果。相反,如果僅僅是聽課,效果是非常差的。由此得知,多媒體交互對于3D動畫的教學至關重要。而在交互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還能夠隨時跟教師溝通答疑解惑,快速解決3D軟件中遇見的各種問題。
在多媒體交互教學的分析和實踐中,其互動的最初階段是學生與計算機的簡單互動,然后延展為通過網絡進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生使用各類計算機外設,不但可以主動的去觀看電腦里教師授課的內容,還可以主動去使用這些外設去實時練習,以及執行其他的互動操作。與其互動的教師可以利用交談、聊天等形式,將學習目標和內容隨時反饋給學生。而這種互動性所體現出來的教師和學生的無縫結合,互助互力,使得最終學習效果往往會比傳統3D動畫教學模式要好的多。雖然網絡教學不如教室授課那么直接,教師與學生也無法真正面對面交流,但是教學的靈活性大大增加,教學模式也更充滿樂趣性,而正是這種優勢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成果成倍提高。
二、擴散性
(一)擴散性空間。多媒體交互動畫的擴散性與傳統使用3DS Max,Maya等三維軟件實現的三維空間以及衍生的三維模型或動畫存在很大的不同。三維軟件做出的模型一般是靜止的,而多媒體交互動畫創造出的正是一種擴散式的空間,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中的。當人們參與其中,作出某些交互的動作和行為,例如說話,運動等,這個交互空間就會作出相應的互動和改變。而在多媒體交互動畫的教學中,學生這個主體在整個系統中作出的行為,這個空間也會隨之進行反饋,而這種擴散性是傳統教育無法實現的。
(二)擴散性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參加到這個空間里的人們根據個人需求進行安排和調整,而不是系統開發者所決定的形式和進程。在3D動畫的教學中,這個過程可以簡單的稱為個體學習過程,也就是系統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有的學生基礎比較好,軟件操作能力強,那么系統就會制定相應高級的教學模式讓他們更好的學習,更快的進步,而那些基礎一般的學生,系統也會相應調整,使其和前者區分開,來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作為另一個主體的教師,也會得到系統的反饋,根據系統的指示調整對于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達到適合某個個體,也就是某個學生相應最佳的教學形式。
(三)擴散性結果。和擴散性過程類似,這是根據擴散性空間中一系列互動過程所產生的結果,這種結局也是由參與其中的人們所決定的,所以具有比較大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在3D動畫教學中,這種結果往往指的就是學生學習目的是否達到,如果達到了或者還有不足也可以在教師和系統的共同協作下及時調整。
在數碼信息時代,憑借網絡和各種各樣高級的電腦技術,多媒體交互動畫已經發展成為主流的動畫形式。這一形式也體現出目前3D動畫中藝術、技術和科學三位一體的大趨勢。著名動畫專家艾爾.塞克爾在《視覺游戲》一書中曾提到過,“互動是發生在真實時空中的事件的美學,并通過遠程控制技術的手段,幫助參加者的視覺觸及不同物理空間的可能。在這類事件中,美學的對象被非物質性所替代,因為傳輸的不是物質實體,而是以虛擬的計算機二進制語言傳輸的參加者的主觀情感。”[1]而多媒體交互動畫獨有的交互特征使得這種獨特的3D動畫形式展現出獨一無二的魅力,這種特征在3D動畫的教學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隨著多媒體交互動畫在交互性和擴散性的特點不斷發揮, 它在教學中的優勢也將越來越突出,甚至可以改變整個3D動畫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未來很有可能取代傳統的教學形式成為主流,推動3D動畫教育進入新時代。
參考文獻:
[1] 艾爾.塞克爾,《視覺游戲》,張蓓 譯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