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無紙二維動畫因Web2.0的互聯網傳播形態而產生了獨特的獨立動畫制作、傳播形態。作為獨立動畫的無紙二維動畫的制作以個人為主,傳播則依靠互聯網的Web2.0分享方式,創作目的大多出于對動畫的熱愛與熱切的情感表達,制作者的學歷背景不一,藝術風格迥異。
[關鍵詞] Web2.0 無紙二維動畫 獨立動畫
題記
“試圖解釋天才的存在倒不如去享受天才之士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于是,我們要說的話就絕不可能是對所謂盛期文藝復興(The High Renaissance)這個偉大時代的全面剖析;但是我們卻能去嘗試搞清,使天才之花得以突然怒放的是什么環境。”
——E•H•貢布里希
正如貢布里希所言,我們享受天才帶給我們的精神愉悅,與此同時我們也嘗試去搞清楚,這個讓天才怒放的時代是怎樣的。時間定格在21世紀初的十年,聚焦于Web2.0時代所涌現的無紙二維動畫天才們。這些被稱為獨立動畫[1]的制作者是籍由怎樣的土壤開出了他們的天才之花。
Web2.0與無紙二維動畫的定義
Darcy DiNucci在她1999年的文章《Fragmented Future》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匯,不得不說其預見了互聯網新時代的來臨。Web2.0是相對Web1.0的新一類互聯網應用統稱。Web1.0的主要特點在于用戶通過瀏覽獲取信息。Web2.0則更注重用戶的交互,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制造者。Web2.0的概念并不晦澀,可以用“左手看帖,右手轉帖,附帶評論”來形容Web2.0的傳播形態。以時下風靡的SNS[2]社區開心網、人人網以及各種論壇的轉帖、評論方式最具代表性。
無紙二維動畫是指制作中不使用紙張,繪制過程以數碼形式,以電腦為平臺制作完成的二維動畫。其擁有環保、低成本等特點。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以一個人、一臺電腦的組合進行二維動畫制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紙二維動畫為Flash動畫。
本文主要討論無紙二維動畫在Web2.0傳播模式下作為獨立動畫的制作形態、傳播形態、藝術特點及其制作者即獨立動畫制作者。
Web2.0時代催生了無紙二維動畫的獨立制作形態
在過去的五十年間,普遍認為一部優秀的傳統二維動畫的制作流程如此:即便是極端精簡的制作環境也至少需要透寫臺、動畫紙、動畫臺、定位尺、線拍機、非線性編輯器;需要一個磨合良好的團隊協同工作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并且團隊人員皆受過嚴格的動畫技能培訓;制作期間更要權衡制片方的意見;而后成片的發行更要仰仗院線、電視臺等媒體。所以,動畫制作的參與者在進入團隊或者公司的第一天都被殷切地告知:“動畫,不是一個人的戰斗。”
時至今日,藉由各種非線性編輯軟件,動畫制作軟件與互聯網傳播模式的飛速發展使得這一切得以重新洗牌,催生了以Web2.0傳播方式存在的獨立動畫。眾多獨立動畫制作者摒棄傳統二維動畫的桎梏,采用無紙二維動畫的方式制作動畫短片。他們不需要復雜的硬件,甚至僅僅是一個人和一臺電腦。他們身兼數職,從設定到繪制再到合成,他們大多不需要制片方的投資,也不必為投資方所左右。他們學習來自互聯網的動畫知識與技巧,并藉由互聯網發布作品,為人所知,并最終走上了聚光燈照耀的前臺。
Web2.0時代改變了無紙二維動畫的獨立傳播形態
2002年,在游戲公司就職的新海誠獨自一人擔綱全部工作,用個人電腦制作的動畫《星之聲》完成,其預告片先行在視頻分享網站上被分享、轉載與評論。《星之聲》在當年2月2日以獨立動畫的名義在日本東京下北澤的Tollywood上映,并于同年4月19日以電腦商店作為銷售平臺發售DVD。觀眾在網絡上的熱議、轉載對新海誠的《星之聲》DVD發售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本預計賣出5000張的獨立動畫片,最終以9萬張的銷售業績完美收官。與此同時,《星之聲》的周邊,諸如廣播劇、漫畫、小說、原聲帶等周邊產品也受到動畫愛好者的青睞。其盈利模式的復合態勢與一般的商業動畫別無二致。新海誠則以一人之力獲得了在往日一個多人動畫團隊才可企及的成就。新海誠是一個人在“戰斗”,卻又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他背后的龐大軍團是身為網民的動畫愛好者。這些網民動畫愛好者作為觀眾參與到整個動畫的傳播中,代替了原先發行商所承擔推廣行銷工作,使得新海誠獲得了最終的成功。也造就Web2.0時代獨立動畫的神話。
2009年秋,國內無紙二維動畫短片《李獻計歷險記》一夜成名。相較于web1.0時代就成名的Flash制作團隊B&T工作室緩慢的作品傳播與人氣的增長,《李獻計歷險記》呈幾何數字的傳播就像是一場互聯網的病毒式營銷。以優秀的作品為基礎,從開心網到校內網的瘋狂轉帖以及YOUKU和土豆的推介成就了作者李陽的一夜成名。最后《李獻計歷險記》被推上了VeryCD下載,使之成為國內獨立動畫短片最優秀代表之一,并在2010年毫無懸念地拿下了土豆映像節的最佳動畫短片獎。
當Web2.0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部分,我們既是傳播的接受者也是傳播的制造者,觀者本身成為一種營銷網絡。各類互聯網視頻分享平臺,諸如YouTube,Viemo以及國內的Youku、Tudou,日本的NicoNico與Pixiv。網絡媒介已經超越院線,成為無孔不入的傳播平臺。
Web2.0時代造就了無紙二維動畫制作者的創作與學習形態
大多有紙動畫制作中,制作者是基于一份職業。制作者也許是電影制片廠的工作人員抑或是動畫公司的員工,他們也許是人物或場景設定師,也許是原畫師,動畫師,抑或是特效師。他們不一定能對自己的工作成果做主,而至少要對制片方負責。
而在Web2.0時代的無紙二維動畫制作中,獨立動畫制作者首先是一名動畫的愛好者,其次才是一名制作者。他們制作Flash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無紙二維動畫僅僅是為了抒發情感或獲得認可。《李獻計歷險記》的作者李陽僅僅是為了表達對逝去愛情的緬懷而創造出一個架空的世界與“差時癥”這種子虛烏有的奇妙病狀。而《NonoPanda》系列作者自詡是80后生人對幼年時光的一種緬懷。當藝術不再是為了金錢或者純粹的工作,其爆發力大到難以想象,其情感又是絲絲縷縷微妙到難以捉摸。
Web2.0時代的無紙二維動畫制作者們大都沒有受到專業的動畫技能培訓,他們的知識與經驗完全來自網絡、書籍與實踐。Flash動畫《西湖醋魚》的作者蓮華為法律專業研究生;參與制作Flash動畫《燕尾蝶》的梁旋是清華大學熱動力專業輟學的肄業生;Flash動畫《功夫兔》系列作者李智勇的學歷背景是交通運輸;無紙二維動畫《她和他的貓》、《星之聲》的創作者新海誠系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國文系畢業;《胖狗狗》系列動畫的制作人桂華政為魯迅美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畢業生。
在Web2.0時代,軟件使用的困難可以在論壇里發問得到正確的解決方案;動畫制作的知識可以藉由網絡教程獲得,借助網絡自學是這些獨立制作人的主要學習途徑。
Web2.0時代改變了無紙二維動畫的藝術形態
當沒有制片方的意見參與,沒有院線營銷所考慮到的種種賣點需求。獨立動畫制作者的無紙二維動畫的創作動機就變得簡單。簡單的動機往往可抒發內心最深處的思考與情感。因此,獨立制作者的無紙二維動畫作品往往呈現的是迥異的藝術形態,往往非主流審美所推崇卻具有異常濃郁的個人風格。
李陽的《李獻計歷險記》頗具特色的頻繁閃回式的剪輯及其色彩詭異的紅綠搭配造就了其特殊的視覺語匯。全片以插科打諢方式出現的剪貼風格圖形頗有黑色幽默的特質,而對于一些日常生活的惡搞更是時刻爆炸出趣味點,讓整部片子耐人尋味。片中北京胡同腔兒的旁白與風格變幻莫測的配樂更是全片的聲音制作的亮點。
林寧的《NonoPanda小劇場》則是以一種矢量的風格呈現。由于全片是由Flash制作而成,其藝術風格與其技術風格息息相關。相較于《李獻計歷險記》,其畫面清新,人物可愛,接連出現的懷舊場面讓80后產生強烈共鳴。
造成這種藝術形態多樣性的原因來自于獨立制作者不同的生活背景與審美傾向,這種完全個人化的表現就像是一種真實的吶喊,是一種“作家式”的藝術語匯。
結語
無紙二維動畫因Web2.0的互聯網傳播形態而產生了獨特的獨立動畫制作、傳播形態。作為獨立動畫的無紙二維動畫的制作以個人為主;傳播則依靠互聯網的Web2.0分享方式;創作目的大多出于對動畫的熱愛與熱切的情感表達;制作者的學歷背景不一;藝術風格迥異。
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資助(slg09037)
注釋
[1]獨立動畫,由個人或小團隊制作的動畫,一般情況下不接受投資及對投資方負責。
[2] SNS,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也指社會現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載體,如短信SMS服務。SNS的另一種常用解釋:全稱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網站”或“社交網”。
參考文獻
[1]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第1版第2次印刷.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9.
[2]冰川龍介.《夏娃的時間》.24格,2010.04
[3]TF.F.《在云的那一邊》.24格,2005.10
作者簡介
常方圓,1984年生人,2002-2006就讀于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取得碩士學位,現任教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