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青年干部座談發言【完整版】

時間:2022-07-14 15:40:02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年干部座談發言【完整版】,供大家參考。

青年干部座談發言【完整版】

 

 青年干部座談發言

  加深了對“三農”的理解和認識。在調研中,我們利用與村民同吃同住的機會,按照事先準備的訪談提綱,調查了解村民生產生活以及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等,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第六屯鄉經濟基礎很薄弱,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僅3350 元。我們所住的龍泉寺村地處丘陵,土地貧瘠,干旱缺水,80%的村民住窯洞,是典型的貧困山村。在國家各項惠農支農政策扶持下,這個貧困山村不僅通了水泥路,統一打了機井,將自來水免費送到各家各戶,而且修建敬老院,將60 歲以上的五保戶集中供養,農民的養老、醫療也有了保障。同時,我也對伴隨農村人口和經濟社會變化出現的“空心村”、“空巢老人”等現象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加深了對“三農”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的認識。

 增進了對群眾的感情。我們一行 30 人抵達后,分別與10 戶村民結對,和鄉親們一起住土窯、睡土炕,干著農活聊天,圍著灶臺吃飯,氣氛親切融洽。在鄉親們手把手的指導下,我們幫助幾戶家中缺少勞動力的農戶播種了近 10 畝玉米;與村民們在村里的荒山上挖坑植樹,栽下了 100 棵油松的友誼林;走訪看望了村里的 6 家特困戶、殘疾戶和敬老院集中供養的 8 位“五保”老人,送去了面粉和食用油。接待我們的村民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兒女常年在外,老人把

 我們當成回家的兒女,給予了親人般的關愛,提前把房間打掃干凈,把炕燒熱……我們被鄉親們勤勞、善良、淳樸的美德深深打動,大家朝夕相處才兩三天,卻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提高了調研實踐的能力。我們十分珍惜這次與農民接觸的機會,盡可能多地向村民了解其家庭收入開支、務農打工以及教育、醫療、養老負擔等情況。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向他們請教;碰到不清楚的情況,反復向他們了解。大家普遍反映,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熟悉了基本的農村調查方法,進一步認識到了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到了基層干部群眾無窮的智慧和力量,也進一步培養了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作風。

 基層知國情 一線解民憂

 交通運輸部財務司 鄒治宇

 從 2009 年開始,交通運輸部機關黨委開展了“學基層、學業務”活動,每年一個主題,逐年深化活動內容,重點突出服務和實踐特點,有效拓寬了機關干部的視野,增進了與群眾的感情,促進了作風轉變。今年的“雙學”活動,我們財務司到河北承德與創先爭優結對共建單位京承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處開展聯學,開展了“我在基層一天”、“當一天養路工”等主題實踐活動。

 打開“窗戶”,了解了國情。通過實地調研,我親眼目睹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運輸的巨大變化,也了解到

 當前交通運輸發展現狀和老、少、邊、窮地區人民群眾對路的渴望,親身感受到基層養路工人的堅守、開路先鋒的孤獨和司機師傅的期望,更加堅定了履職盡責的決心。只有到了邊遠地區,才能真正體會到“無路可走”的人們對路的迫切需求。

 架起“橋梁”,拉近了距離。調研實踐活動改變了傳統的開會、聽報告的交流方式,強化了機關和基層之間的聯系渠道。在實踐活動中,與基層養路工主動說說彼此“掏心窩的話”,解解彼此“難念的經”,加深了理解和支持;在座談和訪談過程中,為奮戰在抗震救災前線的先進人物和他們的先進事跡感動地流下了淚水;在走訪一線困難職工時,他們艱難的生活環境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帶給我深深的震撼,離開時悄悄留下錢物,心中也暗暗下了決心,發誓一定要為他們做些什么。

 樹起“鏡子”,改進了作風。在調研實踐過程中,我們自覺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不看景、不喝酒、不收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給基層添亂,在聯學活動中,堅持走一路,查一線,打地鋪,吃大鍋飯。在與基層群眾朝夕相處中“打成一片”,零距離感受基層干部群眾的質樸,學習一線職工的優良作風和奉獻精神。

 送去“東風”,**了難題。在實踐活動中,通過現場調研、實地考察、座談交流、個別訪談,一方面調研了解

 交通運輸工作開展情況,深化了對交通運輸工作的認識;另一方面努力查找并解決基層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為基層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基層交通建設籌融資存在不少困難。我們積極協調財政資金提前下達、擴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調整存量貸款結構、保證重點建設項目和民生項目融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動幫助基層化解融資難題,力爭不出現“半拉子”工程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基層拜師學藝 水利造福民生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 孫宇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重大決定,所以我們部里 17 名參加“百村調研”的青年同志都帶著課題下去,一方面要了解農民、農業的現狀和訴求;另一方面,也想切實了解一下中央一號文件的落實情況,看看這些政策給基層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察民情,切實感受水利對民生的重要性。這次調研讓我們對“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認識。在湖北房縣,清澈的杜川河就在山腳下,但地處半山腰的杜川村由于缺少水利設施,眼巴巴看著水卻用不上,“水在河里流,苗在地里旱”,老鄉們干著急卻使不上勁。野人谷鎮的干部說,“如果能把水用起來,老百姓就再也不會為吃糧而犯難了。”“一口井就能讓老百姓脫貧”,但就是這一口

 井,成了村民們日復一日的盼想,這是對民生水利最好的詮釋。

 接地氣,充分認識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雖然參加調研活動前,在制定政策的工作過程中,我們也會盡量站在農民的角度思考。但是通過調研我發現,由于不了解“三農”,很多想法是自以為在替農民著想,但效果并不理想。一名負責修訂水利工程標準的青年工程師發現,自己費盡心力制定的一些標準到了農村,其實“啥也不是”,“這些標準都是適合大中型設備,農村都是小水渠,壓根兒就沒法執行”。以前遇到這些問題,經常會歸結為農民不能體會我們的“良苦用心”,這次下基層,與村民面對面地聽心聲,手拉手地說實情,我們才逐漸明白,不是農民不理解,而是我們沒有尊重農民的意愿,是我們不了解農民的真實訴求,沒有按客觀規律辦事。所以,大家都說今后制定政策還得往細了想、往農村的實際想,不能干一廂情愿的事。

 煉作風,與農民同吃苦、同勞動、同感受。“我國水資源緊缺,許多城市缺水較為嚴重”,這是我們在報告中經常提到的一句話。但是生活在大城市里,工作在大機關中,很難切身體會到什么是缺水。這次走基層,住在農村、生活在農村,大家才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老百姓在缺水情況下的艱難處境。我們堅持每天和村民一起走十幾里的山路去擔水,幫老鄉們用洗米水洗菜,洗完碗再喂牲口。

  這樣一次深入基層群眾的調研比一次走馬觀花的參觀考察更印象深刻;這樣一次與基層群眾同甘共苦的勞動實踐比一次關起門來自己進行的學習交流更刻骨銘心;這樣一次與基層群眾的心靈對話比聽一場專家輔導報告更催人奮進。

推薦訪問:青年干部座談發言 完整版 座談 發言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