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設施蔬菜小型害蟲綠色實用防控技術

時間:2022-10-22 13:15:04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 近10年來,由于受異常氣候、生態環境、作物種植結構、種植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設施蔬菜病蟲發生危害逐年加重,尤其是小型害蟲的發生日趨猖獗,對設施蔬菜生產造成嚴重影響。針對設施蔬菜小型害蟲優勢種群及危害情況,抓住設施相對獨立封閉的小環境,推廣了綠色實用防控技術。有效控制了小型害蟲發生和病害傳播危害,減少了蔬菜施藥次數和用量,提升了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關鍵詞: 設施蔬菜; 小型害蟲; 綠色實用; 防控技術

章丘市地處齊魯腹地,是山東省會濟南的東大門。全市總人口101萬,農業人口80萬左右,耕地面積7.47萬hm2,地情地貌復雜多變,作物種類繁多,生物資源豐富。其獨特的氣候、土質、水文等自然條件,適宜種植多種蔬菜,蔬菜常年種植面積達到2.67萬hm2。設施蔬菜種植規模達1.4萬hm2,占蔬菜種植面積的14.7 %,成為本地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中冬季設施蔬菜以種植辣椒、西紅柿、黃瓜、茄子等為主;早春設施以種植黃瓜、辣椒、西紅柿、茄子、蕓豆等為主。設施蔬菜生產已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1 設施蔬菜小型害蟲發生危害情況

隨著設施蔬菜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白粉虱、灰飛虱、煙粉虱,葉蟬、蚜蟲、茶黃螨、紅蜘蛛、斑潛蠅等小型害蟲上升為設施蔬菜的優勢種群,危害日益猖獗。一是直接刺吸蔬菜汁液,造成蔬菜養分損失;二是造成植株生長衰弱、矮化,莖節短縮,植株生長緩慢,葉片扭曲、黃化、變形,花果脫落,幼果皺縮,失去利用價值;三是分泌的蜜露,堆積于葉片、果實上,誘發煤污病,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造成葉片萎蔫,嚴重時變黃枯死;四是攜帶傳播多種病毒,導致蔬菜病毒病發生危害,直接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

近年來,番茄的黃化曲葉病毒病、辣椒病毒病、黃瓜花葉病毒病、煙草花葉病毒病、馬鈴薯病毒病等發生危害呈現逐年加重趨勢。設施蔬菜因小型害蟲發生危害,可直接造成減產15%~35%,商品率下降30%以上;嚴重年份可減產50%以上,甚至絕產絕收,嚴重影響了設施蔬菜生產的健康發展。

2 設施蔬菜小型害蟲發生危害原因分析

2.1 越冬場所增多和食料充足是關鍵。章丘市及周邊地區的設施蔬菜、果園、花卉苗圃等保護地規模逐年擴大,為小型害蟲的安全越冬提供了優越的棲息繁殖場所,為周年發生提供了大量蟲源基數;同時,隨著種植作物種類增多、復種指數提高和多種作物的周年種植,為小型害蟲發生提供了充足食物和養料,滿足了營養需求。

2.2 廣譜性農藥的超量使用,造成小型害蟲的天敵數量減少,生物控制能力減弱。章丘地區小型害蟲天敵主要是瓢蟲、草蛉、花蝽、麗蚜小蜂、蚜繭蜂等幾種。隨著廣譜性農藥的超量使用,害蟲天敵也隨之被毀滅,自然生態調控能力微弱,加重了小型害蟲的肆虐。

2.3 隨著南北方果品、花卉和苗的大量調運,外來有害生物隨植物產品及包裝材料攜帶輸入,為本地傳輸了大量外來有害生物,造成設施蔬菜小型害蟲種類增加,種群數量增多,發生危害日趨加重。2002年,隨B型煙粉虱從南方的傳入,給本地的設施蔬菜生產帶來嚴重危害。

2.4 防治措施不當,防效低。由于長期依靠殺蟲劑防治,尤其是農民零星分散防治,長期使用單一藥劑,害蟲耐藥抗藥性增強,嚴重影響了防治效果;特別是新傳入的小型害蟲,缺乏針對性防治措施,對設施蔬菜的危害加重。

2.5 小型害蟲及其攜帶的病毒、病菌,不斷出現新的生物型變種,其寄主范圍更廣、取食量更大、分泌蜜露更多、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強;病毒、病菌類型和危害情況更復雜,對其控制減害的難度更大,設施蔬菜的危害更嚴重。

3 設施蔬菜小型害蟲綠色實用防控技術措施

根據冬季設施大棚相對密閉的環境特點和小型害蟲的生活習性,在設施蔬菜生產中,示范推廣了6項綠色實用防控措施,有效減輕了小型害蟲的發生危害,平均增產蔬菜20%~35%,667 m2增值500~800元,獲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和良好生態效益。

3.1 實施蔬菜輪作栽培和清潔田園技術

3.1.1 輪作

不同種類的蔬菜輪作,改變了小型害蟲的生存條件, 減少田間蟲口密度。如豆科、茄科、葫蘆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等蔬菜相互輪作,可有效減少小型蟲害的發生和蟲卵積累。如薊馬主要為害瓜果類、豆類和茄果類蔬菜,這類蔬菜與葉類菜輪作,可使薊馬若蟲找不到適宜寄主而死亡,減少田間蟲口密度。

3.1.2 清潔田園

一在蔬菜生長過程中,及時摘除病殘葉、殘株、老株等病殘體,并帶出田外深埋處理;二在蔬菜收獲后,結合整地,嚴格清理上茬蔬菜殘體,并鏟除田間及設施周邊雜草。

3.1.3 休閑季深耕曬垡

在蔬菜大棚輪休季,深翻耕35 cm以上,并曬垡。可將土表的蔬菜病株殘體、落葉埋至土壤深層腐爛,并將地下的害蟲、病原菌翻到地表,受到天敵啄食或嚴寒凍死,從而降低病蟲基數,提高植株抗逆性。

3.2 實行太陽能高溫滅蟲和高溫高濕悶棚滅蟲技術

3.2.1 太陽能高溫滅蟲消毒技術

在作物采收后換茬休閑期的7-8月,將作物的殘株清除干凈,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深翻土壤30~35 cm,灌溉澆透后,覆蓋棚膜密閉棚室,利用太陽光輻射增溫。在30 ℃晴天中午,棚內溫度可升高到60~70 ℃,10 cm耕層土溫可達到45~50 ℃,經過10 d左右高溫悶棚處理,可殺死土壤中的多種病菌、蟲卵等有害生物。

3.2.2 高溫高濕悶棚滅蟲技術

針對小型害蟲適宜低濕度和20~28 ℃溫度環境特點,在蔬菜生長期間,小型害蟲發生初期或高峰期,選擇無風晴朗天氣,利用棚膜密閉設施,在棚內噴霧灑水,使蔬菜植株葉片和地表濕潤。隨白天氣溫升高,棚內溫度可達到30~35 ℃,棚內形成悶熱高濕的環境,可致低齡、抗性弱的小型害蟲熱暈悶死或者掉在水滴或泥土中被黏死,能有效滅殺部分小型害蟲。當下午棚內溫度降到25 ℃以下,及時開棚降溫、通風除濕。

3.3 培育和移栽潔凈種苗技術

3.3.1 選種、曬種

精選籽粒均勻、飽滿、色鮮色亮、無破損的新種子。播種前選擇晴朗天氣,曬種2~3次,以滅殺種子表面蟲卵、病菌,促進種子后熟,提高芽率。

3.3.2 種子消毒

(1)溫湯浸種:茄果類、瓜類蔬菜種子用55 ℃溫水浸種10~15 min;豆科或十字花科蔬菜種子用40~50 ℃溫水,浸種10~15 min。浸種后立即放入涼水降溫沖洗,催芽播種。(2)鹽水浸種:用10%鹽水浸種10 min,可將種子里混入的蟲卵、菌核漂除或殺死。(3)藥劑浸種:采用3%石灰水溶液浸種45~60 min或0.1%漂白粉水溶液浸泡,攪拌10 min,取出清洗干凈后,再播種。

3.3.3 間隔防蟲

蔬菜育苗圃與設施生產棚應間隔300~500 m以上距離,防止小型害蟲從育苗圃向生產基地的遷飛轉移。

3.4 推廣防蟲網與薄膜雙層覆蓋技術

3.4.1 蔬菜育苗階段

一是實行雙層覆蓋,即在育苗棚室的薄膜下面,加蓋一層20~25目的白色或銀灰色防蟲網;二是在育苗室通風口、門窗口等位置,加裝防蟲網。兩種方式都應注意將防蟲網蓋嚴、壓實,杜絕害蟲從網、膜縫隙中潛入。可有效控制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多種小型害蟲的侵入。

3.4.2 設施蔬菜生產階段

在設施蔬菜定植前,在設施棚室通風口或門窗等通道處,覆蓋20~30目的防蟲網或尼龍紗,阻隔小型害蟲遷入通道,阻斷傳播途徑。安裝防蟲網,一是覆蓋棚膜后及時安裝;二是堵塞嚴謹,不留縫隙;三是生產管理時,要注意及時覆蓋通風口和門窗防蟲網。

3.5 推廣黃板誘殺和銀灰膜避蟲技術

3.5.1 黃板誘殺

在設施內懸掛黃板,利用白粉虱、蚜蟲、斑潛蠅等害蟲趨黃習性,誘殺小型害蟲。方法:用1 m×(0.2~0.3)m的硬紙板或纖維板,正反面涂成橙黃色,再涂一層黏油(10號機油加少量黃油調勻)制成。每667 m2設置30~32塊,懸掛于植株行間,比植株高2~3 cm。當黃板粘滿蟲后或每隔7~10 d再重新涂抹1次黏油。

3.5.2 懸掛銀灰色膜

趨避煙粉虱、蚜蟲可懸掛銀灰色膜。在設施棚通風口、門窗,間隔懸掛10~15 cm寬銀灰條膜,可驅避煙粉虱、蚜蟲等小型害蟲,有效降低蟲口密度。

3.6 實行設施蔬菜基地周邊潔凈技術

設施棚室外的雜草是小型害蟲和病原菌的越夏場所。及時清除棚室附近的雜草,切斷病蟲害傳播的中間途徑,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棚外雜草較少時,可人工拔除,也可噴施化學除草劑。在雜草出土前,雨后土壤濕潤時噴施12%惡草酮乳油250倍或20%乙草胺可濕性粉劑200倍等芽前芽后除草劑;在雜草出土后,噴施41%草甘膦水劑100倍或20%百草枯水劑300倍等滅生性除草劑。噴施除草劑時需要注意將棚室封閉,選擇無風天氣進行噴施,噴藥器具要進行徹底的浸泡清洗,防止產生藥害。

推薦訪問:害蟲 防控 蔬菜 設施 實用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