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運用到園內每位幼兒日常生活,持續統計出勤情況。
2.1 出勤情況統計
統計正常情況下每日出勤人數,并要求各班主任每日將應到、實到、缺勤人數、缺勤原因以表格形式反饋。每月末,統計本月應出勤天數和應出勤人數,綜合每日出勤人數以表格形式呈現。并計算每月總出勤率以及因病缺勤率,小數點后保留一位。
2.2 計算公式
2.2.1 一般計算公式
月出勤率(%)=(月實際出勤人數/月應出勤人數)×100 %
因病缺勤率(%)=(月因病缺勤人數 / 月應出勤人數)×100 %
2.2.2 數據分析
實驗數據采用 SPSS13.0 統計軟件包處理,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顯著性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用 q 檢驗進行兩兩比較,檢驗標準 P<0.05 有統計學意義[3]。
2.3 衛生保健措施
從園內管理、保健醫與保育員、班主任與教師、家長以及幼兒5個角度實行相應保健措施。
2.3.1強調園內法律和衛生意識的普及
國家法律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人都不得因任何理由去踐踏,尤其是從事幼兒工作的人員,更應該將幼兒利益與幼兒健康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園依據《傳染病防治法》中強調的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教育的要求下。每學期聘請婦幼保健院及相關人員對全園職工進行幼兒教育和法律知識的相關培訓,提高全園職工法律意識。
2.3.2幼兒園保健醫是核心
保健醫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核心,應選擇畢業于正規醫學院校的醫生或護師,具有醫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護士職業資格證書,強調具有一定的臨床經驗,這樣對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和執行能力。
作為幼兒園保健工作的核心,保健醫在幼兒園日常具體工作中要做到:
1.要求保健醫熟練掌握幼兒常見傳染病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急性傳染病的預防、甄別、以及隔離等措施,這是作為園內保健醫的基本“看家本領”。
2.要求保健醫積極與區疾控中心保持溝通,了解本地區各時間段好發傳染病種類及發生率,并積極預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3.要求保健醫在班主任和保育員協助下,在晨檢和午檢中下到班級,查看每一位幼兒狀態,對精神較差、咳嗽等幼兒進行重點照顧,以便早期發現傳染病,早期隔離,從而降低園內傳染病事件的發生率。
4.嚴格執行預防接種制度,做好園內幼兒疫苗接種的查驗和督促工作。
5.每半年組織園內幼兒在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健康體檢,并建立體弱兒檔案。
2.3.3教師與保育員的積極參與
老師對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她們能否將有利于幼兒健康的一些行為規范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中,讓老師充分認識到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不僅僅只是保健醫的事,而是需要幼兒園每位職工的努力和相互配合下共同完成的。
1.定期對全園職工進行幼兒衛生保健知識培訓,讓大家了解幼兒生理與一些簡單的病理知識,了解幼兒飲食與營養的相關知識,以便于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更加科學有效的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幼兒形成健康行為規范。
2.嚴格二次晨午檢,及時發現異常兒童并及時隔離,減少了幼兒高燒驚厥、各類傳染病在幼兒園的發生幾率。
3.加強缺勤兒童的追蹤管理,了解幼兒身體狀況,發現傳染病后能與家長有效溝通,隔離幼兒并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4.嚴格幼兒園的消毒管理,保育員在保健醫的指導下嚴格執行消毒管理規范,掌握各種物品的消毒方法,各班主任簽寫責任書并嚴格把關,做到層層把關,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5.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每位老師都要細心觀察幼兒身體變化,以便于及時發現異常幼兒,及時處理。
2.3.4大力宣傳,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
家長的積極配合對幼兒的健康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利用新生入學的機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中家長需要配合的工作,尤其是發生傳染病時的隔離與如實報告的重要性,避免有些家長隱瞞病情,繼續送幼兒入園而造成傳染病在園內的傳播。
2、避免家長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帶幼兒去人多、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家長帶幼兒回家后可給幼兒用淡鹽水漱口,刷牙,可以減少傳染病的發生。
3、避免給幼兒喂食人工添加劑、防腐劑較多的食物和飲料,教育幼兒少吃零食、生冷食物,確保幼兒飲食健康衛生安全。
4、在晴朗天氣多帶幼兒去戶外活動,保證適度的體格鍛煉,增強幼兒抵抗力,確保幼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減少幼兒常見疾病的發生。
2.3.5提高幼兒身心素質,減少幼兒疾病的發生
幼兒身心素質的提高需要社會、幼兒園、家庭的共同關注與努力,作為幼兒園,應該制定出有助于促進幼兒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1、從幼兒心理出發,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
2、家庭應給予幼兒一個溫馨的環境,讓幼兒在和諧、寬松、愉快、有序的環境下讓心智得到健康發展。
3、教師和家長在一日生活常規中注意幼兒飲食、睡眠、戶外活動、觀看電視等的衛生習慣,培養幼兒正確的個人衛生習慣。
4、家長應經常關注幼兒園食譜,根據幼兒園食譜給幼兒調整家庭食譜,做到家園互補,讓幼兒獲取到最全面的營養,保障生長發育的需要。
3.結果
通過統計近三年來園內幼兒出勤率和因病缺勤率,繪制統計表,如下表:
用統計學方法中q檢驗分析表6中數據:2012年、2013年出勤率與因病缺勤率相比于其余幾組數據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2014年與2015年出勤率與因病缺勤率p>0.05,無統計學差異。
以上數據均為筆者統計并整理,使用SPSS 13.0分析,以Excel 2014制表。將2012年來年出勤率以及因病缺勤率繪制折線圖,如下:
圖1 2012年-2015年西藏民族學院幼兒園出勤率及因病缺勤率
4. 分析與結論
由上述數據及圖表可以看出:自2012年幼兒園開始執行新的衛生保健措施以來,幼兒園幼兒出勤率呈逐月漸增的趨勢,并穩定于93.50%左右。不僅如此,幼兒因病缺勤率逐月下降,穩定于50.00%左右,這兩點在折線圖上體現的最為明顯。此外,根據對表6數據進行q檢驗:2012年、2013年出勤率與因病缺勤率相比于其余幾組數據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干預有效,即新衛生保健措施對于幼兒出勤率的提高及幼兒因病缺勤率的下降有積極意義。而2014年與2015年出勤率與因病缺勤率p>0.05,無統計學差異。表明幼兒出勤率及因病缺勤率趨于穩定。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園新的衛生保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傳染病發病率,提高幼兒出勤率,統計學分析證明了結論的可靠性。
5. 討論與展望
通過以上數據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衛生保健措施對于幼兒出勤率提高和傳染病發生率降低的積極意義,但同時,我們也應冷靜的看到,新的衛生保健措施仍存在一些問題:
1.在幼兒園與家長交流方面仍不夠完善:部分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不能按時參加我園舉辦幼兒入學前家長培訓,導致幼兒園外傳染病預防工作有漏洞,為幼兒傳染病發生埋下隱患。
2.建立微信公眾號:在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應該建立微信公眾號更方便于家園溝通,從而共同管理幼兒健康。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攻堅階段,還有很多問題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相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在幼兒教育及衛生保健方面也會給與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幼兒也將在國家的政策鼓勵和支持下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江小虹, 于洋, 張桂芹, 等. 幼兒園預防傳染病工作的體會[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1, 24(1): 110-111.
[2] 駱淑華, 張文清. 幼兒園傳染病的預防和管理[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04, 17(5): 616-617.
[3]鄧建紅. 醫學統計資料的信息與質量分析[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8 (12): 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