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濟南北城醫院超聲科 山東 濟南 250031)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危害性雖然可控,但仍有部分肌瘤生長迅速或絕經后肌瘤患者仍有一定概率惡變成子宮肉瘤,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子宮腺肌病屬于局限性子宮病變,其具有與子宮肌瘤相似的臨床癥狀,且聲像圖有所重合,故臨床鑒別診斷的難度較大,極易出現誤診和漏診[2-3]。從發病機制及治療方面分析,兩種疾病均存在較大差異,而正確的診斷指導又可快速完成治療目標,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預后,故加強早期鑒別診斷尤為重要。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發展,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借助圖像質量清晰、視野范圍廣等優勢,在臨床多種疾病的鑒別診斷中應用逐漸廣泛,且能準確反映組織的血流灌注情況[4-5]。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價值,以期為患者病情評估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1 月—2023 年6 月濟南北城醫院收治的經病理學檢查證實的40 例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肌瘤組)和40 例子宮腺肌病患者(子宮腺肌病組)為研究對象,其中子宮肌瘤組年齡31 ~63 歲,平均年齡(52.35±4.36)歲;
病程6 個月~8 年,平均病程(3.85±1.06)年;
月經狀態:絕經24 例,未絕經16 例。子宮腺肌病組年齡25 ~61 歲,平均年齡(51.02±4.20)歲;
病程8 個月~7 年,平均病程(3.70±1.01)年;
月經狀態:絕經21 例,未絕經1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倫理準則。
納入標準:(1)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
(2)均行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3)認知功能正常,依從性良好;
(4)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子宮息肉、子宮內膜炎等其他生殖系統疾病者;
(2)合并宮頸癌等惡性腫瘤者;
(3)合并嚴重臟器功能損傷者;
(4)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5)多普勒超聲圖像偽影過重,影響判斷者;
(6)合并精神系統疾病者。
1.2 方法
選擇PHILIPS 公司EPIQ7C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探頭頻率(3 ~5)MHz,檢查前囑咐所有受檢者適量飲水,保持膀胱充盈狀態,均取仰臥位,利用超聲探頭進行橫切、斜切、縱切多角度對下腹部進行掃查,重點觀察宮腔形態、大小及雙側附件情況,并于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患者病灶血流顯示最明亮區域行彩色多普勒取樣,測量并計算搏動指數(pulsation index,PI)、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最大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ty,Vmax)等血流參數,圖像處理與分析均由2 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影像學醫生采用雙盲法進行閱片,血流參數均連續測量3 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1.3 觀察指標
(1)兩組超聲聲像圖特征比較,包括宮腔形態、切面回聲類型、宮腔線移位、內部囊性液性暗區、假包膜等;
(2)兩組超聲血流參數比較;
(3)分析多普勒超聲聲像學特征及血流參數對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效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以頻數(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診斷效能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分析。以P<0.05 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超聲聲像圖特征比較
子宮肌瘤組假包膜比例高于子宮腺肌病組,內部囊性液性暗區比例低于子宮腺肌病組(P<0.05);
兩組宮腔形態、切面回聲類型、宮腔線移位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超聲聲像圖特征比較[n(%)]
2.2 兩組超聲血流參數比較
子宮肌瘤組超聲血流參數Vmax水平高于子宮腺肌病組,RI、PI 水平低于子宮腺肌病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超聲血流參數比較(± s)
表2 兩組超聲血流參數比較(± s)
組別例數 Vmax/(cm·s-1)RIPI子宮肌瘤組4073.29±16.460.60±0.12 1.30±0.87子宮腺肌病組4049.77±12.721.02±0.32 2.15±0.68 t 7.1517.7724.869 P<0.001 <0.001 <0.001
2.3 分析多普勒超聲聲像學特征及血流參數對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效能
ROC 曲線分析顯示,內部囊性液性暗區、假包膜及超聲血流參數Vmax、RI、PI 鑒別診斷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靈敏度為80.00%、75.00%、80.00%、82.50%、80.00%,特異度為72.50%、77.50%、85.00%、92.50%、72.50%,見表3、圖1。
圖1 多普勒超聲聲像學特征及血流參數對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效能
表3 分析多普勒超聲聲像學特征及血流參數對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效能
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且趨于年輕化。雖然以上兩種疾病均屬于良性腫瘤,但隨著瘤體的不斷增大,可壓迫膀胱、直腸等局部組織,從而誘發子宮出血、子宮軸性扭轉等多種并發癥,甚至有一定癌變的風險,依舊是不能輕視的重大問題[6-7]。也有研究表明,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治療方案存在較大差異,而臨床準確的鑒別對提高治療療效,改善患者預后十分有利[8]。病理學檢查是臨床鑒別診斷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金標準,但其具有一定創傷性,且操作難度大,不適用于臨床廣泛開展。
超聲是目前臨床鑒別診斷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主要影像學手段,具有操作簡便、可重復良好等優勢,尤其是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提供更多的病灶信息,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還可清晰顯示病變內部血管分布及血流動力學改變,進而有助于幫助臨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信息[9-11]。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宮肌瘤組假包膜比例高于子宮腺肌病組,內部囊性液性暗區比例低于子宮腺肌病組,與既往文獻報道相符[12]。說明假包膜、內部囊性液性暗區可作為臨床鑒別診斷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典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征象。子宮肌瘤主要由平滑肌細胞增生引起,隨肌瘤體積增大壓迫周圍肌纖維組織,多呈局限性隆起,導致子宮體凹凸不平,可形成邊界清晰規則的假包膜,而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無結節形成且周圍宮體組織與病灶之間無明顯界限,故病灶周圍無假包膜回聲,此外聲像圖表現為小囊樣液性暗區又可能與增生及異位內膜導致的局限性出血殘留于腺體內有關[13]。
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宮肌瘤組超聲血流參數Vmax水平高于子宮腺肌病組,RI、PI 水平低于子宮腺肌病組(P<0.05)。說明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超聲血流動力學存在顯著差異。分析原因認為:子宮肌瘤屬于富血供瘤,且血管腔存在不同程度的擴張,往往導致組織間隙容量和血流量也隨之增加,故與子宮腺肌病相比血流頻譜呈高速低阻型,而子宮腺肌病增生及異位內膜導致的局限性出血會壓迫局部血管,增加血流阻力,故多表現為高阻低速血流頻譜[14]。另外,本研究通過分析多普勒超聲聲像學特征及血流參數對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效能,結果顯示內部囊性液性暗區、假包膜及Vmax、RI、PI 對上述兩種疾病的鑒別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均大于70%,尤其是RI 特異度高達92.5%,說明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通過多影像征象、參數綜合分析可提高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效能,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病均具有典型的多普勒超聲征象,經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可提高兩種疾病的鑒別診斷效能。
猜你喜歡 液性暗區腺肌病 獼猴子宮腺肌病動物模型建立初探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20年12期)2020-03-29中成藥在子宮腺肌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中成藥(2019年12期)2020-01-04崇明地區粉質黏土物理力學指標的線性分析水利科技與經濟(2019年8期)2019-09-05常州地區粘性土液性指數與壓縮系數相關性分析山西建筑(2018年32期)2018-12-11基于配準圖像與水平集算法的宮頸熒光多生暗區分割方法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8年9期)2018-10-17光束分析儀測量高階拉蓋爾高斯光束暗區半徑研究中國設備工程(2016年8期)2016-08-31杭州市三年消除城市照明暗區3098處杭州(2016年2期)2016-08-15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的臨床對比觀察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年7期)2016-01-15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腺肌病100例臨床觀察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年13期)2016-01-15心臟術后康復延遲患者便失禁相關性皮炎(IAD)的臨床特點及對策醫療裝備(2015年17期)201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