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與改良內鏡輔助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癌的臨床效果比較

時間:2024-10-22 13:30:02 來源:網友投稿

作者簡介:郝志黎,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腫瘤的診療。

【摘要】目的 比較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與改良內鏡輔助甲狀腺切除術(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龍口市南山養生谷腫瘤醫院收治的82例甲狀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行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41例)和觀察組(行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41例)。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術后疼痛程度、甲狀腺功能、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F時間=26.472,P時間<0.001;

F組間=12.635,P組間<0.001;
F交互=21.961,P交互<0.001) ;
術后6、24 h,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低于術后30 min,術后24 h均低于術后6 h,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術后24 h,兩組患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甲狀腺素(T4)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相比,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的手術切口較小,術后恢復較快,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促進甲狀腺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
改良內鏡輔助甲狀腺切除術;
甲狀腺癌

【中圖分類號】R5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063.03

DOI:
10.3969/j.issn.2096-2665.2024.10.021

甲狀腺癌病理改變為甲狀腺濾泡增生、甲狀腺腫大,該病患者會出現咽喉部緊縮感,且隨著病灶組織的增大,會對食管、氣管產生壓迫,影響吞咽功能,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困難[1]。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常用術式,該手術的切口長度控制在3~4 cm,雖能夠切除病灶,但因存在較大的手術視野盲區,會出現器械“筷子效應”,且手術安全性較低[2]。而改良內鏡輔助甲狀腺切除術(Miccoli手術)無需對患者實施遠距離游離皮瓣,且在內鏡輔助下可保證手術視野清晰,減少手術給患者帶來的損傷[3]?;诖?,本研究比較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與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龍口市南山養生谷腫瘤醫院收治的82例甲狀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1例;
年齡24~62歲,平均年齡(43.43±5.87)歲;
腫瘤直徑0.6~3.0 cm,平均腫瘤直徑(1.31±0.38)cm;
腫瘤位置:左葉16例,右葉18例,峽部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9例;

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2.64±5.38)歲;
腫瘤直徑0.5~3.0 cm,平均腫瘤直徑(1.25±0.34)cm;
腫瘤位置:左葉15例,右葉20例,峽部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龍口市南山養生谷腫瘤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甲狀腺癌的診斷標準[4],且經B超、 CT平片等檢查確診;
⑵腫瘤直徑≤3 cm。排除標準:⑴甲狀腺癌復發者;
⑵存在甲狀腺手術史者;
⑶存在肺癌、胃癌等其他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胸骨切跡上方3 cm處,沿皮膚橫紋作一切口(長度3 ~ 4 cm)。依次分離皮下組織、皮瓣、頸前括約肌等結構,充分暴露甲狀腺于視野,確定甲狀腺腫瘤位置,隨后將其切除,并送病理學檢查,最后逐層縫合傷口,放置引流管。

觀察組患者采用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將墊枕置于患者肩部,使患者頭部后仰,充分暴露頸部。于頸前正中胸骨上兩橫指處,沿皮膚橫紋作一條弧形切口(長度約2 cm)。游離頸前肌后方皮瓣,切開頸白線,以機械牽拉的方式游離頸前肌群,于此建立腔隙,置入高清內鏡,鏡下觀察甲狀腺并游離患側腺體,使用超聲刀游離甲狀腺靜脈(中靜脈、上動靜脈、下動靜脈)。將腺體向內牽引,確定喉返神經位置及腫瘤病灶情況,使用超聲刀切除腫瘤病灶,送病理學檢查,逐層縫合傷口,放置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⑴圍手術期指標。觀察并記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時間。⑵術后疼痛程度。于術后30 min、 6 h、 24 h,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5]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與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關。⑶甲狀腺功能。于術前、術后24 h,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轉速(12 cm半徑)離心10 min。取血清,使用免疫發光分析儀(德國拜耳公司,型號:ACS180),以熒光免疫分析法測定甲狀腺功能指標[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甲狀腺素(T4)]。⑷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并發癥包括出血、切口粘連、頸前不適、聲音異常。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并發癥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F時間=26.472,P時間<0.001;
F組間=12.635,P組間<0.001;
F交互=21.961,

P交互<0.001) ;
術后6、24 h,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低于術后30 min,術后24 h均低于術后6 h,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甲狀腺功能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TSH、FT3、T4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24 h,兩組患者TSH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FT3、T4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3 討論

甲狀腺癌屬于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女性群體為該疾病的高發人群,各年齡段均可發生,若未及時治療,疾病進展可能會發生惡變,危及患者生命安全[6]。目前,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其中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較為常用,該術式造成的切口更小,可減小對患者頸部形態的影響[7]。但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在直視下進行操作,手術盲區較大,易增加患者手術損傷,導致出現術后出血等問題。近年來,微創手術逐漸應用于臨床,其中,改良Miccoli手術的切口長度約2 cm,能夠減少翻瓣,且在內鏡的引導下,能夠準確判斷病灶位置,減少內部盲區,避免對正常組織血管產生不必要的損傷[8-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提示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效果較好,可促進患者恢復。分析原因為,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建腔時需要通過拉鉤提拉的方式對手術部位皮膚組織進行處理,會增加手術時間及手術出血量[10]。改良Miccoli手術切口小,建腔時使用建腔器械,可降低拉鉤引起的手術損傷,在內鏡輔助下擴大操作視野,進而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及術后引流時間[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24 h,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低于術后30 min,術后24 h均低于術后6 h,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提示甲狀腺癌患者采用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可減輕術后疼痛。分析原因為,改良Miccoli手術中在內鏡下可密切觀察頸部血管走向、結構及喉返神經,可避免損傷血管及神經,降低手術創傷,減輕術后疼痛。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24 h,兩組患者TSH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FT3、T4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改良Miccoli手術在內鏡輔助下能夠清晰顯示甲狀腺癌的形態及位置,超聲刀可準確切除甲狀腺癌,進而減輕對甲狀腺的刺激,促進患者甲狀腺功能的恢復[12]。孫怡等[13]研究指出,與低位小切口手術相比,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患者的效果更好,能夠有效改善圍手術期指標,減輕術后疼痛,加快患者術后恢復,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患者安全性較好。分析原因為,甲狀腺區域距離喉返神經較近,在該部位實施手術時易損傷喉返神經,導致聲音異常。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視野較為局限,實施時需對切口進行牽拉,損傷較大,術后易出現頸前不適等問題[14]。而改良Miccoli手術牽拉過程中的穩定性較高,不會出現作用力不均勻的情況,且在腹腔鏡下進行操作,能夠擴展手術視野,降低手術損傷,避免出現術后出血、粘連等問題[15]。

綜上所述,與低位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相比,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的手術創傷較小,術后恢復較快,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促進甲狀腺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應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如為確保研究的順利實施,受到時間限制納入樣本量較少,因此在后續的研究中仍需要擴大樣本量、開展多中心的研究繼續深入探討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孫宏建.峽部入路改良Miccoli手術對良性甲狀腺腫瘤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J].淮海醫藥, 2021, 39(1):
54-56.

呂德平,肖會能,楊玉玲,等.改良Miccoli術與低位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的手術效果及預后分析[J].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0, 35(1):
82-84.

張永博.改良Miccoli腔鏡輔助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臨床效果研究[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1, 27(5):
109-111.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內分泌學組,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等.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J].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2013, 33(2):
96-115.

嚴廣斌.視覺模擬評分法[J/CD].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 8(2):
34.

馬仕昆,張媞,胡玥,等.胸乳入路腔鏡手術治療甲狀腺良性腫瘤的臨床應用[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22, 31(5):
692-697.

齊旭光.腔鏡輔助頸前低位小切口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2, 28(1):
57-59.

李陳鈺,賀青卿,李小磊,等.經口腔前庭入路與雙側腋窩乳暈入路機器人甲狀腺手術的回顧性比較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 2023, 61(3):
227-231.

劉小瑜,蘇子劍,王聰仁,等.鎖骨上斜切口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 2020, 41(11):
2610-2612.

邢進,劉文忠.改良小切口切除術對甲狀腺瘤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及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 2021, 50(2):
158-161.

穆慧君,齊寶珍,劉禎.改良Miccoli術式內鏡甲狀腺手術治療對早期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的療效與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 2023, 38(9):
1554-1557.

連書現.改良Miccoli術治療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2, 28(1):
51-54.

孫怡,曹丹霞,張馳.改良Miccoli術與低位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22, 25(1):
54-56.

韓斌,龐楠,宋仁舉.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淮海醫藥, 2021, 39(1):
52-54.

覃豐毅,游波.改良Miccoli手術治療cN0期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臨床研究[J].微創醫學, 2021, 16(2):
200-203.

猜你喜歡 低位甲狀腺癌內鏡 眼內鏡的噱頭保健醫苑(2022年4期)2022-05-05分化型甲狀腺癌切除術后多發骨轉移一例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2021年10期)2021-02-28分化型甲狀腺癌肺轉移的研究進展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2021年10期)2021-02-28預計2020年油價將低位震蕩中國化肥信息(2020年2期)2020-11-14棗樹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術河北果樹(2020年2期)2020-05-25上半年磷復肥市場低位運行中國化肥信息(2020年8期)2020-03-19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場仍將低位震蕩中國化肥信息(2020年8期)2020-03-19大探頭超聲內鏡在上消化道較大隆起病變中的應用(附50例報告)醫學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全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癌適應證選擇及并發癥防治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年2期)2016-01-15早期胃癌的超聲內鏡診斷及內鏡下治療效果分析西南國防醫藥(2015年11期)2015-02-28

推薦訪問:甲狀腺 切除術 低位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