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講稿(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講稿
一、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黨的20D報告指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集中體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表述和判斷,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都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豐富發展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20D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報告中關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內在機理,是繼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寶貴經驗。
在新征程上,我們繼續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充分貫徹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對黨的理論創新實踐的規律性總結,是繼續堅持“兩個結合”、推進理論創新的基本原則,我們必須深刻領會、認真貫徹。
二、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
(一)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黨的20D報告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具有基礎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們要深刻領悟、準確把握“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一重要立場觀點方法,將其轉化為自身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必須堅持自信自立
黨的20D報告指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既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的理論源頭,也是我們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自信是我們黨在長期斗爭中煉就的精神氣質,自立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堅持自信自立,既是基于歷史的自信和自強,也是基于現實的變革與成就,更需要今后的擔當和作為。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必須堅持自信自立”,更好學習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三)必須堅持守正創新
黨的20D報告指出:“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堅持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有方向和依歸;
不斷創新,方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守正才有活力和基礎。“守正”與“創新”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守正是創新的基本前提,也是創新的可靠保障。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四)必須堅持問題導向
黨的20D報告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品質,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風格,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突出特點。堅持問題導向既是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內在要求,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要。踏上新征程,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五)必須堅持系統觀念
黨的20D報告指出:“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堅持系統觀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進行戰略謀劃和把握歷史主動的重要經驗,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注重堅持系統觀念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系統觀念,體現了我們黨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把握和科學運用,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六)必須堅持胸懷天下
黨的20D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堅持胸懷天下,是我們黨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的重要立場觀點方法,彰顯大黨大國的世界情懷和責任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堅持將中國的前途命運同世界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不斷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充分彰顯了胸懷天下的深厚情懷。
三、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法論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全面提高執政本領尤其是政治領導本領的高度,向全黨提出了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七個方面的重要要求。因此,深刻把握“七大思維”能力,對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法論有著重大意義。
(一)戰略思維
******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引領,生動體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戰略思維。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這對戰略思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歷史思維
******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這正是對歷史思維的生動表述。通過回眸歷史、反思歷史,對于當前時代的發展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借鑒意義。通過反思歷史,我們可以用厚重的歷史警示現實,從對歷史趨勢的把握中明確方向、指引未來。
(三)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是在現實中運用唯物辯證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強調在任何工作中,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要求我們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思維方式的辯證思維與治國理政的戰略思維的高度統一,為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思維。
(四)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是指人們運用系統觀點,把對象互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其結構和功能進行整體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運用系統思維提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重大思想;
強調以系統思維謀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統籌謀劃深化改革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要素,注重推動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
(五)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就是追求創新、引導創新、促成創新的思維方式。創新思維是在常規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敢于超越常規、開辟新徑,提出新的創造性思路。創新思維突破了一般的認識水平,發現了以往沒有發現的事物聯系,在習以為常的領域找到了創新的突破口。******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激勵我們“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六)法治思維
法治思維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指出,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我們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衰。進入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七)底線思維
底線思維,就是凡事要從壞處準備,積極主動應對,趨利避害,看到“壞處”、解決“難處”、爭取“好處”。******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對那些可能遲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加強研判、全力防范,把底線牢牢守住。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
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風險挑戰將越來越復雜,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將越來越多。我們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為實現黨的20D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