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2022年,**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確定了以工業化為主導的“三大基地一大品牌”發展戰略,在優先發展農牧業的同時,由農牧業大縣向工業大縣過渡,奮力打造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2022年,**縣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連續3年在白城各縣市中位列第一。
一、堅持“項目為王”優化營商環境筑牢經濟發展“壓艙石”
數九寒冬,**縣“風”“光”無限。
一個個“巨無霸”葉片整齊排列,一臺臺風電機組整裝待發,**縣**風電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投產運行的生產車間里,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
新年伊始,企業迎來“開年第一單”,各生產車間正開足馬力忙生產,確保產品在春節前如期交付。“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預計今年生產主機***至***臺套?!?*風電總經理任志慧信心滿滿。
底氣源于實力。作為我國唯一一家“整機+葉片”的風電制造企業,**風電落戶**,看準的正是這里未來可期的發展前景和有溫度的營商環境。
**縣緊盯得天獨厚的土地廣袤、風能富集、農牧產品豐富的資源優勢,堅持“資源規模化開發與產業集群式發展同步推進”,打造清潔能源開發、風電裝備制造、生豬屠宰肉食品加工、牛羊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五個“百億產業發展集群”。依托區域風能資源優勢,堅持綠色發展,構建風電、光伏、生物質、光電“四位一體”的清潔能源開發格局。
為加快項目建設質量效率提升,**縣實施專人包保、專班推進、專項調度的“三?!鞭k法,成立**個副縣級以上領導任組長的常態化招商小組,創新
建立“*+*+*”機制,靈活采取“云洽談”等方式,盯牢重點項目不放松,實現平均每*個月就有*個大項目落戶**,跑出項目投資加速度已然成為**項目建設最亮底色。
“**縣為企業提供的是‘媽媽式服務’,不僅在政策上給予幫扶,同時通過‘三早’項目,支撐引導企業辦理手續,推進快速施工,大大減少了投資周期,降低了投資風險?!?*集團**區域省級總經理***告訴記者,得益于優質服務,**牧原肉食***萬生豬屠宰項目在2022年**投入試生產,截至去年年底,已經屠宰生豬超過*萬頭。
2022年,**縣開工建設****萬元以上項目**個,總投資***.*億元,通過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業,**成為國內風電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最全縣市和新能源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工業產業格局日益完整。
二、挖掘特色優勢延長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固本強基
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Y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始終在路上。
走進位于**道鄉襄平村的**縣肉牛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標準化養殖牛舍整齊排列,膘肥體壯的肉牛毛色黝黑光亮,“哞哞”的叫聲響徹牛場。
**鄉充分利用省級肉牛現代產業園區,牽頭成立了**縣**鄉肉牛產業有限公司,通過對**個行政村資源進行整合,組建養牛產業聯合體,由鄉政府統一進行科學管理,實現集中規模化飼養,與吉林省吉運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為園區提供牛源、管護、犢?;刭忛]環運行服務。
**縣積極搶抓全省“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工程戰略機遇,統籌謀劃、高位推動,向“將肉牛產業打造成‘百億級’產業”的目標奮進。
創新養殖經營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搭臺、企業引領、金融助力、保險兜底、農戶(村集體)參與”五位一體模式,真正實現了無風險養殖。
壯大養殖規模,培育*個萬頭鄉鎮、**個千頭村、****家養殖主體,吉運公司飼養量達到*.*萬頭。
以培優做強養殖、加工、營銷為一體的產業綜合體為目標,謀劃實施了**科技有限公司**萬頭肉牛屠宰加工及冷鏈物流項目,提高精深加工水平。
縱觀全縣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功不可沒。
**縣**農產品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全自動生產線上,一批批包裝精美的“**”牌辣椒系列產品,即將打包銷往日本、韓國、泰國以及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我們通過發展辣椒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2022年公司出口產品*萬噸,產值達到*億元以上?!?*農產品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說。
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和“公司+農戶”兩種種植模式,在育苗、供肥、管理、回收、加工、銷售等環節實行“六統一”,統一種植標準,提升產品品質。同時,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在辣椒色素、辣度提取、化妝品研發等方面持續發力,產業鏈不斷延伸,帶動當地種植面積*萬畝,帶動脫貧農戶****戶、普通農戶*****戶。
火紅的產業托起火紅的生活,以鄉村振興落筆,**縣力爭在*年內推廣辣椒產業實現百萬畝。
三、拆圍墻更破心墻增綠意更聚民意城市品質持續提升
拆除機關圍墻還綠于民,是**縣開展城市建設、打造民心工程的開篇之舉。
20**年,為進一步改善城市容貌、方便群眾出行,**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全面推行老城區改造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環境優先的原則,在城區范圍內開展“拆墻透綠”工作,通過拆除有形的圍墻,拉近政府和百姓之間的距離。
“過去,這里被柵欄和圍墻圍住,進出要經過證件出示、辦事部門同意、門衛登記等相關程序。如今,這墻一拆,早晚在這里散步,還有免費的停車位,讓老百姓感覺很親切。”居民*先生感慨道。自從縣委縣政府大院圍欄被拆除后,辦公樓前建成了廣場和游園,來休憩玩耍的居民絡繹不絕。
“拆墻透綠”展現了政府自信開放的心態,彰顯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責任擔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百姓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同時,在“拆墻透綠”的基礎上,他們加強精細化管理,利用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因地制宜開展補植工作,消除裸露地面,增加綠量,改善景觀效果,更好地提供便民服務。
隨著更新改造和建設的加快推進,**縣第一個休閑公園——**公園,集文化、娛樂、餐飲和夜間消費為一體的仿古特色美食街等一大批民生工程落實落地,改造老舊小區***個,改造城市道路**條,建設水沖公廁**座,改造建設棚戶區**萬平方米,縣城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從深度貧困到鄉村富美,從農牧業大縣到工業強縣,從縣域發展“跟跑”到“領跑”,**縣實現了“三個歷史性跨越”,探索形成了“**模式”,在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精彩篇章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推薦訪問:高質量 縣域經濟 推動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