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龍
(臨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山西呂梁 033000)
馬鈴薯種植是我國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脫毒馬鈴薯因具有多重優勢而成為農戶選擇馬鈴薯類型時的首選對象,栽種脫毒馬鈴薯能夠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為推動脫毒馬鈴薯種植活動的開展,需要明確脫毒馬鈴薯的內在特征,匹配科學可行的種植技術,取得良好的種植成果。
馬鈴薯脫毒技術是指選取含有病毒和細菌的馬鈴薯塊,將其置于室內催化發芽,全面消毒后,轉至無菌環境中經過數個月的培養,薯塊莖尖長出幼苗,經檢測后對比分析各幼苗的病毒含量,剔除病毒含量較高的部分,保留無毒幼苗,獲得無毒馬鈴薯原種。相比于普通馬鈴薯,脫毒馬鈴薯品質上乘,產量大幅提高,在農副產品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屬于馬鈴薯種植領域的首選對象。鑒于脫毒馬鈴薯具有諸多應用優勢,可以大力推廣,結合科學的栽植技術,實現脫毒馬鈴薯質量、產量等方面提升。
2.1 選擇優質品種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在氣候和土壤等基礎條件方面存在差異,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種植條件選擇合適的馬鈴薯品種。選擇種薯優先考慮芽眼堅硬、重量均勻的種塊。對種薯進行連續3 h 的曬種處理,期間適時翻動。之后切割成小塊,每塊的芽眼數量以2~3 個為宜,將此部分薯塊用于播種。為避免薯塊氧化,切割后應盡快投入使用。
2.2 合理耕作與施肥
馬鈴薯屬于茄科作物,宜與豆科、禾本科等作物輪作。馬鈴薯的結薯發生在土壤中,疏松的土壤有利于馬鈴薯結塊。為保證馬鈴薯的形態和大小適宜,在耕作環節需保持土壤疏松,在土層下深耕約30 cm 并適當搗松翻耕的土壤。馬鈴薯生長對養分需求較大,應施加有機肥以提高土壤肥力。施底肥的便捷性較差,耕作時可適當增加有機肥用量,為馬鈴薯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通常宜施加優質有機肥??紤]到蟲害對馬鈴薯的影響,輔以少量除蟲藥劑。
2.3 合理密植
密植需協調群體和個體的關系,充分利用陽光,在預防馬鈴薯病蟲害的同時達到高產的效果。傳統馬鈴薯種植傾向于稀植,未有效發揮土地利用價值,馬鈴薯產量偏低。在條件允許時,應適當增加種植密度。部分地區土壤條件良好時,可按照75~85 cm 的行距種植,即實行雙行單壟栽培技術,株距約為30 cm。
2.4 播種深度
薯苗的出苗時間、幼苗質量等均會受薯種播種深度的影響。對于干旱或疏松的土壤,按照10 cm 的要求深播;
濕度和黏度偏高的土壤,宜采取淺播的方法,深度控制在6~8 cm。最適宜的土層播種溫度約為8 ℃,播種優先在5 月中上旬進行,若要催芽,應適當向后延遲播種時間。
2.5 各階段的田間管理
2.5.1 薯苗期的田間管理
薯苗期以土壤中的蚜蟲為主要管理對象,應定期疏松土壤、清理雜草,為幼苗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2.5.2 發棵期的田間管理
發棵期的薯苗對水分需求較大,需注重水分的補給,但要避免過度澆水,否則易引起淹苗問題。蹲苗、淺培土后再施碳肥、銨肥,以便馬鈴薯有效吸收養分?,F蕾至開花期不宜施肥澆水,但為避免養分供應不足,需及時摘除花蕾。
2.5.3 適時收獲,科學貯藏
馬鈴薯莖葉干枯時,薯塊基本不再繼續膨大,此時薯塊成型,薯皮木栓化,具備采收的條件。采收后,首先分揀馬鈴薯,劃分級別放置;
清理腐爛、受損的馬鈴薯;
將優質馬鈴薯置于陰涼區域半個月。馬鈴薯的貯存需根據現場環境采取防護措施,冬天防凍傷,春天防發芽。若貯存環境干燥陰冷,采取稻草覆蓋措施可貯存馬鈴薯至第二年秋天。
3.1 普及率低
3.1.1 現象
部分種植戶對脫毒馬鈴薯的認識較為局限,對脫毒馬鈴薯高品質和高產量的特性持懷疑態度,不愿主動購買脫毒種薯,導致脫毒馬鈴薯的種植難以取得突破性發展。
3.1.2 原因
一是種植戶對脫毒馬鈴薯的認識較為局限,接受程度不高。二是相關部門缺乏對脫毒馬鈴薯高產、高質量、高效益優勢的持續大力宣傳,脫毒馬鈴薯影響力相對有限。三是種植戶難以厘清馬鈴薯脫毒種薯的等級,采購種薯時可能以較高價格采購到低級別的種薯,無法保證種植效果。四是政策扶持力度小,種植戶難以享受到種植補貼。五是脫毒馬鈴薯銷售活動相對匱乏,缺乏完善的銷售體系,市場中充斥著大量不法商販,無法為農戶的經濟收益提供保障。
3.2 種薯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
3.2.1 現象
優質種薯是種植優質馬鈴薯的基本前提,荷蘭、加拿大等國家馬鈴薯種植行業得以良好發展的關鍵原因在于建立了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從保障種薯品質著手,同時在馬鈴薯種薯生產方面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有利于行業規范發展。
3.2.2 原因
一是現階段我國缺乏種薯質量檢測及認證的權威機構,市場相對混亂。二是針對馬鈴薯種薯的質量監管缺乏全面性,檢測樣品數量有限,檢測項目較少,檢測結果無法準確反映馬鈴薯種薯質量,不利于質量控制。三是種薯繁育體系不完善。
3.3 脫毒種薯質量追溯體系不完善
3.3.1 現象
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過程復雜,包括組織培養脫毒、脫毒苗移栽、脫毒原種生產、種薯塊莖的質量檢測、低劣馬鈴薯薯種的淘汰等環節。但在整個運作過程中缺乏強有力的質量追溯體系,可能導致由于其中某個環節的疏忽影響脫毒種薯質量卻無從查起的情況。
3.3.2 原因
一是專業人才匱乏,難以有效推動脫毒種薯質量追溯體系的發展。二是種薯質量管理的細節未落實到位,未及時完善種薯生產過程中的信息記錄,在質量評價時缺乏足量的信息指導,出現質量問題時無從查起。三是現有的脫毒種薯質量追溯體系不完善,未對馬鈴薯脫毒試管苗生產、種薯生產等活動作出明確規定,作業行為具有隨意性。
3.4 病蟲害防治體系不完善
3.4.1 現象
在種植活動中易發生馬鈴薯晚疫病,例如我國黑龍江地區的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就易于發生馬鈴薯晚疫病,這對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該類病害防治難度較大,在病害防治中無法得到病蟲害防治體系的支持,也缺乏防治工作的推動者,馬鈴薯往往會由于病害的發生與發展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
3.4.2 原因
一是種植戶為控制成本而對馬鈴薯晚疫病視而不見;
缺乏強有力的防治措施,防治采用的藥劑效果欠佳;
防治具有被動性,在發生大范圍的病害后再進行防治,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力度不足,以致錯失最佳防治時機,防治工作量增加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三是配套的馬鈴薯病蟲害防治體系不完善,對種植戶防治病蟲害的指導不足。
3.5 繁育基地匱乏
3.5.1 現象
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相對有限,現有基地建設水平滯后,種薯供應量低于需求量。
3.5.2 原因
由于認知的偏差,脫毒馬鈴薯的規模化繁育工作進程滯后;
技術支持力度有限,無法有效推動繁育工作的開展;
極具代表性的繁育基地較少,缺乏帶動性作用。
3.6 機械化種植水平低
3.6.1 現象
常規的小規模馬鈴薯種植格局尚存在,農戶的馬鈴薯種植零散化、少量化。農村規模化馬鈴薯種植現象較為少見,在此條件下,無法采用機械設備進行大面積的農業生產。
3.6.2 原因
一是常規的農業生產模式根深蒂固,未從零散化向規?;D變。二是在小面積的馬鈴薯種植活動中,農戶傾向于用小型機械設備播種,壟距僅有65 cm,農業機械設備性能有限。部分優質的農業機械設備對現場環境要求太高,馬鈴薯種植仍過度依賴人工作業[1]。
4.1 加大宣傳力度
擴寬宣傳途徑,采用廣播、電視、專題講座等方式進行宣傳,引導農戶認識到脫毒馬鈴薯的優勢,主動接受脫毒馬鈴薯。立足脫毒馬鈴薯種植現狀,制定價格補貼政策,為農戶種植脫毒馬鈴薯給予適當經濟上的鼓勵。聯動多方主體,建立集科研、良種場、農戶于一體的種薯繁育體系。在注重生產的同時加快營銷體系的發展,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4.2 完善種薯質量控制體系
制定適合我國的馬鈴薯種薯培育標準,根據高質量、高產量的要求采用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技術,在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引導下發展。提高馬鈴薯種植人員的素質,引導其認識到脫毒馬鈴薯種植的重要性,主動學習相關生產技術。持續進行檢測技術的研發與推廣,以科學的方法進行檢驗,保證馬鈴薯種薯的質量。持續開展脫毒馬鈴薯種薯質量認證示范,走標準化的質量管控之路。
4.3 建立完善脫毒種薯質量追溯體系
加強全流程監控,包含病毒檢測監控、種薯生產監控及銷售監控等。由指定權威機構為具有資質的企業頒發種薯經營許可證,以企業資質為評價對象,盡可能減少主觀因素的干擾。實施統一編碼,提供技術支撐以便進行脫毒種薯質量追溯。規范編碼,涵蓋生產單位、年份、品種、環節和管理內容,信息必須完善且準確。加大對脫毒種苗、種薯的質量認證力度,對認證種薯生產單位發放經營許可,完善質量追溯體系。
4.4 重視病蟲害防治
從多種途徑向種植戶宣傳晚疫病對馬鈴薯的危害,引導種植戶掌握科學的防治措施。宣傳途徑包含下鄉講課、網絡宣傳、發放宣傳單等,宣傳內容包含馬鈴薯蟲害的種類、癥狀、防治措施等。種植戶能憑借自身扎實的專業知識自發采購馬鈴薯晚疫病及其他病蟲害的防治藥劑,降低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成本投入。馬鈴薯晚疫病屬于氣候型病害,種植現場的氣候環境是病害防治的重點分析對象,需注重對資料的收集和分析。為強化對馬鈴薯晚疫病的管控,應建立監測預警系統,根據監測掌握的信息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2]。
4.5 建設繁育基地
加快規?;摱抉R鈴薯種薯生產基地建設,注重基地的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提高基地建設水平;
建立質量自檢體系,加強日常檢驗,保證脫毒馬鈴薯種薯品質,及時剔除不達標的種薯;
發揮出典范性脫毒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的帶動性作用,推動行業穩步發展。
4.6 提高機械化種植水平
在市場需求的促進作用下,馬鈴薯產業取得了寶貴的發展契機,種植面積較以往有所擴大,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種植的機械化水平問題值得深入探討。提高機械化種植水平是減輕人工勞動強度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策略,根據政府關于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安排部署,現階段馬鈴薯種植產業正逐步朝著機械化方向邁進。得益于農業機械的生產力優勢,有效提高生產效率,能夠在有限的資源和人力投入下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產量,實現馬鈴薯種植的規模化發展。農業機械設備配置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地形、種植規模等條件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高效地進行機械化作業[3]。
5.1 加強繁育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為實現產量和質量的雙重進步,需要擴大脫毒馬鈴薯的種植面積,注重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技術支持下拓寬脫毒馬鈴薯的種植范圍,憑借質量和產量優勢創造豐厚的經濟效益。研究人員需要高度重視脫毒馬鈴薯繁育的穩定性,確保在相對特殊的條件下依然能夠正常種植和收獲。技術研究人員需要拓寬視野,適當引入外來的優質馬鈴薯品種,將其與本地品種進行雜交,得到適應本土種植的馬鈴薯品種。技術研究人員應持續更新品種種植理念,提高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的應用水平,積極進行推廣,使技術的“種子”播撒至田間地頭。
5.2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如今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正提高,對脫毒馬鈴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對脫毒馬鈴薯的推廣將成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應根據現有的脫毒馬鈴薯發展狀況,給予適量的資金支持。在脫毒馬鈴薯前期種子培育環節,政府應給予適量的資金支持,引進優質的脫毒馬鈴薯品種,結合實際種植條件進行改良,以便脫毒馬鈴薯推廣工作的大范圍開展。政府部門也需要為農業生產基地的發展給予適量經濟補貼,引導農戶自發參與到馬鈴薯推廣活動中。
脫毒馬鈴薯由于產量、質量等方面的優勢而深受農戶青睞,但在脫毒馬鈴薯種植中仍存在的認識不全、方法滯后、質量管控不到位等問題,值得農業技術人員和種植戶予以高度重視。要精心挑選脫毒馬鈴薯品種,根據現場種植條件優化種植方法,采取科學的田間管理措施,保證養分和水分的供應充足,適時采收以及控制貯存環境的溫濕度,加快技術研發與推廣,促進質量管控體系的建設與完善,以此來取得更好的脫毒馬鈴薯種植成果。
猜你喜歡種薯馬鈴薯體系馬鈴薯種薯退化的原因及預防現代畜牧科技(2021年11期)2021-12-21馬鈴薯有功勞少兒科學周刊·兒童版(2021年21期)2021-12-11初夏馬鈴薯 田間管理抓哪些今日農業(2021年11期)2021-11-27春栽馬鈴薯種植技術今日農業(2021年4期)2021-06-09構建體系,舉一反三新世紀智能(數學備考)(2020年11期)2021-01-04定邊馬鈴薯陜西畫報(2016年1期)2016-12-01馬鈴薯種薯貯藏性能和貯藏技術分析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脫毒馬鈴薯微型種薯繁育技術**農墾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8“三位一體”德育教育體系評說中國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