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廣東省廣州市清華附中灣區學校)
當前,名師工作室的發展模式各具千秋,打磨課堂、專業提升等各種研修提升模式也為青年教師提供了成長的訓練場。但從長遠方向看,如何為青年教師提供更為長久的發展提升思路,使每一位教師從促成長到自成長,進而實現共成長,最好的方向就是打造閱讀共同體。作為一名教師,讀書也是伴隨自己一生的專業學習發展的有效途徑。
成尚榮教授在《名師基質》一書中提到:“閱讀是教師專業生活的重要內容、方式和標志。”一位教師如果僅僅是研究自己課堂教學的技法,那就是花拳繡腿,永遠也沒有扎實的功底,成就不了大家。對于青年教師,更需要讓他們沉下心來,懂得學高為師的道理,并真切體會到在團隊中通過讀書、讀人、讀課、讀事等多種途徑的閱讀,帶來真正的成長。名師工作室如何實現閱讀共同體的有效推動,進而助推名師工作室的發展呢?主要就是從三個維度來解決共同體的建設問題。
作為一個團隊,無論開展怎樣的活動,都需要固定的模式,大家共同遵守,共同監督,共同促進。時間久了,才會共同提高,共同成長。工作室里的閱讀共同體建設首先就要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和交流時間,如每周一次共讀時間,可以線下集中讀書,也可以線上共同讀書。
監督的方式,可以用打卡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讀書后分享來敦促。可以形式上采取名師推薦書目,或者是名師工作室購買固定的書籍,按照工作室的閱讀要求來邊讀邊做筆記,通過分享筆記的方式來進行初步交流;
當然最直接的方式是由工作室里的領頭人、骨干教師等發起讀書,通過領讀的方式,帶領工作室成員共讀一本書,關鍵之處可以留出問題,大家共同思考交流。
當前,許多名師工作室都采取了線上讀書、線下分享的模式,利用微信群、QQ群、CCtalk等多種平臺,發起閱讀,大家在共讀的基礎上,線下采取讀書沙龍、讀書報告會、聊書等多種形式交流分享,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讀書。無疑閱讀共同體最多的是要讀紙質書。特別是教育教學及學科類的專業書。新教育倡導人朱永新教授提到:“教師成長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就是專業閱讀。
一個教師的閱讀,是從浪漫走向精確,再走向綜合的發展歷程。一個教師的生命成長中,如果沒有一些書讓他刻骨銘心,沒有一些書伴隨著他的職業旅程,他不可能有長遠的發展。”
例如,筆者的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就為教師提供了三個層次的書籍:教育教學理論相關書籍;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教學思想案例相關書籍;
文學類著作,也包含兒童文學的相關書籍。
本學期共讀的書目有《朱永新新教育》《未來學校》《名師基質》《兒童立場》《于永正講語文》《王崧舟:愛上語文》《西游記》《曹文軒系列作品》《窗邊的小豆豆》等。
讀人。這里的讀人有三個層次,第一讀全國的名師,甚至是國際界的名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方能讓我們有看世界的眼光,才有可能培養有格局和大視野的學生。工作室里每學期推出一位共讀共學的教學名師,一位頂級的教育名家,通過讀他的書,仿他的課,探索大家的教育理念之精髓。
第二個層次就是讀身邊的人。共同體的含義還指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也是非常好的學習資源,可以說,每個人都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這位教師擅長朗讀,那位教師課堂風格魅力十足,還有的在寫作上有獨到見解,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借鑒。
第三個層次就是讀我們的學生。很多時候我們的研究和學習都似乎忘記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學生而研究。所以,經常把這些富有活力與個性的學生作為我們閱讀的對象,也是一種研究。當前教育非常流行的“兒童的立場”“兒童的哲學”等名詞,都需要我們有真實的案例去更好地解讀。
讀課。教師的主陣地依然離不開課堂,所以讀人的一個關鍵就是讀他的課。課中有人,人中有課,課人合一,也是對優秀教師的最大褒獎。
作為名師工作室的團隊,我們可以每月分享一位教師的課堂,從課堂中發現教師的教學風格,找到他的成長優勢,發展方向,進而離打造名師更進一步。當然,課堂也是永遠的缺憾美。從課堂中更重要的是發現他人的特點,反觀自我的不足,尋找新的突破,在讀課中上更好的課。
讀事。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要經歷各種的事兒。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有課堂,各種事件的處理也成為歷練一位教師成長的關鍵能力。是否有足夠的分析、判斷和處理能力,就成了成敗的關鍵,當然這也成了我們研究的關鍵點。
我們可以利用工作室平臺,定期交流成員中的教育故事,有對學生的,有對同事的,有工作方式的,也有心理疏導的,這些也是教師成長的另一個側面。
一位教師如果想更好地成長,并取得一定的成功,需要的一個硬功夫就是寫作。名師工作室的閱讀共同體不僅需要多種途徑的讀,更需要在讀的基礎上,勤于筆耕,記錄下來。那么記錄的方式有多種:
一是筆記型的要點精彩記錄。讀書筆記是最好的閱讀成果記錄方式,形式則豐富多樣。好的筆記可以是思維導圖型的,這樣更容易記住知識的要點;
可以是精彩語句的摘抄,并在下面附上自己的注解和思考,這樣方便在以后寫作時引用;
還可以是將工作室成員線上交流時的精華摘錄提煉,這樣的在創作就成為了自己的教育思考,甚至是思想。
二是故事型的敘事反思記錄。提到寫作,教師往往會愁于理論知識的匱乏而寫起來沒有底氣,其實我們大可改變思路,作為一線教師,最好的寫作就是寫教育故事,也可以叫教育敘事。也就是將自己教育教學中發生的有研究價值的事情記錄下來,再現鮮活的案例故事,并在敘述后進行反思、提升等,這樣的文字更能引發同行的共鳴和思考,也是非常有研究意義的教育資源。筆者的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即堅持每周一個教育故事,每月的教育故事分享,大家都要就這個教育故事引發思考,很多時候,大家都能從不同角度找到當前極為關注的教育問題,并成為我們繼續研究讀書的課題,推動下去。
三是主題型的案例成果記錄。工作室的研究多以主題型來出現,比如當前對小學作文教學現狀進行了有效研究,老師們則針對這一主題積累素材和記錄相關文字,自己課堂教學的案例,對作文教學關注點的思考等,這樣同一主題下的文字聚焦在一起,就更有針對性了。長此下去,工作室的學習交流也形成了較系統、鮮明的系列成果,供其他同行教師學習借鑒。
總之,閱讀共同體的打造,為名師工作室注入了不竭的動力和生命力,更為教師的終身學習和成長打下了最堅實的根基。教師唯有博學、善學、會學,學會閱讀、悅讀、越讀,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更快地成長,成為教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奏響教育沃土上更優美動聽的旋律。
猜你喜歡名師共同體讀書愛的共同體散文詩(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共同體的戰斗瘋狂英語·初中天地(2020年6期)2020-09-11我愛讀書作文評點報·低幼版(2020年31期)2020-07-23正是讀書好時節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名師簡介兒童大世界(2019年11期)2019-12-25名師簡介兒童大世界(2019年10期)2019-11-05名師簡介兒童大世界(2019年9期)2019-09-28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年4期)2019-09-10名師簡介兒童大世界(2019年7期)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