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仁
(一)影子的概念及其在各領域的運用
影子是一種光學現象。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人們很早就從自然界中觀察到了這一現象,并利用這一現象,如用影子的長短來計量時間,發明了記錄時間的日冕和圭表。《都城紀勝》記杭州瓦舍眾伎“雜手藝”中就有“手影戲”一項。手影戲的形成原理就是光的直線傳播,是光遇到手發生漫反射,沒遇到手的到墻上發生漫反射,被手反射的一部分是墻上的陰影。手影戲通過手勢的變化,創造出各種事物的形象。
皮影戲是利用投影原理進行表演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我國傳統的表演藝術之一。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演出的時候,民間藝人們用皮革或紙板做成人物的剪影,用燈光將影人投射在白色幕布上,藝人們一邊演唱或講述,一邊操控影人,同時配以器樂演奏,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比利時電影制作人兼藝術家文森特·巴爾也將陰影轉化為藝術。他將日常物品的陰影與有趣的手繪插圖相結合,創造出令人震驚的藝術作品。影子在園林藝術中也常常被用來營造氣氛,豐富空間美學。作為虛實結合意境表現因素之一的“影子”,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有著廣泛的應用[2]。攝影就是光與影的藝術,通過影子,創作出具有詩情畫意、戲劇性、感染力的攝影藝術作品。
人們對影子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在現代醫學領域,X光片可以用于檢查身體,通過光線穿過人體留下影子,來檢查身體有沒有疾病。人們還利用影子的原理發明了無影燈,讓醫生們在進行手術時不再受影子遮擋視線的困擾。
影子作為一種視覺元素,在藝術設計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很多設計師研究影子,用影子圖形傳達某種特定的信息,用影子語言豐富藝術效果。如今,影子圖形逐漸成為藝術設計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對影子的再設計,在影子與客觀物體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詮釋創意設計主題。將影子圖形運用在藝術設計中,可以增強作品趣味性,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然而,在運用影子圖形的過程中,如何巧妙地呈現影子,傳達影子圖形視覺符號蘊含的信息內容,成為影子圖形創意表達的難點。
(二)影子產生的條件
影子圖形視覺符號的創意表現必須遵循影子形成的規律和人們的視覺習慣。要想表現出影子圖形的特征,必須了解影子產生的條件。影子的產生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首先要有光源。光線的強弱、顏色、照射的方向,以及光源的數量,都會影響影子的形狀。其次要有遮光的物體。物體的性質會影響影子的顏色。如果是不透明的物體,光線完全被遮蔽,仔細觀察會發現影子中部特別黑暗,四周比較灰暗。影子中部特別黑暗的部分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影子的顏色與承影面的顏色有很大關系,一般呈現出黑色或灰黑色。如果物體是半透明的有色物體,影子就會呈現出物體固有色的色彩特征,如彩色玻璃。最后要有能顯示影子的承影面。如果承影面是地面,影子就會平躺在地面上;
如果承影面是樓梯,影子就會折疊變形。承影面越不平整,影子變形就越嚴重,無法識別。此外,承影面的粗糙程度也會對影子造成影響。承影面表面越粗糙,影子的顏色就越不明顯;
承影面越光滑,則可以越清晰地映射出物體的顏色,如倒影中、鏡子中的影像,都可以呈現物體本身的顏色。以上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會有影子的產生,改變其中任何一個條件,影子呈現的狀態也會有所差異。在運用影子圖形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有必要對影子的產生條件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
(三)影子的種類
在人們生活中,有一些關于影的描述,如陰影、投影、剪影、倒影等。但在影子圖形創意設計中,一般使用到的影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陰影,另一種是倒影。陰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物理現象,也是創意設計中運用較多的藝術符號,主要通過改變陰影的虛實、大小、方向等來進行創意設計。倒影嚴格來說不是影子,是光照射在光滑承影面上所成的虛像,遵循平面鏡成像的原理,但人們習慣性地把倒影理解為影子。在進行創意設計的時候可以創新性應用倒影,彰顯其垂直構圖和能體現顏色的特征,利用倒影營造畫面意境。
(一)視覺符號的相似性原則
形與影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所謂“形影不離”,意思就是物體和它的影子分不開。影子是物體形態的反映,在設計中,影子圖形的創意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與原則,不是隨意更換一個圖形就可以的,設計的影子形狀必須與主體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即影子與物體要做到形似。
作為創意元素的影子,既不能脫離物體形態,也不能重復物體形態。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盡管經過了拉長或者扭曲,但在形態上依然與本體相差不大。與原物體形態相近的影子容易在視覺上被人們接受,會給人強烈的整體感,因為相近的事物擁有相似的功能或特征,會被人認為是一個整體。
但是,如果形與影的相似度過高,圖形就會給人帶來視覺識別障礙,這就需要通過構圖的方式放大影子,讓形與影形成巨大的反差,這樣才能彰顯畫面中的矛盾沖突。不注意形與影的對比就會被過于統一的整體感淹沒,從而無法傳遞影子圖形的內涵,無法彰顯影子圖形這一視覺符號的創新性,自然無法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由此可見,形與影之間保持相似是創意的基礎,否則就會失去原本影子的真實之感,但二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影是形的客觀反映,如果形與影的反差太大,會在視覺上產生違和感,所以在創意設計中,需要把握一定的度。應充分發揮想象力,使被置換的影子與本體在形態上保持相似性,同時能夠和諧統一,形成具有特色的視覺語言,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每個小男孩都有一個英雄夢,在進行與之相關的創意設計時,可以將他的影子與變形金剛進行置換,使小男孩與他的影子(變形金剛)做出相似的動作,從而展現出小男孩保護地球、維護和平的理想,表現出小男孩像變形金剛一樣勇敢,讓觀看者一目了然。當然,在設計過程中不能一味追求近似的形態,細節上的相近反而會限定影子圖形的選擇,進而禁錮設計者的思維,不利于增強影子圖形的創新性和表現力。由于異影多以輪廓化的暗影形態出現,因此只需有意識地選擇在輪廓或者圖形主體部分與本體統一的形象即可,無需面面俱到,在細節上苛求。
(二)信息傳達的相關性原則
影子由于其獨特的表現力,被廣泛地運用于繪畫藝術和圖形創意設計中。圖形創意設計強調視覺的變化,對物體的影子進行藝術化處理,通過想象與聯想把原物體的影子變成與之相關的另一物體的影子,這時影子不僅僅是物體的真實投影,還是作品中突出的創意元素。影子與本體如果在形態上具備較高的相似性,在內涵上會顯得單調和空洞,二者應做到形象與內涵的雙重統一。在創意設計中,影子圖形視覺符號的設計應遵循相關性原則,物體與影子除了形態的相似之外還應具有某種內在的聯系,設計的影子圖形應富有深刻的寓意,能夠引發人們的聯想,增強作品視覺沖擊力。具體來說,在運用影子圖形這一視覺符號進行創意設計時,需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通過影子圖形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人們無法用肉眼直接洞察別人的心理活動和變化,也不能完全洞悉別人的內心世界,無法窺探別人細微的心理活動。在創意設計中,可以借用影子圖形表現人物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展現人物的夢想、信念,以及復雜的心理活動等。例如,在一個創意設計中,畫面展現的是一個小朋友在騎木馬的場景,而身后的影子呈現的是他騎著一匹高頭大馬馳騁的畫面。影子表現的是孩子童年的夢想:渴望成為一名騎士。《環形使者》的電影海報也使用了這種表現手法,影片講述了一個大型犯罪集團雇請一名職業殺手,專門殺死從未來穿越過來的目標,在某一天,殺手發現即將要獵殺的對象居然是來自未來的自己,自我的巔峰對決由此展開。電影海報運用影子圖形的表現手法,未來的殺手成為殺手的倒影,二者共同構成整個畫面,將人物復雜矛盾的內心巧妙地呈現出來,有很強的視覺感染力和表現力,深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第二,通過影子圖形表現諺語、成語、俗語,或者講述一個生動的寓言故事。諺語、成語、俗語都是語言中的重要部分,可以讓語言表達得鮮明、生動。影子圖形則可以借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現這些語言的精髓。如在對龜兔賽跑的故事進行創新呈現時,可以運用影子圖形展現生活在烏龜陰影下的兔子,對該故事的內涵進行新的解讀。
第三,運用夸張、比喻等手法對影子圖形進行創新設計,從而呈現出幽默的視覺效果,使設計出來的影子圖形富有寓意。夸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幽默的藝術常常借助夸張手法來表現主題,在幽默圖形創意設計中,夸張是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之一。影子圖形也可以借助夸張的手法呈現獨特的視覺效果。例如一個汽車的商業海報,整個畫面表現的是馬路上的一個汽車影子。初看不知所云,回味一下可知,海報用夸張的手法表現汽車行駛速度太快,快到連影子都留在了原地。
第四,通過影子圖形揭示形與影的關系。形與影相結合可以傳達一定的主題。在創意設計中,影子圖形能夠形象地揭示形與影的關系,傳達作品內涵。例如,在一個創意作品中,一位衣冠楚楚的紳士,身后的影子是一匹張牙舞爪的惡狼形象。這其實運用了影子圖形這一視覺符號,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這是一只披著人皮的狼,內心狡詐貪婪。又如,一個美味可口的漢堡,后面影子置換成一個肥胖的人。二者看似毫無關系,卻很巧妙地通過影子圖形向人們傳達了吃太多高熱量的食物會長胖這一信息。
(一)手繪
用手繪來表現影子圖形是一種非常簡潔也較為常用的方式。手繪是應用于各個行業手工繪制圖案的技術手法。在進行設計類手繪時,應靈活運用造型、色彩、線條等元素進行影子圖形設計,表現畫面主題。部分設計師不注重影子圖形的創意表現,設計的影子圖形過于概念化,呈現的畫面有僵化之感。好的創意需要好的方法去呈現,既然影子圖形是信息傳達的主要載體,那么影子的造型必須生動、形象、鮮明。在運用影子圖形視覺符號設計創意手繪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畫面要和諧統一。畫面整體風格要統一,有一定的秩序,畫面中要有明確的視覺方向,應注重線與面的結合、面與面的結合。二是畫面要有穩定感。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二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定。穩定感是人類在長期觀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經驗和審美觀念。只有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才能產生美感,背離這個原則的,看起來就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二)電腦合成
在現代設計中,借助電腦來合成圖形是常見的一種方法,電腦合成非常便捷而且高效。電腦合成的影子圖形能達到真實的視覺效果,還能增強畫面視覺張力。在設計過程中,一點小小的錯誤很容易被放大,從而影響設計效果,所以需要特別注意光影變化的規律性、視角的一致性、光影的統一性、構圖的藝術性。應熟練應用電腦合成技術,豐富影子圖形表現形式,從而加快影子圖形傳播速度。
綜上所述,影子是多變的、神秘的,可以引發人們聯想。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合理運用影子圖形,可以擴大作品創意表現空間,使作品富有張力。新時代,設計師不應禁錮自己的思維,不應固定某個視角,不應拘泥某一種手法和形式,而應改變視角,通過深入的觀察,理清形與影的內在關聯,掌握影子圖形設計原則和方法,找到全新的創意點,更好地運用影子圖形語言,從而引發受眾對作品的思考與共鳴。
猜你喜歡創意設計影子物體甜甜圈幼兒100(2021年35期)2021-12-06月滿中秋幼兒100(2021年27期)2021-09-09大樹幼兒100(2021年18期)2021-06-23宇宙幼兒100(2021年18期)2021-06-23深刻理解物體的平衡中學生數理化·高一版(2020年1期)2020-02-20我們是怎樣看到物體的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2018年10期)2018-12-06What a Nice Friend小學生時代·大嘴英語(2016年11期)2017-01-19和影子玩耍讀者(2016年20期)2016-10-09不可思議的影子作文大王·笑話大王(2016年3期)2016-03-11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科普童話·百科探秘(2015年4期)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