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肝膽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探究

時間:2022-11-01 16:20: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對肝膽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后,采用不同處理方法對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行肝膽外科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采用常規腸內營養恢復方法處理對照組患者,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恢復方法處理觀察組患者,對兩組患者的預后營養指數和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經處理后,觀察組的預后營養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治療有效率(82.00%)較對照組(58.00%)明顯高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行肝膽手術后的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能夠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有效恢復,且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肝膽患者;外科手術;胃腸功能;早期營養支持

肝膽疾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一種高發病。相關研究結果表明:肝膽患者行手術治療后,在牽拉和麻醉等的影響下,術后會給患者的胃腸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如發生停止排氣、腹脹等情況[1]。本研究對肝膽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后,采用不同處理方式對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現進行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行肝膽外科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100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在43~71歲,平均年齡為56.3歲。術前進行外周學檢測,報告顯示患者的營養指數為(44.25±3.84)。其中,行膽總管切開取石術34例,膽腸吻合術20例,膽囊切除術46例。觀察組100例患者中,男51例,女49例,年齡在45~72歲,平均年齡為56歲。術前進行外周學檢測,報告顯示患者的營養指數為(44.30±3.56)。其中,行膽總管切開取石術28例,肝膽吻合術25例,膽囊切除術4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行外科手術前,對全部患者進行盲插鼻腸管;在手術過程中,將鼻腸管的末端置于患者的空腸下部。

對照組:采用常規腸內營養恢復方法。在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后的第3d,經鼻腸管注入生理鹽水30mL,在此基礎上再泵入溫開水和全能的混合液,此處理過程要持續到術后第7d。

觀察組: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恢復方法。在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后的第1d,經鼻腸管注入的生理鹽水30mL,此外,再泵入溫開水和全能的混合液,此處理過程也要持續到術后第7d。

術后第7d,護理人員要采取所有患者的血液樣本,以此來觀察患者血液中各種物質含量的水平,評估兩組處理方法的營養支持效果,同時對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情況進行觀察。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的預后營養指數;②療效:顯效:患者的腹脹、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且肛門的排氣功能恢復,未發生術后并發癥;有效:患者的腹脹、腹痛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肛門排氣功能有所好轉;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組間率對比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營養指數均值 兩組患者的預后營養指數都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82.00%)明顯高于對照組(58.0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肝膽疾病是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后,一般都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行外科手術治療后,患者會有一段時間的腸麻痹,這種情況一般會在術后1~3d逐漸恢復,主要表現為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2]。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會發生腹脹、腹痛、膈肌上抬,甚至還可能出現呼吸運動受限等情況。

早期腸內營內支持,是指在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以后,術后的24h內,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的腸內營養制劑經過腸道吸收入肝,在肝內直接產生作用,最終將機體所需的各種成分進行合成,使腸屏障功能得到有效保護,從而不斷加快小腸功能的恢復速度,它在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4]。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早期采取腸內營養支持,可以有效地克服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腸道內菌群的移位、腸道黏膜萎縮等缺點[5]。除此之外,及早進行腸內營養支持,對患者機體的代謝功能也可以起到促進作用[6]。

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用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患者的營養指數均值有了較大的提升,這說明其能有效地促進患者手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經術后處理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腸內營養支持,有效地緩解和改善了患者因腫脹引起的不適感,而且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明顯減少。

此外,我們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對肝膽患者的早期營養支持,如營養液的溫度調整和營養物質的泵入速度等。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讓患者以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面對疾病。

綜上所述,對肝膽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后提供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恢復胃腸功能,也能有效地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既安全又可靠。

參考文獻:

[1]武鳴,吳為.肝膽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8(8):3886-3887.

[2]劉利昌.肝膽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恢復功能的臨床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4,15(1):112.

[3]宋江麗.肝膽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5):811,813.

[4]代勝云,邵淑萍,張瑞風,等.肝膽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6):133-134.

[5]劉淑榮.肝膽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恢復功能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3,13(28):77,79.

[6]王漢興.肝膽病患者外科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3):90.

編輯/孫杰

推薦訪問:肝膽 探究 外科 手術后 臨床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