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國際旅游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加,促使高職院校培養大量國際化旅游人才。本文詮釋了高職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內涵,分析了當前旅游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從培養目標、培養途徑和保障機制三個方面提出了高職院校培養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對策。
【關鍵詞】旅游專業 國際化人才培養 高職院校
近年來,中國旅游事業發展迅速,正逐步邁向世界旅游強國之列。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預測,到2O2O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家。中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使得旅游行業需要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知識技能的人才。因此,加快培養國際化旅游人才已成為我國高職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
一、高職國際化旅游人才的定義
高職國際化旅游人才指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掌握最先進的國際旅游行業知識與技能,擁有較高的外語應用水平和熟練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熟悉國際旅游運作規則,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勝任國際旅游工作,在國際旅游服務活動中創造性地勞動,產生較高社會價值,能在旅游行業國際進程中作出貢獻的人。他們適應國際旅游市場,具有創新精神,是有著較高綜合職業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二、高職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現狀
當前,高職院校的旅游教育正在如火如茶地發展,各校不斷地更新辦學理念,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我國旅游事業發展培養了許多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旅游人才。
隨著旅游服務意識與國際接軌,許多高等職業院校旅游專業開始嘗試培養國際化旅游人才。大部分院校通過中外合作形式,引進國際課程、聘請外教、采取雙語教學等形式來培養國際化旅游人才。有些院校在學生實習上進行創新,選送優秀學生赴海外實習,培養他們在國際旅游服務崗位上的工作能力。有些院校在合作育人方面下功夫,引入境外先進教育資源,鼓勵本土優秀企業加盟,形成境外大學、本土優秀企業、學校三方聯動機制,合作育人成效顯著。也有些院校在旅游師資培養上進行嘗試,鼓勵教師到境外進修、培訓或工作體驗,以期教師回來后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三、高職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很不準確,對培養哪一個層次類型的人才、人才需具備怎樣的素質、學生就業渠道等關鍵問題均模糊不清。
(2)課程體系設置缺乏特色。目前,由于很多高職院校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趨同,因此在課程設置、教材選用、教學方法選取等方面都大同小異。國際化旅游人才課程體系若缺乏特色,則培養出來的旅游人才也無特色可言。
(3)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高職院校區別于其他普通高校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它的應用性和實踐性。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因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在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過程中偏重課堂講授,輕視實踐訓練。
(4)師資隊伍質量不高。很多旅游專業教師是半路出家,由經濟、歷史、地理、外語、管理等專業改行而來,大部分教師沒有行業背景或受過系統專業培訓。因此,師資隊伍整體專業素養不高,缺乏實踐經驗。
(5)學生語言溝通能力不強。由于受到傳統外語教學觀影響,很多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外語水平不高,跨文化溝通能力欠佳,不符合旅游行業對人才的要求,缺乏國際競爭力。
(6)培養主體間協作缺乏。縱觀我國高職院校旅游人才培養現狀,很多學校都是在單槍匹馬探索,缺乏與政府、企業的深入溝通與協作,使得人才培養缺乏相關政策環境的配套,同時,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也不能適應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需要。
四、高職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確立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院校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目標要以國際旅游行業發展趨勢為指向,通過政府、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培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了解國際旅游業運作規則,掌握國際旅游業務知識與技能,具有較高外語水平,擁有實踐動手能力和管理能力國際化旅游人才。
(二)明確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途徑
(1)設置國際化課程體系。首先,在課程設置上,要增設外語基礎課程,加大雙語課程比例。同時,對赴海外實習的學生進行集中突擊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水平。其次,要增設國際旅游通則、國際公關、國際管理等課程,使學生掌握國際旅游專業知識,具備國際實踐能力。
(2)選取國際化教學內容。要培養國際化旅游人才,教材內容應該新穎,可以引進國外原版教材,使學生了解最前沿的旅游知識。
(3)借鑒國際化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也要盡可能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綜合運用任務驅動式、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技能大賽等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4)構建國際化實踐體系。通過建立校內實驗實訓室、校外實習基地和海外實習基地來構建國際化時間體系,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平臺。
(5)建設國際化師資隊伍。師資水平是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高職院校要打造一支高素養、高技能的國際化旅游專業教師隊伍。加強在職教師實踐能力培訓,吸納企業精英到學校任職,引進國外優秀教師。
(三)建立“政、產、學”協作保障機制
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需要政府、學校和企業協同合作、聯合培養。政府要在制度上提供支持。高職院校要加強與企業、政府的合作,成立國際事務辦公室,全面負責國際辦學工作。
國際化旅游人才培養是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的歷史使命。高職院校需要努力進取,不斷地探索,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旅游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華英.人才國際化與國際化人才的培養[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2]李慶領,呂耀中.論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意義及策略[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