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比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與奧沙利鉑粉針劑型之間神經、消化及血液系統毒副反應發生率。方法 回顧性對比146例分別應用含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或奧沙利鉑粉針劑型方案聯合化療病人的消化系、血液及神經毒性,觀察其毒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 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與奧沙利鉑粉針劑型的神經、消化及血液系統毒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與奧沙利鉑粉針劑型臨床毒副反應相當,而且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不需要配藥,直接滴注,使用方便,并且減少了配藥環節可能引起的污染,尤其對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有優勢。
[關鍵詞] 奧沙利鉑;劑型;毒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97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36-100-02
奧沙利鉑(oxaliplatin,L-OHP)是繼順鉑、卡鉑之后一種常用的第三代鉑類抗腫瘤化療藥物,抗腫瘤譜廣,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治療中尤為有效,與5-Fu、CF聯合化療已作為結直腸癌的一線化療方案,對胃癌、肝癌、胰腺癌、肺癌、卵巢癌及鼻咽癌均有一定療效,應用十分廣泛[1]。其常見臨床毒副反應主要為消化系、血液及神經毒性。以往臨床上所用劑型為粉針劑,與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不可與含氯化鈉及堿性溶液配伍使用。近年來出現了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不需配藥直接滴注,使用方便。作者通過回顧性分析,對比奧沙利鉑不同劑型之間臨床毒副反應的發生率,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07年6月~2009年5月我科146例含奧沙利鉑方案化療腫瘤初治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辰雅:每瓶50mg/100mL)組(A組)共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平均年齡54歲,腸癌52例,胃癌13例;奧沙利鉑粉針劑型(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艾恒:50mg/瓶)組(B組)共81例,其中男53例,女28例,平均年齡51歲,腸癌64例,胃癌17例。每組病人治療前血常規、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均正常,PS評分均為1或2分。
1.2方法
兩組病人均選用FOLFOX7方案(L-OHP+CF+5-Fu)行全身化療。具體為:L-OHP 130mg/m2,靜滴2h,第1天;CF 400mg/m2,靜滴2h,第1天;5-Fu 2.4g/m2,持續靜滴46h,第1~2天;2周為一個化療周期。每例病人共觀察4個化療周期。
1.3觀察指標
WHO關于血液、消化系及神經毒性分級標準[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
2結果
發生周圍神經毒性:A組Ⅰ/Ⅱ級39例,Ⅲ/Ⅳ級10例,總發生率75.4%(49/65);B組Ⅰ/Ⅱ級51例,Ⅲ/Ⅳ級13例,總發生率79.0%(64/81)。發生消化系毒性:A組Ⅰ/Ⅱ級44例,Ⅲ/Ⅳ級3例,總發生率72.3%(47/65);B組Ⅰ/Ⅱ級58例,Ⅲ/Ⅳ級4例,總發生率76.5%(62/81)。發生血液系毒性:A組Ⅰ/Ⅱ級42例,Ⅲ/Ⅳ級16例,總發生率89.2%(58/65);B組Ⅰ/Ⅱ級53例,Ⅲ/Ⅳ級17例,總發生率86.4%(70/81)。分別經χ2檢驗,兩組神經、消化及血液系毒性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見表1。
3討論
奧沙利鉑是繼順鉑、卡鉑之后的第三代鉑類抗腫瘤化療藥,主要作用機制為以DNA為靶作用部位,鉑原子與DNA鏈形成鉸鏈,阻斷其復制與轉錄,較順鉑有更強的細胞毒性。它的抗癌譜與順鉑相似,但與順鉑無交叉耐藥,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對結直腸癌、胃癌、胰腺癌療效確切,被推薦為一線用藥,對肝癌、肺癌、卵巢癌及鼻咽癌均有一定療效。與順鉑相比,奧沙利鉑的消化系及血液毒性明顯降低,而神經毒性升高,且具有特征性,但臨床觀察大多為可逆,且有的研究認為奧沙利鉑對神經的毒性為劑量限制性,總劑量(DT)<800mg/m2是安全的[3]。奧沙利鉑的急性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為手足及口周感覺異常和遲鈍,遇冷誘發或加重,其發生率約為85%~95%;消化系毒性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Ⅲ/Ⅳ級毒性反應少見,其發生率約為70%~85%;血液系毒性主要表現為貧血、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等[4]。有文獻報導FOLFOX4方案治療胃腸道腫瘤,神經毒性發生率為61.1%,消化系毒性發生率為55.6%,骨髓抑制發生率為80.6%[5]。以往臨床上奧沙利鉑所用劑型為粉針劑,以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艾恒為其代表,與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不可與含氯化鈉及堿性溶液配伍使用。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以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辰雅為代表。本次研究對比了奧沙利鉑的甘露醇注射液劑型與粉針劑型之間的神經、消化及血液系統毒性,其發生率之比分別為75.4%vs79.0%、72.3%vs76.5%、89.2%vs86.4%,結果均顯示無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我們認為奧沙利鉑甘露醇注射液劑型的臨床毒副反應與傳統的粉針劑型相當,而且其不需要配藥,直接滴注,使用方便,并減少了配藥環節可能引起的污染,尤其對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有優勢。
[參考文獻]
[1] 王少華,杜冠華. 腫瘤合理用藥[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9-240.
[2] 孫燕. 抗腫瘤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 //內科腫瘤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995.
[3] 譚立新,楊玲,李沛林. 國產奧沙利鉑聯合亞葉酸鈣和氟脲嘧啶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J]. 臨床腫瘤學雜志,2005,10(2):169.
[4] 羅柳榮. 奧沙利鉑的不良反應及防治對策[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07, 7(9):697-698.
[5] 李潤花,李立明,吳謙. FOLFOX4方案治療晚期胃腸道腫瘤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2008,3(36):48-50.
(收稿日期: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