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關于工科數學分析課程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10-19 17:45:01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高等教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過去的名校也在競爭當中有所變化,各大高校為了讓自己長期處于不敗之地,竭盡全力的發展人才教育。在此背景下,為了讓工科學生的課堂效率得到提高,也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對工科數學分析課程的課程建設可以說意義深遠。本文先對工科數學分析的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課程建設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工科數學分析;課程建設

工科數學分析這門課程是一門相對基礎的課程,補充了很多的內容,諸如實數基本定理、含參量積分等等內容,加強了關于微積分的理論基礎內容,在講解中注重無窮小分析等相關思想內容,同時還很注重邏輯性以及數學本身的嚴謹性……總的來說,這門課程的難度適中,而且內容豐富,非常適合針對非數學專業的工科生的教學。雖然這門課程很重要,也相對基礎,但是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教學的思維模式還存在不合理性。從目前主流的關于高校數學教育的模式方面來看,我國的很多的高校在數學教育上依舊保持傳統的“接受教育”的模式當中。在數學的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的依舊是教師,以教師的教授為主,中心是課堂教學,對教師的威嚴身份進行維護,讓學生成為了課堂中的客體,這樣一來,非常不利于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而且,課堂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很多的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的理論灌輸給學生,而學生也僅僅利用套路來解決數學問題,缺乏創新能力。

教學手段還停留在傳統的手段中。就目前的高等教育學校的授課情況來看,目前的數學教學,還停留在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當中,對于現代的教學手段的利用相對較少。傳統的教學手段存在一定的弊端,諸如板書的時間過長,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的知識較少。而且在數學分析教學中,沒有針對工科學生的專業進行分類教學,這就導致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并沒有什么實踐意義,非常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新的研究成果和數學信息的傳播相對有限,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都得不到提高,自然,教學質量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二、課程建設分析

2.1課程模式建設

關于工科數學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需要在對學校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之上,再與專業的教育專家學者以及相關的教師進行討論和接觸,認真分析并明確數學分析課程的教學目標,制定出數學分析課程的教學大綱。對于數學分析課程中需要講授和學習的經典內容,進行分析和篩選,目的是突出數學分析課程的培養理性思維的特點。

除此之外,還要對學生的專業背景以及未來的發展進行充分的考量,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對課程進行有序化的教學。

2.2教學模式建設

第一,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進行突破,貫徹落實目前主流的“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替代灌輸式的教學理念,同時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采用課堂討論和研究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有效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不打破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啟發性的數學問題和相關的數學事例,這樣一來,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激發,對于一些難以解決的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者組成小組共同解決問題。

第二,將板書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不管是傳統的板書教學,還是現代的多媒體教學,兩種教學方式都存在優勢,也存在弊端。板書教學中,主要是利用粉筆和黑板進行教授,數學的授課當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立體圖,如果還采用板書教學,立體圖的形象度不夠明顯,不利于學生理解,而且板書的過程還會浪費很多的時間,課堂效率也會受到影響。在多媒體教學中,一方面,可以有效的節約時間,緩解了教授內容較多的矛盾,而且多媒體設備可以直接顯示立體幾何圖形,有利于學生直觀感受到圖形的立體程度,方便學生理解數學邏輯知識,也方便學生理解數學問題,在授課過程中,對于比較難的數學知識,也可以多講幾次,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數學課程的學習中,也不能完全放棄板書教學只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由于數學的學科特點,很多的數學定理需要一步一步進行推導,以便學生理解定理的推導過程,這時候,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就非常方便,也比多媒體展示更具有優越性,所以,教師在授課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兩種教學方式綜合利用。

第三,開放式和啟發式的作業。數學這一學科具有推理性強的特點,而且也需要深入思考。在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習新的公式以及定理時,需要教師強調這些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以及數學家的探索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思考數學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充分的體驗獨立解決問題的樂趣。所以,筆者建議教師布置作業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啟發式和開放式的作業,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體會學習數學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

三、結束語

對于工科學生的數學分析的課程建設,需要各大高校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努力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促進者和引導者,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數學分析的教學中來。綜上所述,對工科數學分析這一相對基礎的課程進行改革,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可以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有利于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學習能力的人才。除了數學分析的課程建設之外,數學分析的教材建設也非常關鍵,需要高校提高對教材建設的重視程度,選擇難度適中,內容豐富的教材,并對高校內工科學生的專業背景進行充分的考量。

【參考文獻】

[1]龍躍;孫玉泉.工科數學分析課外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12.

[2]李玉瑛;張海峰.《工科數學分析》教學改革研究與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v.34;No.521,50-51.

[3]楊小遠;李尚志;孫玉泉;薛玉梅;楊卓琴;楊義川.《工科數學分析》開放式教學探討[J].大學數學,2011,v.27;No.153,5-10.

[4]孟桂芝,于祿,王晶囡.基于非標準化試題的工科數學考試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8,38(10):48-50.

[5]吳云標.數學建模思想融入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科數學教學的探討[J].科教導刊(下旬),2017(01):99-100.

[6]詹倩,許峰.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工科數學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20):236-237.

推薦訪問:數學分析 工科 課程建設 思考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