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科學小論文撰寫(完整文檔)

時間:2022-07-18 15:15:02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小論文撰寫(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科學小論文撰寫(完整文檔)

 

  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一、 什么是科學小論文

 有些同學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 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 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

 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 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 和確定的科研課題, 通過實驗、 觀察等手段, 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 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 得出科學結論, 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

 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 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 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 實驗或考察后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

 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結論; 可以是動手實驗后分析得出的結論; 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后的總結; 還可以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么, 科學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準呢? 有。

 它必須具備“三性”。

  1、 科學性。

 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于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 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

 它要求選題科學, 研究的方法正確, 論據確鑿, 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 文字簡潔準確。

  2、 創造性。

 小論文的選題、 主要觀點要有自 己新的發現、 獨特的見解, 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 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

 當然, 你如果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 提出新穎、 獨到而又論據充分、 言之有理的見解

  也是可行的, 不失創造性。

  3、 實踐性。

 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 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 考察、 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 獲得的, 有實踐依據; 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

 不能有憑空捏造、 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以上“三性” 是衡量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準。

 如寫“太陽花”, 盡管你的觀察細致入微, 它的姿態描寫得栩栩如生, 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無缺,但如果沒有獲得科學的、 有意義的結論, 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觀察日 記, 而不是科學小論文。

  寫科學小論文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 更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成功屬于勇于探索、 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 科學小論文的類型

 科學小論文最常見的形式有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考察小論文和科學說明小論文。

  ( 一)

 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 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 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 并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 綜合研究后得出結論, 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 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 然事物或現象, 是在自 然發光的條件下不加以人為控制發生的, 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應是作者所觀察的對象、 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 各種現象, 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

 另 外, 觀察是一項長期的、 系統的、 反復進行的活動, 需要作者耐心、 細致、 鍥而不舍的精神。

  ( 二)

 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 有時也稱“實驗報告”, 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 經過反復實驗, 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 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

 它著眼于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實驗目 的明確, 實驗步驟詳盡, 數據準確, 說明力強, 得出的結論真實可信, 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科學實驗小論文。

  ( 三)

 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 某地的空氣污染源, 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 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 你就得實地考察。

 通過調查、 訪問、 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

 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一等獎的《愿勝天水庫的水常綠》一文中, 小作者們對水庫的地理生態環境、 庫容等作了 實地考察, 并力所能及地進行了 實測, 找出水庫存在的隱患, 提出了 較為合理的建議。

 文中除寫明了 考察時間、 對象、 內容及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外, 還繪出了“勝天水庫集雨圖”、 “強烈侵蝕中山示意圖”, 加上一些實際數據, 使讀者對考察對象有比較概括清晰的認識。

  寫科學考察小論文時, 有時還應將有關動植物、 巖石、 土壤等標本或照片附在文后, 以增強說服力。

  ( 四)

 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 翔實可信的資料對某一自 然現象

  或自 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

 一般來說, 它并不直接采用觀察、 實驗、 考察等研究手段, 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 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 并經過自 己的綜合分析、 邏輯推理, 用自 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為什么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 是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的小論文, 該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別之處, 一是利用廣播、電視, 堅持記錄整理貴陽與昆明兩地的天氣和溫度; 二是利用現成的科研成果《中國氣候圖集》 找出有代表性的重慶、 北京的氣溫情況來同貴陽、昆明相比較; 三是從書上查證昆明與貴陽 1、 4、 7 月 和 10 月 的平均氣溫,進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這類文章雖然沒有前三類的親自 實踐得到論據, 但它畢竟是通過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資料, 綜合分析提出了 新的觀點, 新的見解, 所以也承認它是科學小論文。

  特別提醒的是, 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 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后就趕忙查資料, 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 做出解釋, 這樣沒有新意, 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 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 更不能培養自 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三、 科學小論文的選題

 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 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 考慮研究什么問題,這就是選題。

 有人說, 選擇好題等于完成小論文的一半, 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有的同學說, 大自 然的奇妙現象太多了 , 研究什么好呢? 有的同學說,大自 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慣了 , 沒有發現什么新奇現象。

 再說, 我想研究的

  東西別人已經研究過了 , 寫了 沒多大意義。

  實際上, 只要你明白了 選題的基本原則, 掌握常見的幾種選題方法,而且在日 常學習、 生活和科技活動中做個有心人, 就一定能發現值得探討的題目 。

  科學小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 個人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選擇。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題方法, 供同學們選題時參考。

  1、 偶然發現法。

 一個星期天, 松滋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后的小溝邊玩耍。

 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

 忽然, 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合似的, 孤獨地在一邊游。

 他用小樹枝把那只離群的蝌蚪撥到成群的蝌蚪中去, 不一會兒, 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 。

 他感到奇怪, 就用瓶子將他和另 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 放在家里飼養觀察。

 最后, 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 青蛙, 其它長成了 癩蛤蟆。

 通過長期觀察, 它弄清了 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 寫出了 一篇優秀小論文。

  這種選題沒有事先考慮, 只是對偶然發現的一瞬即逝的現象產生了 興趣, 從而抓住不放, 追根求源。

  2、 課堂延伸法。

 小學自 然課《動物與環境》 中, 同學們研究了 蚯蚓與光、 溫度及水分的關系, 弄清了 蚯蚓喜歡陰暗、 超市、 溫暖的環境, 而且學會了 用差異法進行試驗以判斷失誤因果聯系。

 課后, 你可用學過的方法研究蜈蚣、 蟋蟀、 螞蟻等小動物的生活環境, 你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

 如蚯蚓有眼睛嗎? 蚯蚓張耳朵嗎? 蚯蚓的再生能力、 松土能力等。

  3、 問題探究法。

 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 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

 但他也真怪, 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 己卻為什么不會的病呢?

  睡覺可以解除疲勞, 恢復精力, 那整天在水里悠閑游蕩的魚類也睡覺

  嗎?

  ……

 日 常生活和學習中, 你肯定會有一些不懂的問題, 你能不能把它作為小論文的研究對象呢?

  湖南省道縣五年級學生毛登圣, 一天和幾個同學一起在學校附近的竹林里玩, 為竹子里面究竟是空的還是裝有什么東西而爭論不休。

  細心的毛登圣一直把這個問題記在心里, 它課余查資料, 做實驗, 用大量的證據得出了 結論:

 竹子里面不是空的, 裝有空氣, 有氧、 氮、 二氧化碳等氣體。

 據此寫的《竹子里面有什么》 小論文, 榮獲了 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小論文競賽一等獎。

  4、 教師指導法。

 如果你飼養了 一只 小動物或栽培了 一些花卉, 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 你可去請教老師, 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

  如果你參加了 學校的科技小組, 你可以把研究的設想告訴老師, 請老師確定研究的題目 , 你再圍繞題目 去觀察、 實驗。

  5、 成語、 諺語科學驗證法。

 成語大多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 但有的是來自 寓言故事、 民間傳說, 也有些是約定俗成的。

 其中少數成語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

 你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辨析和驗證。

  “水滴石穿” 這個成語是大家熟悉的, 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來, 能把石頭滴穿, 比喻只要堅持不懈, 力量雖小也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但常識告訴我們, “水滴” 只 不過是一滴液體, 他力量很小, 沖擊速度也不算太快, 怎么能把堅硬的巖石滴穿呢? 成員 同學從對這個成語的科學性

  產生懷疑開始, 通過做模擬實驗和查閱資料, 驗證了 這個成語的科學性。

  “春東風, 雨祖宗” 是一句流傳得比較廣泛的氣象諺語。

 一位同學 3月 份一個月 的氣溫、 風向、 天氣情況作了 詳細觀察記錄, 然后利用科學統計法得出了 這句諺語的適用范圍, 為氣象預報提供了 參考基數。

  “葵花朵朵向太陽” 這還有假嗎? 但湖南蔣林波同學對這一定論發起了 挑戰。

 他通過兩年的實驗觀察, 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得出了“葵花并不是總向著太陽轉, 向日 葵跟著太陽轉, 應該是指花蕾期, 到開花后, 就不轉動了 ” 的結論。

  由此看來, 即使對早已被公認的結論, 也要認真地研究, 不要人云亦云。

 只有這樣, 才能有所創新。

  特別要注意的是, 選題時要考慮主客觀條件。

 俗話說: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選題時要弄清楚自 己的長處是什么, 短處是什么 , 自 己對研究的問題是否有興趣, 有沒有這個能力把它研究清楚, 自 己是否達到了 這個知識層次和認識水平, 自 己受是否有毅力去完成這個題目 以及是否具備研究這個問題的實驗器材、 場地等。

  如完成《探索一種蛇的奧秘》 這個題目 , 研究前就必須掌握有關蛇的基礎知識, 具備捕捉蛇的本領, 能夠區別有毒蛇和無毒蛇, 掌握被毒蛇咬傷的救護方法。

 此外, 還要具備飼養蛇的器具等。

 否則, 還是換一個更切合主客觀條件的選題為好。

  四、 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選題確定后, 就可進行取材與分析了 , 具體內容為制訂研究計劃, 收集整理資料, 深入實地考察, 進行觀察實驗, 分析各種材料, 歸納得出結論。

  ( 一)

 取材

 1、 直接觀察。

 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 它是人們對自 然現象在自 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 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

 云南莊躍平同學利用 20天時間詳細觀察了 家鴿孵化的全過程, 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 連小鴿子身上一粒黑點、 眼皮上的皺紋都沒放過, 所以寫出的小論文《家鴿孵化的觀察》 真實可信, 內容豐富。

 同時, 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 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

  2、 動手實驗。

 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 控制所研究的對象, 它比觀察更利于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 然奧秘。

  昆蟲的后腿有什么作用? 湖北的張俊同學先后捉來了 蝗蟲、 蜢蚱、 蟋蟀等十幾種昆蟲, 分別將它們的后腿切斷, 通過反復實驗, 觀察比較, 發現了 昆蟲的許多特殊功能。

  3、 實地考察。

 包括調查、 訪問、 實地勘探等方式。

 考察前, 必須明確考察目 的, 準備好必需的工具、 儀器、 藥品、 生活用具等。

 考察過程中,一定要把時間、 地點、 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 有時還要采回必要的標本、 樣品, 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 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 查閱資料。

 有些材料由于時間、 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 不可能親自 去觀察、 實驗、 考察, 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 家長等, 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 第二手材料。

 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 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 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你就得去查資料, 把它弄清楚。

  ( 二)

 分析

 取得材料后, 就要進行分析研究, 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 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取精, 去偽存真, 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 并得出自 己的論點和看法。

  首先, 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 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 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 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 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 己虛構的, 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其次, 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 不要多, 而要精, 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 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 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以及相互聯系, 然后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

 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 研究中產生的, 不能先定論點, 后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 如熊小佳同學研究蚯蚓的視力, 她選擇了 4 個材料(1) 用木棍、 紅領巾、 鉛筆等在蚯蚓面前晃動的現象; ( 2)

 蚯蚓面對各種食物的反應; ( 3)

 蚯蚓放在“屋” 門口 的反應; ( 4)

 請叫 爺...

推薦訪問:科學小論文撰寫 撰寫 完整 文檔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