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7篇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篇1
《我與地壇》生命感悟隨筆
楊瀅可
《我與地壇》這本書使我感觸頗多,一個病人的痛苦,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懷念,又或是一個有病作者談生命。
我常以為生命是強大的,像我先前種下的豆種子。記得那年正值寒假,忘了去了哪,總之這豆子小十天沒被澆水,回來一看,它正在一條裂口中昂首,生命變得那樣不堪一擊。就像破土而出的豆芽,我無意間碰倒了,就再也沒起來。我想珍惜每一天吧,就像媽媽說:“珍惜今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發生什么。”
我認為生命絕不是平等的,我悟性挺高,但我數學、英語題的錯誤80%的原因是不仔細。可笑的是,從小學讓用“>”排序,我都看成“<”,上次數學考試倒好,根本沒看見這題!分類時,記得清楚“-0。168”把“。”看成了“,”,還想著怎么會有“-0”?是的,我絕對不勤奮,不細心。
然而生命又是公正的。我相信只要我沉靜下來,細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我會變得十分優秀。有些事可以在后天彌補,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于自身是否想改變,所以要重拾信心。
我現在突然醒悟,既然給了我聰明(當然只是有點)何不給其配上勤奮與自律?既然媽媽給我遺傳了體育天分,不太用功就拿了羽毛球保定市冠軍、河北省季軍,我要努力打球呢?我要再努力拉二胡呢?
珍惜生命,珍惜你當下所擁有的吧!努力吧,真期待努力后的我!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篇2
深深的母愛——讀《我與地壇》有感
王一帆
地壇不僅是地壇,它是作者重生的地方,它是作者走出心理陰影的地方,它是作者重拾生活的信心的地方,那也是埋藏著深深母愛的地方。
作者孤獨、絕望卻又倔強地走著,也想過死亡。但是他看穿了死是一件無需乎著急去做的一件事,是一件無論如何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他想活下去試試,卻又反問自己為什么要活下去試試。可他卻未曾想過,他的背后是否有一個人在默默關注他,默默愛他?可惜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未曾關注過這些。
在書中,他在園子里待得太久了,母親便偷偷來找他,不過母親的視力不好,往往找不到或是被兒子先看到了。她走過兒子經常待的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讀到此處,我懂得了什么是母愛。母愛是一種無法言傳,但你只要用心便可感受到的一種愛。母親雖平凡,但她與天下人所有的母親一樣都深深地愛著兒子,這種愛讓平凡的她顯得尤其偉大。我想到了現實生活中我的母親,每每在我傷心時,母親并不會勸慰我,而是讓我自己想通,自己走出困境。文中的母親也是這樣,當她為兒子準備東西時,她一定很想問問兒子要干什么,我能不能陪你去。最終,作者在母親去世后醒悟了,但他無比后悔,因為一切已經全然無法補救了,唯獨能做的就是“好好兒活”。
我和作者一樣,我深愛我的母親,我也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能夠回報母親一些,能夠給她快樂,以后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愿那條艱難的路途上,都是我陪她共同走過的腳印。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篇3
母愛如海——讀《我與地壇》有感
許博然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史鐵生先生年輕時雙腿癱瘓,因此對生命的感悟比我們更深,而在他背后,有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對生活的希望,這盞明燈就是史鐵生先生的母親。
史鐵生先生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兒子操碎了心,她情愿癱瘓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是無法代替的。每當作者在園子待得太久,母親就會去找他。這樣幾年過去了,園中不但有作者輪椅經過時留下的車轍,還有母親的腳印。在書中,有種種細節刻畫出了一個堅韌、無私、細心的母親形象。
當作者的母親過世后,作者通過回憶與母親的往事,飽含對母親的愧疚與懷念。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是啊,當我們失去一件事物,總想伸出手挽回,可再也來不及了。
我們現在要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不要跟他們頂嘴,當我們那傷人的話就在嘴邊時,要好好想想,是誰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是誰為了掙錢,加班加點到很晚?又是誰把我們塑造成了一個有出息的少年?
母愛如海,當以珍惜!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篇4
母愛——讀《我與地壇》有感
胡世元
史鐵生是一個殘疾的作家,他對母親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他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在北京住院,后來癱瘓了。因此,他常常思考“我為什么要活著?”一度想著死的事。在經歷了數不清的思想斗爭后,他變得堅強,最終拒絕了死亡。這一段坎坷之路是母親的愛給了他力量,使他有了樂觀積極的心態。文章中他時刻記掛著母親,對母親的懷念之情自然流露。
人們總是在他人身上找出缺點,但作者卻能找到自己的缺點。他樸實的一句話是:“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里都是加倍的。”這讓我不由地想起每天早上給我做飯,每天給我倒水、送我上學的媽媽,她也像史鐵生的母親一樣,用愛包裹著我,她為我付出了一切。母親為我付出這么多,我又能為母親做些什么呢?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我們人呢?也許有人總把母親的愛當作理所應當的事,把愛隨意拋灑,這是錯誤的行為,我們該做的是要學會感恩。其實父母不要求子女對他們有多好,只是希望子女過得幸福快樂。
很多東西在它失去后,才懂得珍惜。這在史鐵生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沒錯,作者懷念母親,后悔自己沒有對母親好些,沒能讓母親親眼看到自己走出陰霾。作者經常自問:“我為什么要活著?”他內心深處的答案是:“為了母親,為了夢想。”在作品中,母愛與生命總是串聯在一起,這些情感給了他一片新的天地。
我在合上書的那一刻,品味到了作者的笑與淚,我似乎學會了如何感恩父母,如何變得堅強,如何面對困難。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篇5
思考生命——讀《我與地壇》有感
趙浦含
前幾天,我讀了《我與地壇》這本書,它使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生命的含義。作者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忽然癱瘓,輪椅伴隨著他走過了漫長的歲月。癱瘓后他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心情低落至極點,對生命也失去希望。這樣特殊的經歷,使史鐵生在對生命的理解上比大多數人更深刻,也更特別。
《我與地壇》中講述了作者在雙腿殘廢的打擊之下,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無意中進了地壇這個園子,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作者還寫了在地壇中所遇到的人與事。
生與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內容,對生命的思考也一直貫穿全文。他在文章中說:“我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他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積極向上的對生死的理解,使我不由得敬佩。相比史鐵生的經歷,我遇到的那些挫折與打擊簡直微不足道——雖然這樣,但它們仍然不可逃避地存在著。
在升入初中后,我的學習壓力瞬間增大。各種困惑與迷茫從四面八方襲來,使我不知道如何前進。
即使如此,我依然堅信,不要悲觀失望,不要對生命失去信心——因為只有穿越一片黑暗之后,定會見到從未想象過的光明。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篇6
偉大的母愛——《我與地壇》讀后感
位昂霖
最近,我讀了《我與地壇》,我對母親的愛有了更深的理解。
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里都是加倍的。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小時候寫母愛的作文。無非就是狂風暴雨時媽媽舉著傘背著我去學校;要不就是吵架之后一碗水果或是淋濕之后趕忙上前幫我擦干。可是現在我對母愛的理解不同了,母親對我們的愛是需要用心體會的。我與母親吵架,吵完后母親坐在一旁一言不發,我當時并不理解母親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我體會不到母親看著我難過,她也難過的狀態。我冬天愛踢被子,母親總會在我未察覺時起身不厭其煩地給我蓋了一遍又一遍……
母愛最偉大,也最痛苦,尤其是作為一個“命運擊昏了頭”的兒子的母親,她總是期待自己的兒子能夠幸福快樂,為了自己的兒子在心靈上有一種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忍受住心靈上的痛苦和驚慌,其中的味道只有天下的母親才能明白。母愛是一種無私的愛,也是一種無言的承受。可在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親能在身邊并安慰他,他是多么希望母親還活著,用自己的成績給她一個安慰,哪怕是一個微笑,可母親卻不在了。
相比于史鐵生,我覺得自己比他幸福得多,至少自己取得成功時有母親為我鼓掌,至少自己失敗時有母親為我加油,至少自己生氣時有母親與自己“吵架”。我不敢相信當這一切都不在時,我的世界將會多么晦暗?
這世界上有一種珍貴的東西叫母愛,我們一定要學會珍惜。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篇7
生命——《我與地壇》讀后感
孫聆諾
“我終日躺在床上一言不發,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隨后由著一個死字去填滿。”
史鐵生,21歲時雙腿癱瘓,后又患上尿毒癥,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他大半生都在與病魔斗爭,在漫長的輪椅生涯中是一個奇跡,志強至尊。
“志強至尊”是之后的事,這位奇跡也曾消沉過很久。
憤怒過、抱怨過、頹廢過,不斷“對死神抱有熱情”,喪失對生活、生命的信心,滿心都是“可活什么勁兒”。
他是那么不幸。然而不幸中的萬幸,他有那群朋友,那位母親,那支筆,把他從死神手里搶回來、讓他的心熱了起來。
他心中的狂亂、消沉、頹唐,終歸平靜。他靜下來,把自己和生命的意義寄托在文字中。“人活一天就不能白活”。他從冰冷的海水中探出頭來,去擁抱暖陽。用筆綻放生命,有文字寄托內心,把這份堅強與驕傲傳給更多人,重燃許多消沉者心中的熾焰。史鐵生的確沒有“白活”,他不僅把自己“拉”出了深淵,也影響了千千萬萬人乃至整個世界。
意志消沉?內心頹唐?不要怕。堅強一點,迎著生命的星辰與曙光,總能走出黑夜,直至黎明破曉。
當跨越時間與傷痛,玫瑰依舊是玫瑰,詩歌依舊是詩歌,生命也會再次發出眩目的光。
推薦訪問:讀后感 我與 地壇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初一7篇左右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初一 我與地壇讀后感700字初中 我與地壇讀后感500字 我與地壇讀后感800字左右 我與地壇讀后感800字初一 我與地壇讀后感1000字 我與地壇讀后感400字初一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初中 我與地壇讀后感3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