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2023年*高考語文文詩詞復習資料,菁選2篇(完整文檔)

時間:2023-02-06 08:30:04 來源:網友投稿

*高考語文文詩詞復習資料1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語文文詩詞復習資料,菁選2篇(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2023年*高考語文文詩詞復習資料,菁選2篇(完整文檔)

*高考語文文詩詞復習資料1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4分)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種修辭手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解析】

  (1)頷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抓住關鍵詞“吳宮、晉代”,可知寫的是南京作為六朝古都時的情況。頸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抓住關鍵詞“山、青天、水、白鷺洲”可知寫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顯而易見,古今對比,抒發作者古今興亡盛衰之感。

  (2)結合作者經歷及詩歌內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辭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長安,自己不得見長安,自然不會被統治者所重用。

  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復,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臺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臺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后來的東晉都建都于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歷史上留下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呢!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并列,南北相連。“半落青天外”把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余味。

*高考語文文詩詞復習資料2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詞或詞組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并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用途和語氣,句子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

  2.句子成分的名稱及符號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謂語-賓語~

  定語()狀語[]補語<>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定語、狀語、補語。

  ②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3.(1)劃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

  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

  句子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分析句子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①.寫人格式:“誰”+“干什么”

  (主語)(謂語)(賓語)

  例:楊亞‖寫字

  主謂賓

  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謂賓

  ②.寫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樣”

  (主語)(謂語、賓語)

  例:貓‖捉魚

  主謂賓

  例:一只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謂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他‖是學生

  主謂賓

  (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干(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后。

  例:畫眉唱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原句是“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推薦訪問:復習資料 詩詞 高考語文 菁選2篇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精編(一)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