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2022在XX省質量發展大會上講話(完整文檔)

時間:2022-08-29 14:05:03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在XX省質量發展大會上講話(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2022在XX省質量發展大會上講話(完整文檔)

今天,我們召開全省質量發展大會,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央關于質量強國戰略的部署,總結全省質量工作,對建設質量強省作出全面部署,推動全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本次大會,我們特別邀請到國家質檢總局局長XX同志蒞會指導,并與國家質檢總局簽訂了推進XX質量強省建設、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合作備忘錄》。剛才XX局長作了重要講話,請大家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強調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推進XX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質量發展作為興國之道、強國之策。***總書記強調,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提高質量標準,加強全面質量管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把提質量創品牌作為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夯實質量工作基礎,有效促進了全省質量水平提升。產品質量方面,主要農產品和食品抽查合格率均達98%以上,工業品抽查合格率94%以上。出口產品合格率99%以上。服務質量方面,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和公共服務用戶滿意度不斷提高,XX航集團連續兩屆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工程質量方面,重點工程竣工驗收一次性合格率達100%。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國家質檢總局的指導和支持,離不開企業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我代表XX省委省政府,向國家質檢總局表示衷心感謝!向獲得表彰的企業表示熱烈祝賀!向全省質量戰線的同志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我省質量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一是質量第一意識尚未樹牢。個別地方政府重視抓總量忽視抓質量,部分企業還沒有實現從“有產品就有收益”到“有質量才有效益”的意識轉變。從全社會看,“工匠精神”整體比較薄弱,質量文化建設有待加強。二是質量發展基礎比較薄弱。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機構建設、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運用相對滯后。標準工作起點低、管理軟,體系間銜接水平亟待提高。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不夠,機制不健全。質量教育和技能培訓差距明顯,專業人才比較缺乏。三是質量競爭力不強。XX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5%,但產品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僅X%多一點,缺乏叫得響的品牌。全省XX萬戶規模以上企業,沒有一家上榜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也不多。四是質量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全省各類生產企業近X萬家,食品藥品、特種設備、消費品等的制造和使用點多面寬,監管難度越來越大,容易發生質量安全事故。

XX是經濟大省、產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消費大省。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向強省跨越,還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都要求我們將質量強省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戰略。當前和今后的很長時期,我們都要堅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質量創新為動力、以質量惠民為取向,全力推進質量共建,依靠質量提升實現XX經濟社會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到20XX年,全省質量發展要取得突破性成效,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程質量有效提升,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多元共建共治體系更加完善,質量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質量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建成“品質XX”和西部質量高地。

二、強力推進質量強省建設重點工作

第一,全域推進質量對標提升。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高效益。要認真總結試點經驗,科學確定比對產品和評價方法,以國際國內先進標準為參照,認真查找質量短板,有針對性地彌補追趕。圍繞汽車、數控機床、軌道交通裝備等重點行業抓對標,積極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推動我省加快進入先進制造強省行列。圍繞白酒、家具家電、服裝等重點消費品抓對標,促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改善人民群眾消費品質。圍繞軍民融合創新改革試驗,大力實施軍民標準通用化工程,推進軍民產品標準互換轉化。加快實施標準升級,推動我省地方標準、企業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并軌,積極搶占市場話語權。

第二,大力加強品牌建設。品牌體現了產品競爭力,也是區域形象名片。要大力培育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以特色優勢產品為重點,鼓勵爭創中國質量獎、天府質量獎和XX名牌,培育一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等,培育一批管理先進、行業領先的品牌企業,形成群雁競飛、生機勃勃的局面。要大力培育區域質量品牌,努力創建國家級知名品牌示范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生態原產地保護示范區。成都平原經濟區要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代表性和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及產業集群,XX南經濟區要樹立“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區的品牌標桿,XX東北經濟區要培育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攀西特色經濟區要做大做強亞熱帶特色農產品品牌和康養品牌,XX西北經濟區要擦亮生態產品品牌和旅游服務品牌。要大力宣傳推介XX品牌,抓住“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自貿試驗區等機遇,辦好“萬企出國門”“XX貨全國行”等活動,實施“互聯網+XX品牌”行動,大力提升XX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

第三,著力夯實質量基礎。一方面,技術創新是提升質量的根本之策。要更加重視通過創新創造抓質量,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一批原始創新成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進成果加速轉化應用。建立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跨部門聯合應對機制,完善通報評議、監測預警和措施發布平臺,助力XX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標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是國際公認的質量基礎。要加快建設XX先進標準體系,更好發揮標準化在服務三次產業轉型升級、科技進步和社會治理創新中的基礎引領作用。圍繞科學計量、法制計量和工業計量,完善提升量值傳遞和溯源體系。積極參與認證認可國際規則制定,努力建設“一個標準、一次認證、全球通行”認證體系,更好服務XX企業“走出去”。加強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建設,推進檢驗檢測結果國際互認,打造具有公信力、影響力的技術支撐平臺。推進XX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檢驗檢疫一體化建設,確保在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的同時實現優進優出。

第四,切實管住質量安全。一要落實“抓行業必須抓質量、管行業必須管安全”要求,壓緊壓實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推動部門監管有機銜接、無縫對接。二要建立完善全過程、可追溯質量監管體系,落實產品原產地可追溯和質量標識制度,推進各類追溯信息互通共享。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建立詳細臺賬,倡導消費者索證索票,準確掌握從車間到用戶、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信息,倒逼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三要緊盯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加大監管力度和頻次,及時排查質量隱患。特別是對事關群眾健康安全的食品、藥品、農產品和重點消費品質量問題,要依法嚴懲,形成震懾。四要重視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質量監管領域的運用,積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提升監管效率和效果。建立完善質量抽查、分級監管等制度,加強風險監測預警,確保不發生區域性、行業性、系統性質量安全事故。五要建好用好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預警系統,完善落實檢驗檢疫口岸傳染病、動植物疫情及核生化反恐等聯防聯控機制,切實保障國門安全。

三、著力構建質量多元共建共治格局

把經濟社會發展推向質量時代,不僅是企業產品、服務質量的提升,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全方位、立體式的提升,這就需要構建起各方面、各行業積極參與,黨政、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發力、多元共治的“大質量”工作格局。

(一)切實發揮黨政主導作用。黨委政府是質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要建立完善的質量工作體系,提供應有的政策支持和工作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質量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著力構建以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為導向的質量考核辦法,組織開展第三方評價,強化工作督查獎懲,促進地方政府、監管部門、企業主體三方責任的落實。要充分發揮質量強市、質量強縣工作領導小組作用,調動各方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協調解決重要問題。要完善天府質量獎評選機制,支持市(州)設立政府質量獎,落實對名牌產品、質量(品牌)示范區、質量先進企業等的鼓勵政策。

(二)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企業是質量的主體,提升質量歸根到底要靠企業。要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最嚴格的企業首負責任制,形成逐級倒逼、明細明確的質量安全責任鏈條。建立企業質量責任保險、缺陷產品強制召回、工程質量終身負責以及服務質量保障等制度,督促企業切實履行質量擔保責任和法定義務。推動大中型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要幫助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等手段,引導支持企業推廣先進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督促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推動實施重大質量改進項目。要支持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把培育優秀企業家和優秀工匠作為永續工程,從改進體制機制入手,支持創新創造,鼓勵精益求精,更好發揮質量發展中“人”這一根本要素的作用。

(三)有效提升全社會質量治理水平。質量問題關聯方方面面,涉及所有人利益,既要堅持全域抓,又要堅持全員管。要將質量法治建設納入依法治省總體部署,建立健全適應XX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法規體系,加快制定出臺社會關注度高的質量責任、質量獎勵、質量信用以及消費品安全等法規規章。推進質量領域簡政放權,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切實減少政府自由裁量權、增加市場自主權。要著力構建質量誠信體系,加快建立質量信用信息平臺,落實“黑名單”和“紅名單”制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要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有獎舉報、懲罰性賠償等制度,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堅持正面引領和反面曝光相結合,引導消費者積極、理性參與質量監督。要充分發揮行業作用,支持引導商會、協會、中介組織等加強內部監督,規范會員行為,面向企業推廣質量診斷改進和效益提升方法。要加強先進質量文化建設,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就是生命”理念,把追求卓越的質量精神轉化為員工和行業行為準則。全方位加強質量教育宣傳示范,努力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群眾關心質量的環境和氛圍。

質量發展,百年大計。我們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切實把質量擺到全省發展的中心位置上來,以創新理念和實干精神全力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為實現我省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兩個跨越”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推薦訪問:會上 講話 質量 在XX省質量發展大會上講話 在xx省質量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在全市質量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最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