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飛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支撐經濟發展、帶動就業、保障民生、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頂梁柱”作用,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復雜嚴峻,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化為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經濟社會加速數字化轉型。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大勢,加速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應有之義。
***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國有企業如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發揮引領作用、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是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大勢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時期,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學技術革命,都會引起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加速與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融合滲透,拓展了數字經濟發展空間,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全面加速。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數字化轉型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特征。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已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關乎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主動把握和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搶占競爭制高點。
(二)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是貫徹落實“數字中國”戰略部署的重要體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單列成篇,提出“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為新時期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為鼓勵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進一步推動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0年8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方向、重點和舉措,開啟了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篇章,積極引導國有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這些都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變革,更是從理念到制度的系統性革新。在數字經濟時代,大批國有企業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主動將“數字化”“智能化”融入企業生產、管理、銷售等各方面、各環節,實現內部生產、客戶需求和經營管理的有機融合,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市場敏感度。作為引領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國有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將加速推進新技術創新、新產品培育、新模式擴散和新業態發展,發揮國有企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引領作用,深度融入全球供給體系,促進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四)國有企業是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
國有企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數字經濟時代,國有企業作為推動我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國家隊”和“主力軍”,通過運用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數字化運營和業務流程優化,正在加速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比如,國家電網在很多地區的線路巡檢早已實現無人機操作,甚至部分地區還可以做到機器人檢修。與民營企業等其他市場主體相比,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意愿較強且資金相對充足,在資源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條件也相對完善。因此,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率先實施數字化轉型,為其他企業提供轉型經驗,發揮重要標桿作用,這也是國有企業應當承擔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新征程上,國有企業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更好發揮國民經濟“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總體上看,當前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企業管理者缺乏對數字化轉型的深刻理解。一些企業內部存在較大認識分歧,無法找到數字技術與業務場景融合的切入點,組織內部協同困難且難以打破原有部門邊界和利益壁壘,這些問題是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數字化轉型戰略定位和目標不清晰
目前,國有企業主要聚焦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提質降本增效,戰略定位和戰略目標不清晰的問題仍然存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認識不到位。數字化轉型必須是“一把手工程”,但部分國有企業管理者對數字化理解不深刻、認識不到位,思想受傳統管理理念束縛,對數字化轉型有畏難情緒,或多或少存在“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的問題。比如,一些企業內部存在較大認識分歧,無法找到數字技術與業務場景融合的切入點,組織內部協同困難且難以打破原有部門邊界和利益壁壘,成為阻礙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因素。二是戰略地位不高。大多數國有企業雖然能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部分企業仍未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沒有將數字化轉型提升到頂層設計的戰略高度,缺少關鍵的制度設計和考核激勵機制。三是前瞻布局不夠。調研發現,部分國有企業仍然是“被動”轉型而不是主動謀劃,缺乏對數字化轉型路徑的系統性思考。
(二)數據要素價值尚未充分發揮
數據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但目前數字化轉型中數據要素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一是數據采集不全面。點亮智庫數據顯示,只有不到20%的國有企業能夠實現數據的在線自動采集和上傳。二是數據共享不足,存在流動性差、數據孤島等問題。目前,僅有較少的國有企業實現了供應商、客戶等重要數據的企業級標準化,建立了企業級的數據交換平臺,實現數據的在線交換和集成共享。三是數據開發利用不充分。由于國有企業數據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數據權屬不清晰,數據共享和開發難度較大,相當一部分數據價值未能充分利用。
(三)數字化思維和能力存在短板
目前,數字化人才缺乏是各行各業面臨的共同問題。人瑞人才聯合德勤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產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2023)》顯示,當前我國數字化人才總體缺口在2500萬至3000萬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續擴大。企業數字化轉型對國有企業管理者及員工的數字化思維、數字素養提出新挑戰新要求,對標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面臨數字人才緊缺、能力不足、結構失衡的嚴峻挑戰,難以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求。具體而言:一是人才儲備不足。總體上看,國有企業從事數字化工作的員工人數無法滿足當前數字化業務發展需求。二是勝任能力不足。企業數字化轉型亟需一批懂技術、懂業務、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目前高校畢業生在數字思維、數字化能力方面難以與當前產業發展的需求相匹配。三是人才結構失衡,高端人才不足。以智能制造為例,《產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未來三年智能制造人才供需比預計將從1∶2.2擴大至1∶2.6,到2025年,行業數字人才缺口將達550萬人,遠遠無法滿足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四是企業數字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調研發現,多數國有企業尚未建立數字人才培養和評價體系,員工數字素養、數字化能力和企業數字化戰略目標極不匹配。
數字經濟時代,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和數字中國建設的主力軍,國有企業必須樹立數字化思維,率先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先鋒隊,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可持續競爭優勢。
(一)堅持系統性思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強調,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涉及全員、全要素的創新活動,要充分激發基層創新活力,營造勇于、樂于、善于數字化轉型的氛圍,強化上下一盤棋。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另起爐灶”,不是推翻重來,而是要通過綜合集成提升已有成果,實現整體功能的迭代升級。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規劃設計、應用整合、數據共享、迭代升級、安全保障等諸多新問題,需要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一把手工程”,運用系統思維一體化部署和一體化推進。
(二)樹立數字化思維
一是樹立互聯網思維。構建互聯網思維,不僅要學懂弄通互聯網時代的經營模式和商業模式,更要善于利用互聯網開展工作,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優勢,推進企業精準化治理。二是樹立大數據思維。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加快,技術應用成本逐漸降低,這為海量數據價值的挖掘提供了技術支撐,使得大數據集成、分析和應用成為現實。樹立大數據思維,就要善于在工作中做到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賦能。
(三)以數字化人才培養提升員工數字素養
一方面,國有企業可以采用內部培養和外部招聘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數字人才隊伍建設。對內,探索設立首席數字官(CDO),統籌數字化平臺運營以及數字化人才隊伍的管理;
通過制定數字化人才激勵制度、建立數字化學習平臺等方式,提高員工數字素養。對外,面向全球招聘企業所需要的數字化人才。另一方面,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數字人才培養。在高校開設一些適應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課程,培養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數字人才。加強與相關企業、行業協會合作,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復合型數字人才。
(四)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一是加強企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傳統網絡設施和信息化水平已經無法適應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業務發展需要,必須加快推進云計算、區塊鏈、5G、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和融合滲透,加快企業上云、上平臺,構建安全性能高、運行效率高、覆蓋范圍廣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穩固支撐。二是加強國資數據共享和安全管理。加強國資數據共享利用能力建設,著力提升國有企業數字化水平。平衡好數據安全與數據應用,持續深化數據安全管理,推動企業云安全能力建設,保障數據資產安全,著力提升國資央企網絡安全水平。三是提升企業數據管理能力。進一步推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評估貫標,擴大數據管理體系的覆蓋面和應用水平,幫助企業建立與數字化轉型相匹配的數據管理能力。
猜你喜歡 國有企業轉型數字化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商品與質量(2021年43期)2022-01-18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紡織科學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大眾投資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航天工業管理(2020年4期)2020-06-16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轉型童話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數字化制勝中國衛生(2016年2期)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