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鮮麗:心懷愛與光

時間:2024-10-15 09:30:02 來源:網友投稿

張慧娟

過往歲月里的那些故事,終將成為我們生命里的光。

那個曾經等信來的小女孩

身為一家幼兒園園長的鮮麗是一個既愛孩子又懂教育的人,作為志愿者,她參加“種愛計劃”岳陽站的活動已經有兩三年了,用她的話說,這個項目讓她很感動。而書信陪伴的方式更是深深打動著鮮麗。曾經也是留守兒童又曾擁有過多年筆友的她,太理解一個孩子在孤單時對于書信陪伴和交流的渴望。

2023年“六一”兒童節,鮮麗為“種愛計劃”的孩子們送上了一份節日大禮—慷慨解囊支持“種愛信箱”軟件系統開發,提高信件來往與管理效率。這是鮮麗一夜輾轉所做的決定,畢竟身負債務又要拿出一筆款項對她來說并不容易。

那一晚,鮮麗腦海里閃現出來的全是“六一”兒童節走訪時孩子們的心聲和渴望的眼神:“多希望每次都能早早收到叔叔阿姨們的回信呀!”那種掰著指頭算日子的期待,鮮麗比任何人都了解。

鮮麗的爸爸是中建五局的一名建筑工人。鮮麗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從四川老家來到湖南岳陽,媽媽也隨同在工地上工作。因為太忙,他們只把年齡稍大一些的大女兒帶在身邊,而把年幼的鮮麗留在了家里,由外公外婆照顧。那時候家里沒有電話,鮮麗和爸爸媽媽唯一的聯系方式便是書信。每次收到爸爸媽媽的來信,鮮麗都特別高興和滿足。可爸爸媽媽太忙了,沒辦法經常給她寫信。

有一年暑假,鮮麗去岳陽,媽媽把她帶到工地上。她第一次見到身材瘦小的媽媽和男人干一樣的活兒,“借助機器把一根根無比堅硬的鋼筋彎成固定的形狀”,她心疼得哭了。那一刻,她理解了爸爸媽媽的不易,也知道了他們為什么不能經常給自己寫信。

雖然不能經常給爸爸媽媽寫信,但鮮麗后來有了自己的筆友,一個是她偶然認識的朋友萬樂,一個是她的遠房哥哥。

鮮麗和萬樂是在溜冰場認識的,“那時候,我不會溜冰,她過來教我。我抬頭一看,這個女孩子好漂亮呀,眼睛大大的,性格又那么好。”兩個人成了朋友,開始寫信交流,雖然同在一地,但鮮麗還是很喜歡用寫信的方式跟萬樂溝通。

上初中后,鮮麗又多了一個筆友—遠房的哥哥。哥哥在第二炮兵工程學院上學,通過書信往來,他給鮮麗介紹了很多軍事方面的知識,不僅讓鮮麗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還讓她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擁有這樣一位筆友,鮮麗內心感到無比驕傲。

那時候,鮮麗最大的快樂就是收到萬樂和哥哥的來信,“把信拿在手里的那一刻,我就已經很快樂了”。

正是因為過往的這些經歷,讓鮮麗對于書信陪伴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也讓她對于“種愛計劃”有著一份堅定的支持。

這兩年,鮮麗多次參與“種愛計劃”的活動,跟隨孩子們走進岳陽交警支隊、走進圖書館、在“六一”兒童節看望陪伴孩子們……讓鮮麗印象很深的是在一次活動中跟孩子們一起包餃子,不擅長做家務的她竟然還沒有孩子們包得好,于是,身邊那群可愛的孩子開始教她包餃子……“那種感覺好溫暖,孩子們并不會因為我是大人而有距離感,他們用小手教我包餃子。”

那天,鮮麗留意到一個特別能干的小男生,他包餃子的速度特別快,動作很麻利,一看就是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活動間隙,鮮麗跟老師聊起這個小男生,得知他的媽媽很早就去世了,爸爸再婚之后,把他留給爺爺奶奶。爺爺奶奶身體不好,他很小就開始做家務,不僅要照顧自己,還得照顧身體不好的爺爺奶奶。聽到這些,再看看孩子瘦瘦小小的背影,鮮麗落淚了。

參與“種愛計劃”的時候,鮮麗剛剛創辦了一所幼兒園,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她更多以“參與”的方式來支持“種愛計劃”。如今幼兒園已經走上正軌,鮮麗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組織策劃一些活動。

6月,鮮麗組織策劃了“守護碧水展新姿,洞庭湖上防溺水”的主題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明白“守護好一江碧水”、保護環境的意義和重要性。那天,“種愛計劃”岳陽站的志愿者們帶領孩子們參觀碼頭,聽“守護好一江碧水”的知識講解。“種愛計劃”岳陽站站長閆玉蘭還在現場做了溺水逃生的示范,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防溺水安全課。

“湖面讓人心曠神怡,江豚在水面上跳來跳去,特別可愛……”這么美的洞庭湖,不禁讓人想起900多年前,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生動描述的盛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這么美的洞庭湖,更需要我們好好來保護。”鮮麗說。

在愛里長大的孩子怎會沒有愛

除了參與“種愛計劃”,鮮麗近年來還參加了不少其他公益活動。有人說鮮麗是一個眼里有光、內心有愛的人。鮮麗說,她受媽媽的影響很大。鮮麗的媽媽是一位堅韌又善良的女人,她無私地愛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鮮麗和姐姐并非同一個媽媽所生,姐姐是爸爸和前妻的孩子。上高中時,姐姐在學校經歷了一些挫折,因為想不開,突然有一天就“瘋”了,家人把她送到了醫院。有一天,鮮麗的媽媽去醫院看望,聽說女兒要進行電療時心疼不已,“孩子該多遭罪啊”。最終,她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女兒接回家!

那段時間,鮮麗的媽媽用心照顧著大女兒,每天陪在她身邊,給她喂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大女兒的病情漸漸有所好轉。“別人都說繼母不好,可媽媽是一個多么善良的繼母啊。”鮮麗被媽媽的善良所感動。

鮮麗的媽媽對父母也很孝順。鮮麗的外公去世之后,媽媽每月都給外婆寄錢。老人有退休工資,可她希望母親能過得更好。那時候,鮮麗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發了工資便趕去郵局給外婆寄錢。

后來,鮮麗參加工作,主動要求“接替”媽媽給外婆寄錢。外婆每次收到鮮麗的匯款,就高高興興地拿去買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很多老家的同學都告訴過鮮麗:“你外婆可是這個小鎮上穿得最漂亮的老人家吶。”而外婆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外孫女……”

受媽媽影響,鮮麗最終成長為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她不僅愛著家人,也把愛給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參與“種愛計劃”也給了鮮麗很多反思的機會。以前忙工作也有顧不上陪孩子的時候,“我那么拼命地工作,是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可如果因此疏忽了他們,我的努力和拼搏也就失去了意義。”鮮麗開始更合理地調配時間,周末盡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時也帶著孩子們一起去。

鮮麗還從很多留守兒童的身上看到他們獨立、不依賴別人的優點,這讓她開始調整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再“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而是讓他們鍛煉自理能力和獨立性。

大兒子暑假去上課外班,上課的地方并不近。放在以前,鮮麗都會車接車送,但這個暑假開始,她讓大兒子自己去。“男孩子10歲了,應該學著獨立、學著自己照顧自己,不能什么都依賴媽媽和外婆。不光大兒子,5歲的小寶也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性越來越強。”

如今的鮮麗事業成功,又是一個喜歡孩子、懂得教育的好媽媽、好園長。相信她會繼續心懷愛與光,一路走下去……

猜你喜歡 筆友岳陽兒童節 一封烏龍的信中學生天地(B版)(2018年7期)2018-08-08一封烏龍的信中學生天地(A版)(2018年7期)2018-08-08岳陽王家河巴陵東路橋設計上海公路(2018年4期)2018-03-21我想和夏天交個筆友幼兒100(2017年17期)2017-06-27岳陽張氏正骨氣血理論之以氣為先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年1期)2016-12-01快樂的兒童節娃娃樂園·3-7歲綜合智能(2016年6期)2016-09-19岳陽首座全智能變電站明年投運發明與創新(2015年33期)2015-02-27我的兒童節意林(2011年12期)2011-05-14過節了幼兒智力世界(2009年6期)2009-07-16歡樂兒童節意林(2009年12期)2009-02-11

推薦訪問:鮮麗 心懷 愛與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