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提升黨在網絡社會組織中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探索和研究,供大家參考。
網絡社會組織是適應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社會組織,對規范和引導互聯網行業宣傳貫徹黨的主張、指導黨建工作、促進健康發展、加強自律、依法經營、綜合治網等具有重要作用。加強網絡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對于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把網絡社會組織及其從業人員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不斷提升黨在網絡社會組織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促進網絡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一、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現狀
我國互聯網行業經過20多年的蓬勃發展,網絡社會組織數量穩步增長。網絡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是黨在網絡信息社會領域中的戰斗堡壘,發揮著政治核心作用。近年來,在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和網絡社會組織的努力下,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黨建責任意識不斷提高,網絡社會組織“兩個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從調研情況來看,網絡社會組織積極推進落實“兩個覆蓋”,進一步建立健全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體系。
一是隊伍建設持續加強,網絡社會組織黨務工作者能力水平進一步提升。網絡社會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相對年輕、富有活力。從黨務工作者隊伍來源看,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方面是“外引”,通過黨務骨干專場招聘、網絡招聘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充實黨務工作者隊伍。另一方面是“內培”,根據隊伍建設需要,有計劃、分層次、分類別地對黨務骨干進行培訓,補齊隊伍黨務不精、能力不強的短板。從年齡結構上來看,目前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大多在45至55歲之間,具有比較豐富的黨建工作經驗和較強的業務工作能力,在單位也比較有權威性;
其他人員多為 “80后”,占80 %以上 從學歷結構上看,黨務工作者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占85%以上。網絡社會組織注重把優秀年輕骨干培養發展成黨員,著力集聚入黨積極分子。注重抓點帶面,鞏固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良好發展態勢。**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黨委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緊密聯系網絡社會組織業務多樣、形態多元的實際情況,探索形成了領學、聯學、互學經驗做法,推動涉及13個領域的會員單位深入開展黨建工作,體現出實事求是、大膽探索、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穩步推進、縱深發展的特點,為推進**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作出有益探索,被**機關工委列為黨建工作典型案例。網絡社會組織通過聯合開展黨建活動,加強不同單位間黨建與業務的溝通和交流,這些創新探索推動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網絡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和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黨的建設和業務工作融合發展的途徑和方式,發揮網絡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統籌協調社會各方資源,強化行業自律和規范,凝聚網絡社會組織力量,在抗擊疫情、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重要實踐成果。調研顯示,**網絡文化協會黨支部“建強堡壘把方向、創新培訓促發展”,**互聯網行業聯合黨委創建“雙線并進、重點發力”黨建新模式,**互聯網發展聯合會聯合黨委實施“六大工程”、打造“紅色引擎”,**信息協會黨支部打造“1+1+N”群組黨建 、共繪“e網同心圓”等經驗做法,體現了各縣市區探索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共同提升的時代性和創新性。注重服務大局,彰顯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的組織力和號召力。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注重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堅持以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責任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傳播和輿論引導。**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發布倡議書,號召各會員單位及廣大網絡社會組織、互聯網企業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斗爭勝利貢獻力量 。**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及時協調指導各網絡社會組織以多種形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彰顯網絡社會組織的責任擔當和大愛精神。
二、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短板
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黨組織未能充分發揮政治引領功能、黨的組織體系還不夠健全、黨建工作質量有待提高、黨建工作缺乏力量保障等方面。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功能有待進一步發揮。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黨的基層組織要突出政治功能,黨章和《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 (試行)》都強調了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然而,有些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在實際工作中只重視服務功能,而對黨的政治功能履行得少了,跟在群眾后面搞服務,時間久了就成了群眾的尾巴,弱化了黨組織的政影響力。調研中發現,有的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對自身定位和職責認識不夠,對黨建工作重視不夠;
有的網絡社會組織存在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現象;
有的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過度干預業務工作,忽略了把黨的領導與網絡社會組織依法自治相統一的原則。網絡社會組織黨的組織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市縣層面大部分還沒有建立黨組織,無法實現上級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對下級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同時,存在黨組織體系建設差異大的問題。有的網絡社會組織存在“應建未建”黨組織的情況,組織覆蓋仍存在空白點。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從調研情況看,一些網絡社會組織的黨組織活動流于形式,沒有按時認真開展“三會一課”等,長期不召開組織生活會;
有的黨組織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缺乏政治性和嚴肅性,組織生活存在庸俗化、娛樂化、隨意化、平淡化現象;
有的黨組織把組織生活當作包袱和負擔,以完成任務的心態走過場,滿足于留下痕跡、應付檢查,甚至用業務工作會議代替組織生活會;
有的黨組織不重視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培養,對黨員的吸引力不強;
有的黨組織不善于做群眾工作,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比較弱。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力量保障有待進一步加強。調研發現,一些地區的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領導體制不健全,管理體制不順暢,存在多頭管理問題。有些工作機制不健全,缺乏對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在力量保障方面,一些網絡社會組織存在缺乏黨務工作人才、黨建活動經費和黨建活動場地等問題,有的黨務工作者專業素質不高,抓黨建效果不明顯,制約了黨建工作的正常開展。一些網絡社會組織沒有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有的黨務工作者忙于日常業務工作,忽視了黨務工作。有的黨務工作者遇福利水平較低、發展空間較小,影響了開展黨建工作的積極性。
三、推進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對策建議
新時代加強和改進網絡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增強政治能和組織力凝聚力,真正把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成為在網絡信息領域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堡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突出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健全黨領導網絡社會組織的制度規定。堅持黨對網絡社會組織的領導,要在制度層面予以明確規定,以制度形式保障黨的領導得以落實。要通過把堅持黨的領導載入網絡社會組織的章程,明確黨組織的職責權限,使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制度化、具體化、規范化,為黨組織作用的發揮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撐。推動探索制定和建立適合**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制度體系,進一步提升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實現黨的領導與網絡社會組織依法自治的有機結合。要正確認識和理解黨對網絡社會組織的領導,不能把黨的領導等同于黨組織對日常業務活動的直接干預。《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要求,社會組織黨組織是黨在社會組織中的戰斗堡壘。黨的十九大對黨章作出修改,增寫了社會組織的相關內容,對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進行了準確定位。網絡社會組織的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要更多體現為宏觀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主要目標在于確保網絡社會組織的正確發展方向。注重突出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一方面要強化服務功能,另一方面還要突出政治功能,注重對網絡社會組織和群眾的政治引領,引導網絡社會組織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引導從業人員有序地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使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網信領域得到貫徹和落實。健全黨的組織體系,提升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
抓好網絡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黨的領導,組織覆蓋是基礎,工作覆蓋是核心。加強網絡社會組織黨的建設,首要的是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要按照應建盡建原則,加快推進市縣網絡社會組織建立黨組織、實現組織全覆蓋。凡達到黨組織成立條件的,要盡快成立黨組織;
不具備成立黨組織條件的,可以選派黨建指導員、聯絡員或建立工會共青團組織帶動開展黨的工作;
對于新成立的網絡社會組織,且具備組建條件的,登記和審批機關應督促推動其同步建立黨組織。
創新網絡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設置和活動方式。要按照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開展黨的工作、有利于密切聯系群眾的原則,因地制宜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推動黨的組織有效嵌入網絡信息領域的社會組織。提升網絡社會組織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要注重強化政治功能,緊緊圍繞網信事業發展需要開展活動;
要提升黨組織的發展推動力,發揮黨員在業務工作上的先鋒帶動作用,推動網信事業的發展;
要提升黨組織對職工群眾的政治引領力,使黨組織成為職工群眾的“主心骨”,把黨員和職工的思想和認識凝聚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
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質量。加強對黨員職工的教育培養,促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相融合。要通過抓好基層黨員發展、教育 、培訓 、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引導黨員提振精氣神、錘煉好作風、展現新作為。要有意識地注重培養黨務和業務的復合型干部,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推行網絡社會組織的黨員負責人和管理層人員兼任黨組織書記或委員,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的融合。
嚴格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提高組織生活質量。要認真落實 “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組織生活制度,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以生動活潑和黨員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開展組織生活,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實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和效果。突出網絡社會組織特點,貼近職工群眾需求開展黨組織活動。黨組織要圍繞網絡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開展活動,黨組織開展的活動要與網絡社會組織執業活動、日常管理、文化建設等相互促進。黨組織要結合網絡社會組織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黨建活動,把信息網絡技術融入黨建業務,線下與線上 、“面對面 ”與“鍵對鍵 ”相結合 ,提高黨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完善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加強黨建工作的力量保障。黨委組織部門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要發揮對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作用。網信部門要加強對網信領域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領導,為黨組織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網絡社會組織要積極推行決策管理層和黨組織領導班子之間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把黨對網絡社會組織的領導充分融入進去、體現出來。要建立多渠道籌措、多元化投入的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 ,確保開展黨建活動的必要工作經費。一方面,黨委組織部門可以用黨費為網絡社會組織開展黨建活動給予必要經費支持;
另一方面,可從社會建設專項資金中列支黨建專項經費,采取以獎代補、項目化運作等方式對網絡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給予支持。要加強黨務工作人員配備 。一方面 ,要選拔合適的人到適合的崗位上 ,優化基層黨組織的人員配備,把黨務工作崗位作為培養網絡社會組織領導人員的重要平臺。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訓 ,重視黨組織書記和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以能力培養為抓手,不斷提高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切實增強網絡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