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區建設深入推進需要思考新問題(全文完整),供大家參考。
一、設立**新區五年來成效的回顧
自**年*月*日中央決定設立**新區至今已有五年,按照中央的部署**新區真正踐行了新發展理念,并向新城新區建設的新模式新樣板方向努力,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建立了科學的規劃和政策體系。在中央的頂層設計下,**新區匯集多方專家力量完成了總體規劃以及二十多個專項規劃,加之中央還專門出臺改革開放指導意見以及十幾個配套的方案,這些都為**新區的建設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規范導引和有力的政策支撐。也就是說,在政策規劃方面,**新區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完整的體系。構建了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設施構架。**新區規劃的四縱三橫交通大動脈全面打通,特別是**城際鐵路的開通,從**西站到**僅需**分鐘。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建設應該說是**新區迄今最主要的建設任務,為**新區集中承接**非**功能的疏解,打下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突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規劃建設原則。**新區把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擺在重要優先位置,特別是對白洋淀的治理,花了很大的代價和投入,清淤、植樹、生態補水等工程對白洋淀水質有很大的改善。五年來**新區基于高起點規劃和高標準建設的成績有目共睹。
二、**新區進入新階段的使命特征
目前,**新區建設可以說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也就是集中承接**非**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進階段。這個階段,跟前面搞規劃、搞基礎是不同的。**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疏解**非**功能,**新區是疏解**非**功能的一個集中承載地,所以可以認為,現在到了**新區真正意義上履行中央賦予戰略使命的關口。這個階段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從規模性質來看,大規模的疏解與承接正式拉開序幕。應該說這五年**的非**功能一直在疏解,比如以**的“動批”為代表的大型批發市場和以醫藥、汽車、電子信息為代表的一般制造業,向**地區轉移。但是這些疏解還只是非**功能的一部分,還屬于分散型疏解,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同步完成,向**新區集中承載地疏解將開始實質性的啟動,**進入大規模承接階段。
第二,從承接的重點領域來看,“高端高新產業”和優質公共服務機構將大量落戶新區。比如來自**的央企總部、學校醫院以及文化事業單位等,同時,疏解跟新建可能會同步進行,來自國內外的符合新區發展定位的產業也是**承接的使命。
第三,在承接和建設上,會面臨一個“資金從哪里來”的問題。**新區前期的投入主要來自政府財政和銀行信貸,但進入新建設階段,社會資本的作用將日益凸顯。如何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具有良性循環的融資機制,將是**新區進入大規模承接和建設階段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
第四,在管理體制上,**新區的管理體制要從目前的管委會形式向一個新的城市管理體制過渡。也就是說,**新區的管理模式不能一直是開發區模式,即管委會形式,而最終要成為一級政府、一座城市的管理,在管理體制上將會產生根本性改變。
三、新階段需要重視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高端高新產業”的承接與發展問題。**新區的產業發展要把控住“高端高新產業”這個產業層次上,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從原則上講,**新區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但是一個地區的發展還是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性。如果當地及周邊產業層次很低,不能與**形成合理的技術梯度和產業銜接,那么**新區的“高端高新產業”可能會形成一個“孤島”,難以持續的成長。**新區在產業選擇上,應該符合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同時,還要考慮到產業的市場飽和度和獲利性,能不能可持續發展。一般的區域產業發展,從技術梯度上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當前,各地都在競相發展高端產業,**新區能不能有足夠的吸引力把它引進來?如果再考慮到現實外部經濟環境,嚴格把控在“高端高新”層次,在招商引資上也是有相當困難的。綜合來看,**引入產業應從實際出發,體現出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結合。
其次,社會資本的引入問題。**新區前期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主要依靠政府融資,之后大規模的建設就轉向社會資本的引入。**新區在融資上逐步要考慮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過去的土地財政是不可持續的,拋開土地財政,沒有了滾動開發的資金來源,**新區如何探索出能夠滿足大規模開發需要的資金良性循環的機制,是擺在面前亟待研究解決的課題。
再次,疏解引發的社會問題。**非**功能的疏解可能會產生利益沖突和社會矛盾,需要提前考慮和預警,在疏解過程中要處理好各種問題的發生。
在疏解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應堅持有序疏解、自愿疏解的原則,對于疏解人群的福利受損應考慮相應的補償,避免在疏解過程中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使得疏解工作能夠有序順利的推進。
最后,堅持改革創新問題。在國內新一輪的區域競爭中,**新區建設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是能否創造有足夠吸引力的“政策洼地”。目前,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新區,還有**的共同富裕實驗區等南方地區,在政策上都有非常大的優惠,特別是財稅政策。北方跟南方的競爭非常大的一個弱勢就是政策上沒有競爭優勢。現在企業注冊地的選擇首先考慮的問題是政策優惠,特別是創新型的中小企業非常關注。**新區今后的發展在政策上需要創新,特別是財稅政策。此外,還可以充分發揮**新區在住房、戶籍制度上的優勢,并輔之以更有吸引力的政策,來吸引資本和高端人才,因為要素資本是逐利的。
總的來說,**新區由規劃政策、基礎建設階段轉向進入集中承接與大規模的建設并舉階段,一定要按照中央的戰略部署,高標準高質量地建設好**新區,使其在**協同發展中發揮好主承載地的作用。通過**新區的建設,能夠更好地促進**協同聯動,并帶動**發展。此外,還應當賦予**新區一個重要使命,那就是縮小南北發展差距。目前北方缺乏新的增長引擎,希望**新區能夠通過大規模的建設提振北方經濟。
推薦訪問:新問題 新區 推進 新區建設深入推進需要思考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