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2023【寫材料用典】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時間:2023-09-11 14:15:02 來源:網(wǎng)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寫材料用典】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供大家參考。

2022【寫材料用典】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寫材料用典】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例文】諸葛亮在總結自己為政經(jīng)驗時曾說:“為政之道,務于多聞,是以聽察采納眾下之言,謀及庶士,則萬物當其目,眾音佐其耳”。反之,如果“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則只能是停滯不前。(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兼取眾長 以為己善》)

【典故】出自清代劉開《問說》,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
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釋義】意思是,對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問;
對不如自己的人,就輕視他,認為不值得向他問;
對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著嬉戲的態(tài)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問。

【賞析】古人講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rdquo;。

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樹者,其知識所得無不與“問號”結下不解之緣。《呂氏春秋》記載,舜為御,堯為左,禹為右,入于澤而問牧童,入于水而問漁師;
李時珍為寫《本草綱目》,拜車夫、藥工、捕蛇者等為師;
愛因斯坦喜歡設疑質(zhì)問,他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達爾文有疑必問,善于思考“懸而未決的問題,甚至連費數(shù)年也在所不惜”;
巴爾扎克認為,“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異議的是問號”;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賦詩道:“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堅持“每事問”,不僅要虛心好問,遇到不懂就問,一問不得就再三問、反復問,直到疑竇釋然,還要思而后問,準確把握問的對象和問的方法,由表及里、由小見大、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解開“問號”還要有求真務實的作風,“實踐出真知”,答案往往就在群眾的不懈奮斗和創(chuàng)新實踐中。

【用法】主要適用于作風建設類、黨校培訓類講話或黨課,側重強調(diào)調(diào)查研究,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沉到基層、深入一線,把虛心請教、不恥下問作為一種習慣,讀好“無字之書”。

 

推薦訪問:用典 不愿 于己 【寫材料用典】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