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群體傳播視域下慢生活理念對民宿發展影響研究

時間:2023-08-11 10:4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慢生活理念通過長期的互聯網群體傳播,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倡導旅行方式的改變,在旅行住宿上,他們更樂意選擇民宿,且不再滿足于民宿傳統的住宿功能,更希望在民宿中體驗慢生活,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網絡傳播的范圍更加廣泛,特別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為慢生活理念滲透到民宿發展上提供了傳播介質,對推動民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一是慢生活理念強調人們對生活的品質和體驗的追求,與民宿提供的獨特住宿體驗相契合。民宿作為地理媒介,通過實體空間的意義空間建構,促成慢生活理念符號化,包括建筑符號、地理符號、文化符號等,能夠促使民宿行業更加重視顧客體驗和服務質量。二是提高了民宿的服務質量。慢生活群體注重品質和細節,民宿業主需要提高服務質量,提供更加個性化和貼心的服務,以滿足慢生活群體的需求;
三是推動了民宿的文化傳承。慢生活群體注重文化和歷史,民宿業主需要注重文化傳承,保護和傳承當地的文化和歷史遺產,以吸引更多的慢生活群體前來入住。因此,慢生活理念對民宿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為民宿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文章以群體傳播為視角,從整個民宿業的發展實際出發,探討慢生活理念傳播途徑,分析該理念對民宿發展的影響,旨在促進民宿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慢生活理念;
群體傳播;
民宿業;
民宿發展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7-0245-03

一、互聯網群體傳播的慢生活理念傳播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群體傳播常態化,傳播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傳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1]。傳統傳播時代“傳播者中心”的局面被徹底打破,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接收的信息,慢生活理念作為時代的產物,自然備受青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值得強調的是,這里的“慢”并不是生活工作上的慢,而是一種回歸自然、享受生活的態度。“慢生活理論”由卡爾·霍諾最早提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2],其本質是順應內心的感受,緩解壓力,輕松地面對生活。

慢生活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紀的意大利,當時意大利詩人但丁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克里斯蒂娜·博拉尼等人就已經開始探索慢生活理念。直到20世紀80年代,丹麥的“慢約會”開始在美國傳播開來,這種觀念推動了慢生活的迅速發展。2005年,意大利的貢蒂賈尼成立了“慢生活藝術組織”,指出生活節奏的減慢能促進人身心的健康,這個組織還舉辦了多個“世界慢生活日”,進一步擴大慢生活的國際影響力。“慢城”以人為本,可以隨心生活[3]。從1999年至今,共誕生了 135個“慢城”,遍布世界各地,隨時隨地提醒人們減慢速度,用正常的速度來生活和工作。

中國古代就有慢生活的概念,東晉時期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現的是對官場斗爭的厭惡,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其中的慢生活理念,為承受生活工作壓力的人們提供了精神寄托。近年來,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民眾得以“賦權”,參與信息生產傳播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推動慢生活理念流行起來。很多人改變了傳統認知,敢于大膽追求自己的理想,這是慢生活理念的新發展潛力所在。

二、慢生活理念的互聯網群體傳播途徑

“人人生產信息,傳播無處不在”的群體傳播時代已經來臨[4]。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民眾的單個傳播行為構建起整個傳播網絡,反過來又受群體傳播的影響。慢生活理念就是通過長期的群體傳播方式來影響個體,在群體中形成一種普遍認同的想法。所有理念的生成、發展和完善都離不開傳播這個環節。慢生活理念的發展和完善主要依靠綜藝影視節目、自媒體平臺的群體傳播來完成。群體傳播是在群體成員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傳播,群體傳播、群體意識和群體密不可分,群體完成群體傳播就必須達成群體意識,形成群體自身獨有的傳播結構和群體規范[5]。

(一)綜藝影視節目

“媒介化”社會逐漸成為一種逼真的社會形態[6]。社會生活都可以在媒介上展露,媒介的影響力突破時空的界限。通過綜藝影視節目,大量觀眾可以了解到慢生活的各種理念,以至于諸如享受寧靜、關注健康、低碳生活等慢生活理念的普及程度進一步提升。旅游作為一種放松身心的方式廣受關注,而民宿是旅游住宿中最清凈、自由的所在。對民宿旅游的發展而言,宏觀層面的民宿網絡關注度不容忽視[7]。

2017年播出的《向往的生活》是我國最早出現在熒幕上的民宿類慢綜藝節目,收視評分一度達到7.3分,該節目以“回歸自然、擁抱慢生活”為理念,以娛樂的形式展現了現代人追求慢生活的心態。節目展現了鄉村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讓都市人眼前一亮[8]。通過展現農村、小鎮的寧靜風光和質樸的生活方式,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倡導“舒適簡約,愛崗敬業”的生活態度,為民宿類慢綜藝節目創作提供了良好的開端。

2023年播出的《我們的客棧》,邀請明星真實體驗農場生活,明星效應提升了民宿的吸引力和關注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讓更多的民眾模仿和體驗明星的民宿生活,讓民眾外出的居住需求發生改變,思想的改變推動需求的改變,進而推動民宿業的繁榮。“慢綜藝”作為一種創作模式,更加關注觀眾內心感受,極具思想引導性[9]。《花間旅宿》以旅游和民宿為主題,挖掘出各類有特色的民宿,同時展現了各地的文化歷史和風土人情。在節目中,主持人會帶領觀眾走訪各地的民宿,展現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并與民宿主人進行深入的交流。此外,節目還會邀請各地知名人士來到民宿中,與主持人一同分享旅游經驗和文化體驗。通過這種方式,節目成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關注,他們通過網絡分享和傳播該節目,使該節目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不斷擴大。同時,該節目還與一些民宿平臺合作,通過平臺推廣,吸引更多的觀眾和游客前來打卡。

綜藝影視節目對于慢生活理念的群體傳播還能夠對不同階層、不同背景人群產生影響。普及化的真人秀節目可以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并了解慢生活理念,而一些高端化的節目,更能夠引導人們去探索更深層次更豐富的慢生活方式。

(二)自媒體平臺

自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它擁有獨特的場域空間生態[10]。自媒體所背靠的平臺(如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是慢生活理念的群體傳播渠道之一。通過個人或機構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媒體平臺,把握時代機遇,可以更快速、直接、靈活地傳播慢生活理念。自媒體具有自主性強、發展迅速、應用廣泛、作用大、管理難等特點[11]。慢生活的愛好者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體驗和思考,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和意見,許多自媒體的博主分享自己的慢生活,分析慢生活的價值和重要性,為慢生活理念的普及做貢獻。

2022年抖音用戶達到了8.09億左右,作為短視頻的集中地,同時也是流量的集中地。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抖音獲取信息,發表看法。近幾年大火的抖音鄉村短視頻,李子柒、張同學、念鄉人周周、蜀中桃子姐、康仔農人等鄉村短視頻博主記錄的青山綠水、舒適自在的慢節奏生活,無不讓人充滿向往,其中宣傳的慢生活理念不斷內化為群體意識進而廣泛傳播。微信公眾號逐漸專業化和規范化,能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12]。慢生活理念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傳播讓更多人知道、參與并實踐。在公眾號的內容制作和傳播上,需要注意選題、文字編輯、排版設計和推廣等方面的細節,使用戶能夠更輕松、方便地接收和理解慢生活的理念和方式。同時,建立與讀者的互動和溝通機制,收集讀者反饋和意見,不斷優化和改進內容和活動,才能更好地實現慢生活理念的群體傳播。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記者”,都可以生產傳播信息[13]。越來越多人通過自媒體共享和傳播慢生活理念,使更多人認同和踐行,進而推動整個社會慢節奏生活方式的轉變。這種改變可以緩解人們快節奏、壓力大的生活狀態,讓大家更多關注內心和身體的健康,重新審視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提高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三、慢生活理念的群體傳播對民宿發展影響

在互聯網情境下,群體傳播由實有空間轉向傳播范圍更大、傳播速度更快的網絡空間,慢生活理念的群體傳播不再受到時空限制,所產生的群體化效果,不僅使更多的受眾有表達慢生活理念的情感和機會,更對當下社會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在我國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民宿建設對于推動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14]具有重要作用。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搶占份額,堅持大眾廣泛認可的慢生活理念至關重要,可以更好地抓住消費者需求,引領民宿業發展方向。

(一)增加民宿的知名度

慢生活理念的興起,讓人們對放松、休閑、享受生活的需求逐漸加強,而民宿作為一種體驗式住宿形式,正好滿足這種需求,因此也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在民宿中,人們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景、感受當地的文化、品嘗特色的美食,這與節奏快、壓力大的城市生活形成強烈的對比,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同時,慢生活理念的推廣,也使得民宿這種住宿形式的知名度逐漸提高。

為了迎合慢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民宿開始注重產品品質,從裝修設計、家具擺設、床品用料等各個方面下功夫,從而提供更加溫馨、舒適、具有審美價值的住宿體驗,這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識和喜歡上民宿。此外,隨著慢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旅游市場也開始逐漸向體驗式、個性化、自由行的方向發展,這也為民宿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民宿行業得到了更多的投資、關注和媒體曝光,知名度也隨之擴大。

以莫干山為例,莫干山是中國著名的山水田園風景區之一,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歷史底蘊深厚[15]。莫干山民宿注重環保,推崇綠色生活理念,采用環保材料,實行“零碳排放”等措施,保持了莫干山的自然美;
提供親近自然的體驗,讓人們享受著清新的空氣、綠色的植被、湖水的純凈、山間的鳥語花香,讓人們陶醉在自然和諧之中;
融入了當地文化,讓人們了解和認識莫干山這塊土地的歷史和精神內涵,更好地領略莫干山的獨特魅力;
提供美食和美酒,在保證新鮮、健康、口感好的前提下,通過料理的獨特性呈現方式,讓人們感受不同的文化和地域風情。

總之,慢生活理念的群體傳播推動了民宿的發展,讓人們在旅途中獲得更多的內心平靜和愉悅,享受到一種健康、自然、和諧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推動了旅游和民宿產業的轉型升級。

(二)推動民宿的文化傳承

慢生活理念強調的是放慢節奏,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與滿足。這一理念對于民宿業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追求的是舒適、放松的住宿體驗,而非簡單的住宿需求。民宿可以通過傳承本土文化的方式來實現慢生活理念。例如,在裝修設計上運用當地傳統手工藝品,使用當地的建筑材料等等。這樣不僅可以保留地方特色,也能夠讓客人感受到更本土化的氛圍,增加沉浸感和歸屬感。

此外,民宿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比如當地特色美食、文化之旅等等,這些活動可以讓客人深入了解當地文化,以及放松身心,享受慢生活的樂趣。這些體驗也可以成為宣傳點,吸引更多的人前來體驗慢生活。通過傳承本土文化來推動民宿業的發展,可以讓旅客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感受到慢生活的精神內涵,從而增加客戶黏性和口碑效應,進一步推動民宿業的文化傳承。

四、結語

慢生活理念是一種追求生活品質的生活方式,其不僅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旅游和休閑方式上。現代的旅游和休閑方式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消費,更多的是體驗和情感的交流,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也強調分享、交流和互動。民宿的發展正是以這種理念為基礎,為住客提供更高品質的住宿體驗,推動了旅游業向可持續方向發展。慢生活理念的群體傳播對于民宿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民宿將繼續受到關注和推廣,迎接更加多樣化的旅游市場需求,同時在慢生活理念的引領下,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旅行體驗。

參考文獻:

[1] 隋巖.群體傳播時代:信息生產方式的變革與影響[J].中國社會科學,2018(11):114-134.

[2] 卡羅·佩特里尼.慢食,慢生活[M].林欣怡,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35-36.

[3] 宗仁 .“國際慢城”在中國及其現實意義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11,26(9):14-17.

[4] 隋巖,曹飛.論群體傳播時代的蒞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9(5):139-147.

[5] 隋巖.群體傳播:互聯網的本質[J].青年記者,2022(17):4.

[6] 劉濤.社會化媒體與空間的社會化生產:列斐伏爾和福柯“空間思想”的批判與對話機制研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22(5):73-92.

[7] 陳興,余正勇,李巧鳳.民宿旅游網絡關注度及其時空差異性研究:基于百度指數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2(8):63-66.

[8] 黃莉.《向往的生活》:對“好生活”理念的一種回應[J].當代電視,2018(2):12-13.

[9] 殷俊,劉瑤.“慢綜藝”:電視綜藝節目的模式創新[J].新聞與寫作,2017(11):50-53.

[10] 王凌敦,趙淵.自媒體場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點關切與實踐進路[J].理論導刊,2023(1):120-125.

[11] 鄧新民.自媒體:新媒體發展的最新階段及其特點[J].探索,2006(2):134-138.

[12] 黃楚新,王丹.微信公眾號的現狀、類型及發展趨勢[J].新聞與寫作,2015(7):5-9.

[13] 宋全成.論自媒體的特征、挑戰及其綜合管制問題[J].南京社會科學,2015(3):112-120.

[14] 王璐,李好,杜虹景.鄉村旅游民宿的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7(3):141-142.

[15] 蘇然.產業視角下的鄉村民宿品牌策劃研究:以莫干山民宿為例[J].美術大觀,2018(9):118-119.

作者簡介 譚睿,研究方向:新媒體與社會發展。

猜你喜歡互聯網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基于“互聯網+”的京東自營物流配送效率分析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互聯網+醫療保健網的設計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試論網絡大環境下音樂作品的法律保護問題商(2016年27期)2016-10-17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淺析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的生產模式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推薦訪問:視域 群體 理念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