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快遞中國》的“物”與“物感”

時間:2023-08-11 10:00:04 來源:網友投稿

張厚剛

內容摘要:《快遞中國》是獻給千千萬萬快遞行業從業者的首部“快遞”詩集。關注快遞從業者的生存狀態、精神情感狀態,使他們的勞動與尊嚴被“看見”,是這部詩集的主題。“東河西營”這一詩歌地標已經成為詩人王二冬觀察理解鄉村與城市、文學與生活、中國與世界的起點。詩中的“物”附著上了人的體溫和精神選擇。借助于“快遞”之物性,“快遞詩歌”成為當下這個時代情感、時代心靈的載體。

關鍵詞:《快遞中國》 王二冬 東河西營

90后山東詩人王二冬,近年來成長迅猛,先后獲得過中國紅高粱詩歌獎、草堂詩歌獎、陳子昂詩歌獎等,參加了《詩刊》社組織的第36屆青春詩會并出版詩集《東河西營》。王二冬的詩,引起了詩歌評論界的關注,著名詩歌評論家趙目珍接連在《文學教育》刊文,肯定王二冬的“鄉愁”書寫的意義,康建軍博士運用空間理論解析了王二冬詩歌中的“家園意識”。王二冬近年來投身于快遞行業,這是他的詩歌新的增長點,也是中國詩歌現實主義一翼新的生長可能性。著名詩人、文化學者西川有一個觀點,一個構成意義的詩人必須處理自己當下的時代。王二冬所處理的“快遞中國”,正是中國當下的時代現實。

一、看見新的“物”

人類的分工與合作,離不開物質和情感的傳遞,但今天意義上的“快遞”已經遠遠超出了以往的“郵遞”時代,其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已經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新民俗。“快遞”,成為中國速度的代名詞,從另一個意義上講,快遞重塑了中國人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感受,快遞重構了人間思念、人際溫暖的內涵。每一個快件,在歷史的時空里穿梭幾番,最終成為宇宙的一件塵埃,它自己快遞自己,自己存在自己,又自己虛無自己。

“快遞”這個行業,無論中國經過多少“科技”的卷入,最終都是由一個個快遞員來完成的交接與傳遞,每一個“快件”中,都必定含有快遞員的“手溫”與“凝視”。由于快遞行業的人工用量大,從業門檻不高,勞動密集,這一群體具有怎樣的精神和情感,詩人為我們呈現出這“非虛構”現實環節。在這本詩集中,有專寫一個快遞員的《北京夢——兼致快遞員宋學文》《春海》《每個人的賽場——兼致快遞員欒玉帥》,其他的進入詩歌中的快遞員名字有《找北》中的尚明遠,《英雄》中的快遞員阿力,《運動排行榜》中的老王,還有《百島女站長》中的女站長,《播種者》中的老馬……這些快遞員各具特性,但王二冬發現他們都是“奔跑者”。在《鄉村使者》中,活躍穿梭在鄉村里的快遞員,使人想起曾經活躍在城鄉大地上的身穿綠色制服的郵遞員,進入新世紀以來,寫信已經被微信、電子郵件取代,這是時代的進步帶來的不可逆轉的現代性,快遞小哥也成為新的鄉村使者??爝f本身是一種物質交換,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期待的達成,愛的遞送和延展。

而關注快遞小哥的生存狀態、精神情感狀態,使他們的勞動與尊嚴被“看見”,也是王二冬詩歌的重要主題。這些快遞小哥大多數來自農村,他們以“快遞”為生?!队⑿邸分械目爝f員阿力,倒在了送快遞的途中,這個場景實在是過于悲壯,沒有人能猜出阿力為什么倒下,是過度勞累,還是其他什么原因,是資本邏輯下的盤剝與壓榨,還是自我防護不夠精細,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誰來關心快遞員的身心健康,在一味的催件、在無限的速度的誘力下,快遞員的甘苦有誰能知,這首詩帶有新時代的人文精神的思考,把冰冷的速度和效率置于人性之下來拷問?!栋嗽碌淖詈笠粋€夜晚》寫道:“他沒有休息一天,31天,434個小時/5890個快件,銀行卡顯示到賬9760 元/房租900元、飲食700元,剩8160元/昨天中午,他還花160塊錢請合租的兄弟”“最后的7000塊,在八月的最后一個夜晚/輕盈又沉重起來:大兒子明天要到城里上初中/妻子的工作還未解決,岳父中秋節生日/老兩口雖然從沒說過什么,可他心里都清楚……”詩中最后寫道:“尤其是中年男人,他們藏在心里/用肩扛著、用手拽著,踉踉蹌蹌奔向前方”。這些快遞小哥,“尤其是中年男人”,背負著沉重的家庭責任,“踉踉蹌蹌奔向前方”成為他們的生活狀態,王二冬以“新寫實”的方式,為快遞小哥塑造了藝術群像,這也是詩歌介入現實的有效途徑。

二、以“東河西營”為元點地標,

構建詩學空間

“東河西營”是王二冬的出生地,這是個位于黃河三角洲上的一處安靜小村。王二冬曾以“東河西營”作為正式出版的第一部詩集的名字,可見,王二冬對這一詩歌地理坐標的重視。作為詩歌地理坐標,“東河西營”已經從現實的故鄉——無棣縣東河西營村,遷移到詩歌意象中來,我們不能僅僅把“東河西營”視為詩人謳歌故鄉的承載物,這一地標概念已經成為詩人觀察理解鄉村與城市、文學與生活、中國與世界的起點。海德格爾曾經說,詩人的天職是還鄉。東河西營就是王二冬的還鄉之鄉。在《鄉村使者》這首詩中,出現的“東河西營”,也是《快遞中國》中第一次出現這一地名。

“東河西營”在《快遞中國》這部詩集中出現在18首詩中,占詩集篇目的五分之一,分別是《鄉村使者》《母親,我在武漢送快遞》《分揀女工》《打包月光》《世界》《工號00577977》等。在《母親,我在武漢送快遞》《打包月光》一詩中,“東河西營”是作為鄉愁的承載出現的,而《八月的最后一個夜晚》中,“突然想起東河西營的老房子,今夏雨水多”,老房子成為一個中年快遞員的愛與責任。但無論是哪一種意義上的“東河西營”,這一詩歌地理坐標,都是相對于城市出現的,這里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城鄉二元的融合中,作為鄉愁本身就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在融入與拒斥中,鄉愁起到了平衡功能。

“東河西營”倔強而驕傲地生長在王二冬的詩歌領域中,“我們都來四面八方,比如我/出省,就是山東的;
出市,就是濱州的/出縣,就是無棣的;
出村,就是東河西營的”,“東河西營”成為王二冬的精神高地,在王二冬的詩歌世界里,“東河西營”成為他的世界的中心,并以此來輻射到世界、輻射到宇宙。在《遙遠的包裹》中寫到,“嫦娥一號是優秀的快遞小哥”,“等待接收一百三十七億光年外的快件”,詩寫至此,“快遞”的不再僅僅是“中國”,也脫逸出“地球”的范圍,而是獲得了一種“宇宙意識”??傆幸粋€東河西營在背后抵償所有的城市疲憊,鄉愁抵押使得“城愁”得到的紓解,詩和遠方,實際上就是故鄉和童年,就是宇宙和理想,就是愛情和希望。

三、關注時代重大事件,

是詩歌的使命之一

快遞在抗擊疫情中,以其專業精神、組織性、科學性,發揮了良好作用,《母親,我在武漢送快遞》《守護封控區》等,都體現了重大事件的詩歌遷移,這也是王二冬詩歌現實關懷的強烈部分?!赌赣H,我在武漢送快遞》,“不要掛念我,母親/我在武漢送快遞,與萬家/不熄的燈火,與所有逆行的人/一起守護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母親,你見過那么多渴望春天的眼神嗎/每一個口罩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世界/——恐慌、悲傷、焦灼、平靜/懷疑,或又滿含生命向上的力量”這首詩寫于2020年2月14日,正是武漢疫情方熾,在人類從未有過的巨大未知的恐懼面前,以穿梭在武漢街頭送快遞的形式,參與這具有重要意義的防疫時刻,顯得悲壯而勇敢,完成了一次對“防疫英雄”的塑造,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擔當精神。《守護封控區》中,“你抬頭,遙望迢迢星河,又躬身擺放快件/換算人間疾苦。大地上,螢火微茫/每個人都閃著光,每一刻都應充滿希望”。

在時代重大主題的書寫上,王二冬以向母親傾訴的方式,表白了自己對于疫情中的責任擔當、恐懼克服、希望重生的詩歌力量,這也是最早構成廣泛影響力的一首詩,發表在2020年第7期《詩刊》上,這也是詩歌“出圈”并產生影響力的良好個案。

四、“物感”與時代

王二冬的詩中,“物”已經不再是作為冷冰冰的客觀實體,已經是經過人的上手,附著上了人的體溫和精神選擇,快遞之物,初始和最終指向的,還是人的精神、情感的負載和傳遞。海德格爾認為“所有作品都有一種物因素”,他所討論的物是什么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人是誰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詩歌藝術所處理的不再是“物”本身,而是“物感”,即“物”給人的內化于己的感受。

借助于“快遞”之物性,顯示其與人的關聯,王二冬使“世界”敞開,使“存在”顯現。每一個構成意義的詩人,都必須處理他的時代——他所處的時代精神、時代情感、時代焦慮。王二冬是在這個意義上,使詩歌成為這個時代情感、時代心靈的載體。這是王二冬處理時代的才華顯現。

作為90后詩人中的領軍人物之一的王二冬,在詩歌之路上,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希望他更強勁地擁抱生活、投入生活,擁抱詩,投入詩,發掘并超拔于物,寫出屬于自己的時代之詩——這個時代的脈搏與體溫,眼淚與呼吸,奮騰與喊叫,寫出活的中國的靈魂與血的蒸氣,寫出奮進中國的時代光澤與風華。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文學院)

推薦訪問:中國 快遞 物感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