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淺談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

時間:2023-08-05 19:45:02 來源:網友投稿

馮雪蓮

摘 要: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智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語文新《課標》對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學生通過大量閱讀課外書籍不僅能夠開闊眼界,還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為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采取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是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打基礎的。筆者以多年從教小學低年級語文的經驗,對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低年級 閱讀興趣 培養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03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語文閱讀中,興趣是小學生學好閱讀的原動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小學生學習能力一般,意志力較弱,自覺性較低,有些同學對課外閱讀毫無興趣,其閱讀能力和水平遠遠不符合新《課標》要求。因此,我們應當努力探討怎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增強他們的語言素質和綜合素質。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一直是小學階段的重點教學科目,是小學生今后學習的基礎,而語文文本閱讀能力作為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還可以充分體現出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但是現階段,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文本閱讀教學時,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師教讀方式貧瘠,學生閱讀方法低效

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學始終以教師為主,使學生對課外閱讀活動失去了興趣。小學階段是孩子們成長的關鍵期,教師們在課堂上只是簡單解釋一些題目中的要點,這樣的教學,往往會讓學生對閱讀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抗拒,讓他們很難去了解自己的想法。然而,在教育上缺乏系統化、科學化的引導,使學生失去了對語文的興趣,更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如果不能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們就無法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真理和思想。這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是不利的。目前,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存在一些不足,無論是識字、寫作還是閱讀教學,都采用“題海戰術”,好像只有如此,教師才能安心,才能達成教學的預期目標。在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這樣的教學方式其實是一種很落伍的教學方式,它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思想的發展,使學生無法完全挖掘自己的潛能。

(二)課外閱讀“貌合神離”

目前,一些小學教師認識到了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由于目前的情況,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很難確保各個階段的小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課外閱讀。大多數的語文教師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習慣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結果造成了學生閱讀內容的混亂。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小學生天性活潑,缺少自我意識,在缺少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的鼓勵和正確引導的情況下,閱讀活動很難得到有效實施。

(三)缺乏高質量的課外閱讀書籍

為了保障學生能正常讀書,必須要有足夠的讀書材料。通過對附近的一些小學進行調研和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大部分小學生都是由于課外讀書資料太少,導致他們的課外閱讀活動無法順利開展。比如,許多父母會給自己的子女買《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盡管這兩本書中的一些內容比較適合小學生閱讀,但大部分的小學生還是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知識。比如現在流行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米小圈》,由于語言詼諧、故事有趣,可以很好地迎合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然而這種類型的圖書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呢?目前,我國小學生的課外書籍質量相對較低,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與能力的策略

(一)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

一個好的環境對于閱讀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首先,由于種種因素,部分小學生在課外讀書時缺乏自主選擇權。其次,低年級學生興趣的持久性較差,因此,教師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輕松溫馨的閱讀環境,以幫助學生維持課外閱讀的興趣。為此,筆者采取多種措施。

1.創立圖書角,全班輪流管理

為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教師要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好的讀書氛圍,即在課堂上設立專門供學生借書的角落。教師可以帶動全班學生共同為圖書角的書籍增磚添瓦,也可以讓他們把自己看的書分享給別人,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增加自己的經驗。同時,要幫助學生從小養成愛惜書籍的好習慣。

2.開設分享活動,提升整體水平

教師要在課堂上鼓勵同學們多閱讀課外讀物,給他們留出一定的時間和活動空間,開設文藝沙龍,由教師擔任主持人,帶領同學們進行交流與分享。這樣既可以減少學生的學業壓力,又可以使他們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3.打造書香教室,營造讀書氛圍

教師在教室內的板報上創建“每周讀書之星”“我的推薦書籍”等專欄,在墻上張貼與讀書有關的格言。平時在班級給孩子講一些名人的故事、神話故事等,引導學生愛讀書,勤讀書。

(二)開展多樣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抽象的文字往往不感興趣,因此,筆者注重以活動培養興趣,通過多樣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欲望。

1.利用課堂,讓閱讀自然延伸

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在平時,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善于和學生進行交流,就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在課余時間里,就會取得非常好的學習成果。小學生對故事、猜謎、兒歌等學習素材的興趣更強。夸美紐斯曾經說:“一切必須了解的事情,都要透過事情的自身來教導。”也就是說,教師要把事物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去看,去觸摸,去聽。教師要把帶有插圖的繪本或經典童話帶入教室,向學生講述其中的故事,這種類型的圖書立刻就會成為他們最好的學習素材。

在學習《烏鴉喝水》的時候,同學們對文章中的“烏鴉”進行了點評,這時教師就把《小學生最愛讀的一百個經典故事》的內容介紹給同學們:“這本書中有和我們的課本中的一樣有趣的東西,你要不要看看?”課后,孩子們就會爭先恐后地開始閱讀。

2.豐富形式,讓閱讀走向深入

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要注意多種形式的擴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好地讀書。一方面,教師要組織定期的閱讀交流會,讓每位同學都準備一份課外閱讀材料,把自己所閱讀的課外書籍、閱讀記錄、感想等放入自己的檔案中。同時,還可以舉辦講故事比賽、詩朗誦比賽、制作好書推薦卡等多種形式來鞏固閱讀的效果。

3.表演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教師可以用恰當的身體動作來使學生明白文章內容。僵化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沒有合適的教學演示,學生就會思維封閉,無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小學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因此,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身體來表現他們所要傳達的東西。教師要經常以言語和身體的形式表現所學到的知識,使他們能夠明白一些道理。比如:把課堂上的一個角落整理成一個講故事的地方,安排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各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按照課本上的情景和情節來進行朗誦,這樣學生就能對整段文章進行全面解讀,并對文中的空白進行想象。

例如講解《亡羊補牢》時,筆者扮演丟羊的人,讓一些同學演綿羊,一個同學演一匹大灰狼,一個同學演一個鄰居,再由演大灰狼的同學去偷一頭小綿羊,漸漸地,羊群里的羊都丟光了,筆者開始修理羊圈。同學們看見后都笑了起來,理解了亡羊補牢是指沒有事先做好充分準備,不好的事情發生后才開始補救。

另外,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童話,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進行一些課外表演,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提高他們的閱讀熱情。例如,學習《白雪公主》時,教師就會讓同學們在一旁大聲朗誦,讓他們自己去演白雪公主、小矮人,一邊朗讀一邊做動作;
也可以讓同學們分組閱讀,既給同學一個溝通的機會,也可以讓同學們在閱讀中加強彼此之間的友情,增強閱讀水平。

4.重視家庭參與,培養閱讀習慣

家庭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低年級孩子識字量少,閱讀習慣差異很大。家長需要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的習慣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教師要向家長大力宣傳閱讀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比如開展書香家庭評比活動;
家長利用閑暇時間帶孩子到圖書館、書店看書;
在家里建立圖書角,準備各類書籍,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既讓孩子感受濃厚的親情,又可以讓孩子在兒童時期就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三)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在教育界得到了廣泛運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方面,可以利用多種形式,讓他們和作品建立起聯系,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熱情。人的情緒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閱讀中,教師可以播放與課文的相關音頻,讓他們能夠在聽的過程中體會所聽到的東西,體會其中的奇妙之處。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祖先的搖籃》一課時,在第2節和第3節,每一節都有兩個問句,教師播放朗讀音頻,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疑問句上揚的語調。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能讓同學們在聽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還能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傳達書籍的信息,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孩子對清晰、富有顏色和音質的圖像有著極強的洞察力,并且能夠牢牢記住這些圖像。比如,在小學的語文課本里,有很多圖片,教師可以運用各種多媒體,把圖片和圖片結合起來,讓學生對作品產生深刻的了解,讓他們積極地去讀,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樣,在學習《祖先的搖籃》中“那濃綠的樹蔭,一望無邊”時,為了讓同學們體驗到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原始樹林,教師們還可以展示一些關于原始樹林的圖片和視頻,讓他們產生一種直觀的感覺。

(四)大聲朗讀,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教師的范讀不僅能引起他們的興趣,而且還能把他們的思想帶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使他們獲得愉快的讀書體驗,也使他們獲得了大量的語文知識。教師們的高聲誦讀可以從某種意義上緩解“書源”問題,目前大部分小學生都沒有選擇合適的書籍來進行閱讀,所以教師可以從自己的閱讀書目中挑選出一些,介紹給學生,保障學生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朗誦,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這些書籍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而且,教師的聲音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加活躍。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把詞匯轉換為語言,傳遞給學生,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在朗讀中,教師可以把朗讀分為小組朗讀、自由朗讀、指定朗讀等,以各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進行語文學習,并從中獲得快樂。

(五)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需要正確的方法,針對不同的文章和需求要有不同的閱讀方法,有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根據自己的閱讀和教學積累,針對小學生的閱讀習慣,筆者總結了幾種閱讀方法:

1.先略讀再精讀

這種方法需要同學們在看完一段文字后通過對其進行基本理解,然后帶著自己的問題認真讀一遍。快速閱讀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到很多的知識,特別是在閱讀中,要使讀者能夠完全融入作家的思想中去。

例如,在閱讀《朱德的扁擔》的時候,同學們粗粗地看了一眼,就知道這段話的大意是:對抗國民黨期間,朱德不僅每天挑燈夜讀,苦思作戰策略,還以身作則,下山挑糧。大家心疼他,藏起了他的扁擔,他又重新做了一副,并刻上自己的名字。看了文章后,所有人都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朱德又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有了問題,同學們再帶著問題仔細閱讀一次,就可以解答自己的疑惑了。

2.圖文結合法

借助讀物中的畫面閱讀,是適合低年級學生開展閱讀的一種方法。比如: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圖畫上的內容,再引導學生說一說想法,最后找出對應的內容讀一讀,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讀書筆記法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式,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認為優美的詞語、句子、段落摘錄出來,也可以記錄一些自己所知道的內容,在空閑的時候進行復習。

總之,在新《課標》下,加強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因此,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進行自覺自愿的閱讀。教師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充分利用教育環境,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可充分利用閱讀材料,為調動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可積極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提高閱讀質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曉敏《試析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中國校外教育》2019年第36期。

[2] 喬金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國農村教育》2019年第32期。

[3] 羅怡《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歡課外閱讀讀書小學生我愛讀書作文評點報·低幼版(2020年31期)2020-07-23正是讀書好時節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作文成功之路·小學版(2020年3期)2020-04-21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我們一起讀書吧學苑創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我是小學生小天使·一年級語數英綜合(2016年5期)2016-05-14實踐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課外閱讀探究心得語文知識(2015年11期)2015-02-28讀書為了什么小獼猴學習畫刊(2015年1期)2015-01-22

推薦訪問:培養學生 淺談 語文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