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語感教學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將教育戲劇應用于高中語文語感教學,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充實多元,而且可以使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語言基礎知識,提高語文基本素質。在高中語文語感教學中應用教育戲劇能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極大的好處。文章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個方面是教育戲劇的作用,第二個方面是語感教學的研究現狀,第三個方面是在高中語文語感教學中應用教育戲劇的策略。
[關鍵詞]教育戲劇;
語感教學;
高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09-0001-03
一、引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分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方面。其中,“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經過自身的積淀、總結與整合,逐漸了解祖國語言文字發展的基本特征以及運用規律,從而構建個人的語言認知能力,并掌握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高效地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本技能。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應當不斷引領學習者增加語言積淀,培育良好語感,掌握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培養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提出,要引導學生“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驗,形成良好的語感”。在“學習任務群4? ? 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中提到,不論是語言積累、語言文字現象探索還是語言文字運用問題發現,都指向探究語言文字運用規律,增強語言文字運用的敏感性。此外“學習任務群13? ? 漢字漢語專題研討”中明確要求,針對語言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例如網絡語言與漢字漢語規范問題、方言與普通話關系問題、成語典故運用問題等,閱讀相關論著,整理事實與數據,對社會上出現的語言熱點問題展開討論,用正確的觀點與方法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努力促進祖國語言文字健康發展。由此可見,語感訓練既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又是語文教學的精髓,培養學生的語感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筆者認為,教師需要積極開展語感教學改革,將教育戲劇引入高中語文語感教學,以使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增強語感。
二、教育戲劇的作用
教育戲劇發源于英國,20世紀末才被引入中國。教育戲劇是運用戲劇手段于教育和課堂教學的方法,目的在于以靈活多樣的藝術方式輔助學科教學,借助戲劇化的教育活動達成教學目標,關涉戲劇方法、戲劇元素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教育戲劇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表達、觀察、想象、合作、溝通、審美、創造等多種能力,具有很高的價值。教育戲劇能助推學科教學作用的發揮,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教育戲劇融入高中語文教學,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從這個方面來看,將教育戲劇與高中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感教學相結合是有益的嘗試。新課標背景下,針對課程結構做出的調整層出不窮,這要求教師充分把握教材內容、學情及課程標準,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要想讓學生取得好的語文學習效果,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新課標背景下,教育戲劇逐步進入大眾的視野,并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首先,教育戲劇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及感悟和鑒賞事物的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教育戲劇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在融入了教育戲劇的課堂中,教師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講解語法、修辭等基礎知識,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給學生講解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更不需要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來進行反復訓練和重復練習。最后,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教育戲劇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在應用時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挑戰性;
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因而能很快接受這種教學方法。
三、語感教學的研究現狀
近年來,許多教師對語感教學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戲劇與口語交際的融合主要集中在語文、英語以及對外漢語教學中。研究表明,教育戲劇多應用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語感教學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概念界定不夠清晰;
缺乏研究的動力和方法,沒有對相關領域進行廣泛的探索;
存在一定的應用誤區;
缺乏理論總結,沒有形成相應的規律和系統的理論體系等。
深入探索存在的問題,總結歸納規律,對促進語感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將教育戲劇應用于高中語文語感教學的策略
新課標背景下,語感教學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語感教學的需求。“一切皆為語言,一切皆為情景。”教師可以在高中語文語感教學中融入教育戲劇,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語文、提高學習興趣、深入地理解語言,進而培養語感。在高中語文語感教學中融入教育戲劇,能夠更高效地增強學生的內容分析能力和情感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
(一)策略一:開展角色扮演,呈現立體形象
角色扮演是一種常用的教育戲劇方式,具體指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扮演課本(劇本)中的某些角色,使其設身處地地感受角色形象的綜合性實踐活動。
比如在基于《雷雨》的語感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相關文章、觀看視頻以及小組討論等方式去深入了解《雷雨》的創作背景。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分別扮演《雷雨》中的不同角色,演繹經典的情節片段。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師首先要求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周家的主人是誰?
2.這個主人有哪些特點?
3.周家的客廳里有哪些擺設?這些東西是從哪里來的?都有哪些特點?
……
教師這樣做能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想象人物形象。
除此之外,教師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分析。如《雷雨》中周樸園對魯侍萍的身份有四次發問:“你——你貴姓?”“(抬起頭來)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誰?”“(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讓學生分析這四次發問各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和性格。學生在揣摩語言內涵、模仿人物語氣的同時就是在進行語感訓練。
再比如《紅樓夢》這種大部頭的文學經典,學生往往不能看得那么深入,較難對小說中的眾多人物了解到位。因此,在角色扮演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一定的任務來引導學生探究人物形象。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人物,在收集、分析此人物的信息后進行人物介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去分析、了解一個人物,并通過聆聽其他學生的介紹以及整合信息,對相關人物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同時各種介紹創意能促使學生開展持續性的閱讀和探究。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不同出身、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人物之間的差異,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語感。
(二)策略二:創設虛擬情境,探知文本思想
虛擬情境創設是根據課堂學習的需要,故意虛構情境的一種教育戲劇方式。虛擬情境具有戲劇的因素和特征,往往能生發很多可能,可以引導學生在“假如……”的設問中不斷探究,挖掘文本背后蘊含的深意。學生可以通過想象戲劇情景,在虛擬情境中以親身體會的方式,理解相關人物的特質、思想內涵,以及人物所處的客觀的外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時空轉換、結局設計等方式體驗各種人生經歷,從而進一步拓展認知空間并深入理解現實世界。
比如在基于《雷雨》的語感教學中設置這樣的任務:“反復朗讀文章片段,體會魯侍萍的性格,努力讓自己沉浸其中。思考假如自己是魯侍萍,會說什么話。請改編她的臺詞。”這樣做既能讓學生深入思考文本,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學生沉浸于情境中進行臺詞的改編,努力將舊社會中長期受凌辱、受欺壓的孤苦無告的勞動婦女的痛苦生活展示出來,將作者的創作思路展現出來。如此,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學生能加深自身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審美感受。再比如在基于《雷雨》的語感教學中,準備一塊小黑板,讓學生給《雷雨》中的人物增加相應旁白(話外音)。這樣做能夠檢驗學生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把握情況,并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這種創設虛擬情境的方式能夠讓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內在精神和情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對作者的創作意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提高了自身閱讀文本的興趣。通過創設虛擬情境,教師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策略三:設置論壇劇場,拓寬學生思維
論壇劇場是在教室內的表演開展過程中,師生可以打斷表演,進行情節討論或者讓相關人員變換情節內容進行表演,又或在表演結束后,進行相關討論的一種教育戲劇方式。論壇劇場契合杜威提出的“從做中學”的理念。杜威根據自己的經歷,提出了在過程中學習的“從做中學”理念,指明了學生參與意識形成和進行學習活動的主要途徑。
如在“魯侍萍講述往事”的片段表演中,當學生演到“周樸園突然被迫面對他過去犯下的罪惡,他汗涔涔地”時,教師及時叫停并發問:“這個細節體現了什么?”再比如在表演結束后組織學生開展“跟帖式”沙龍研討。如讓學生A就“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如何看待《雷雨》的時代意義”談談自己的想法。在學生A發言完畢之后,學生B結合學生A的發言談自己的感受,接著學生C結合學生B的發言談自己的感受,以此類推。這樣的方式,能拓寬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由理解文本到認識社會;
而這樣自由表達的氛圍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
當然,這種方式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有一定的應用難度,畢竟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要進行合理的設計,以靈活高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五、教學實施建議
在將教育戲劇融入高中語文語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并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其次,合理運用戲劇知識,以調動學生復習語言基礎知識的積極性并提高學生的表達質量;
再次,加深學生對教育戲劇的理解;
最后,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以及語感訓練。此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德育的開展,以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等。
六、結語
教育戲劇作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感受作者的情感,進行語言表達。因此,將教育戲劇應用于高中語文語感教學是很有必要的,不僅有利于豐富教育戲劇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豐富高中語文教學理論,還有利于更新教師的語感教學理念,優化高中語文語感教學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字識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于根元.應用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 孟祥英. 語感教學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3.
[4]? 朱秀群.教育戲劇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2.
[5]? 石麗. 網絡流行背景下高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6]? 趙芳娟. 論高中語文的語感教學[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2.
[7]? 耿楚寒. 教育戲劇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8]? 徐俊.教育戲劇:基礎教育的明日之星[J].基礎教育,2011(3):68-74.
(責任編輯? ? 農越華)
猜你喜歡教育戲劇高中語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年1期)2022-03-09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教育戲劇在禮儀教學中的運用教育界·下旬(2016年10期)2017-03-31教育戲劇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年16期)2016-06-30教育戲劇團體輔導對小學生創造力的影響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5年1期)2016-01-15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教育戲劇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干預研究報告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年1期)2015-02-07教育戲劇在智障學生情緒管理中的運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13期)2014-09-17關于高中語文鑒賞閱讀教學的思考語文知識(2014年8期)2014-02-28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年10期)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