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挖掘《紅樓夢》之德育價值

時間:2023-08-02 11:30: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文章關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挖掘《紅樓夢》片段“寶釵撲蝶”的德育價值。

【關鍵詞】高中語文;《紅樓夢》;寶釵撲蝶;德育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12-0044-02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統編版教材將《紅樓夢》納入“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2],“寶釵撲蝶”片段的文本細讀可以作為學生走進紅樓、深入研討人物形象、實現文本德育價值的重要抓手。

一、咀嚼鑒賞民族語言

(一)故事情節

1.蝴蝶將至

“寶釵撲蝶”的故事發生在四月二十六日,即“芒種節”,這一日大觀園的女孩們要餞花神,人物群像描寫為“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動植物人格化,桃之羞愧,杏之讓位,燕之妒忌,鶯之慚愧,形象而生動,從側面表現了女孩們打扮得嬌艷美麗。片段開始的大觀園環境描寫“滿園”的“繡帶飄飄,花枝招展”與人物群像的描寫從視覺上給讀者以極強的畫面感。讀者不禁要感嘆,暮春時節的大觀園是如此色彩絢麗,否則怎么引來那一雙蝴蝶呢?

2.蝴蝶已來

“一雙玉色蝴蝶”出現了,作者用夸張并富有象征意義的手法進行了描寫。說夸張,是因為它們“大如團扇”,作者言其大來展現蝴蝶的耀眼和引人注目,以至于引起一向舉止嫻雅的寶釵的關注,并調動起她的少女情懷去追逐。此外,蝴蝶的顏色也值得推敲,為什么偏偏是“玉”色,作者不會輕易用“玉”字,因為“玉”字總是和寶玉相關,會不會是作者的隱喻?“蝴蝶”這一傳統意象在中國文學作品中常常象征著愛情,梁祝化蝶的故事最早產生于晉代,料想曹雪芹也讀過他們的故事,蝴蝶的出現就由此蒙上了一層凄美的意蘊。寶釵對于兩只玉色蝴蝶的追逐,除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許還在暗示寶黛愛情中寶釵的介入,且寶黛愛情的結局終究也會是凄美的。

(二)德育價值

作者在語言運用中展現出的民族語言之大智慧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去細細品讀、鑒賞,并在品鑒中體會到民族語言之博大精深,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并嘗試在自己的寫作中字斟句酌地去運用民族語言。這即是語文學科“語言建構與運用”及“審美鑒賞與創造”之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

二、分析論證人物形象

(一)故事情節

1.追撲蝴蝶

寶釵被一雙玉色蝴蝶吸引了,她“取出扇子”“向草地下來撲”,還要“躡手躡腳”,這些動作無不為讀者展現出一位青春少女的活潑爛漫。而“香汗淋漓,嬌喘細細”這樣的細節描寫,讓讀者眼前又浮現出一位體態豐腴的嫵媚女性。然而,寶釵一時興起的撲蝶行為最終還是在“香汗”與“嬌喘”下戛然而止,人類活潑天真的本性被賢淑端莊的禮儀要求壓制。追蝶來到滴翠亭的寶釵聽見亭內有人說話,她近乎本能地“便煞住腳”“往里細聽”,“煞”字形象地展現停下腳步之急,而“細”字則呈現出聽這一行為的認真仔細,表現出寶釵對周遭人情世故的關注。寶釵心中揣度“大似寶玉房里的紅兒。她素昔眼空心大,最是個頭等刁鉆古怪的東西”,試想,如果寶釵不是個善于察言觀色的人,怎會通過聲音就能猜測出說話人,加之她與紅兒的交集不多,怎會了解紅兒的個性?而紅兒給寶玉遞茶,寶玉竟不認識,甚至驚訝地問:“你也是我這屋里的人嗎?”

2.金蟬脫殼

寶釵即將被發現偷聽時,急中生智,心理描寫“她們豈不臊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解釋了她施展金蟬脫殼之計的初衷:她是為了不讓紅玉和墜兒尷尬,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要保持自己在眾人面前的良好形象。于是一句“顰兒,我看你往哪里藏”便“出賣”了黛玉。這里寶釵并非故意陷害黛玉,由前文可知她本來要去找黛玉,于是下意識說出黛玉也情有可原,當然,在客觀上卻讓紅玉和墜兒信以為真。此外,寶釵的三“笑”更是讓讀者看到了她的處亂不驚、成熟穩重。第一次笑是動作、神態與語言描寫的結合,“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說道”“故意往前趕”,寶釵為自己創設了一個與黛玉玩鬧的語境,兩次“故意”引起亭內人的注意,實則將自己抽離出偷聽亭內人講話的語境,多么老練,多么聰明,多么處亂不驚啊!第二次笑是對“嚇怔了”的兩個婢女的回應,寶釵“反向她二人笑道”,把還未回過神的兩個婢女拉到了自己虛構的語境中,虛實兩個語境合二為一,兩個婢女的思路也就不由自主地跟著寶釵走了。前兩次“笑”都是對寶釵說謊話時的神態描寫,是實寫,而第三次“心中又好笑”為心理描寫,是虛寫,是對自己遮過去這件事的滿意的笑。

(二)德育價值

曹雪芹通過小說情節的巧妙設置與推進以及人物形象的多維塑造,為讀者展現了善于觀察,聰明世故,成熟穩重,處亂不驚,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寶釵。教師帶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把握,同時通過分析文本的細節來論證人物形象時,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夠得以提高。此外,片段中,寶釵是否故意陷害黛玉,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適時地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細節,通過還原生活來分析論證,同樣是語文學科“思維發展與提升”之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

三、傳承理解習俗觀念

(一)故事內涵

1.傳統節日習俗

“寶釵撲蝶”發生在“芒種節”,芒種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亦是“忙種節”,在每年的春末夏初。從這一日起,下層勞動人民將抓緊農事,進行辛苦的勞作,種植各種谷類稻類作物,這是學生較為熟知的節氣與農事的關系。而文本中曹雪芹卻為讀者呈現了一番花紅柳綠、五彩繽紛的餞花神習俗。在芒種這一日,大觀園的女孩子們正在以她們的方式“祭餞花神”。這個風俗是怎樣的呢?原來要“設擺各色禮物”,如“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用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并“用彩線系了”,且“每一顆樹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這些還不夠,女孩子們還得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以示對于“花神”的敬重以及對于這一風俗的重視。

2.傳統愛情觀念

文本中紅玉和墜兒的對話描寫也很精彩,真實再現了兩個小女孩之間圍繞一塊手帕的秘密交談。紅玉道:“拿我這個給他,算謝他的。”轉而又緊接著道:“你要告訴別人呢?須說個誓來。”一塊手帕竟要發誓,可見在當時私相授受手帕是一件多么不符合封建禮俗的行為。墜兒的誓言“我要告訴一個人,就長一個疔,日后不得好死”,以生命為誓,也印證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否則她們也不會擔心他人偷聽。而寶釵聽后把紅玉判為“奸淫狗盜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并非寶釵刻薄,而是呈現出寶釵對于愛情的觀念是傳統、保守、封建的。

(二)德育價值

餞花神乃“尚古風俗”,表現的是古人對于自然的敬畏,那么在現代社會,這樣一種風俗是否可以傳承和發展呢?如果得以傳承,必將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真情流露。此外,理解傳統愛情觀念對于人性的壓抑和戕害,讀者才能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對于自由的向往。現代社會的人們要珍惜自由的生活,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本身就是對文化的傳承和理解。在閱讀學習中進行文本細讀,咀嚼推敲,分析論證,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以提升,還可以使其思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曹雪芹.紅樓夢(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

許娟(1978~),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碩士,中級教師。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德育價值紅樓夢高中語文細品《紅樓夢》中的養生茶保健與生活(2022年7期)2022-04-08假如《紅樓夢》也有朋友圈……意林(2020年10期)2020-06-01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續紅樓夢當代作家(2019年12期)2019-01-06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科學導報·學術(2018年18期)2018-10-21大學生籃球選修課的德育價值研究青年時代(2017年5期)2017-03-10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民俗的德育價值企業導報(2016年8期)2016-05-31學生游戲的德育價值及游戲活動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6期)2016-03-22

推薦訪問:紅樓夢 德育 挖掘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