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個性化優質護理在PICC置管結直腸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時間:2023-07-14 15:05:02 來源:網友投稿

譚英,解玲玉,王江,許朝琴,張玲玲

617068 四川 攀枝花,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 肝膽肛腸外科

結直腸癌是全球范圍內最為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居全球惡性腫瘤的第3位和第2位[1]。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原因,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顯上升趨勢[2-3],在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病死率分別位居全部惡性腫瘤的第3位和第5位[4-5],疾病負擔沉重,而目前根治性手術治療仍是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術后患者需要進行多周期、長時間的化 療[6-7]。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創傷低、留置時間長等優勢為結直腸癌化療患者提供了長期、有效的靜脈通道[8-9]。但PICC置管后的護理及維護工作對減少PICC并發癥至關重要,除與臨床護士的正確操作與維護有關外,還與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密切相關,尤其是對于化療間歇期患者,需要患者及家屬配合完成導管維護工作。因此,探討一種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對提高腫瘤患者PICC置管維護、管理水平,降低PICC并發癥發生率至關重要,本研究采用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用于PICC置管的結直腸癌患者,探究其應用效果。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擇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間在攀枝花市第二人民醫院肝膽肛腸外科進行PICC置管的結直腸癌化療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 = 46)和觀察組(n = 46)。納入標準:①年齡 > 18周歲;
②經病理學診斷為結直腸癌且需要行PICC置管進行定期化療患者;
③首次行PICC置管;
④患者意識清醒,具有正常的語言溝通及基本讀寫能力,可以配合完成問卷評估。排除標準:①行PICC過敏或PICC禁忌癥患者;
②有認知、語言功能障礙或有精神病史;
③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
④臨終姑息治療、置管期間死亡、失訪或拒絕置管者;
⑤拒絕調查或無法配合調查者。

1.2 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①置管前后進行健康宣教,出院時落實出院宣教;
②維護:置管后24 h維護一次,并注意關注置管處皮膚情況,有無滲血腫脹,以后每7 d更換一次敷料,如有滲血、滲液、敷料松脫等情況隨時更換;
③10 mL 25 U/mL的稀釋肝素液進行脈沖式正壓沖封管。

1.2.2觀察組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措施,包括:①針對每一位PICC帶管出院的患者均由一名護士專人負責,同時針對管理并維護PICC的護士進行專業培訓,制定維護流程及維護宣教程序,參與維護的護士人人掌握,確保每一次維護都正確、到位;
②為帶管出院的患者提供便利的維護方式:培訓較多的護士具有PICC導管的維護能力(全院各科室護士均參與培訓),讓患者隨時來,隨時有人為患者進行維護,優化門診治療收費的流程,減少患者排隊繳費的等待;
③護士每次維護均要給患者進行帶管相關知識的宣教,制定宣教流程及宣教單發放給患者;
④加強院內靜療會診制度的落實,為所有攜帶PICC導管的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⑤為患者建立維護登記,護士每周清理分管的患者中沒有及時維護的患者,并電話通知約定最近的時間進行維護,確保每一位患者均能按時進行維護;
⑥建立PICC管理微信群及患者微信群,導管相關問題護士在微信群進行交流;
或者不定期召開靜療會議,經驗交流討論,由此提升護士的維護及對導管的管理能力,患者在微信群內就帶管相關問題進行交流,同時可以預約住院或維護時間;
⑦在落實的過程中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再制定其他優質護理措施。

1.3 調查工具

1.3.1一般資料調查表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居住地、家庭經濟狀況、腫瘤分期、合并基礎疾病情況等。

1.3.2置管相關不良反應及并發癥調查表調查患者靜脈炎、穿刺點滲血、藥物外滲、導管位移、導管堵塞、醫用黏膠皮膚損傷、導管相關感染等,以及非計劃性拔管率等。

1.3.3腫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ancer Patients PICC Self-Managment Scale, CPPSM) CPPSM

量表最早由我國學者劉春麗等[10]開發設計,并證實具有較好的信效度(重測信度0.933、內容效度0.922、Cronbach’s α系數0.904),量表包括日常導管觀察(7個條目)、導管維護依從性(5個條目)、導管管理信心(5個條目)、異常情況處理(4個條目)、信息獲取(3個條目)、帶管運動(4個條目)、帶管日常生活(7個條目)7個維度共計35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 5級賦分法,即從“完全沒做到”到“完全做到”,分別賦值1 ~ 5分。條目得分相加為維度分,維度分相加得到量表總分,量表總分35 ~ 17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3.4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 NSNS量表由19個包含護理服務質量的條目構成,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 5級賦分法,即從“非常不滿意”到“非常滿意”,分別賦值1 ~ 5分。條目得分相加得到量表總分,量表總分19 ~ 9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或百分比(%)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滿足或近似滿足正態分布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為0.05。

2.1 一般資料

全部患者中,男性50例(54.35%),女性42例 (45.65%);
年齡41 ~ 84歲,平均年齡(70.28±8.19)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腫瘤分期、合并基礎基礎情況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General Data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PICC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干預后,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維度得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升高,觀察組干預后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PICC自我管理能力比較Table 2.PICC Self-Managment Abilities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2.3 2組患者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NSNS評分為(86.65±11.17)分,對照組NSNS評分為(73.21±10.88)分,觀察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 5.846, P < 0.001)。

2.4 2組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率低于對照組(6.52% vs 21.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觀察組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總體發生率低于對照組[47.83%(22/46) vs 13.04%(6/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11.143, P < 0.001)(表3)。

表3 2組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Table 3.Unplanned Extubation Rate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n(%)]

結直腸癌患者術后需要進行多個周期、長時間的化療已經是其常規和標準治療方法[11]。PICC置管相比傳統反復靜脈穿刺化療具有導管留置時間長、痛苦小、化療藥物對外周血管損失更小等優點,其已經在結直腸癌化療及營養支持治療患者中廣泛應用[12-13]。PICC除了穿刺的難點外,帶管維護尤其是治療間隙期的維護是目前PICC置管凸顯出來的比較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本研究中的結直腸癌化療患者存在化療間隙期,患者需要帶管出院,如果導管維護不當,極易出現各種PICC置管相關并發癥。加之本地區農村患者較多,患者文化水平較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夠便利以及經濟因素等的綜合影響,使得對我院PICC置管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對降低置管相關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更加重要的臨床和現實意義。

優質護理作為現代最前沿的護理模式與管理體制,將優質護理的觀念落實在PICC置管結直腸癌化療患者管理中,是一種護理措施的下沉和延伸,能夠更加系統的為患者落實整個帶管過程的各種情況的管理[14]。相較于近年來部分學者提出的單純的“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回放式宣教”等措施對于PICC帶管患者治療間隙期的管理更加的全 面[15-16]。本研究將“護士專人全程負責制度”這一優質個性化護理理念應用到PICC置管的結直腸癌患者中,結果顯示,個性化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降低導管非計劃性拔管率和PICC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總體發生率。嚴格落實既定的優質護理措施,提升患者帶管滿意度及對PICC帶管的接受程度和依從性,從而降低PICC導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整個化療療程保駕護航[17-18]。

綜上所述,個性化優質護理用于PICC置管結直腸癌化療患者可以提高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降低PICC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總體發生率。由于本研究樣本量比較小,研究對象也僅是結直腸腫瘤患者,研究結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續還需要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研究來進一步加以證實。

作者聲明:本文全部作者對于研究和撰寫的論文出現的不端行為承擔相應責任;
并承諾論文中涉及的原始圖片、數據資料等已按照有關規定保存,可接受核查。

學術不端:本文在初審、返修及出版前均通過中國知網(CNKI)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的學術不端檢測。

同行評議:經同行專家雙盲外審,達到刊發要求。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文章版權:本文出版前已與全體作者簽署了論文授權書等協議。

猜你喜歡條目直腸癌優質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四川蠶業(2022年1期)2022-06-06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今日農業(2021年15期)2021-11-26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四川蠶業(2021年2期)2021-03-09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詞詮》互見條目述略神州·下旬刊(2019年1期)2019-02-11腹腔鏡下直腸癌前側切除術治療直腸癌的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2017年10期)2017-11-08直腸癌術前放療的研究進展西南軍醫(2016年3期)2016-01-23COXⅠ和COX Ⅲ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年6期)2016-01-07GRP及GRPR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意義中國當代醫藥(2015年30期)2015-03-01

推薦訪問:個性化 護理 患者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