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宇,韓麗霞,李勇鋼
(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
2022年,我國研究生招生人數達到110.7萬人。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讓研究生學位質量管控的工作壓力進一步增大。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嚴格規(guī)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和《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為我國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提供了基本準則。我國許多高校也開展了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與監(jiān)控體系研究,以確保研究生質量。在這些準則中,研究生學位評定的一個主要衡量標準是學位論文,它不僅是衡量研究生學術水平高低的標準,也是研究生總結和掌握科研前沿、訓練技術能力、把握學術動態(tài)、完善知識體系的重要途徑。
保障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監(jiān)管體系,包括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學院(系)、導師課題組三個把關環(huán)節(jié)。近年來,論文抽檢、盲審等多種論文管理方法為學位論文質量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徑[1]。學位論文不合格通常為學生研究過程中遇到困難、缺少關鍵資源等原因造成的。不合格論文的作者首先是要幫扶的對象,而不是懲戒的對象。因此,學校管理部門精準發(fā)現預兆和督促導師教育幫扶不合格論文(作者),比抽檢更為重要。在監(jiān)控管理過程中,導師及所在課題組是過程管理的關鍵,把控著研究生論文創(chuàng)作過程。
近年來,很多學者對研究生論文質量控制進行研究。高耀分析了5000余篇學位論文,發(fā)現學位論文質量存在問題從小到大依次為:選題的意義與價值、科研能力與知識、工作量、格式規(guī)范、邏輯結構、綜述能力、科研創(chuàng)新性[2]。常思亮分析了1486份獲得差評的碩士學位論文,發(fā)現存在質量問題的原因為專業(yè)基礎知識薄弱、科研方法不足、分析問題不深入、態(tài)度不端正、邏輯思維不強[3]。
選題問題通常是缺少嚴謹性和創(chuàng)新性。高瑞認為選題過松,要從需要預警、淘汰機制、嚴把選題關、強化導師責任四方面入手,嚴格管理[4]。康慨則提出解決方向,利用彈性導師制和指導學生發(fā)現“小”命題中的“新、奇、異”,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5]。李艷則認為科研項目與選題質量有很大關系[6]。
李艷從統(tǒng)計學上分析了導師科研、年齡、工作經歷對學生學位論文的影響[6]。張笑燕則進一步加強工程碩士研究生的過程管理,對月報、實踐能力評審、答辯輔導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和學生幫扶[7]。宋明也認為研究生論文的全程管控是必要手段[8]。孔杰認為決定論文質量的要素是教師指導論文的整個流程,論文具體目標、螺旋式提升是學位論文質量流程管理的基礎過程[9]。李占雷認為導師課題和素質、導師輔導、課題組質量檢核為主要影響因素,作用在學生論文的知識鏈上,從而最終影響論文質量[10]。劉艷紅從PDCA管理環(huán)節(jié)上將選題、論文寫作各個部分納入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提出末位監(jiān)控,倒逼學生認真對待[11]。肖模昕認為監(jiān)測評估模式需要數據驅動,可通過對論文不同階段產生報告表來監(jiān)控學生論文創(chuàng)作,達到監(jiān)控學位論文質量的目的[12]。Kyvik研究了學位論文質量評估差異,檢驗了研究生與導師間的關系、評審人員的評估經驗和評審員的地區(qū)從屬關系,發(fā)現這些因素會影響評估結果[13]。李希亮則認為學位論文質量具有慣性,將碩士學位論文放入博士招生考核中,有效激勵研究生對學位論文的重視[14]。Valiente發(fā)現不合格論文常為措辭不嚴謹和研究結果證實不足[15]。趙順波發(fā)現選題與導師科研、文獻綜述關系密切,論文架構和創(chuàng)新性與導師能力相關,不合格論文幾乎都存在格式不規(guī)范問題[16]。
盲審措施并不能完全解決學位論文問題。曹雷等對論文質量抽檢中的公平性、學術爭議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并提出對抽檢過程的監(jiān)督[17-18]。婁枝分析了學位論文質量評估條件,認為現階段的評估條件不能反映科研投入、撰寫過程等研究生努力狀態(tài),無法體現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監(jiān)測評估的意義[19]。趙文鶴認為科研能力是合格率的顯著因素,盲審專家評審規(guī)則的差異較大,很難篩選出所有合格質量的學位論文[20]。李劍紅發(fā)現,盲審專家容易給出中間分數,使得論文優(yōu)秀率逐年下降[21]。
在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生選題工作主要依據導師的科研水平,而盲審環(huán)節(jié)依賴于外審專家把握尺度。從研究生培養(yǎng)角度看,這兩項工作屬于導師的學術水平評估內容。而學位論文推進工作需要研究生與導師交流、討論,以及導師對學位論文進行提升和把關。從管理角度來看,盡管《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強調按照培養(yǎng)方案和時間節(jié)點要求,指導研究生做好論文工作,嚴格把關,但其并沒有給出操作手段,需要高校給出可操作的措施,讓研究生能夠開展研究和論文工作。因此,依據研究生開展學位論文工作過程可測數據,如論文修改、實驗等,實現階段性結果監(jiān)控,是進一步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監(jiān)管手段。
(一)DMAIC流程
六西格碼(DMAIC)是一種解決持續(xù)改進問題的方法[22],含五個階段:定義(Define)、測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進(Improve)、控制(Control)。DMAIC過程是明確改進目標后,對產品制定衡量標準,實現產品關鍵特性和過程參數的測量,掌握過程關鍵點和決定要素,找出當前產品質量與目標間差距,然后改進和優(yōu)化過程,控制生產實施來提升成果質量。DMAIC流程管理契合了對新知識的認知過程,并為知識掌握設計出相應可操作的階段性工具,保證質量提升過程的推進。相對PDCA,DMAIC過程管理較為精細,增加了改進過程,可以更具體地跟蹤學位論文質量提升過程。
(二)學位論文質量目標定義方法
學位論文質量改進總體目標定位是獲得質量達標的論文。在外審之前,研究生論文的創(chuàng)作過程為:選題與開題、階段性成文、中期檢查、整體成文、導師修改與循環(huán)改進、課題組審核。按照當前學位論文質量存在的問題,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目標進行定義。
受不同層次高校研究水平、不同學科的限制,研究生論文質量標準很難做到統(tǒng)一的定義標準。但同層次高校,學位論文的質量標準基本相似,依據學位論文創(chuàng)作過程和學科創(chuàng)新,確立學位論文質量定義的基本方向,建立多方面的綜合目標,并在實施中改進。
選題質量目標是從國家需求、導師研究方向、學科專業(yè)背景確定。學位論文選題目標通過論文關鍵詞所表述的領域是否符合國家戰(zhàn)略需求,是否和導師研究方向相關,論文創(chuàng)新點是否為學科前沿內容,創(chuàng)新性解決的問題是否存在和可行,論文題目是否反映出論文創(chuàng)新,選題創(chuàng)新點的技術支撐是否通過文獻綜述確立等方面確定目標。
論文各個部分的成文過程實質上是研究生對學位論文各階段工作的總結,并不斷修正自己研究方向的過程,中期檢查則是對此過程的明確評估。因此,研究實驗分析、驗證工作后,對應實驗數據是否反映研究正常推進,形成部分總結文檔或對應學位論文章節(jié)是否反映工作推進、導師檢查進度和評閱意見等內容,可以定為學位論文各個階段的目標。
在答辯前3~6個月,研究生應該基本完成論文的總體內容,以便于導師和課題組改進。其目標是研究生自身對論文寫作進行自我檢查,將寫作規(guī)范、論文引用規(guī)范、與開題研究目標比較、論文描述是否清晰等作為綜合目標,作為學生自我評估標準。
導師和課題組的循環(huán)改進目標是提升論文總體狀況,應當從邏輯結構是否合理、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學術科研價值、論文工作量、寫作規(guī)范性、圖表正確性、實驗與數據真實和可重現等方面確立該階段的目標。
(三)學位論文質量DMAIC改進方案
研究生論文工作開展基礎是研究生根據前期工作,對明確后的目標開展研究。依照DMAIC的改進過程,對選題與開題、分析驗證對應部分成文、整體成文、導師修改與循環(huán)改進、課題組審核過程,確立相應的研究生學位論文改進步驟,形成如圖1DMAIC兩個內外循環(huán)式的改進策略。圖中外循環(huán)是針對學位論文內容的改進,內循環(huán)表示依據對學生開題后科研工作的提升,在研究生論文推進過程中進行跟蹤管控。
如圖1所示,在定義階段,研究生完成了選題工作,與之相應的,明確了研究目標和內容,對應論文綜述應完成主干部分。隨著研究的推進,論文改進工作為其后的質量測量提供基礎。
測量階段的任務是確認學位論文質量的能力評估是否充分,詳細規(guī)劃質量評估的規(guī)則和方法,必要時對測量系統(tǒng)進行改善。因此,在課題開展階段,測量是評估和測定與論文相關的研究工作指標水平,決定研究生在工作進展中是否能夠正常開展工作。該階段要對研究生工作跟蹤,保障師生能夠充分獲得交流,并通過學生對自己工作的不間斷總結,改進學位論文相應章節(jié)。測量中,需要對實驗參數進行統(tǒng)計,相應地對論文工作量進行衡量,例如,可利用實驗參數精度作為工作推進標志,對論文修改部分進行是否推進的評定等。
分析任務是分析學位論文質量測量的結果,提交質量評估報告,發(fā)現論文中問題形成的原因,提出改進方案。在論文工作開展階段,導師要對課題工作開展提供建議。
改進過程則是將分析中找出的思路進行確認,明確有效的改善任務及方法,需要研究生對研究改進的有效性進行確認。改進過程則是對課題實驗中影響因素進行嘗試,推理和測定實驗參數的改進有效性,并記錄改進方法。與之相應的論文工作,需要研究生根據階段性成果,修改改進后的方案及其結果,作為師生交流的文檔記錄。即使課題進展不足,也需要研究生記錄實驗過程,提出改進方案的不足之處。
控制階段把確認為有效的學位論文質量改進方案交付管理部門,作為解決學位論文的質量問題,不僅僅局限于解決本次發(fā)現的問題,而是要防止類似問題的再次發(fā)生。對管理部門來說,每一個階段的師生交流記錄和相對應文檔將促進導師對學生的實際工作指導,有助于對研究生論文質量推進的提升。
綜合上述DMAIC五個階段,將學位論文質量管理與研究工作推進成果結合起來,使得導師掌握研究生階段性工作進展。通過建立學位論文的推進流程,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作為研究工作的階段性管控,對當前師生交流、論文質量改進過程的評估管理體系,使得研究生管理部門對研究生學位論文成文過程做到有力跟蹤,依據階段文檔或論文工作推進與修改數據,建立起研究生論文質量不合格的預警數據和機制,為保障研究生學位論文合格率提供管理流程。
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是研究生學位的重要依據。本文利用DMAIC流程,建立研究工作進展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定期評估、管控督導一體化質量管理機制。通過建立導師和管理部門的內外管理保障體系,管控師生交流成果,避免研究生因研究認識不充分導致的學位論文不合格狀況,切實將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內化為師生的共同價值追求,優(yōu)化以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體系。
猜你喜歡學位選題導師執(zhí)著創(chuàng)新 堅毅豁達——追憶我的導師郭景坤先生無機材料學報(2022年8期)2022-09-29教育部就學位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科教新報(2021年11期)2021-05-12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時代郵刊(2019年24期)2019-12-17談詩詞的選題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時代郵刊(2019年16期)2019-07-30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時代郵刊(2019年18期)2019-07-29『博士后』是一種學位嗎?文苑(2018年21期)2018-11-15V eraW an g瘋狂英語·新讀寫(2018年2期)2018-09-07導師榜知識經濟·中國直銷(2018年1期)2018-01-31英國大學本科一等學位含金量遭質疑新城鄉(xiāng)(2017年8期)2017-08-26